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15429-1995 电子设备用复塑铝板
GB/T 15429-1995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5429-1995

中文名称:电子设备用复塑铝板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已作废

发布日期:1995-01-05

实施日期:1995-08-01

作废日期:2005-10-14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406754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电子学>>31.220电子电信设备用机电零部件

中标分类号: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电子设备专用材料、零件、结构件>>L90电子技术专用材料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作废;

采标情况:,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书号:155066.1-11820

页数:平装16开, 页数:9, 字数:24千字

标准价格:12.0 元

出版日期:2004-08-10

相关单位信息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单位:上海无线电厂、上海第三钢

归口单位:全国电工电子设备结构综合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国家技术监督局

主管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微电路模块的技术要求和质量评字程序。本标准适用于模块的研制、生产和采购。 GB/T 15429-1995 电子设备用复塑铝板 GB/T15429-1995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电子设备用复塑铝板
Aluminium plate clad with
plastics for electronic equipments1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
GR/T 15429 ---1995
本标难规定了电子设备用复塑铝板的尺寸、外形、表面质量、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本标推适用于厚度为0,8~2.0 mm的电了设备用复塑铝板,轻工、纺织、交通运输、建筑等行业用复塑铝板亦可参照使用。
2引用标准
GB232金属弯曲试验方法
GB2408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水平燃烧法GB2423.1电I.电子产品基木环境试验规程试验A:低温试验方法GB 2423. 2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B:高温试验方法GB 2423. 4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Db:交变湿热试验方法GB2423.16: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J:长霉试验方法GB2423.17电工电了产品基本坏境试验规程试验Ka:盐雾试验方法铅及铝合金加工产品的化学成分GB3190
G13 3194
GB 3199
GB3830
GB4156
GB 10586
GB10588
GB10589
GB10592
GB 11158
3标记示例
铝及铝合金板材的尺寸及允许偏差铝及铝合金加工产品的包装、标志、输、贮存软氯乙烯压延薄膜(片)
