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3570-2009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23570-2009
中文名称:金属切削机床焊接件 通用技术条件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9-04-13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 .pdf
下载大小:2361580
相关标签:
金属
切削
机床
焊接件
通用
技术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机械制造>>机床>>25.080.01机床综合
中标分类号:机械>>金属切削机床>>J50机床综合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12页
标准价格:16.0 元
计划单号:20070699-T-604
出版日期:2010-01-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2009-04-13
起草单位: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机床研究所
归口单位:全国金属切削机床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主管部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金属切削机床(以下简称机床)焊接零部件的制造和验收的基本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由碳素结构钢、低合金结构钢、不锈钢采用手工电弧焊或气体保护焊等方法制造的金属切削机床焊接件。 GB/T 23570-2009 金属切削机床焊接件 通用技术条件 GB/T23570-2009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ICS25.08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3570—2009
金属切削机床焊接件
通用技术条件
Welding parts for metal cutting machines-General specifications
2009-04-13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10-01-01实施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前言
本标准由全国金属切削机床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机床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兴海、李祥文、张维。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GB/T23570—2009
1范围
金属切削机床焊接件
通用技术条件
GB/T 23570--2009
本标准规定了金属切削机床(以下简称机床)焊接零部件的制造和验收的基本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由碳素结构钢、低合金结构钢和不锈钢采用手工电弧焊或气体保护焊等方法制造的金属切削机床焊接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气焊、焊条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和高能束焊的推荐坡口(GB/T985.1一2008,GB/T985.1
ISO9692-1:2003,MOD)
GB/T2649
GB/T2650
GB/T2651
GB/T2653
GB/T2654
GB/T3323
3材料
焊接接头机械性能试验取样方法焊接接头冲击试验方法(GB/T2650-—2008,ISO9016:2001,IDT)焊接接头拉伸试验方法(GB/T2651—2008,ISO4136:2001,IDT)焊接接头弯曲试验方法(GB/T2653-2008,ISO5173:2000,IDT)焊接接头硬度试验方法(GB/T2654—2008,ISO9015-1:2001,IDT)金属熔化焊焊接接头射线照相(GB/T3323—2005,EN1435:1997,MOD)3.1
焊接母材的钢号、规格、机械性能等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并应满足图样或工艺文件的要求。3.2焊接材料应符合工艺文件的规定,并应按相应标准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零件的下料与成形
火焰切割下料的尺寸偏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4.1
用于不需切削加工
下料尺寸
≤500
>500~1000
>1 000~1 600
>1600~2500
>2500~4000
>4 000~6300
>6 300
>20~40
板材厚度
>40~60
极限偏差
单位为毫米
用于需切削加工
>20~40
>40~60
GB/T23570—2009
激光切割机下料尺寸偏差为士0.2mm。剪切下料的尺寸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4.3
用于不需切削加工
下料尺寸
≤500
>500~1000
>1000~1600
>1600~2500
>2500~4000
板材厚度
极限偏差
单位为毫米
用于需切前加工
数控等离子切割下料尺寸偏差为士0.2mm;手工等离子切割下料尺寸偏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4.4
下料尺寸
>500~1000
>10001600
>1600~2500
>25004000
零件的角度下料,其偏差由相应的尺寸偏差确定。4.5
板材度
极限偏差
±3°5
单位为毫米
>10~14
