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3859-2009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社会学、 服务、公司(企业)的组织和管理、行政、运输>>公司(企业)的组织与管理>>03.100.30劳动资源管理
中标分类号:综合>>标准化管理与一般规定>>A02经济管理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20页
标准价格:21.0 元
出版日期:2009-09-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2009-03-09
起草人:汪志洪、吴宝良、郑蜀洪、柳盛学
起草单位:全国劳动定额定员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归口单位:全国劳动定额定员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提出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劳动定额测时工作程序,测时方法与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企业产品生产工程工作时间消耗的分析研究及时间定额的制定。 GB/T 23859-2009 劳动定额测时方法 GB/T23859-2009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劳动定额测时工作程序,测时方法与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企业产品生产工程工作时间消耗的分析研究及时间定额的制定。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 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劳动定额定员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司、中国劳动学会劳动标准专业委员会、中国烟草工业集团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汪志洪、吴宝良、郑蜀洪、柳盛学。
前言Ⅲ
引言Ⅳ
1 范围1
2 术语和定义1
2.1 作业要素1
2.2 定时点1
2.3 延续时间1
2.4 测时记录表1
2.5 观测周期1
2.6 观测次数1
2.7 异常值1
2.8 组合作业要素1
3 测时方法应用范围和条件1
3.1 应用范围1
3.1.1 工作改善1
3.1.2 制定、修订时间定额2
3.2 应用条件2
4 测时的方法及要求2
4.1 测时的方法2
4.1.1 连续测时法2
4.1.2 循环测时法2
4.1.3 整体测时法3
4.2 测时的要求3
4.2.1 测时前的准备3
4.2.2 观察、记录4
4.2.3 测时数据处理5
4.2.4 提出改进方案6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测时记录表7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管理界限法(三倍标准偏差法)剔除异常值8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标准的使用说明9
标准内容
1CS 03. 100. 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3859—2009
劳动定额测时方法
The time measurement method of lahor quota2009-03-09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9-09-01实施
术语和定义
作业要蔡
定时点
延续时问
測时记录表
观测期
观测次数
异常值
2.8组合作业要素
3测时方法应用范围和条件
3.1应用范围
3.1.1工作改善
3.1.2制定、修订时间定额
3.2应用茶件
4测时的方法及要求
4.1测时的方法·.
4. 1.1连续测时法
4.1.2循环测时法
4. 1. 3 整体测时法
4.2测时的要求
4.2.1测时前的推备
观察、记录·
4.2.3测时数据处理
4.2.4提山改进方案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附录B(资料性附泵)
附录((资料性附录)
测时记录表
臂理界限法(三倍标准偏差法)剧除异常值标雅的使用说明
GB/T23B59—2009
本标准的附录 A.附录 B和附录 C 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利社会保障部提出。本标由全国劳动定额定员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G路/T23859—2009
本标准起节单位:劳动和杜会保障部劳动工资司,中国劳动学会劳动标准专业委员会,中国烟草工业集团公司。
本标罹亡豊起草人,汪志洪、吴宝良、郑蜀洪,柳盛学。GB/ 23859—2009