铝及铝合金板材
金属杯突试验方法(厚度0.2~2mm)湿热试验箱技术条件
长霉试验箱技术条件
低温试验箱技术条件
高低温试验箱技术条件
高温试验箱技术条件
基材用2号纯铝板,半硬状态,厚度为 0. 8 mm,宽度为 1 000 mm,长度为 2 000 mm的单面或双面复塑铝板,标记为:
复塑铝板1.2-Y2-0.8×1000X2000单/双GB/T15429—1993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01-05批准1995-08-01实施
4技术要求
4.1使用环境条件
GB/T15429—1995
复塑铝板应能在—40℃~+50℃环境中长期使用。4.2材料
4.2.1铝板牌号,状态、规格应符合GB3880的规定。4.2.2铅板化学成分应符合GB3190的规定。4.2.3塑料薄膜的技术条件应符合GB3830的规定,4.2.4塑料薄膜的厚度为0.20土0.03mm。使用其他厚度的塑料薄膜,供需双方另行协商。4.3尺寸、外形
4.3.1复塑铝板尺寸、外形及允许偏差应符合GB3194的规定,4.3.2复塑铝板的公称厚度是铝板的公称厚度,复塑铝板的实际厚度应为铝板和复合后塑料薄膜厚度之和。
4.4表面质量
4.4.1复塑铝板的平面度应符合GB3880的规定。4.4.2复塑铝板的表面不得有明显的折叠,皱纹、气泡,污渍、凸疱、薄膜穿孔、剥落和黑点杂质等缺陷。4.4.3表面特征按表1的规定分为1组品、1组品。表1
【组品
表面特征
正面\允许有轻微折印、整面的麻点不超过 15个,边缴露底每1 m不得超过二处,每处宽度不超过10 mm(对边之和);
反面允许有轻微的凹坑,整面的麻点不超过25个,边缘露底每1m不得超过一处,每处宽度不超过10 mm(对达之和)
正面允许有轻微折印、四坑、擦伤,整面的麻点不超过20个,边缘露底每1㎡不超过二处,每处宽度不超过 15 mm(对达之和);
反面允许有轻微折印、凹坑、擦伤,整面的麻点不超过30个,边缘露底每m不超过二处,每处宽度不超过15mm对边之和)
注:1)止面为订货时指定的使用面。4.4.4复塑铝板有单面或双面塑料之分。塑料色泽根据供货要求在合同中规定。4.4.5单面复塑铝板的金属外表面附有着色的氧化膜或铝本色,其表面涂有透明涂料。4.5T艺性能要求
4.5.1常温弯曲性
复塑铝板经90°弯曲后,目测弯曲处及其侧面应无可见的塑料膜裂纹,塑料膜与铝板不得分离。4. 5.2低温弯曲性
复塑铝板在一25℃的条件下保持11时,立即进行90°弯曲加工后,自测弯曲处及其侧面应无可见的塑料薄膜裂纹,塑料膜与铝板不得分离。4.5.3冲压变形性
冲头直径20mm,固定模内径27mm的条件下,冲头压入复塑铝板6mIm时,在任何冲压部位塑料膜与铅板不得分离。
4.5.4剥离力
塑料膜与铅板之间的刺离力应符合表2的规定。组
1组品
I组品
4.6环境适应性能要求
4. 6. 1耐低温性
GB/T15429—1995
剥离力
(N/20mm)
复塑铝板在最低温度为一45℃条件下,保持72 h后,塑料膜不得产牛裂纹、折皱,塑料膜不得与铝板分离。
4. 6.2耐高温性
复塑铝板在最高温度为十60℃条件下,保持72h后,塑料膜不得产生裂纹,卷缩、泡胀、折皱,塑料膜不得与铝板分离。
4. 6-3耐交变凝热性
复塑铝板在温度为+55℃、相对湿度≥95%、持续6天的壶热交变环境后,塑料膜不得产生裂纹、卷缩、泡胀、折皱,塑料膜不得与铝板分离。4.6.4耐长霉性
复塑铝板在上曲霉菌环境中持续28天后,经放大50倍观察,不应见到长霉现象。4.6.5耐沸水性
在正常大气条件下,复塑铝板经100℃沸水浸泡1h后,塑料膜不得产生裂纹、卷缩、泡胀,折皱,塑料膜不得与铅板分离。
4.6.6耐化学性
复塑铝板在温度为20上2℃的条件下,经盐酸、硫酸,氢氧化钠,乙醇等10%的水溶液中浸泡5h后,塑料膜不得产牛气泡、溶胀、裂纹,卷缩和明显的褪色。4.6.7白熄性
对复塑铅板的塑料膜施加火焰30s、使塑料膜燃烧,当明火移开后,塑料膜火烙应自行熄火。4.6.8耐盐雾性
复塑铝板在盐雾环境中,连续喷雾时间为672h,塑料膜不得起泡、剥落和有明显的褪色。4. 6. 9 附日光辐射性
复塑铝板在人工气候条件下,塑料膜不得产生裂纹,起泡,剥落和有明显的褪色,5试验要求
