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23716-2009 人体对振动的响应 测量仪器
GB/T 23716-2009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23716-2009

中文名称:人体对振动的响应 测量仪器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9-04-24

实施日期:2009-12-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 .pdf

下载大小:36532476

相关标签: 人体 振动 响应 测量 仪器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环保、保健与安全>>13.160振动和冲击(与人有关的)

中标分类号:机械>>机械综合>>J04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关联标准

采标情况:IDT ISO 8041:2005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80页

标准价格:66.0 元

计划单号:20081209-T-469

出版日期:2009-12-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2009-04-24

起草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杭州爱华仪器有限公司、浙江大学分析测试中心等

归口单位:全国机械振动、冲击与状态监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用于评价人体对振动响应的振动测量仪器的性能规范和允差限。它包括型式评价、周期检定和现场检查的要求,以及用于现场检查的振动校准器的规范。本标准规定的振动测量仪器可以是单一的仪器、仪器组合或基于计算机的采集分析系统。本标准规定的振动测量仪器可应用于以下一种或多种用途的振动测量:--手传振动(参见ISO 5349-1);--全身振动(参见GB/T 13441.1-2006, GB/T 13441.2-2008,ISO 2631-4);--在0.1Hz 0.5Hz频率范围的低频全身振动(参见GB/T 13441.1-2006)。可以根据每种应用中所定义的一个或多个频率计权设计振动测量仪器。在本标准中定义了三个等级的性能试验:a) 型式评价,根据本标准规定的规范进行的仪器全性能试验;b) 周期检定,用以保证仪器的性能规范在要求的范围内所进行的一组中间试验;c) 现场检查,表明仪器在要求的性能规范范围内运行所需要的最低等级试验。 GB/T 23716-2009 人体对振动的响应 测量仪器 GB/T23716-2009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13.16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3716—2009/IS08041:2005人体对振动的响应
测量仪器
Human response to vibration-Measuring instrumentation(ISO8041:2005,IDT)
2009-04-24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9-12-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定义和符号免费标准bzxz.net
参考环境条件
性能规范
安装·
环境和电磁标准
使用辅助设备的规定
仪器标识
仪器文件
试验和校准
型式评价
检定试验
现场检查
附录A(规范性附录)
附录B(资料性附录)
附录C(资料性附录)
附录D(资料性附录)
附录E(资料性附录)
附录F(资料性附录)
附录G(规范性附录)
附录H(规范性附录)
参考文献
振动现场校准器规范.…
频率计权.
频率计权滤波器的实现
运行均方根时间平均…·
振动传感器的特性
安装系统的试验
仪器文件..
非均方根值测量的相位响应要求..GB/T23716—2009/ISO8041:200516
