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15023-1994 电气绝缘无溶剂可聚合树脂复合物 试验方法
GB/T 15023-1994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5023-1994

中文名称:电气绝缘无溶剂可聚合树脂复合物 试验方法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 Test methods for solvent-free polymerizable resin compounds for electrical insulation

标准状态:已作废

发布日期:1994-04-12

实施日期:1994-01-02

作废日期:2008-05-20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743092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电气工程>>绝缘流体>>29.040.20绝缘气体

中标分类号:电工>>电工材料和通用零件>>K15电工绝缘材料及其制品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被GB/T 15022.2-2007代替

采标情况:≈IEC 455-2-74

出版信息

页数:18页

标准价格:13.0 元

相关单位信息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单位:桂林电器所

归口单位:全国绝缘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主管部门: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除涂敷粉末外的电气绝缘无溶剂可聚合树脂复合物的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除涂敷粉末外的电气绝缘无溶剂可聚合树脂复合物(以下简称复合物)。 GB/T 15023-1994 电气绝缘无溶剂可聚合树脂复合物 试验方法 GB/T15023-1994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电气绝缘无溶剂可聚合树脂复合物试验方法
Test methods for solventless polymerisable resinouscompounds used for electrical insulationGB/T15023—94
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出版物455-2(第:-版1974)电气绝缘无溶剂可聚合树脂复合物规范第二部分:试验方法》。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医
本标准规定了除涂敷粉未外的电气绝缘无溶剂可聚合树脂复合物的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除涂数粉末外的电气绝缘无浴剂可聚合树脂复合物(以下简称复合物)。2引用标准
GB528—82硫化橡胶拉伸性能的测定塑料密度和相对密度试验方法
GB 1033—86
塑料线膨胀系数测定方法
GB 1036-89
GB1037—87塑料薄膜和片材透水蒸气性试验力法(杯式法)GB1043—79(1989年确认)塑料简支梁冲击试验方法GB 1408--89
GB 140988
固体绝缘材料工频电气强度的试验方法固体绝缴材料在工频、音频、高频(包括米波长在内)下相对介电带数和介质损耗因数的试验方法
固体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试验方法GB 1410--89
GB1634—79(1989年确认)塑料弯曲负载热变形温度(简称热变形温度)试验方法涂料灰分测定法
GR1747—79(1985年确认)