5.1试验程序要求
5.1.1工艺性能和环境适应性能试验必须是在复塑铝板材料、尺寸、形状和表面质量检验合格的产品中取样进行试验。
5.1.2在供货方保证环境适应性能和提供已有试验记录的条件下,可以不做环境适应性能试验。但在丁艺、原材料和生产设备发生重大变化时,必须进行全面的环境适应性能试验。5.2试验的正常大气条件
度:15~35℃;
相对凝度:15%~75%;
气压:86~106 kPa.
5.3性能试验的取样位置
性能试验的取样位置是在复塑铝板长度方向头部的中央,取样数量和方向应按丧3的规定。序号
试验项日
GB/T 15429—1995
取样个数
常温弯曲性
低温弯出性Www.bzxZ.net
冲压变形性
剃离力
耐低温性
耐高温性
交变湿热性
耐毒性
耐沸水性
耐化学性\
白熄性
耐盐雾性
时H光辐射性
注:1)耐化学性试验时每种溶液取 2 个试样。5.4试验的中断及处理
取样方向
纵向、横各2个
纵向、横向各2个
任意方向
纵向、横向各2个
任意方向
5.4.1试验过程中,试验条件不符合要求时,试验应停止。待试验条件调整到符合要求后,重新进行试验。
5.4.2试验条件严于规定要求,试验结果合格而又不影响产品性能,则认为试验有效。5.4.3试验结果不合格时,待供货方来取相应技术措施改进产品片,应加倍抽取试样,重新进行试验。5.5试验记录
各项试验均应有完整的试验记录,为判定是否合格提供依据。6试验方法
6-1常温弯曲性能试验
6-1.1 口的
评定复塑铝板弯曲加丁性能。
6.1.2试样
6.1.2.1试样的制备
按5.3条规定的位置、方向和数民制取试样。6.1.2.2试样规格
试样规格:20mm×150mm。
6.1.3试验设备
试验设备为GB232规定的弯曲试验机,6.1.4试验程序
试验按GH232规定的程序进行。弯曲内侧半径2mm.弯曲角度90°。如为单而复塑的试样,塑料膜应放在外侧。
6.1.5检测
用目测法按4.5.1条要求检查试样弯曲部位。6.2低温旁曲性试验
6.2.1目的
GB/T 15429
..1995
评定复塑铝板低温时弯曲加工性能。6.2.2试样
6.2.2.1试样的制备
按5.3规定的位置、方向和数量制取试样。6.2.2.2试样规格
试样规格:20mm×150mm。
6.2.3试验温度
试验温度:—25±3 ℃。
6.2.4试验设备
试验设备为GB232规定的弯曲试验机和GB10589规定的低温试验箱。6.2.5试验程序
将试样放人低温试验箱内,开启低温试验箱使其温度达到一25℃,并保温1h,取出试样,立即按GB 232 规定的程序进行试验。弯曲内侧半径为2 mm,弯曲角度为 90℃。如为单面复塑的试样,塑料膜应放在外侧。
6.2.6检测
用目测法按4.5.2条的要求检查试样弯曲部位。6.3冲压变形试验
6.3.1目的
评定复塑铝板冲斥变形加工件能。6.3.2试样
6.3-2.1试样的制备
按5.3条规定的位置、方向和数量制取试样。6.3.2.2试样规格
试样规格:90 mm×90 mm。
6.3.3试验设备
试验设备为符合GB 1156要求的试验机。6.3.4试验程序
6.3.4.1按图1所示,用刀具划断复塑铝板塑料层,以不伤害铝板为限。塑料层
粘否层
999 9999
金属板
GB/T 15429—1995
6.3.4.2将预处理好的试样放在冲压试验机的固定模上,固定模的内径为27mm,夹具及固定模与试样相接触的上作面相苹行,并垂直于冲头的轴线,试样的中心必须对正固定模中心线并与冲头前进方向重合。
6.3.4.3试验按GB4156的规定进行。冲压试验机的冲头直径为20 mm,以5~20 mm/min的稳定速度压入深度 6 mm。
6.3.5检测
用日测法按4.5.3条的要求检测塑料膜与铝板之间的粘合状态是否完好。6.4剥离力试验
6.4.1目的
评定复塑铝板塑料膜粘合强度。6.4.2试样
6.4.2.1试样的制备
按5.3条规定的位置、方向和数量制取试样。将试样从端剥离长约90mm的塑料膜,反折180°,使内侧半径尽可能小。6.4.2.2试样规格
试样规格:宽:20±0.5mm;
长:150mm。
6.4.3试验设备
试验设备为机皴拉力试验机或具有同等性能的设备。6.4.4试验程序