本标准等同采用IS08041:2005《人体对振动的响应本标准等同翻译ISO8041:2005。为便于使用,本标准做了如下编辑性修改:用“本标准”代替“本国际标准”;GB/T23716—2009/IS08041:2005测量仪器》(英文第2版)。
用小数点“,”代替国际标准英文版中的小数点符号“,”,一删除了ISO8041:2005的前言,重新编写了本标准的前言;对IS08041:2005中引用的其他国际标准,有被等同采用为我国标准的,用我国标准代替对应的国际标准,其他则直接引用国际标准。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G和附录H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至附录F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全国机械振动、冲击与状态监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3)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杭州爱华仪器有限公司、浙江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国营4380厂嘉兴分厂和浙江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于梅、杨丽峰、张绍栋、陈锋、刘爱东、舒国华、刘敏。1范围
GB/T23716—2009/IS08041:2005测量仪器
人体对振动的响应
本标准规定了用评价人体对振动响应的振动测量仪器的性能规范和允差限。它包括型式评价,周期检定和现场检查的要求,以及用于现场检查的振动校准器的规范。本标准规定的振动测量仪器可以是单一的仪器、仪器组合或基于计算机的采集分析系统。本标准规定的振动测量仪器可应用于以下一种或多种用途的振动测量:手传振动(参见ISO5349-1);
—全身振动(参见GB/T13441.1—2006,GB/T13441.2—2008,ISO2631-4);在0.1Hz0.5Hz频率范围的低频全身振动(参见GB/T13441.1--2007)。可以根据每种应用中所定义的一个或多个频率计权设计振动测量仪器。在本标准中定义了三个等级的性能试验:a)型式评价,根据本标规定的规范进行的仪器全性能试验;b)
周期检定,用以保证仪器的性能规范在要求的范围内所进行的一组中间试验;c)现场检查,表明仪器在要求的性能规范范围内运行所需要的最低等级试验。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引用面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3441.1-—2007
机械振动与冲击人体暴露于全身振动的评价第1部分:一般要求(ISO2631-1:1997,IDT)
GB/T13441.2一2008机械振动与冲击人体暴露于全身振动的评价第2部分:建筑物内的振动(1Hz~80Hz)(ISO2631-2:2003,IDT)GB/T14412—2005·机械振动与冲击加速度计的机械安装(ISO5348:1998,IDT)GB/T17799.2—2003电磁兼容通用标准工业环境中的抗扰度试验(IEC61000-6-2:1999IDT)
GB/T20485.1一2008·振动与冲击传感器校准方法第1部分:基本概念(ISO16063-1:1998,IDT)GB/T20485.11—2006
(ISO16063-11:1999,IDT)
GB/T20485.12—2008
(ISO16063-12:2002,IDT)
GB/T20485.13—2007
(ISO16063-13:2001,IDT)
GB/T20485.21—2007
21:2003,IDT)
GB/T20485.22—2008
22:2005,IDT)
振动与冲击传感器校准方法第11部分:激光干涉法振动绝对校准振动与冲击传感器校准方法
振动与冲击传感器校准方法
振动与冲击传感器校准方法
振动与冲击传感器校准方法
ISO2041振动与冲击
第12部分:互易法振动绝对校准第13部分:激光干涉法冲击绝对校准第21部分:振动比较法校准(ISO16063第22部分:冲击比较法校准(IS016063-ISO2631-4机械振动与冲击人体暴露于全身振动的评价第4部分:振动和旋转运动对固定1