漆膜耐化学试剂性测定法
GB1763—79(1985年确认)
GB1981·-89有溶剂绝缘漆试验方法GB2411—80(1989年确认)塑料氏硬度试验方法GB2423.16—90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J:长试验方法GB2895—82(1989年确认)不饱和聚酯树脂酸值的测定GB339982(1989年确认)塑料导热系数试验方法护热平板法4固体绝缘材料在潮湿条件下相比凝电起痕指数和耐漏电起痕指数的测定方法GB 4207—84
GB 4612—84
GB 513085
GB 6031—85
GB 6553—86
GB 7139-
环氧化合物环氧当量的测定
电气绝缘层压板试验方法
硫化橡胶国际硬度的测定(30~85IRHD)常规试验方法评定在严酷环境条件下使用的电气绝缘材料耐漏电起痕性和耐电蚀损的试验方法氯乙烯均聚物和共聚物中氣的测定国家技术监督局1994-04-12批准1994-12-01实瓶
GB 7193. 2--87
GB/T 15023—94
不饱和案酯树脂羟值测定方法
GB7193.4—87不饱和繁酯树脂80℃下反应活性测定方法GB 9341-: 88
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
GB 9342—88
塑料洛氏硬度试验方法
低硬度硫化橡胶(10~35IRHD)的硬度测定GB986688
GB 10582—89
GB 11020—89
測定因绝缘材料而引起的电解腐蚀的试验方法测定固体电气绝缘材料暴露在引燃源后燃烧性能的试验方法9确定电气绝缘材料耐热性的导则制订老化试验方法和评价试验结果的总现GB 11026. 1--89
GB11207—89高硬度(85100IRHD)硫化橡胶硬度的测定JB3282一83固体绝缘材料相对耐表面放电击穿性能试验方法3试验的一設说明
3.1除非产品标准中另有规定,所有试验应在23十2℃、相对湿度50%士5%的环境条件下进行:3.2试验项目应当在产品标准中明确规定,是测试个别组份还是测试配制的混合物,否则,应视为是对配制的混合物的测试。当对配制的混合物进行试验时,应注意这类混合物的使用期可能较短。应把它保存在合适的温度下,并尽快测试完毕。3.3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下述内容:
4外观
依据的标准代号名称:
被试材料的名称、型号、批号、来源或生产厂使用的仪器设备、名称、型号;测试结果值:
与本标准规定的不同之处;
异常现象或其它需要说明的内容;试验人员姓名或代号:
试验日期。
第一篇供货状态复合物的试验
4.1试管法
将复合物倒入内径约15mm的洁净、干燥、无色透明的玻璃试管中,静置到气泡消失。在自昼漫射光下。对光观察试样颜色,是否透明,有无机械杂质、不济粒子及其它现象,4.2固化试片法
取符合测定电气强度性能要求的浇铸试片,用眼睛观察浇铸试片的颜色是否均勾透明,有无光净,有无皱纹及其它现象。
5密度
密度可以用试样在容积不小于25mL的广口比重瓶中于23土2℃时测定。首先用蒸增水或纯度相同的法离子水标定出比重瓶容积,再装入试样称量,诈算试样密度。密度也可以用比重计测定。在有争议时,应使用比重瓶法。以三次测量值的中值作结果,用名/cm表示,取一位有效数字,同时报告另外两个测量值。..com采用的方法按产品标准规定。
6粘度
GB/T 15023—94
按GB1981一89中2.2条进行。采用的方法按产品标准规定7胶避时间
7.1试验装置及器材
a,玻璃试管,内径18mm,长约180mm,b。恒温浴装置,控温精度士1℃c胶凝时间自动测试仪,仪器装置通过电动机带动连接有直径6mm足够长的玻璃棒,以低速(1~2r/min)绕轴旋转,随着时间的延续,试样粘度遂渐增大,从而对玻璃棒产生的阻力也增大。当试样粘度达到50Pa+s(或按产品标准规定的粘度值)时,停止转动,并报警及指示时间。此类仪器基本组件及原理示例如图1所示。
d、记时器。
7.2试验程序
7.2.1自动测试仪测试法
首先将试管放在按产品标准规定温度的恒温浴中预热5min以上,然后移入约75mm高的试样,立即连接测量装置测量。连接时应保持试管垂直放置,试样液面在恒温浴液面下10mm处,玻璃棒处在试管中心,并达到试样液面下50mm。当试样达到胶凝时,仪器自动报警并计时。7.2.2手动测试法
