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24266-2009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 24266-2009
中文名称:中空玻璃用硅酮结构密封胶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9-07-17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 .pdf
下载大小:3539118
相关标签:
中空玻璃
结构
密封胶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建筑材料和建筑物>>建筑材料>>91.100.50粘合料、密封材料
中标分类号:建材>>建材产品>>Q24密封材料
关联标准
采标情况:NEQ ASTM C 1369:2002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12页
标准价格:16.0 元
出版日期:2010-06-01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陈文洁、朱志远、张歆炯、王文开、陈世龙、王明双、崔洪、张冠琦、王有治、周福维、朱晓华、王澜
起草单位:中国化学建筑材料公司苏州防水材料研究设计所、广州白云化工实业有限公司等
归口单位:全国轻质与装饰装修建筑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95)
提出单位: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中空玻璃用硅酮结构密封胶(简称中空玻璃硅酮结构胶)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本标准适用于结构装配中空玻璃单元第二道密封用硅酮密封胶。本标准不适用于建筑幕墙结构粘结装配用硅酮结构密封胶。 GB 24266-2009 中空玻璃用硅酮结构密封胶 GB24266-2009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ICS 91.100.5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24266—2009
中空玻璃用硅酮结构密封胶
Secondary edge silicone sealants for structurally glazed insulating glass units2009-07-17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10-06-01实施
本标准4.2.2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GB24266—2009
本标准对应于ASTMC1369:2002《结构镶装中空玻璃单元用第二道密封胶》,本标准与ASTMC1369:2002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本标准附录A参考了prEN15434:2005《建筑玻璃一结构和/或耐紫外线密封胶(用于结构密封镶装或中空玻璃单元暴露密封)产品标准》。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轻质与装饰装修建筑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95)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化学建筑材料公司苏州防水材料研究设计所、广州白云化工实业有限公司、郑州中原应用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浙江凌志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广东省江门大光明粘胶有限公司、广州新展有机硅有限公司、成都硅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道康宁有机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广州市高士实业有限公司、佛山市南海区金叶硅胶有限公司、广州市安泰化学有限公司、常熟市恒信粘胶有限公司、扬州晨化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华成有机硅材料有限公司、广东佛山市元通胶粘实业有限公司、江门市快事达胶粘实业有限公司、湖北武大光子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宝龙达胶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文洁、朱志远、张歆炯、王文开、陈世龙、王明双、崔洪、张冠琦、王有治、周福维、朱晓华、王澜。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1范围
中空玻璃用硅酮结构密封胶
GB24266—2009
