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15076.2-1994 钽铌化学分析方法 钽中铌量的测定
GB/T 15076.2-1994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5076.2-1994

中文名称:钽铌化学分析方法 钽中铌量的测定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 Chemical analysis method of tantalum and niobium - Determination of niobium content in tantalum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1994-05-09

实施日期:1994-01-02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207313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冶金>>有色金属>>77.120.70镉、钴及其合金

中标分类号:冶金>>金属化学分析方法>>H14稀有金属及其合金分析方法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6页

标准价格:8.0 元

出版日期:1994-01-02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94-05-09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人:张兰芬等

起草单位:宁夏有色金属冶炼厂

归口单位: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提出单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

发布部门:国家技术监督局

主管部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钽中铌含量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钽中铌含量的测定,也适用于其氢氧化物和碳化物中铌含量的测定。 GB/T 15076.2-1994 钽铌化学分析方法 钽中铌量的测定 GB/T15076.2-1994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钽铌化学分析方法
·钼中锯量的测定
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tantalum and niobium-Determination of niobium content in tantalumGB/T 15076.294
第一篇方法1萃取、色层分离-DSPCF分光光度法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含量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钮中铌含量的测定,也适用于其氢氧化物和碳化物中锟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0.001%-~1.5%。
2引用标准
GB1.4标准化工作导则化学分析方法标准编写规定GB1467冶金产品化学分析方法标准的总则及一般规定GB7729冶金产品化学分析分光光度法通则3方法原理
试料用氢氟酸和硝酸溶解,采用萃取和纸色层分离法使锯与钼及其他杂质分离。用焦硫酸钾熔融。酒石酸浸取,在酒石酸[c(C,H.O。)一0.027mol/LJ介质中,锟与N,N'-二(2-羟基-5-磺基苯基)-C-鼠基甲膠形成绿色配合物,于分光光度计波长660nm处测量其吸光度。4试剂和材料
4.1焦硫酸钾。
4.2氢氟酸(pl.14g/mL)。
4.3硝酸(p1.42g/mL)。
4.4丁酮。
4.54-甲基-戌酮-{2)(MIBK):在1000mL塑料分液漏斗中,加230mL水、10mL氢氟酸(4.2)、10ml硝酸(4.3),混勾。加入350mLMIBK,振荡2min,静止分层弃去水相,有机相贮于塑料瓶中。用前处理。4.6氢氟酸(1+1)。
4.7展开剂:丁酮+氢氟酸+硝酸(90+2+8)。4.8酒石酸溶液(50g/L)。
4.9焦硫酸钾溶液(100g/L):称取10g焦硫酸钾(4.1)置于30mI铂埚中,于喷灯上熔融至透明,取下,冷却,放入盛有80mL水的150mL烧杯中,加热浸取,取下以水洗出埚,冷却。将溶液移入100mL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混匀。国家技术监督局1994-05-09批准484
1994-12-01实施
GB/T15076.2-—94
