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16820-2009 地图学术语
GB/T 16820-2009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6820-2009

中文名称:地图学术语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Terms of cartography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9-02-06

实施日期:2009-06-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 .pdf

下载大小:14607882

相关标签: 术语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数学、自然科学>>07.040天文学、大地测量学、地理学

中标分类号:综合>>测绘>>A75测绘综合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替代GB/T 16820-1997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72页

标准价格:60.0 元

计划单号:20064588-T-466

出版日期:2009-06-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97-05-28

起草人:郭玉芳、马晓萍、吕玉霞、马聪丽、兀伟、段怡红

起草单位:国家测绘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

归口单位:全国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提出单位:国家测绘局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国家测绘局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地图学的基础理论与地图制作技术的术语及其定义。本标准适用于与地图相关的标准、技术文件、教材、书刊及文献的编写。 GB/T 16820-2009 地图学术语 GB/T16820-2009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地图学的基础理论与地图制作技术的术语及其定义。 本标准适用于与地图相关的标准、技术文件、教材、书刊及文献的编写。
本标准是对GB/T16820—1997《地图学术语》的修订。本标准与GB/T16820—199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按照GB/T1.1—2000的要求对标准的格式和体例进行了修改;
———增加了地图信息、认知制图、地图表示方法、图名、四色印刷、网络地图等术语;
———删除了透明原图、编绘原图、地图刻绘、地图清绘、制图专家系统等术语;
———修改了某些术语的名称和定义。
本标准由国家测绘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国家测绘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玉芳、马晓萍、吕玉霞、马聪丽、兀伟、段怡红。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6820—1997。