首先,将试管放在按产品标准规定的恒温浴中预热5min以上,然后移入约75mm高的试样,开动记时器开始记时。试管放入恒温浴中,应使试样液面低于恒温液面10mm。测试时用直径6mm的玻璃棒对试样缓慢地进行上下搅拌(注意不使产生气泡),随时观察试样变化情况,直至试样呈现出初始胶凝状态即出现块状物时为止,停止记时器,该时间即为胶凝时间。7.3结果
进行两次测试,取两次测试值的算术平均值作结果,以分钟表示。两次测试值之差不得大于平均值的5%。
GB/T15023—94
带疏速齿轮的电机
试验开始
铂丝的位罩
(俯视图)
试验结束
电机停止时的他置
图1用旋转玻璃摔测量胶凝时间的适宜装置示例图1玻璃摊标记,2—璃棒,$6mm;3—试管:4一恒温游;5-可调高度的支架:6接点;7一绝缘片:8一扭力丝,9一玻璃棒支摔;10一以1~2r/min速度转动的薄片轴,11一绝缘接头,12一铅丝【试验结束时的位置)8针人度与时间的关系
8.1试验装置
钢针,如图2所示。钢针应满足下述要求,直径1.00~1,02mm,尖端对称磨成长为a.
5.9~6.7mm的锥体,锥度角为8°40~9°40°,截去针尖使成直径为0.11~~0.16mm的平头截锥体长为5.0~5.8mm,痒火精磨后,装在同轴同心的黄铜柄上。针入度计,装配在针入度计上的针杆,应可沿垂直的导轨做无显著摩擦的上下滑动。沿动部分h
(即针、针杆和配重块)的质量应为100土0.25g,针入深度读数可精确到0.1mml。c.试样容器,容器底面直径25mm.顶面直径37mm,高32mm的乎-底容器。d
记时装置,应保证使针入时间为5.0土0.25。20't ~
GB/T15023—94
图2针入度计的针
B.2试验程序
按产品标准规定的组成配制复合物,复合物的量应足以填满试样容器。配制前各组份应在235C或产品标准规定的固化温度下放胃1h,然后将各组份混合后压入试样容器,注意不要裹人气泡,试样项面应是水平状态。从试样混合完成后5min开始测量针入度依一-定的时问问隔(视试样固化速度而定)重复进行测量,直至针人度小于0.5tmm时结束。测量针入度时,将滑动针杆缓慢降低至针尖刚好与试样的顶面接触,测置点应距离容器整及以前的测量点4mm以上,记录针人度计标记上的读数或把指示器调在零位(根据所用仪器类型而定)。然后迅速松开滑动杆,使其自由落下,经过5土0.2后,从标记上读取并记录针入深度,精确至0.1mm。试验时仔细观察,如果发现试样容器有任何移动,则该次试验无效。测量三个试样。
8.3结果
画出每一试样的针入度与时间的关系图。9放热温度峡
按GB7193.4进行。并作如下补充规定:各组份混合前应预热到与试验所规定的槽温:致。b.对于一般类型的案酯树脂类体系,恒温槽温度为80工0.5C·其它类型树脂体系,恒温槽温度按产品标准规定。
当树脂体系反应只放出少基热时,可加大试样量,这时可选用250ml.的长颈圆底烧瓶,试样可c
装至烧瓶长颈的起始处。
10贮存稳定性
10.1粘度变化测定法
10.1.1密闭穿器中贮存
10.1.1.1试验器材
+燥箱,容积50L.自然通风
可密闭容器,穿积250m1-,可用磨口玻璃锥形烧瓶或不易被腐蚀、对试样呈惰性的金属容器:h.
粘度计,具有适合于测量贮存前后粘度范翻的量程。10. 1. 1. 2试验程序
GB/T15023—94
首先,测量试样在23士1℃时的初始粘度,然后称取200士10g试样放入可密闭容器中.确认密均后,放入50工2℃(或产品标准规定的温度)温度的干燥箱中,经96h(或产品标准舰定的时间)后,取出冷至23土1℃,用测试初始粘度同一粘度计测试粘度。10. 1. 1. 3结果
稳定性以贮存后粘度增加倍数来表示,按下式计算:X, = n - n
式中:X,-
试样贮存后粘度增加的倍数:
试样初始粘度;
试样贮存后的粘度。
10.1.2散口容器中贮存
10.1.2.1试验器材
干燥箱,容积50L,自然通风;
烧杯,500ml.,
C,粘度计,具有适合于测量贮存前后粘度范围的量程。10.1.2.2试验程序