GB/T23716—2009/IS08041:2005轨道运输系统中乘客及乘务员舒适影响的评价指南ISO5347(现行有效的所有部分)振动与冲击传感器的校准方法ISO5349-1:2001机械振动手传振动的测量与评价第1部分:一般要求IEC61000-4-2:2001电磁兼容(EMC)第4-2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性试验2电磁兼容(EMC)第4-3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辐射、射频、电磁场抗扰IEC61000-4-32002
性试验
IEC61000-4-6
电磁兼容(EMC)第4-6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性试验
CISPR22:2003信息技术设备无线电干限值和测量方法GUM测量不确定度表示指南,BIPMIEC,IFCC,ISO,IUPAC.IUPAP,OIML,19933术语、定义和符号
3.1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使用ISO2041的术语和定义,以及下面给出的术语和定义。3.1.1
振动加速度vibration-acceleration使用标准规定的测量轴方向上的加速度分量。3.1.2
带限频率计权·band-limitedfrequencyweighting由高通和低通带限滤波器确定的频率计权分量。3.1.3
带限频率范围:.band-limitedfrequencyrange由频率计权带限确定的频率范围。3.1.4
标称频率范围nominalfrequencyrange相关测量标准规定的、关注的频率范围。3.1.5
[frequenicy-weightingvalues
频率计权值
时间乎均计权加速度值time-averagedweightedaccelerationvalue在指定轴方向上的频率计权振动加速度均方根值,单位为米每二次方秒(m/s)或弧度每二次方秒(rad/s\)。其表达式为:
(1)
式中:
w()-—在指定轴方向上,作为时间专函数的直线或旋转计权振动加速度,单位为米每二次方秒(m/s\)或弧度每二次方秒(rad/s);T——测量时间。
时间平均计权加速度级time-averagedweightedaccelerationlevel频率计权均方根振动加速度级,单位为分贝(dB),其表达式为:Lw = 20lgaw
式中:
见3.1.5.1中的定义;
参考加速度(ISO1683定义为10-m/s)运行均方根加速度值
runningr.m.s.accelerationvalueGB/T23716—2009/IS08041:2005频率计权的运行均方根振动加速度,单位为米每二次方秒(m/s),其表达式为;aw.g(t)
式中:
时间专时的频率计权瞬时振动加速度,单位为米每二次方秒(m/s);测量的积分时间;
一时间。
注:对于运行的均方法,可以使用指数平均作为线性平均的近似值。指数平均被定义为:w.(t)(-
式中为时间常数。
[a(eexp()ae)
最大瞬时撼动值MTVVmaximumtransientvibrationvalue当积分时间等于1s时,运行均方根振动加速度的最大值。3.1.5.5
运动病剂量值:MSDVmotionsicknessdosevalue(3)
(4)
计权瞬时振动加速度aw(z)二次方的积分的二次方根.单位为米每1.5次方秒(m/s5),其表达式为:
式中:
中运动发生的总时间。
Taw(e)de)
注1:颗率计权均方粮摄动加速度值乘以虹/可获得运动病剂盘值。注2:对于测量仪器,可以认为馨露时间等于测量时间T,除非另有说明。3.1.5.6
振动剂量值
VDV vibration dose value
(5)
计权瞬时振动加速度aw(t)四次方的积分的四次方根,单位为米每1.75次方秒(m/s75),其表达式为:
式中:
暴露发生的总时间(每日)。
注1:振动剂量值对峰值比均方根值更灵数,aw()de
注2:对于测量仪器,可以认为黎露时间等于测量时间T,除非另有说明。3.1.5.7
振动总值
vibrationtotalvalue
三轴向直线振动的合成振动,其表达式为:·(6)
GB/T23716—2009/IS08041:2005aw=kxawx+k,aw,+k,aiw.
式中:
awxawyaw
一Z、少、2三个正交坐标轴的振动值;k、,、,一由测量应用确定的常倍数。3.1.5.8
peak vibration value
振动峰值
频率计权加速度的瞬时(正和负)峰值的最大模。3.1.5.9
波峰因数
crestfactor