前言Ⅲ
引言Ⅳ
1 范围1
2 通论1
3 地图投影7
4 地图编制13
5 计算机地图制图21
6 地图印刷28
7 地图和地图集32
参考文献42
索引43
汉语拼音索引43
英文对应词索引51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 07.04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6820--2009
代替GB/T16820—1997
地图学术语
Terms of cartography
2009-02-06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9-06-01实施
前言·
地图投影
地图编制·
计算机地图制图·
地图印刷
地图和地图集·
参考文献·
索引·
汉语拼音索引
英文对应间索引
GB/T16820—2009
GB/T16B20—2009
本标准是对GB/T16820—1997《地图学术语》的修订。本标准与(B/T16820—199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按照GB/T1.1一2000的要求对标准的格式和体例进行了修改:增加了地图信息、认知制图、地图表示方法、图名、四色印刷、网络地图等术语;一删除了透明原图,编绘原图、地图刻绘、地图清绘、制图专家系统等术语;修改了某些术语的名称和定义。本标准由国家测绘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I。本标准由国家测绘局测绘标推化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玉芳、马晓萍、吕玉、马聪丽、元伟、段恰红。本标推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16820—1997。
GB/T16820—2009
近十年来,计算机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引发了测绘科学技术的深刻变革,我国积极应对测绘技术变革,已初步建立形成了数字化测绘技术的生产体系。因此,1997年发布实施的GB/T16820一1997《地图学术语》在某些方面已经不能充分反映当前地图生产与制作技术的客观实际,有必要对该标准进行修订。在本次修订的过程中,增加了新技术发展所产生的新概念、新术语,删除了少部分反映模拟测绘生产方式的术语,修改和完善了术语的定义,并保持相关测绘术语与已修订的GB/T14911--2008《测绘基本术语》、GB/T17159--2009《人地测量术语》和GB/T149502009
《摄影测量与遥感术语》的协调,从而较全面地反映当前地图学领域的基本面貌。本标准给出了术语的汉语拼音索引和英文对应词索引。1范围
地图学术语
本标规定了地图学的基础理论与地图制作技术的术语及其定义。本标准适用于与地图相关的标准、技术文件、教材、书刊及文献的编写。2通论
地图map
GB/T16820—2009
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使用符号系统、文字注记,以图解的、数字的或多媒体等形式表示各种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的载体。
cartography
地图学
地图制图学
研究地图的信息传输、空间认知、数学基础、可视化、地图设计与编制、数据库等的理论、技术、方法与应用的学科。
理论地图学theoreticalcartography研究地图作为地理空问认知和思维工具的理论与机制,并探索地图、读者与现实三者关系的学科。2.4
applied cartography
应用地图学
研究地图设计、地图编制、地图复制、数字制图的技术和方法、地图分析利用以及地图在各专业领域的应用特点的学科。
comparativecartography
比较地图学
以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地图生产技术发履、地图内容的变化和不同社会对地图认识的差异为基础进行分析比较,研究地图对其文化、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而研究在地图学领域如何进行国际合作的理论和方法。
普通地图学generalcartography研究普通地图的理论、设计、编制技术和应用的学科。2.7
专题地图学thematiccartography研究专题地图的理论、设计、编制技术和应用的学科。2.8
数学制图学
地图投影学
mathematicalcartography
研究地球表面在平面上表示的理论与方法,即研究构成地图数学基础的各种理论与方法的学科。2.9
地名学
toponomastics,toponomy
研究地名起源、询语特征、含义、演变、分布规律及地名标准化的学科。1
GB/T16820—2009
地图学史history of cartography研究地图和地图学的产生、历业发展及历史作用的地图学的分支学科。2.11
地图信息
cartographicinformation
在地图L表示的时、空关系的内容和数据,可以被读者认识、理解并获得的知识。2.12
地图信息论cartographicinformaliontheory研究地图信息的表达、变换、传递、存储和应用的理论,2.13
地图传输论cartographiccommunicationtheory从信息论的角度将地图作者、地图和地图读者视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地图信息传输过程和方法的理论。
地图模型论cartographicmodeltheory将地图作为-种反映客观世界的空间模型(物质和认识上的模型)来看待,并用模型方法来研究地图的性质、解释地图的制作和应用理论。2.15
cartographic perception theory地图感受论
研究地图使川者对地图的图形、色彩、尺寸及注记等的感受过程及其特点,分析对图形、图像的心理反映特征与地图的视觉效果的理论。2.16
地图符号学cartographicsymbology研究作为地图语言的地图衍号分类、系统及其视觉特征,探讨地图衍号系统结构和构成规律理论的学科。
认知制图cognitivemapping
人脑对空间信息的内部处理机制,包括人脑收集,记录、存储和处理地理环境信息和它们的空间存在的过程,即心象地图形成的过程。2.18
外业测图fieldmapping
外业填图
川实地考察与调查的方法直接获取地理信息并填绘于地图或像片图上的技术过程。2.19
城市制图urbanmapping
为反映城市状况和发展规则而开展的具有测制立体空间和地下建设等专门技术的测制城市地图以及编制各种城市专题地图的过程与方法。2.20
遇感制图remotesensingmapping通过对遥感影像的判读或遥感影像处理系统对遥感信息进行增强和几何纠正并加以识别、分类、制图的技术。
地籍测图cadastralmapping
GB/T16820—2009
以地形图或人比例尺测图技术为基础,通过地籍调查(或调绘)、算界址点坐标和地块面积,并综合在一起表示[地权属内容为主的地籍图成图技术。2.22
动画制图
animatedmapping
动态制图
利用动间技术将多维(特别是时间维)变化的物体和现象表现在屏幕上的制图技术。2.23
宇宙制图cosmicmapping
用现代科学技术观测和绘制地球、月球、太阳系、其他星球及已知宁哺的制图技术。2.24
地图生产mapproduction
从计划安排,技术设计到生产实施和质量管理的地图制作和印刷全过程。2.25
地图规范mapspecification
地图设计、编绘和复制过程中的规范性技术文件。2.26
地图图式specificationforcartographicsymbols对地图上所表示的制图要素符号的样式、规格、颜色、注记,以及图廊整饰和使用所作的统规定。2.27
地形图图式specificationfortopographicmap symbols对地形图上所表示的制图要素符号的样式、规格、色、注记,以及图廓整饰和使用所作的统一规定,是测绘标准之一。
地图更新maprevision
依据相应区域变化的现实状况,修正地图内容以保持地图现势性的工作,2.29