首先,测量试样23土1℃时的韧始粘度,然后称取350士10g试样放入烧杯中。将其放入50土2C(或产品标准规定温度)温度的干爆箱中,经96h(或按产品标准规定的时间)后取出,冷至23工1C,用测试初始粘度的同一粘度计测试粘度。如果产品所用活性稀释剂贮存时挥发损失,可在贮存时间到达后,按质量计添加失去的稀释剂,充分搅拌均勾后,再测量粘度。10.1.2.3结果
稳定性以则存后粘度增加倍数来表示。按下式计算:X,=-
式中:X2
试样贮存后粘度增加的倍数;
试样初始粘度;
———试样贮存后的粘度。
10.2针入度变化测定法
10.2.1试验器材
9.针入度测定装置,同8.1:
b.干燥箱,容积5UL.自然通风。10.2.2试验程序
首先接8.2条方法制备好试样,并按该条测定试样在23±1℃下的针入度。再将试样放人产品标准规定温度的于燥箱中贮存,经产品标准规定的时间后,取出冷却至23土1.按8.2条测定针入度。10.2.3结果
稳定性以贮存后针人度降低的百分数表示。按下式计算:X
试样贮存后针入度降低的百分数,%;中¥—
L,—试样的初始针入度,mm!
L—试样贮存后的针人度,mm。
11高温下挥发份含量
11.1试验器材
GB/T 15023—94
称量椅,如图3所示,上板和下板用不锈钢板或对试样呈情性的材料制成。分析大平分度值0001g1
c.十燥箱,容积50L,白然通风;d,干燥器。
11.2试验程序
将称景椅于110士2℃干燥箱中下燥处理15min后,取出放入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鼠,精确至0.001g。将约0.3g的试样放在称量椅的下板上,并立即盖.上上板进行称量,精确至0.001g,然后取下上板悬挂在弯杆上,放入110土2℃白然通风的干燥箱中处理15min(或按产品标准规定的温度和时间处理)后,把上板取下重新放在下板上,然后从干燥箱中取出称量椅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梢确至0.001g
图3称量椅示意图
T上、下板支撑架;2上板及挂:3下板
11.3结果
高温下挥发份含是接下式计算:X
一挥发份含量,%:
式中X,-
mr - ms
称量椅质量,客:
CB/T 15023-—94
烘焙前称量椅和试样的总质量,烘焙后称量椅和试样的总质量為。以三次测值的中值作结果,取两位有效数字,同时报告另外两个测值。12灰份
按GB 1747进行。灼烧温度900±25C、时间2h或按产品标推规定。13填料含量
13.1灼烧测定法
按本标准第12章进行。灼烧温度和时间按产品标准规定。13.2萃取测定法
试验器材
锥形烧瓶,容盘100mL
砂芯埚及抽滤装置,砂芯孔径号为G3分析天平,分度值0.001g;
丙酮,二氟甲烷或产品标规定的溶剂,化学纯;十燥箱,自然通减;
于燥器。
13.2.2试验程序
首先将砂芯塔埚丁105士2℃的T燥箱中丁燥 30min后,取出放入下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精确到0.001g。然后称取3士0.1g试样,精确到0.001g,放入锥形烧瓶中,加入50ml.内酮或-氣甲烷或产品标准规定的浴剂,搅拌,使可潜物完全溶解,然后倒入称量过的砂芯埚中抽滤,分离填料和溶液.再用 100mL溶剂分多次洗涤填料,将盛有填料的蜗在105土2亡或与所用溶剂相适应的温度下下燥至恒重(经相隔1h的干燥时间,变化不大于0.01g止),称基,精确到0.001g。13.2.3结果
填料含量接下式计算:
式中:Xs
填料含基,%1
m—埚质量,g;
m.---试样质量.g
me ms × 100
一措埚和举取后残存试样总质量,名。以次测量值的中值作结果,取两位有效数字,同时报光另外两个测量值。14酸值
按GB1981—89中附录C进行,聚酯树脂的酸值按(B 2895进行。15羟基含量
聚酯树脂的羟基含量按 GB 7193. 2 进行。16环氧当量
按GB 4612进行。
17卤素含量
按GE7139中的A法进行。
18表面干燥时间
GB/T 15023—94
按GB1981一89中第2.4条进行。称取5士0.Ig的试样,放入直径75mm,深约8mm的平底铝箔器血中,布满器血底面。按产品标准规定的温度和时间烘焙。19薄层固化性
19.1试验装置及器材
分析天平,分度值0.001g
