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222.2-2009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3222.2-2009
中文名称:声学 环境噪声的描述、测量与评价 第2部分:环境噪声级测定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Acoustics—Description measurement and assessment of environmental noise—Part 2:Determination of environmental noise levels
标准状态:已作废
发布日期:2009-09-30
实施日期:2009-12-01
作废日期:2022-10-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 .pdf
下载大小:19908581
相关标签:
声学
环境噪声
描述
测量
评价
测定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
计量学和测量、物理现象>>17.140声学和声学测量
中标分类号:综合>>计量>>A59声学计量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36页
标准价格:0.0 元
出版日期:2009-12-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82-10-12
起草人:程明昆、吕亚东、毛东兴、俞悟周、张邦俊、翟国庆、李志远、陈克安、周裕德、祝文英、莫建炎
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同济大学声学研究所、浙江大学、合肥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长沙奥邦环保实业有限公司
归口单位:全国声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7)
提出单位:中国科学院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中国科学院
标准简介
GB/T 3222.2-2009 声学 环境噪声的描述、测量与评价 第2部分:环境噪声级测定 GB/T3222.2-2009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GB/T 3222的本部分规定了采用直接测量、通过计算将测量结果外推或完全由计算来确定声压级的方法,以作为评价环境噪声的基础。本部分推荐了尚未被其他规范采用的一些更好的测量或计算条件。GB/T 3222的本部分可以用于任何频率计权或任何频带下的测量,并给出了估算噪声评价结果不确定度的指南。
注1: 鉴于GB/T 3222的本部分涉及实际工况下的测量,因此本部分与指定工况下规定噪声发射测量的其他ISO标准没有任何关系。
注2: 为一般性起见,GB/T 3222的本部分省略了频率计权和时间计权的下标。
标准内容
ICS17.14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222.2-2009/IS01996-2:2007代替GB/T3222—1994
环境噪声的描述、测量与评价
第2部分:环境噪声级测定
Acoustics-Description,measurement and assessment of environmental noise-Part2Determinationofenvironmentalnoiselevels(ISO1996-22007,IDT)
2009-09-3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9-12-01实施
GB/T3222.2—2009/ISO1996-2:2007前言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测量不确定度
声源的运行
天气条件
测量方法
测量结果的计算
10外推到其他条件:
12资料记录和报告
附录A(资料性附录)
附录B(资料性附录)
附录C(资料性附录)
附录D(资料性附录)
附录E(资料性附录)
参考文献
气象窗和由天气引起的测量不确定度相对于反射面的传声器位置…
评价噪声中有调声可听度的客观方法评价噪声中有调声可听度的客观方法各国规定的声源计算方法
参考方法
简化方法
GB/T3222.2—2009/ISO1996-2:2007GB/T3222《声学环境噪声的描述、测量与评价》包含以下两个部分:第1部分:基本参量与评价方法;第2部分:环境噪声级测定。
本部分为GB/T3222的第2部分,等同采用ISO1996-2:2007(第2版)《声学环境噪声的描述、测量与评价第2部分:环境噪声级测定》。本部分将ISO1996-2:2007的规范性引用文件和参考文献中部分ISO标准替换成对应的有效的国家标准。
GB/T3222.1—2006和本部分—起代替GB/T3222—1994。ISO/TC43技术委员会对第1版的ISO1996做了较大的修改。第2版的ISO1996-1和ISO1996-2删除和替代了第1版的ISO1996-1:1982、ISO1996-2:1987、ISO1996-2/修订及ISO1996-3。将第1版的标准名称《声学环境噪声的描述和测量》改为《声学环境噪声的描述、测量与评价》。增加了评价的内容。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GB/T3222.2—2009和GB/T3222—1994的主要差异是:GB/T3222.2—2009是等同采用ISO1996-2:2007(第2版)。而GB/T3222—1994是参照采用ISO1996-1:1982《声学环境噪声的描述和测量第1部分:基本量与测量方法》(第1版)和ISO1996-2:1987《声学环境噪声的描述和测量第2部分:与土地使用有关的数据采集》第1版)制定的。GB/T3222一1994只适用于城市区域的环境噪声和城市交通噪声的测量与评价,因此仅采用了ISO1996-1中等效连续A计权声级和累计百分率声级来评价噪声和ISO1996-2:1987中的噪声等级划分方法来绘制城市噪声污染图,GB/T3222.2-2009弥补了GB/T3222一1994的不足,对道路交通、轨道交通、空中交通以及工业设备噪声、脉冲噪声、有调声等提供了明确的测量方法和有调声可听度的评估方法,并对气象条件和反射声对测量的影响提出了详细的估算及修正方法。GB/T3222.2一2009提出了绘制噪声地图的原则,推荐了国际上目前广泛采用的一些噪声预测和计算软件。本部分的附录A至附录E均为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国科学院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声学标推化技术委员会(SAC/TC17)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同济大学声学研究所、浙江大学、合肥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长沙奥邦环保实业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程明昆、吕亚东、毛东兴、俞悟周、张邦俊、翟国庆、李志远、陈克安、周裕德、祝文英、莫建炎。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3222—1994。