为充分发挥劳动定额定员工作在企业管理的基础作用,本标准规定厂劳动定额定员工作中的测时方法及要求,
应用测时方法》标推制定劳动定额定员标准更具有推确性、合理性,适用性和先进性。它对促进企业管理,增强企业竞争及势市场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术和提高经济效益将起到积锻作用。
1范围
劳动定额测时方法
本标谁规定了劳动定额测时工作程序,测时方法与要求。本标谁适用于企业产品生产过程工作时间消耗的分析研究及时间定额的制定。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2.1
作业要素factors
能够完整地实现特定且标的工序组成单元。2.2
定时点appointed time
GB/T 23859—2009
工序中相邻两作业要素之间的分界标志。当操作者按工艺进行操作到达时点时,标志前一作业要索的结束,后一作业要素的开始。2. 3
延续时间 continue time
对某作业要索(或工序)进行·次完整观测所获得的时间值,2.4
测时记录表measuring the time recard观察、测时记录内穿的表格。
观测周期 prognosticate the period观测一饮完整的工序如工过程,
prognosticale the namber of time观测次数
测时过程中对工序作业要素观察、测定其时间消耗的饮数。2.7
异常值 ahnarmal value
由于不正常因素的影响在測时数列中出现的过人或过小的作业要素延续时问俏。2.8
组台作业要素combination homework main factor若干个连续的作业要索组城的测时单元。3测时方法应用范围和条件
3.1应用范围
3.1.1工作改善
a)分析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各类时问消耗的详细情况;b)需改进操作方法和销除时间损失的原因;)为准确制定时间定额标准和进-步制定、修订时间定额提供依据。1
CB/T23859-—2009
3.1.2制定、修订时间定额
根据劳动过程中各类定额时的消耗,制定、修订时间定额。3.2应用件
a)适用于以上序为测时对象和相对集中生工作场所:L)需要得到生产工作场所的管理者和被测时对象的配合,维持原有的生产工作状态;C)测时人贞应经过事先的培训,熟悉时间消耗分类,掌握测时的方法、要领,4测时的方法及要求
4. 1测时的方法
4. 1. 1连继测时法
以秒表为测时工具+接顺序对工序各作业要素遂一观察-连续记录其起止时间。有关连续测时法技术要求:
a)划分的作业要素延续时间应大于0.1min;1)确定的定时点成明显易辨,选择从声响、祝觉上能明确区别名作业要紊起止的标志:)在下。作业要索定时点出现前,应完成该作业要素时间的观测和记录。4. 1. 1. 1 秒表使用
在测时开始前秒表复等,测时第一-个操作周期第一个作业要素开始时开动秒表,到测时最后-一个操作周期最后,个作业要素观测结束后停止秒表。4. 1. 1. 2观鸡,记录
a)从第一个操作期的第一个作业要素开始,在每个作业要素的定时点处观察秒表读数;b)将每个作业耍索定时点的秒表读数,记录在测时记录丧中该作业要素相应操作周期的终止时间拦内。
4. 1. 1. 3作业要素延续时间计算作业要素延续时间,是每个作业要素本身终正时间与前作业要素整正时间之差值。4. 1. 2循环测时法
以秒表为测时工具,按工序的操作顺序依软将若个作业要素(作业要素-1>合并进行测定,最后获得务作业要案延续时间,
有关循环测时法技术要求:
)作业要系之间有明显易的定时点:b)测时秒表选精度1,7/1000 nin的数字式电子秒表:观测点应选挥能够清楚观察到作业要案定时点的地点!)观测次数应大于T序作业要素数。4. 1. 2. 1 秒表使用
在测时升始前秒衰复零,组合作业要素开始时开动秒表,在组合作业要素最后一个作业要素繁山定时点停止秒表,在下一个组合作业要素开始时,冉按秒表开始锭,秒表继续计时,直至一组(作业要案数个)纽合作业要素观测结束,使秒表复等。b在被观测组合作业要素结束时,读取秒表读效,将每个被观测组合作业要素,每次观测秒表读数,记录在测时记录表中该组合作业要素相应观测顺序(分组)时间栏内。4. 1.2. 2作业要表延续时间计算4.1.2.2.1每个组合作业要素结时间计算组合作业要素延续时间,是每个组合作业要素本身测时记录表中记录的终止时间,与其前一组合作业婴素测时记录表中记录的终止时间之差值。2
4.1.2.2.2作业要素延续时闻计算GB/T 23859—2009
按工序操作顺序,将依饮递减的作业要素数)个组合作业要素缩编为一组,把每个组合作业要案延续时问分组相加,除以(Ni一1),就是该工序各组作业要案平均延续时间,依次减去各组合作业要素延续时间:就是本次组合时减去的作业要素延续时间。示例:
某工序山 a.b. c. d.e 五个作业要素组成.将其组合成 A(h. c.d.e).B(a. c.d. e).C(n. b. d.e),Da. b. c. e),E(a. b.t.d)五个组合作业要素.测时记录表中记录的某组五个组合作业要素A、.C.D、E的整正时间值为:0.45min、D,95nin,1.45min.1.9 min.2.4min,计算作业要案延续时间.计算每个组作业要索延续时间:A--0, 45-0, 00=-0, 45 min;
D- 1. 9 1. 45=0. 45 tim;
R-0. 95—0. 45=0. 50 trins
F-2.401.9=0.5min.