4.10N,N-二(2-羟基-5-磺基苯基)-C-氰基甲膠(DSPCF)溶液:称取0.1gDSPCF于800ml.烧杯中,加500mL水溶解,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加320mL盐酸(7+25),以水稀释至刻度,混匀。4.11亚硝酸钠溶液(150g/L)。4.12锯标准贮存溶液:称取0.1431g预先在1000C灼烧1h并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的高纯五氧化二锟于30mL铂埚中,加入2g焦硫酸钾(4.1),加热至冒三氧化硫白烟,于喷灯上熔融至透明,冷却。!将放人盛有250mL酒石酸溶液(200g/L)的400mL烧杯中,加热使熔块溶解,以水洗出埚,冷却。将溶液移人500mL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混勾。此溶液1mL含200μg铌。4.13锯标准溶液:移取25.00mL锟标准贮存溶液(4.12)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12.5ml酒石酸溶液(200g/L),以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50ug锯。4.14标准览存溶液:称取0.1000g金属锟粉置于30mL铂埚中,加2ml,氢氟酸(4.2),滴加硝酸(4.3),缓慢加热溶解,冷却,移入500mL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混匀。贮于塑料瓶中,此溶液1mL含200μg锯。
4.15标准溶液:移取10.00mL铌标准贮存溶液(4.14),置于100mL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混匀。贮于塑料瓶中。此溶液1ml含20μg锯。4.16色层纸:中速层析滤纸,220mm×280mm,其长度的2/3浸以硝酸铵溶液(100g/L),烘干备用。4.17色层纸带:将色层纸(4.16)浸过硝酸铵的部分剪成2.5cm宽的色层纸带,备用。5仪器和装置
5.1分光光度计。
5.2塑料萃取瓶:在60mL塑料瓶口上焊接一个长度为100~150mm的塑料毛细管。5.3湿度控制箱:用聚乙烯板焊制而成,高35cm,直径40cm的带盖圆形可密闭容器。5.4色层简:取两个1000mL的广口塑料瓶,切掉瓶口小直径部分,分别作为盖和底。5.5中和器:大号干燥器,筛板下盛有浓氨水(p0.90g/mL)。5.6喷雾器:内装酸溶液(30g/L)。6分析步骤
6.1测定数量
称取两份试料,独立测定,取其平均值。6.2试料 
按表1称取试样,精确至0.0001g。表1
锟含量
0. 001~~0. 004
>0. 004 ~~0. 015
0.015~0.035
>0. 035~0. 08
>0. 08~~0. 15
>0. 15~0. 35
>0. 35 ~-0. 80
>0. 80~1. 50
试料量
试液总
分取试液
熔融用焦
硫酸钾
(4. 1)μg
补加焦
漫取用酒石
补加酒石
酸溶液
酸溶液
硫酸钾溶液
(4. 9),mL
(4.8),nl./(4.8),mLbzxz.net
吸收皿
工作曲线
6.3空白试验
随同试料做空白试验。
6.4测定
GB/T 1 5076. 2-- 94
6.4.1将试料(6.2)置于30mL铂埚中,加入1~3mL氢氟酸(4.2),滴加硝酸(4.3),使试料完全溶解,低温加热,蒸至近干(刚无流动相)。6.4.1.1当锯含量为0.001%~0.08%时,取下6.4.1),沿壁滴加0.3ml.氢氟酸(4.2),溶解盐类,加0.7mL硝酸(4.3)、9mL水。将试液吸人塑料萃取瓶(5.2)中。再吸入20tmLMIBK(4.5),振荡2min,静止分层,将水相放入原埚中,低温蒸发至近干。以下按6.4.1.2条操作。6.4.1.2当锯含量为0.08%~1.50%时,加入0.5~1mL氢氟酸(4.2),加热溶解盐类,取下,冷却。用塑料吸管吸取试液,涂在色层纸(4.16)未浸硝酸铵的部位,涂带距色层纸底边3cm,涂带宽2.5~3cm。低温烘干,用氢氟酸(4.6)洗两次,每次0.5mL,用丁酮(4.4)洗埚3次,每次0.5mL,洗液依次涂于原涂带上,边涂边烘干涂带,将色层纸卷成圆筒。6.4.2将色层纸以涂带为下方,垂直放入湿度控制箱(5.3),箱内放入一盛有400mL沸水的500mL烧杯,润湿纸简20~25min。(在气候潮湿的地区,此条可省略)。6.4.3出纸简,立即放入盛有液层高度为1cm展开剂(4.7)的色层筒(5.4)内。密封后在室温高于15℃展开约3h。待展开剂前沿上升到距纸顶端约2cm时,取出。烘干。放入中和器(5.5),中和至纸上不冒白烟。
6.4.4用喷雾器(5.6)喷洒酸溶液,使铌带显色,烘干。剪下橙黄色锯带置于铂中,在相同位置上,按锯带宽度剪下空白,在高温电炉上灰化后置于600℃高温炉中灼烧至白色,取出,冷却。6.4.5按表1加入焦硫酸钾(4.1),在电炉上除去水分,于喷灯上熔融至透明,冷却。按表1加入酒石酸溶液(4.8),以水吹洗埚壁,低温加热至熔块溶解,取下,冷却。6.4.5.7按表1将需全量显色的试液(6.4.5)移入25mL比色管中,以水稀释至10ml,混匀。6.4.5.2按表1将需分取显色的试液(6.4.5)移入相应的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按表1分取试液置于25mL比色管中,并补加焦硫酸钾溶液(4.9)和酒石酸溶液(4.8),以水稀释至10mL,混匀。6.4.6加入10mLDSPCF溶液(4.10),混勾。将比色管置于沸水浴中加热8min,取出,滴加亚硝酸钠溶液(4.11)6滴,冷却,以水稀释至25mL,混匀,打开比色管塞子,使气泡逸出。6.4.7按表1将部分溶液移入相应的吸收血中,以水为参比,于分光光度计波长660nm处测量其吸光度。