板材零件的平面度公差在任意1000mm长度内为2mm,在全长范围内的公差应符合表4的4.6
规定。
板材长边尺寸
>1000~1600
>1600~2500
>2500~4000
>4000~6300
>6 300
板材厚度
平面度公差
单位为毫米
板材零件棱边在板材平面内相互间的平行度、垂直度和直线度公差应符合表5的规定。4.8
下料尺寸
≤500
>500~1000
>1000~1600
>1600~2500
>2500~4000
平行度
垂直度
GB/T23570—2009
单位为毫米
直线度
型材零件的纵向直线度公差、各垂直面相互间的垂直度公差应符合表6的规定。表6
下料尺寸
直线度公差
垂直度公差
>500~1000
>1000~1600
>1600~2500
单位为毫米
>2 500~4 000
型材零件的扭曲量,当长度小于或等于2000mm时不得超过1mm,长度大于2000mm时不得4.9
超过3mm。
4.10火焰切割面对板材、型材平面的垂直度公差应符合表7的规定。表7
板材厚度
>20~40
型材高度(边宽)
>50~100
>100~200
单位为毫米
垂真度公差
对不需切削加工的零件,剪切下料的切制面上不应有超过0.5mm的凸刺,火焰下料的切割面上的割痕深度(粗糙度)不应超过表8的规定。表8
板材厚度
>20~40
>40~60
手工火焰切割
4.12冷作零件的成型应符合图样或技术文件的规定。5焊接部件
割痕深度
单位为毫米
机械火焰切割
5.1焊接部件的外观表面不应有锤痕、焊瘤、金属飞溅物及引弧痕迹,边棱、尖角处应光滑。所有焊缝的熔渣均应清理干净,外观焊缝还应打磨平整。5.2焊接部件的尺寸偏差应符合表9的规定。当焊接部件需经切削加工时,其尺寸偏差不得超过加工余量的2/3,并应保证不小于4mm的加工余量。3
GB/T23570—2009
基本尺寸
>500~1 000
>1000~1600
>1600~2500
>2500~4000
>4000~6300
>6 300
用于雷切削加工
注:当需要提高精度时,需在工艺文件中注明。5.3
焊接部件的角度偏差应符合表10的规定。表10
0(适用于小于90)
极限偏差
长边尺寸
基准边(短边)尺寸
≤500
>500~1000
>1 000
>1 000~2 500
>2500~4000
极限偏差
单位为宽米
用于不需切削加工
单位为雍米
>4000~6300
>6 300
焊接部件表面的平面度公差,以及有关部位的同轴度、垂直度、对称度和平行度的公差应符合表11的规定。Www.bzxZ.net
基本尺寸
≤500
>500~1000
>1000~1600
>1 600~2 500
>2500~4000
>4000~6300
>6 300
5.5焊接接头与焊接
平面度
同轴度、垂直度、对称度
5.5.1焊接接头的基本尺寸形式和尺寸应符合GB/T985.1或图样的规定单位为磨米
平行度
5.5.2焊接坡口表面不应有裂纹、分层和夹杂等冶金缺陷。采用火焰切割的坡口,应将熔渣、氧化皮等清理干净。
5.5.3非加工面的外观焊缝的余高一般应符合表12的规定。下塌量一般不大于0.5mm。4
焊逢宽度
>10~18
>18~30
外观焊缝沿长度方向的尺寸均匀性一般应符合表13的规定。5.5.4
焊缝宽度
>18~30
5.5.5外观焊缝应呈光滑的或均匀的鳞片状波纹表面。焊缝余高
GB/T23570—2009
单位为毫米
单位为毫米
宽度(单边)允差
5.5.6对接焊缝的错边量不应大于板厚的以,且最大不得超过2mm。重要的承载焊缝,在任意100mm长度上直径不大于2mm的气孔不应多余一个。未焊深度不5.5.7
应大于母材壁厚的15%。咬边深度不应超过较薄母材壁厚的5%,且最大不应超过1.5mm;咬边长度不应超过焊缝全长的10%。
5.5.8焊缝不允许出现裂纹,连续焊缝不允许出现间断。5.5.9
油箱、油池等带压容器的焊缝不充许出现渗、漏现象。5.5.10油缸等承压焊缝的质量按有关规定。5.6重要的焊接部件应进行消除应力处理。6检验方法
6.1焊接部件的外观质量一般用目测法检验。6.2焊接零件、部件和焊缝的尺寸及形状、位置误差用通用或专用的具、检具检验。6.3焊缝的外部缺陷用目测或低倍放大镜观察。内部缺陷可根据不同要求用超声波法、磁力探伤法、钻孔法或按GB/T3323检验。
6.4容器的密封性用涂刷煤油、盛水或其他等效方法检验。用涂刷煤油检验的方法是在焊缝的一侧涂刷白垩粉水溶液,待干燥后在焊缝另一侧涂刷煤油2~3次,经15min~20min后,如白垩粉上未出现油斑和油带,则为合格。进行煤油试漏时,环境温度不应低于5℃。6.5焊缝的耐压性一般用水压(或压缩空气)方法检验,水压检验的压力不应低于工作压力的1.5倍,保持时间不应少于5min。
6.6焊缝的机械性能检验,按GB/T2650、GB/T2651、GB/T2653、GB/T2654等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
6.7对需要进行机械性能试验的焊缝,按GB/T2649的规定。试件的钢号、厚度、坡口型式、焊接规范、焊条及焊点热处理均应与焊接部件完全相同。7验收规则
7.1焊接零件及部件应按图样、工艺文件和本标准进行检查验收。7.2焊接部件的外观质量应逐件检查。5
GB/T23570—2009
重要焊接部件的主要尺寸应逐件检查。重要的承载焊缝和外观焊缝的尺寸及表面质量应逐个检查,其他焊缝抽查。7.4
焊缝内部质量和机械性能检查的项目、数量与技术指标应根据图样和工艺文件的规定进行。储油、储水的常压及高压容器应逐件进行渗漏或耐压检查。R
GB/T23570-2009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金属切削机床焊接件
通用技术条件
GB/T 23570—2009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www.spc.net.cn
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剧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1/16
字数12千字
印张0.75
2009年7月第一版2009年7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1-37912定价16.00元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33533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