6.4.4.1将试样剥离的塑料膜及铝板端部分别装在拉力试验机的二个夹头上,如图2所示。以50 mm/min的速度进行剥离力试验,离长度不少于 30 mtmt。上来
金属基板
另--塑面
判离塑面
下夹具
6.4.4.2试样拉伸的最大负荷和最小负荷的平均值为试验的刺离力。试验结果以几个试验中的最低值表示。
剩离时出现塑料膜断裂,则取断裂时的负荷为刺离力,并注明断裂情况。铝板断裂不视为剥离。6.4.5检测
按4.5.4条要求检查试样,
6.5耐低温性试验
.6. 5. 1日的
GB/T 15429—1995
评定复塑铝板在低温环境中的性能。6.5.2试样
6.5.2.1试样的制备
按5.3案规定的位置、方向和数量制取试样。6.5.2.2试样规格
试样规格20mm×100mm。
6. 5. 3 试验温度
试验温度:-45±3℃。
6.5.4试验设备
试验设备为GB10589规定的低温试验箱。6.5.5试验程序
试验按GB2423.1中Aa突变或Ab渐变的规定进行:保温72h。6.5.6检测
用目测法按4.6.1条的要求检查试样表面。6.6耐高温性试验
6.6.1日的
评定复塑铝板在高温环境中的性能。6.6-2试样
6.6.2.1试样的制备
按5.3条规定的位置,方向和数量制取试样。6.6.2.2试样规格
试样规格:20mm×100mm。
6.6.3试验温度
试验温度:+70士2℃。
6.6.4试验设备
试验设备为GB10592规定的高温试验箱。6.6.5试验程序
试验按GB2423.2的规定进行,保温72h。6.6.6检测
用测法按1.6.2条的要求检查试样表面。6.7耐交变湿热性试验
6.7. 1自的
评定复塑铝板在交变湿热环境中的性能。6.7.2试样
6.7.2.1试样的制备
按5.3条规定的数量、方向和位置制取试样。6-7.2.2试样规格
诚样规格:20mmX100mm
6.7. 3试验条件
试验温度:+(25~~55)士2℃:
相对湿度:≥95%
试验时间:6天。
6.7.4试验设备
GB/T15429—1995
试验设备为 GB10586 规定的试验箱。6.7.5试验程序
试验按GB2423.4的规定进行,连续试验6天。6.7. 6 检测
用目测法按4.6.3条的要求检查试样表面。6.8耐长霉性试验
6-8.1月的
评定复塑铝板在土曲需菌环境中的性能。6.8.2试样
6.8.2-1试样的制备
按5.3条规定的数量、方向和位置制取试样。6.8-2.2试样规格
试样规格:50mm×100mm
6-8.3试验菌种
试验菌种为土曲藓菌。
6.8.4试验设备
试验设备为GB10588规定的试验箱和50倍的放大镜。6.8.5试验程序
试验按GB2423.16的规定进行,连续试验28天。6.8.6检测
按4.6.4条的要求,用50倍放人镜检查试样表面。6.9耐沸水性试验
6.9.1目的
评定复塑铝板在沸水环境中的性能。6.9.2试样
6.9.2.1试样的制备
按5.3条规定的位置、方向和数量制取试样。6.9.2.2试样规格
试样规格:20mm×100mm。
6.9.3试验设备
烧杯和加热器。
6.9.4试验程序
在烧杯内加入2~3块小瓷片和深度大于130mm的清水,用加热器同时加热,在每秒钟内产生2~3个小泡的沸腾状态下,放入试样。试样之间不允许相互接触-保温1h后,取出试样,这即没入冷水,放置 5 min。
6. 9. 5检测
取出试样.用冷水冲洗下净,表面十燥后,用目测法接4.6.5条要求检查试样表面6.10耐化学性试验
6. 10. 1 目的
评定复塑铝板在化学溶波环境中的性能。6.10.2试样
6.10.2.1试样的制备
GB/T15429—1995
按5.3条规定的位置、方向和数量制取试样,6.10.2.2试样规格
试样规格:50mmx100mm
6.10.3化学试剂
化学试剂分为:
a.10%盐酸水溶液(比重为1.050);b.10%硫酸水溶液(比重为1.068);c.10%氢氧化钠水溶液
d煤油;
e.99.5%含量的乙醇。
6.10.4试验设备
恒温装置:烧杯。
6.10.5试验程序
将各种试剂分别倒入烧杯内,其高度都应在130mm以上。将试样分别浸没在试剂中,相互之间不得接触。将烧杯放人恒温装置内,在20士2℃的温度下保持5h。6.10.6检测
取出试样,用净水清洗,表面干燥后,按4.6.6条的要求检查试样。6.11自熄性试验