本标准规定了中空玻璃用硅酮结构密封胶(简称中空玻璃硅酮结构胶)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本标准适用于结构装配中空玻璃单元第二道密封用硅酮密封胶。本标准不适用于建筑幕墙结构粘结装配用硅酮结构密封胶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531.1一2008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压人硬度试验方法第1部分:邵氏硬度计法(邵尔硬度)(ISO7619:1986,IDT)GB/T13477.1一2002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第1部分:试验基材的规定(ISO13640:1999,MOD)
GB/T13477.5一2002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第5部分:表干时间的测定GB/T13477.6—2002
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第6部分:流动性的测定(ISO7390:1987,GB/T13477.10一2002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第10部分:定伸粘结性的测定(ISO8340:1984MOD)
GB16776一2005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GB/T22083一2008建筑密封胶分级和要求(ISO11600:2002,MOD)JC/T485一2007建筑窗用弹性密封胶3分类
3.1分类
产品按组分分为单组分型(1)和双组分型(2)。3.2标记
产品按下列顺序标记:名称、分类、本标准编号。示例:双组分中空玻璃用硅酮结构密封胶标记为:中空玻璃硅酮结构胶2GB24266一2009。4要求
4.1外观
4.1.1密封胶应为细腻、均匀膏状物或黏稠体,不应有气泡、结块、结皮或凝胶,无不易分散的析出物。4.1.2双组分密封胶的各组分的颜色应有明显差异。产品的颜色也可由供需双方商定,产品的颜色与供需双方商定的样品相比,不得有明显差异。4.2物理力学性能
4.2.1双组分密封胶的适用期由供需双方商定。4.2.2密封胶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1的规定。1
GB24266—2009
中空玻璃硅酮结构胶与第一道丁基密封胶、接缝耐候胶的相容性应符合附录A规定。4中空玻璃硅酮结构胶与实际工程用玻璃基材等的粘结性应符合GB16776一2005附录B规定。4.2.4
表1物理力学性能
粘结性
热老化
5试验方法
5.1基本规定
下垂度/mm
表干时间/h
挤出性/s
硬度,邵A
拉伸粘结
强度/MPa
-30 ℃
浸水后
水-紫外线光照后
粘结破坏面积/%
伸长率10%时的拉伸模量/MPa
定伸粘结性
热失重/%
5.1.1标准试验条件
试验室的标准试验条件:温度(23士2)℃,相对湿度(50士5)%。5.1.2试验基材
试验基材应符合GB/T13477.1一2002中4.2要求,厚度为(6~8)mm。5.1.3试件制备
技术指标
无变形
定伸25%,无破坏
5.1.3.1制备试件前,用于试验的密封胶应在标准条件下放置24h以上。试验基材选用合适的清洁剂清洁。双组分试样应按生产厂注明的比例,在负压约0.09MPa的真空条件下搅拌混合均匀,混合时间约为5min。若事先无特殊要求,混合后应在10min内完成注模和修整。5.1.3.2
粘结性试件数量见表2。
2粘结性试件数量
23℃,伸长率10%时的
粘结性
-30 ℃
浸水后
水-紫外线光照后
定伸粘结性
试件数量/个
试验组
备用组
试件形状
符合GB16776—2005中图2的工
字形试件,两面均采用浮法玻璃基材。
5.1.3.3制备后的试件按下列条件养护:a)双组分结构胶在标准试验条件下放置14d;b)单组分结构胶在标准试验条件下放置21d;c)在不损坏试件条件下,养护期间垫块应尽早分离。5.2外观
将试样刮平后目测。
5.3下垂度
GB24266—2009
按GB/T13477.6一2002试验,下垂度模具槽内宽度为20mm,试件在(50士2)℃的烘箱中放置4h。
5.4表干时间
按GB/T13477.5一2002试验,型式检验采用A法试验,出厂检验可采用B法试验。5.5挤出性
按GB16776—2005中6.4试验。Www.bzxZ.net
5.6适用期
双组分密封胶的适用期按GB16776一2005中6.5试验。5.7硬度
将样品挤注在模板上,然后刮平,厚度(6~7)mm,按5.1.3.3进行养护,然后揭下膜片,按GB/T531.1---2008进行试验
5.8拉伸粘结性和伸长率10%时的模量按GB16776一2005中6.8试验,报告23℃伸长率10%时的模量,取算术平均值。5.9定伸粘结性
在标准试验条件下按GB/T13477.10一2002试验,试验伸长率为25%。试件破坏按GB/T22083一2008中7.3进行判定。5.10热老化
按GB16776—2005中6.9试验。
6检验规则
6.1检验分类
产品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6.1.1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项目包括:外观、下垂度、表干时间、挤出性、23℃拉伸粘结性、伸长率10%时的模量、定伸粘结性。