在一个测量周期内,具有相同频率计权的振动加速度峰值与均方根值的比值。3.1.6
线性工作范围
liner operating range
在每一个量程上,线性误差在本标准规定的使用允差限内的下限和上限之间的范围。3.1.7
overload
出现超过线性工作范围上限的状态。3.1.8
under-range
欠量程
出现振动值在线性工作范围下限以下的状态。3.1.9
referencemeasurementrange
参考测量量程
规定用于振动测量仪器特性试验的振级量程。注:这个量程用于测量参考振动。3.1.10
参考振动信号
reference vibration signal
(7)
正弦振动信号。本标准规定了用于人体振动计机电性能试验的正弦振动信号的幅值和频率。注:根据仪器的应用情况规定不同的参考振动信号。3.1.11
calibrationcheckfrequency
校准核查频率
用于检查仪器振动灵敏度所规定的频率。3.1.12
toneburst
纯音猝发音
在波形零点交叉处开始和结束的一个或多个完整周期正弦信号。3.1.13
信号猝发音signalburst
在波形零点交叉处开始和结束的一个或多个完整的周期信号(如锯齿波)。3.1.14
振动测量仪器
vibration measuring instrumentation振动传感器、信号处理和显示器的组合。可以是测量人体振动响应相关参数的任何一种单个仪器或者仪器的组合。
注:参见图1。
一传感器;
安装系统;
振动表面;
4--电缆;
电输人;
一信号调理;
频带限制;
一传感器;
2—-安装系统;
振动表面;
一电缆,
一电输人;
信号调理;
额率分析,时间计权,时间平均;SJO
GB/T23716—2009/ISO8041:2005额率计权(包括带限);
带限输出:
·10——频事计权输出;
时间计权;
a)时域信号处理
辅助处理;
显示。
一频带限制(计算);
额率计权-包括带限(计算);
带限输出:
额率计权输出;
频带的累积;
显示。
b)赖域信号处理(不适用于VDV处理)图1
振动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基本功能路径输出框图GB/T23716-2009/IS08041:2005
instrumentdocumentation
仪器文件
安装手册、操作程序或为用户使用振动测量仪器提供的其他文件。3.2符号
下列符号和简略术语适用于本标准。aw
aw(t),aw(s)—
时间平均频率计权的单轴向振动加速度;在时间t或处,瞬时频率计权直线或旋转的单轴振动加速度;额率;
总频率计权函数;
用于轴的全身频率计权加速度值的常倍数;1/3倍频程频带数;
—瞬时时间;
4参考环境条件
测量持续时间;
拉普拉斯变换的变量;
2频率计权;
暴露持续时间;
相位误差;
指数乎均时间常数:
线性平均时间;
最大的瞬时振动值:
运动病剂量值;
振动剂量值。
确定摄动计性能的参考环境条件:空气温度:23℃;
相对湿度:50%。
5性能规范
5.1一般特性
本章的性能规范适用于参考环境条件。人体振动测量仪器至少应提供下列显示功能:整个测量持续时间内的时间平均计权振动加速度值:整个测量持续时间内的带限时间平均振动加速度值;一测量的持续时间。
人体振动测量仪器还应给出一种方法以指示在测量期间内的任何时刻是否产生过载。人体振动测量器应提供设置和调整振动灵敏度的方法。人体振动测量仪器可以包括本标准给定性能规范的部分或所有的设计特性。仪器提供的设计特性应与应用的性能规范一致。
如果测量仪器有一个以上的测量量程,仪器文件应对所涉及的测量盘程和测最量程控制器的操作进行描述。仪器文件还应明确参考测量量程。参考振动信号的频率和幅值见表1。6
低频全身
额率计权
附录中表
(资料性)
表1参考振动值和频率
标称颖率范圈/
8~1000
GB/T23716—2009/IS08041:2005在参考频率和
加速度
(r, m. s. )/
500rad/s
(79.58Hz)
100 rad/s
(15.915Hz)
2.5 rad's
(0.39791fz)
在参考频率点
的计权因予
加速度
(r.m.s.)处的
计权加速度/
如果仪器能够测量振动的最大值(如MTVV)和蜂值·应提供“保持”功能。仪器文件应描述保持特性的操作和清除保持显示的方法。本标准中的许多指标和试验都要求使用电信号替代振动传感器信号。仪器文件应规定与振动传感器信号等效的电信号替代方法,以及在没有振动传感器的整个仪器上进行电试验的方法。如果适合,仪器文件可以说明人体振动计试验具体操作的可供选择的两种方法。注:人体振动计制造商可为进行仪器电试验提供一个输入试验点,或个具有特定电阻抗的虚拟振动传感器,或一个等效输人适配器(电或非电)。仪器文件应规定振动传感器的振动最大峰值和在电输入设备上能够施加的最大峰峰值信号(如电荷或电压)。最大振动值和最大蜂峰电压不应造成仪器的损坏。本标准给出的允差限包括相关测量的扩展不确定度·它遵循GUM导则评定得到,包含因子k二2,置信水平约为95%。