6.4.8减去随同试料空白溶液的吸光度,从相应的工作曲线上查出量。6.5工作曲线的绘制
6.5.1工作曲线1
6.5.1.1移取0,0.25,0.50,0.75,1.00,1.25mL锯标准溶液(4.15)分别涂在一组色层纸带(4.17).上,边涂边烘干,纸带置于30mL铂柑埚中,在电炉上灰化后,于高温炉600℃灼烧至白色,取出,冷却。称取0.4g焦硫酸钾(4.1)置于埚中,加热除去水分,于喷灯上熔融至透明,冷却。加2mL酒石酸溶液(4.8)于中,以水吹洗埚壁。取下,冷却。将试液移入25mL比色管中,以水稀释至10mL,混匀。以下按6.4.6~~6.4.7条操作。
6.5.1.2减去试剂空白的吸光度,以锯量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6.5.2工作曲线1
移取0,0.200.40,0.80,1.20,1.60,2.00mL锯标准溶液(4.13)。分别置于-组25mL比色管中,补加酒石酸溶液(4.8)至2mL,加4mL焦硫酸钾溶液(4.9),加水至10mL,混匀。以下按6.4.6~6.4.7和6.5.1.2条操作。
分析结果的计算与表述
按下式计算锯的百分含量:
GB/T 15076.2--94
Nb(%)=ml:VaX10-6
式中:ml-—从工作曲线上查得的锟量,μg;V。---~试液总体积.mL
Vi—分取试液体积,mL;
试料的质量,g。
8允许差
实验室之间分析结果的差值应不大于表2所列允许差。表2
0.0010~0.0025
>0. 0025~0. 0060
>0. 0060~0. 0150
≥>0. 015 ~ 0. 035
>0. 035~0. 080
>0. 080~0. 150
>0.150~0.350
>0. 35~0.80
>0. 8~1. 5
第二篇方法 2
9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钼中锟含量的测定方法。X100
色层分离重量法
本标准适用于钮中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1.5%~6%。10引用标准
GB1.4标准化工作导则化学分析方法标推编写规定GB1467冶金产品化学分析方法标准的总则及--般规定11方法原理
允许差
试料用氢氟酸和硝酸溶解。采用纸色层分离法使锯与钼及其他杂质分离,灼烧后称量锯量。12试剂及材料
12.1 硝酸(p1.42g/ml)。
12.2丁酮。
12.3氢氟酸(1+1)。
GB/T 15076.2--94
12.4展开剂:4-甲基-戊酮-{2+丁酮+氢氟酸+硝酸(44+44+8+4)。12.5酸溶液(50g/L)。
12.6色层纸:中速层析滤纸220mm×280mm,用硝酸铵溶液(100g/L)沿长度(28cm)方向浸到色层纸的2/3处,烘干备用。
13仪器及设备
13.1分析天平:感量0.01mg。
13.2色层箱:用聚乙烯或聚氯乙烯制成带盖密封容器。13.3中和器:可用中号干燥器代替,筛板下部盛氨水(p0.90g/mL)。13.4喷雾器:内装酸溶液(12.5)。14分析步骤
14.1测定数量
称取两份试料,独立测定,取其平均值。14.2试料
称取0.1g试样,精确至0.00001g。14.3空白试验
随同试料做空白试验。
14.4测定
14.4.1将试料(14.2)置于30mL铂埚中,加2mL氢氟酸(12.3),滴加约0.3mL硝酸(12.1),缓慢加热至试料完全溶解,继续加热蒸发试液至0.5~0.8mL。14.4.2用塑料吸管吸取试液(14.4.1)涂于色层纸(12.6)未用硝酸铵溶液浸湿过的部分,涂带离纸底端3cm,涂带宽2~3cm,低温烘干。用氢氟酸(12.3)洗埚2次,每次约0.4ml,用丁酮(12.2)洗埚3次,每次约0.5mL,洗涤液依次涂于原涂带上,边涂边烘干涂带。将色层纸卷成圆筒。14.4.3色层纸用硝酸铵溶液浸湿过的部分若被烘得太干,需将纸简(14.4.2)置于蒸汽浴或较潮湿的空气中使其回潮。以涂带为下方将纸简垂直放入盛有高度约1cm展开剂(12.4)的色层箱(13.2)内,密封后在室温高于15℃展开约3h。14.4.4待展开剂前沿上升到离纸顶端2cm处时,取出,烘干。放入中和器(13.3)的筛板上,中和至纸上不冒白烟。用喷雾器(13.4)喷洒酸溶液(12.5),使钼、锯显色,烘干。剪下橙黄色铌带。将剪下的色层纸置于已恒重的15mL铂中,加热灰化,在900℃高温炉中灼烧1h.取出,14.4.5
置于干燥器中,冷却。在分析天平(13.1)上称量,并反复灼烧至恒重。14.4.6在相同位置上按锟带宽度剪下随同试料的空白色层纸,以下按14.4.5条操作。15 分析结果的计算与表述
按下式计算锯的百分含量:
Nb(%)=(m1=m)=(m==m)×0. 6990×100mo
柑娲与灼烧物的总质量,g;
式中:m—
盛灼烧物的质量,g;
m3——埚与空白的总质量,g;
m4-盛空白埚的质量g;
.mo-试料的质量,g;
16允许差
GB/T15076.2—94
五氧化二锯换算成锯的系数,
实验室之间分析结果的差值应不大于下表所列允许差。表3
锟含量
1. 50~2. 00
>2.00~4.00
>4.00~~6.00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提出。本标准由宁夏有色金属冶炼广负责起草。本标准方法1由宁夏有色金属冶炼厂起草。本标准方法1主要起草人张兰芬。本标准方法2由株洲硬质合金厂起草。本标准方法2主要起草人黄象元、潘正非。充许差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