带回流冷凝管的锥形烧瓶,容基250mL;平纹玻璃布,50mm×150mm,标重55~75g/m2.密度19~24根/cm;丙酮或产品标准规定的溶剂,化学纯;d
静重测厚仪,测量头直径6~8mm,压强0.1MPa,分度值0.01mmf、干燥箱,自然通风;
g.干燥器。
19.2试验程序
19.2.1试样制备
将玻璃布置于110士2℃的干燥箱中干燥1h后,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至室温.称量,精确至0.001g将玻璃布漫入待试复合物中,并随时摇动以排除气泡,使之充分浸透,约5min后取出,滴干3~5min后,将试样垂直挂在干燥箱中,按产品标准规定的温度和时间进行固化,固化时间到达后,取出试样,放人下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精确到0.001g,用静重测厚仪测量试样上、中,下部位的厚度。19.2.2测量试样中可溶物含量
将制备的试样放入带回流冷凝器的烧瓶中,加入50mL丙酮(或产品标准规定的溶剂),加热至沸腾,并在微沸下回流1h,然后,从烧瓶中取出试样,在80士2C(或与所用溶剂相适应的温度)下干燥2h后,取山放入干燥器中冷至室温,称量,精确至0.001g。19.3结果
薄层固化性以固化试样中可溶物含量对固化试样量比百分数表示,按下式计算:mg-m
式中X。
可溶物含量,%
玻璃布质量,g1
浸渍复合物和玻璃布的总质量·名;m.
-萃取后浸溃复合物和玻璃布总质量+8。X 100
以三个试样测量值的中间值作结果,取两位有效数字,同时报告另外两个测虽值以及每个试片上、中、下三部位的厚度。
20厚层固化性
20.1方法A试饼观察法
按GB1981-89中2.7条进行,试样质量约为10g?但需确保固化后试样厚度大于4mm厚,固化温度和时间按产品标准规定。
20. 2方法 B 硬度测定法
按本标准第41章进行。
20.3方法C负荷下热变形温度测定法按本标准第42章进行。
20.4方法 D 可溶物含量测定法
20.4.1试验装置及器材
分析天平,分度值0.001g
筛具,45目和60目;
GB/T15023—94
借回流冷凝管的锥形烧瓶,容量250mL;丙酮或产品标准规定的溶剂,化学纯;砂芯堆埚及抽滤装置,砂芯孔径号为G3;f.平燥箱,自然通风;
干燥器。
20.4.2试验程序
首先将砂芯埚于105士2℃下燥处理30min,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至空温,称革,精确至0.001g。然后,将按产品标准规定的温度和时间固化的试样饼(厚度大于4mm)粉碎、过筛,称取45目筛孔至60目筛孔筛分试样3土0.1g,放入锥形烧瓶中,加入50mL丙酮或产品标准规定的溶剂,加热至沸腾,并在微沸下回流1h,冷至室温后,倒入已知质量的砂芯中,进行油滤,并用100mL所用溶剂分多次洗涤烧瓶利增埚内容物。然后,将埚置于80土2℃或产品标准规定溶剂相应的温度下,f燥2h,取出放入下燥器中冷至室温,称量,精确至0.001g。20.4.3结果
厚层固化性以固化试样可溶物含量对固化试样量比百分数表示,按下式计算:X, = mu (m2 - mo)
式中:X—可溶物含量,%;
-埚质量g$
m:1——固化试样质量,g1
萃取后固化试样和璃总质量,B。X 100
以三个试样测量值的中值作结果,取两位有效数字,同时报告另外两个测量值。21复合物对的作用
按GB1981—89中2.8条进行。只浸涂周化次。22复合物对漆包线的作用
按GB1981—89中2.11条进行。
23漫溃树脂的漫渍
23.1试验器材
螺旋线圈,制备法按GB1981-89中3.2.1条规定,所用漆包线的类型依复合物的耐热等级a.
而链,推得按表1选取。
被试复合物的耐温指数
螺旋线圈用漆包线类型
h.天平,分度值0.01g;
c.干燥箱,自然通风;
d、干燥器。
23.2试验程序
GB/T 15023—94
聚酯亚胺
聚酰亚胺或聚酰胺酰亚胺
先将螺旋线圈(内径6.3mm,长75mm)于105C下于媒30mi,取出后放入干燥器中冷至室温,称量,精确至0.0lg。然后将线圈垂直浸入复合物中,并仔细虽动消除气泡.浸渍5tnin后,以1(lcm/min的速度将线圈从复合物中取出,垂直基挂在室内,滴十3~5min后,以垂直状态悬挂在干煤箱中,按产品标准规定的温度和时间进行固化,固化后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至室温,称量,精确至0.01g。23.3结果