5.2信号幅值的显示
5.2.1概述
对于能够显示一个以上测量参量的仪器,应当提供一种方法明确地表明显示值所表示的参量,最好用标准缩写词或字母符号表示。在仪器文件中应对每台显示设备上对应的显示值和人体振动计能够显示的参量一起进行描述。仪器应显示频率计权的加速度值。它还可按照GB/T13441.1一2007规定显示乘以因子的频率计权加速度值。使用相乘因子时,应在仪器上清楚表明,并且仪器能够显示相乘因子。显示组合轴向输出,如式(7)振动总值时,仪器应能够显示所使用的相乘因子数值。当测量结果以数字形式输出时,仪器文件应说明将数字数据传输或下载到外部数据存储器或显示设备的方法。仪器文件应明确计算机软件以及接口硬件。推荐使用与国际标准兼容的接口总线。仪器文件中规定的满足本标准规范的每一个可选择的显示信号值的设备被认为是该仪器的组成部分。这些可选设备应作为符合本章性能规范和第7章使用环境规范要求的组成部分。可供选择显示设备的例子包括电平记录仪或带有显示屏的计算机。对于使用显示设备量程小于5.7规定的线性工作范围的仪器,仪器文件应说明超出显示器量程的7
GB/T23716—2009/IS08041:2005线性度试验方法。
5.2.2分辨率和更新速率
仪器文件规定显示器的分辨率应为显示值的1%或更高。如果仪器只有一个连续显示的模拟或类比模拟的显示器,其显示应是振动值的对数。模拟显示器的区域应包括至少2个十进位的显示,并且每个十进位至少是10mm宽。对显示量程未覆盖仪器整个线性范围的情况,应可转换显示量程以观测整个要显示的线性范围。如果使用一个数字指示器,并且所显示的测量量是振动参数,应以一定的时间间隔更新显示。更新的时间间隔应与所显示的测量相适应。数字显示范围应至少覆盖线性工作范围。对于带可定期进行更新的数字显示器的仪器,每次显示更新后的指示值应是显示更新时用户选择的参量示值。在仪器文件中可以明确显示更新时其他的显示模式,此时在仪器文件中应对这些模式的操作做出说明。仪器文件应说明哪些模式符合本标准的规范要求,哪些不符合,5.2.3稳定性、测量开始和显示时间在一般的环境条件下,仪器开机到稳定和准备使用所要求的时间间隔应不大于2min。当仪器开机后准备使用、改变量程或改变滤波器选择时,显示器应显示。用户初始化测量和测量开始之间的时间应不大于0.5s。注:可能需要一个初始化过程,特别是对低频全身振动。即:保证在前一个测量结束后,仪器处于测量开始前的工作状态。
在获得测量结果前,仪器显示器应明确地指示测量是否在进行中,或是否初始化正在进行中。5.3电输出
如果提供交流电输出,仪器文件应说明输出信号的特性。其特性应包括:一电压峰峰值的范围,其值应不低于1V;一输出端的内部电阻抗;
一最小负载阻抗;
一用于输出信号的频率计权。
无存储电能的无源阻抗与电输出的连接(包括短路),对正在进行的任何测量的影响应不大于2%。5.4振动灵敏度
仪器文件至少应规定一种模式的振动现场校准器,作为检查和保持人体振动计机械灵敏度的工具。振动现场校准器应满足附录A给出的要求。振动测量仪器的文件应说明通过使用规定的振动校准器,将所指示的振动调整到符合本标准规范的程序。该调整应适用于仪器文件中推荐振动计使用的各种型号的振动传感器,还应适用于振动计制造商为振动传感器与振动计连接所提供的任何电缆、连接器和其他附件。5.5在参考条件下参考频率点指示的准确度显示结果允差的要求见表2。示值的允差是指在表1中规定的适当参考额率和参考振动值处,当仪器置于参考测量量程,将正弦机械振动施加到振动传感器或规定的安装设备基座上时的允差。在按5.4进行调整和经过规定的稳定时间后,这些要求适用于本标准规定的所有频率计权。表2在参考频率和振动值处示值的允差参数
在参考环境条件下,参考率点示值的允差任一额率计权测量参量的示值与相应的带限测量值乘以合适的计权因子的示值之间的差值(在参考频率和参考振动值处输入一个稳定的正弦振动信号)
在任一测量时间内,具有带限频率计权的运行均方根振动示值和具有线性时间平均均方根值的带限频率计权振动示值之间的差值(对在参考频率和参考振动值处的一个稳定的正弦振动输人信号)8
士4%(对于手传和全身振动)
士5%(对于低频全身报动)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