6.11.1目的
评定复塑铝板塑料膜在施加火焰30s,使塑料膜燃烧,当火焰移开后的自熄性能。6.11.2试样
6.11.2.1试样的制备
按5.3条规定的位置、方向和数量制取试样。6.11.2.2试样规格
试样规格:13mm×125mm。
6.11.3试验设备
试验设备为:
GB2408规定的通风橱:
b。带夹于的铁架;
c、本生灯:
d.接滴落物的水盘
e.秒表。
6.11.4试验程序
将试样夹在试验台架上,塑料膜朝下,长度方向呈水平-,宽度方向与水乎呈45°角.如图3所示,GB/T15429—1995
将煤油灯火焰高度调岔25mm后,放到试样白由端的下面,使火焰尖端与试样自出端相接触。加热30s后移去火焰,观察试样是否自行熄火。6.11.5测
按4.6.7条的要求检查试样。
6.12耐盐雾性试验
6. 12. 1月的
评定复塑铝板在盐雾环境中的性能。6.12.2试样
6.12.2.1试样的制备
按5.3条规定的数量、力问和位置制取试样。试样的四周以石腊封闭,封边宽度距边沿5 mm,6.12.2.2试样规格
试样规格:50mm×10nmm。
6.12.3试验设备
试验设备为盐雾试验设备。
6.12.4试验程序
试验按GB2423.17的规定进行,连续喷雾时间为672h。6.12.5格测
试验结束后,取出试样,用净水清洗,立即燥,按4.6.8条的要求检查试样,6. 13耐日光辐射试验
6. 13. 1目的
评定复塑铅板在模拟加速气候环境中的稳定性。6.13.2试样
6.13.2.1试样的制备
按5.3条规定的数量和位置制取试样。试样四周以不腊封闭,封边宽度距边沿5mm,6.13.2.2试样规格
试规格:70mm×150mm。
6.13.3试验设备
试验设备为:
GB/T15429-1995
9.碳弧灯人工加速气候试验装置,b、氙灯人工加速气候试验装置:c.黑板温度计。
6.13.4试验程序
安装试样和黑板温度计,无试样处安装与试样尺寸一致的铝板。调整设备和按用户要求的参数,使其达到选定方法和操作程序规定的试验循环周期和试验温度。黑板温度计用后即时取出。连续光照1500h.
6. 13. 5检测
试验结束后,取出试样,按4.6.9条的要求进行检查。7检验规则
7.1检验批
成品应成批验收。每批应由同一牌号、同一规格的塑料复合铝板组成。7.2检验项目
检验批的检验项目为:
材料,
尺寸及外形;
平面度;
表面质量;
工艺性能;
环境适应性能。
7.3一般规定
复塑铝板的尺寸及外形、平面度用通用量具进行检验。7.3.1
复塑铝板的表面质量用月测法逐张进行检验。7.3.2
7.3.3复塑铝板的材料和工艺性能、环境造应性能应从检验批中任取一张板进行试验检验。7.4合格的判定
7.4.1复塑铝板的材料符合第4.2条规定为合格。7.4.2
复塑铝板的尺小和外形符合第4.3条规定为合格。7.4.3复塑铝板的表面质量符合第4.4条规定为合格复塑铝板的工艺性能符合第4.5条规定为合格。7. 4. 4
复塑铝板的环境适应性能符合第4.6条规定为合格。7.4.52
7.5成品的复验
试验某一项结果不符合标准要求,则从问一-批中任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不合格项目的复验。复验结果仍不合格,则整批不得交货。8包装、标志,运输、储存
8.1成品包装、标志应符合(B3199的规定。单面复塑铝板应塑料面对塑料面装箱,双面复塑铝板正面向上装箱。质基证明书应符合GB3880的规定。8.2成品按实际重量交货,每箱不大于2吨,8.3成品应在干燥和无有害于塑料表面的有机溶剂及其他物质的条件下运输和贮存,GB/T15429-195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电子工业部提出本标准由机械电子工业部电子标准化研究所归口本标准由上海无线电24厂、上海第三钢铁厂、江苏省太仓金属复塑厂机电部电子标准化研究所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恒昌,王永.严天杰、朱土来、冯长有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