浸溃树脂没溃量按下式计算:
X, = mu - m13.
式中:X:没溃量,B,
m1s——螺线圈质量,g+
螺旋线圈浸渍试样固化后总质量·名。以五个试样测量值的中值作结果,精确到0.01g,并报告最大值和最小值。24总收缩率
24.1试验器材
具。分析关平,分度值0.001g,具有宽范固投影刻度的快速天半;b,沉锤,质量25士5g,已知23℃的体积和所用材质的热胀系数:硅油,已知23℃温度下的密度。也可以用对试样无影响的其它已知密度的液体;c
d,盛样容器。
24.2试验程序
24.2.1高温固化的复合物混台起始时间密度的测定在窄气中称量沉锤和吊线的质量。.-(8)
对工混合时发生反应的复合物,将试样各组价分别如热到固化温度,然后混合:取各组份混合所始的瞬间作为时间起始点。混合后立即将复台物倒入盛样容器中,然后将已预热别试样固化温度的沉锤悬没在复合物中,测定沉锤(包括吊线)的表现质量与时间的函数关系,测定的时间间隔取决丁复合物的固化反应特性。根据所数据,用图解外推法确定沉锤(包括带线)在时间起始点时的表观质量。对于混合时不加引发剂不发生反应的复合物,则将各组份(除引发剂之外)混合在一起,加热到脚化温度,然后倒入盛样器中,将颜热到固化温度的沉锤悬挂在复合物中,测定沉锤(包括悬线)的表规量。注:①过氧化物引发剂由十有爆炸危险不允许加热。阅引发剂少量(1关~2※),对密度的影响可忽略不计。24.2.2室温固化的复合物起始密度的测定按本标准第5章测量各组份密度。24.2.3固化浇件密度的测定
称取25士5已混合好的复台物,倒人徐有脱模剂的试管中,接产品标维规定的温度时间进行固化。固化完成后,脱去试管,除净脱模剂,放人十燥器巾冷却至室溢,称量,精确至0.001g~然后在23士0.5丫已知密度的硅油中,相没渍法测定浇铸件(包括吊线)的表观质量和吊线在硅油巾的表观质量。先用滤纸GB/T 15023--94
吸净浇铸件上的硅油,再用石油醛彻底清洗,然后再在110士2℃或产品标准规定的温度下后化1h取出浇铸件放入干燥器中冷至室温,再次测定浇铸件在空气中和23士0.5℃C的硅油中的表观质量。如果后固化浇铸件在空气中的表观质量和在硅油中的表观质量的差值与该次后固化前得到的差值变化超过后者的0.2%,则重复滑洗和后厨化操作,直到变化小于0.2%。24.3密度的计算
24.3.1高温固化复合物混合起始时密度的计算24.3.1.1固化温度下沉链体积按下式计算:V. = Vz+ 3dV23(T, 23) -
式中:V一一沉锤在固化温度下的体积,cm\,Va——23℃时沉锤体积,cm,
一沉锤所用材质的线性热膨胀系数,1/℃;复合物固化温度,℃。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24. 3. 1. 2
式中,品
高温固化复合物混合起始密度(%)按下式计算:m+mu
复合物混合起始时的密度,g/cm\,沉锤质量·名:
一吊线质量,g,
沉锤和吊线在固化温度下复合物中混合起始时的表观质量,:V
沉锤在固化温度下的体积,cm。24.3.2室温固化复合物混合起始时密度en)按下式计算:%
式中:Po
(ma + mB) X pa X Pu
(mA × Pp) + (m X Pa)
复合物混合起始时的密魔,g/cm,A组份质量+名:
一B组份质量,g
A组份密度,g/cm2,
B组份密度,B/cm2。
24.3.3固化浇铸件密度(ps)按下式计算:Pu
式中:
固化浇铸件密度+/cm
固化浇铸件质量+BE
吊线在硅油中的表观质悬名
24.4结果
固化浇铸件和吊线在硅油中的表观质量,g:硅油23℃时的密度/cm2。
..(12)
总收缩率以复合物在各组份开始混合时的密度与固化后的绕铸件在23C时的案度变化量对复合物在各组份开始混合时密度比百分数表示,按下式计算:X。== × 100
或中:X一一总收缩率,%:
复合物混合起始时的密度,g/cm*;13)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