计算该组工序作业要弱乎哟延续时间X:C-1.45-0.95=0. 50 tmins
X - A+#±+D+E_ D.45+0.50+g50±0.45+0.50=0.6 mnin.Ni-1
计算该组各作业要素延续时间:a=X-^=0, 60 -0. 45--0. 15 min:=X-C=0.60-0.50-0.10 min;
e-X-E-0. 6--0,50 -0, 10 min.4.1.3整体测时法
b- X- B= 0, 60 -0, 50=0. 10 min #d=X-D-0, 600. 45=0. 15 minj
工序不再细分,以工序为一个整体采用秒表直接测定其延续时问。有关整体测时法技术要求:
测时二序有间断作业要案时,测时前观测人员要了解问间断作业要素发的频次;测时值中必须t
有间断作业要素发生的工序延续时间值;b)观测欢数要大于间断作业要素发生的周期数,4. 1. 3. 1秒表使用
在被观测作业薯素结束时观察秒表读数,将每个被观测作业要素每次观测的秒表读数进行记录。读秒表读数后,秒表复零。
4. 1. 3. 2观衰、记录
在被观谢作业要素结束时观察秒表读数,将每个被观测作业要素每饮观测的秒表读数,记录在测时记录表中该作业要素相应的观测饮时间栏内。4. 1. 3. 3工序延续时间计算
工序每个操作周期的延续时间值就是秒表每款读数值。4.2测时的要求
4. 2. 1测时前的准备
4.2.1. 1测时对象选择
a)企业以前术采用过的新工艺;b)
流水师业线发生瓶颈现,需改进操作方法的工序:c)需制定、修订时间定额的工序需总结、推广先进操作方法的工序。4.2.1.2收集资料
测时,重点收集以下儿个方面资料,其他端要收集的资料详见附录A中表A,1。)工作供应、服务茶件,
b)工作地劳动环境(温度、混度、照明、噪卢等)()设备名称、型号及刀、夹、星、模具名称、规格;3
GB/T 23859-2009
d)加工零件名称、图号及材料、质量、技术要求;)操作者姓名、技术等级、从事本专业工龄。4.2.1.3划分作业要素
除对工序翠用整体测时法外,较变对下序构成要素进行测时,因此测时前,要预先划分作业要素,作业要素划分要遵循以下原则:根据测时的方法和要求,作业要素划分要尽可能详细,位其延续时间不小于0.04min;a
b)手工作业要素、机械作业发素应分开,定量作业要紊、变量作业要紊要分开;d)
重复作业要素、间断作业要蒸要分开;作业要素之问有合适的定时点。4.2.1.4选择测时方法
在测时前,应根据其休情况利各测时法的特点,接下列原删选敢合理的测时存活:工序划分的作业要素延续时间大0.1min时,优先采用连续测时法;a
工序划分的作业要素延续时间小0.1min时,应选用循环钢时法:工序操作延续时间短,作业要素不易分的、专业化程度高的流水线或制定精度要求不很高的时间定额时,可采用整体测时法。4.2.1.5测时前有关工作
根据选举的测时方法选用计时器。一般采用计时精度较高、使用方便的数宁式双针电子秒表,使用前,翘时秒表的使用性能,精度要检查,较对,必要时(如操作周期短,而文需要迹行纠微时问测定的),也可选用摄像机,电子计算机;b)填写测时记录表上端内容,测时记录表见附录A中表A1试测几个操作循环,验证测时方法选择的正确性、同时熟悉各作业要素的定时点;d)将作业要素的代号顺砍填入测时记录表中。4. 2. 1. 6预定观测次数
预定观测次数根据表 1 确定。
表 1现测次数预定表
作业要素
延续时间/
0.1--0. 3
0. 1~0. 3
诞时数列
稳定系数
注1:表中作业要素延续时间值为预测延续时间.证2:时间单位为分钟(muin)。
观察、记录
工序延续时间/tnLin
观测次数
认真观察测时情况非随时对表A.1的有关内容作好记录,15
单位为分钟
GB/T 23859—20D9
b)测时过程中发现有中断时间,应单独记录,注明起止时问,不正常因素也予以记载。4.2.3测时数据处理
测时数据处包括异常值剔除、观测次数检验,作业要素平均延续时间让算。4. 2. 3. 1异常值剔除