地图分类mapclassification
分别以地图的内容、比例尺、制图区域范围、用途、介质表达形式和使用方法等作标志,将地图区分(或划分)为各种类型或类别。
carlographicmethodology
地图研究法
应用地图研究各种事物利现象的分布规律、质量数量特征和动态变化的方法(包括月视分析、图解分析、地图量测、数理统计分析与数学模型等方法)以及以制图作研究手段进行综合评价、预测预报、区划规划与决策管理的方法。
cartographicpotentialinformation地图潜信息
通过对地图深人分析与判读可能获得的关于制图对象分布特征与规律的新认识和新知识。2.32
地图分析mapanalysis
对地图所表现的各种内睿采用日视、图解、量算、数理统计或模型化等方法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制图现象的质量数量特征、分布规律与区域差算及联系的过程。a
GB/T16820—2009
mapevaluation
地图评价
根据科学性、思想性、实用性与艺术性标准而对地图内容的正确性、完备性、现势性、精确性进行分析并评定其质量的过程。
地图判读
mapinterpretalion
对地图所表示的各种要素内容,通过阅读、分析、联想、推理或系统组合方法,判断其特征及其分布规律的过程。
mapuse
地图利用
通过地图阅读与分析获取所需信息并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过程。2.36
地图量算
cartometry
在地图上进行量测和计算,以获取地面上有关数据的方法。2.37
地图质量
mapquality
表现在地图精度、地图清晰性、地图易读性、地图现势性、地图艺术性和满足用图需要等方面的综合的优劣程度。
地图精度
mapaccuracy
由地图内容的误差大小所决定的地图精确、可靠程度,2.39
地图复杂性
mapcomplexity
由地图表示内容项目的多少和地图载负量大小所决定的地图内容的复杂程度。2.40
地图清晰性
mapclarity
地图上的符号、色彩、图形及注记被用图者辨认的难易程度。2.41
maplegibility
地图易读性
地图表达的信息被用图者阅读、识别、分析与接受的难易程度。2.42
地图现势性
mapcurrency
地图内容与现实情况的符合程度。2.43
mapconsistency
地图一致性
地图在形式和内容方面的统一和协调。2.44
primarygraphicelement
基本图形元素
组成地图符号的最基本的点、线、面、体状符号。2.45
视觉变量visualvariable
从人的视觉感受来看待基本图形元索,包括形状、尺寸、方向、结构和色彩等的差异程度。2.46
绝对阀absolutethreshold
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程度。2.47
差异阁difference threshold
能够引起差异感觉的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别。2.48
justnoticeabledifference;JND恰可察觉差
目视观察时可以区分出差异的最小限。2.49
mapperception
地图感受
用图者对地图图形、图像所感受的视觉效果和认识特征。2.50
perceptualeffect
感受效果
GB/T16820—2009
视觉变量引起视觉感变的多种效果,一般归纳为:整体感、等级感、数量感、质量感、动态感和立体感。
动感innervation
从图形构造上获得一种运动的视觉效果。2.52
associativeperception
整体感
观察由不同基本图形元素组成的一个图形时,由于不同图形元素的视觉变量之间差别不明显,从而给观察者形成整体的视觉效果。2.53
2orderedperception
等级感
将观察对象迅速而明显地分出几个等级的视觉效果,2.54
数量感
quantitativeperception
将观察对象与一个表示数量的标推图形(通常是图例中的符号)相比较而获得数量概念的视觉效果。
质量感
qualitativeperception
将观察对象区分出几种质量差别的视觉效果。2.56
深度感
立体感
depth perception
观察平面构图时获得的立体视觉效果。2.57
类别感受
classperception
将观察对象区分出不同类别的视觉效果。2.58
visual contrast
视觉对比
视觉变量达到的差异程度。
GB/T16820-—2009
视觉层次visualhierarchy
在二维平面上利用颜色的变化、符号的大小、线划的粗细对视觉的不同刺激而产生的远近不同层面的视觉效果。
视觉平衡visualbalance
观察客体对象各视觉要素(视觉中心、视觉重心、视觉重量)在按一定原则给的应有地位上,从而达到各要索关系合理、协调,且具有平衡感的视觉效果。2.61
图形-背景辨别figure-grounddiscrlmination人的视觉感受本能地把观察对象分为注视的能看得清的图象和不注视的近乎无形状的周围背景(两者可以五换)的视觉效果。
resolutionacuity
分辨敏锐度
在标准视觉情况下,分辨观察对象细微差别的能力。2.63
能见敏锐度visibilityqeuity
在标准视觉情况下,感知最小对象的能力。2.64
mapcontentelement
地图要素
构成地图内容的基本组成,一般包括数学基础、地理要素和整饰要素等。2.65
地图语言cartographic language由各种符号、色彩与文字构成的表示空间信息的图形视觉语言。2.66
cartographic semantics
地图语义
地图语告三要素之一。地图符号与制图对象之间的关系,即地图符号所代表的信息含义。2.67
地图语用
cartographicpragmatles
地图语言三要素之一。地图符号与使用者之间的关系,即地图符号的实用性,包括辨别性、易懂性、便于记忆等。
地图语法cartographicsyntax
地图语言三要素之一。地图衍号与符号之间的关系,即地图符号系统组合的结构方式与规则。2.69
gnaporganization
地图结构
由数学要素,地理要素、专题要素、辅助要素构成的地图内容组织方式,2.70
extensional organization
整体结构
内地图内容各要素的综合、协调、载负量等的适合度显示的整体组织方式。2.71
multi-level organization
多层结构
地图内容在视觉上区分出几个层面的多层组织方式。6
等级结构hierarchicalorganization地理要索(包括专题要素)按各白规定的标准划分等级的组织方式。2.73
专题层
thematiclayer
某一专题要素组织为一个主题(层),该层称为专题层。2.74
名义量表
nominal scaling
GB/T16820—2009
将制图对象按固有特征,即根据性质确定差别而不涉及定量关系表示到地图上的方法。2.75
ordinal scaling
顺序量表
将制图对象按某一标志排出顺序并表示在地图上的方法。2.76
inlerval scaling
等距盘表
将制图对象的数据按一定计量单位确定问隔、划分等级并表示在地图上的方法。2.77
比例量表
Tatioscaling
一种有计量单位,也有基准起始点的显示制图对象绝对值并表示在地图上的方法,2.78
图形记号‘graphicsign
未赋予定性和定量含义的用点,线、颜色、文字组成的图形。2.79
图形符号graphicsymbol
表示地图要素的空间位置及质量和数量特征的特定图形记号或文字。3地图投影
mapprojection
地图投影
按照一定数学法则,把参考椭球面上的点、线投影到可展面上的方法。3.2
verlical circle
垂直圈
通过地球椭球面上某一点的大圆。3.3
等高圈altitudecircle
垂直于垂直圈的小圆。
principal direction
主方向
具有极值长度比的两个方向。
方位角
azimuth
子午面和天体乘直而简的两面角。3.6免费标准bzxz.net
direction angle
方向角
以一特定方向起始按顺时针所量得某方向线的水平角。地图投影中,一般以某一主方间为起始方向。7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