6.1.2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项目包括4.1、4.2.2要求的全部项目,有下列情况之一时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投产或产品定型鉴定时;b)正常生产时,每半年进行一次;c)原材料、工艺等发生较大变化,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d)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e)产品停产6个月以上恢复生产时。6.2组批
以同一品种、同一类型的产品每5t为一批进行检验,不足5t也可为一批。6.3抽样
产品随机取样,样品总量约为4kg或满足检测要求,分为两份,一份试验,一份作为备用,双组分产品取样后应立即分别密封包装。3
GB24266—2009
6.4判定规则
6.4.1单项判定
下垂度、表干时间、拉伸粘结性、定伸粘结性每个试件都符合标准规定,则判该项合格。其余项目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符合标准规定,判该项合格。6.4.2综合判定
6.4.2.1出厂检验项目全部符合要求时,则判该批产品合格。2型式检验项目符合4.1、4.2.2全部要求时,则判该批产品合格。6.4.2.2
6.4.2.3外观质量不符合标准规定时,则判该批产品不合格。6.4.2.44.2.2的检验结果有两项及两项以上指标不符合标准规定时,则判该批产品不合格。6.4.2.5在外观质量合格的条件下,4.2.2的检验结果若有一项不符合标准规定时,用备用样品对该项进行单项检验,合格则判该批产品合格,否则判该批产品不合格。7标志、包装、运输、存
7.1标志
产品最小包装上应有牢固的不褪色标志,内容包括:a)产品名称;
b)组分名称(双组分);
生产厂名及厂址;
d)产品标记;
生产日期、批号及存期;
f)净含量;
g)商标;
h)使用说明及注意事项。
7.2包装
产品采用支装或桶装,包装容器应密闭。包装桶或包装箱除应有7.1规定的标志外,还应有防雨、防潮、防日晒、防撞击标志。7.3运输
运输时应防止日晒雨淋、撞击、挤压包装。7.4存
产品应在干燥、通风、阴凉的场所贮存,贮存温度不超过27℃。在正常运输、贮存条件下,贮存期自生产日起至少为六个月。A.1范围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中空玻璃硅酮结构胶与相接触材料的相容性本附录适用于测定中空玻璃硅酮结构胶与相接触材料及其相互间的相容性。GB24266—2009
相容性试验是检测中空玻璃硅酮结构胶与相接触材料及其相互间经加热或紫外线处理后外观及拉伸粘结性的变化。
A.2试件制备
A.2.1按5.1.3制备试件,养护到能分离挡块后(约1d),如图A.1所示,将所接触的材料注人每个试件,注人前将材料与基材接触部位覆上防粘材料,注人材料厚度约6mm(若为丁基胶厚度约2mm)。每组制备10个试件(五个处理,五个对比),完成后将试件在标准试验条件下养护,双组分14d,单组分21 d。
A.2.2根据工程需要,可采用以下组合方式:结构胶的一边注入单一接触材料;一在结构胶的两边分别注人不同的接触材料。3
1—防粘带;
中空玻璃密封胶;
与中空玻璃密封胶接触的材料;12mm;
612mm;
W50mm。
图A1相容性试件
A.3试验处理
将养护好的试件取出一组,水平放人透明玻璃皿中,玻璃皿上口用铝箔密封,另一组不处理。5
GB24266—2009
A.3.1加热处理
将一组试件连玻璃血水平放入(70士2)℃的烘箱中(672士5)h试验,另一组试件作为对比不进行处理养护,立即按5.8在标准试验条件下进行试验。A.3.2紫外线处理
将一组试件连玻璃血放人JC/T485一2007中5.12要求的紫外线箱中,不加水,将玻璃血透光面朝向光源,照射(672士5)h试验,另一组试件作为对比不进行处理养护,立即按5.8在标准试验条件下进行试验。
A.4试验步骤
处理到期后,取出试件,在标准试验条件下放置4h,观察密封胶和接触材料与对比试件的外观比较,如:变色、发粘、变软、变硬、膨胀、开裂等。然后按5.8在标准试验条件下进行试验,记录试验处理后拉伸粘结强度,与先期作为对比的拉伸粘结强度结果进行比较。A.5结果计算
拉伸粘结强度变化率按式(A.1)计算:R,=[(T-T,)/T]×100
式中:
R,样品处理后拉伸粘结强度变化率,%;T一一样品试验处理后拉伸粘结强度平均值,单位为兆帕(MPa);T,一一对比样品无处理拉伸粘结强度平均值,单位为兆帕(MPa)。A.6结果评定
相容性合格应满足下列全部要求:..(A.1)
试验处理后试件外观无变化,外观无变化指:无明显变色、无发粘、无变软、无变硬、无膨胀、无裂纹等;
拉伸粘结强度变化率都不超过20%;粘结破坏面积不超过10%。
GB24266-2009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中空玻璃用硅酮结构密封胶
GB 24266-2009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www.spc.net.cn
电话:68523946
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1/16
印张0.75
字数13千字
反2009年10月第一次印刷
2009年10月第一版
书号:155066·1-38857
告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如有印装差错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33533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