为减少测时过程中不正常情况对测时结果的影响,在计算平均延续时间前要采用下列方法确定上下管理界限,剔除测时数列中的异常值。也可采用三倍标偏法确定上下管理界限,剔除测时数列中的异常值见附录 B管理界限法(二倍标准偏差法)显除异常值。按式(1)初步计算测时数列作业要素平均延续时间双。。1x
X。—作业要素平均延续时间单位为分钟(min);X,一作业要素第:次测定延续时间,单位为分钟(min);e
作业要索实测欢数,单位为次:
计算测时数列管理控制线:
按式(2)计算测时数列管理下限X。Xm
式中:
-测时数据管理下限,单位为分钟(tnin);X
给定测时数列稳定系数,
接式(3)计算测时数列管理上限XL。式中:
2kx。
测时数据管理上限,单位为分钟(min)。4.2.3.2观测次数检验www.bzxz.net
为保证观测时问数据达到测时工作精度.要求实际观测次数应大于给定测时相对误差对应的必要观测次数,因此应对已观测的饮数进行检验。可靠度为95%时,满足测时相对误差对应的必要观测欲数按式(1)计算。N
式中:
必要观测次数,单位为次;
——剔除异常值后,实际观测次数,单位为次;S-给定测时数据相对误差。
检查测时数列,在控制线以外的延续时间值,均是异常值+应予剔除。(4
溅时数据相对误差S若在测时前未给定,则按在势动定额作中的一般规定:制定时间定额标准时,测时数据相对误差取 5%;制定一般时问定额时,测时数据相对误差取10%。若计算的必要观测次数小于(或等于)剔除异常值后实际观测次数,不再补测;若计算的必要观测次数大于剧除异常值后实际观测饮数,应补测。5
CB/T23859—2009
4.2.3.3作业要平均延续时间的计算作业要素平均延续时间X,为剔除异常值后,作业要素实测延续时间算术平均值,按式(5)计算.... ()
剔除异常值后,作业要素实测延续时间算术平肉值,单位为分钟(min)。4.2.4提出改进方案
根据作业要素的划分、实际测时的延续时问,测时数据的处理结果,分析研究总结先进的操作法,提高时阅定额水平,提出改进方案并进行推以成用。年间
技术等级
本专业工龄
工资形式
操作着
加工零件
技术要求
加工工序
工序工作物等级
牛产批过
工序延续时间
工序评定素数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测时记录表
观测日期
观测人员
审核人员
规测开始
蕊测结束
岗位定员
产臣旋额
单件定额
测时记录装
设备、工装
设备名称
看管台数
英其名称
模具名称
刀其名称
董具名称
规测周期数
吋间/min
作业宽放率
GB/T 23859—2009
加工零件工序简圈
主要工艺参数
工作地组织与案件
工作分配方法
材料供应方式
工装供应方式
单位为分钟
工序定暂时间
作业要素
平均延续
GB/T 23859—2009
B.1要求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管理界限法(三倍标准偏差法)副除异常值为消除测时过程中不正常情况对测时结果的影响,在计算作业要素平均延续时问前,必须对测时数列中异常值于以剔除。别除异带值按三倍标准偏差法。测时数据中,偏离平均值三个标推偏差以外的数值,都视为异常值。
B. 2 计算
B.2.1按式(B.1)初步计算测时数列作业要素半均延误时问X。1x
B.2.2接式(B.2)计算测时数列标准偏差a。x,
X.)?+(X.-X.) —..+(X.
式中;
一标谁偏差。
B.2.3利用式(B.3>计算测时数据管理上限X和管理下限Xm。Xa.m Xa±3, = X,13
B,3检查测时数列
(X-x。)
(X:-X)s
凡大于X,小于X,的作业要紊延续时间值,均是异常值,应子剔除。8
.--( B. 2 >
....-( B. 3)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