1范围
GB/T3222.2—2009/IS01996-2:2007声学环境噪声的描述、测量与评价第2部分:环境噪声级测定
GB/T3222的本部分规定了采用直接测量、通过计算将测量结果外推或完全由计算来确定声压级的方法,以作为评价环境噪声的基础。本部分推荐了尚未被其他规范采用的一些更好的测量或计算条件。GB/T3222的本部分可以用于任何频率计权或任何频带下的测量,并给出了估算噪声评价结果不确定度的指南。
注1:鉴于GB/T3222的本部分涉及实际工况下的测量,因此本部分与指定工况下规定噪声发射测量的其他ISO标准没有任何关系。
注2:为一般性起见,GB/T3222的本部分省略了频率计权和时间计权的下标。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3222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3222.1一2006声学环境噪声的描述、测量与评价第1部分:基本参量与评价方法(ISO1996-1:2003,IDT)
GB/T3241—1998倍频程和分数倍频程滤波器(eqvIEC61260:1995)ISO7196声学次声测量的频率计权特性IEC60942:2003电声学声校准器IEC61672-1:2002电声学声级计第1部分:规范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原则上等同GUM(GuidetotheExpressionofuncertainty in Measurement))
3术语和定义
GB/T3222.1:2006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3.1
receiverlocation
接收点位置
对噪声做评价的位置。
计算方法calculationmethod
由测量或预测的声发射及衰减数据来计算任一位置声压级的算法。3.3
预测方法predictionmethod
用来预测噪声级的算法。
measurementtimeinterval
测量时间段
执行单一测量的时间间隔。
GB/T3222.2—2009/ISO1996-2:20073.5
观察时间段observationtimeinterval执行一系列测量的时间间隔。
气象窗meteorologicalwindow
测量过程中,由于天气变化使测量结果足以产生有限和可知变化的一组天气条件。3.7
声线曲率半径soundpathradiusofcurvatureR
与大气折射导致的声线弯曲相近似的半径注:R的单位为千米(km)。
低频声low-frequeney
包含16Hz到200两2箱
4测量不确定度
近3倍频带测量频率的声音
按照GB/T3222(的苯部分测定的声压级不确定度取决仪器。测量不确定度应根据JJF
距离、测量方法以及测量
确定度的一些原则
成标准不确定度乘
声源和测量时间段、天气条件、与声源的1999
来确定。表1给出了估算测量不
中测量不确定度用护展不确定度表示对95%的置信度扩展不确定度等于合含因子2。表1仪适用于等效连
对于噪声的最大声级、频带声级和级
有调声级,预计测量定度会更高注1:由于起草产3222的本部分时缺少足够的资料,使得表1不够完整。在很多情况下,应适当增加影响不确定度的其他烟素,
,如与传声器位置选择有关的不确定度因素。注2:主管当局量以设定其他置信度级别,如包含因子为13时,量信度级别为80%;包食因子为1.65时,置信度级别为90
在测试报告中置度必须与扩展不确定度一并陈述。表上人的测量不确定度一览表
标准不确定度
操作条件b
面条件
aIEC61672-1:2002的1级仪器
残余声d
全成标准不确定度
展测量不确定度
如用其他仪器(IEC61672-1:2002=的2级或9B/T3785、GB/T17181的1型声级计)或指向性传声器,其值将更大b在重复性条件下(相同的测量过程、相同的仪器、相同的操作人员。相同的地点)及气象变化对结果几乎没影响的位置,至少要做3次、最好是5次测量来确定对长期的测量,则需要更多次数的测量来确定重复性标准偏差。6.2给出了确定道路交通噪声X值的一些说明。c其值会依据测量距离和主导气象条件而变化。附录A提供了应用简化气象窗的方法(这种情况下Y=)。对长期测量,必须分别处理不同的天气类别,而后再将其综合;对短期测量,地面条件变化很小。但对长期测量,这些变化会大大增加测量不确定度。d其值会根据测量总值与残余声之差而变化。5仪器
5.1仪器系统
包括传声器、风罩、导线和记录仪在内的仪器系统应符合IEC61672-1:2002规定的1级或2级2
仪器。
主管部门可以要求仪器符合IEC61672-1:2002的1级。户外测量一定要使用风罩。
GB/T3222.2—2009/ISO1996-2:2007注1:IEC61672-1:2002中规定1级仪器适用的空气温度范围为-10℃到50℃,2级仪器为0℃到40℃。注2:满足GB/T3785和GB/T17181要求的大部分声级计同样也满足IEC61672-1的要求。对倍频带或1/3倍频带测量而言,1级和2级仪器系统应分别满足GB/T3241的1级和2级滤波器要求。
5.2校准
在每次系列测量前后,应及时用符合IEC60942:2003的1级声校准器加在传声器上,在一个或多个频率上对整个测量系统的校准进行校验。对于2级测量仪器,采用1级或2级声级校准器。如果测量时间很长(如一天或一天以上),则应按规定的时间间隔(比如每天一次或两次),对系统进行声或电校准。
建议按IEC60942:2003要求,每年对声校准器进行至少次可溯源检验;每两年对仪器系统按EC相关标准进行至少一次检验。记录最后一次根据相关IEC标准校验的日期以及与IEC标准相符的信息。6声源的运行
6.1概述
噪声测试时,声源的工况在统计意义上要具有代表性。为可靠估算等效连续声压级和最大声压级,测量时间段至少应包含所要求的最小数目的噪声事件。6.2到6.5给出了最常见的噪声源类型的指南。
注:GB/T3222的本部分工况都是实际状况,因此,有别于噪声发射测量的国家标准中规定的工况。通常,轨道和空中交通噪声的等效连续声压级LeqT可以通过测量大量单次事件的暴露声级LE来计算。当噪声是稳态的或时变的,如道路交通和工业设备噪声,可以直接测量等效连续声压级LeqT。道路车辆的单次暴露声级Le只能在交通流量较小的道路上测量。6.2道路交通
6.2.1Leq的测定
测量L时,要对测量时间段内驶过的机动车数目进行统计,如果测量结果要转换到其他的交通条件,至少要将机动车分成“重型”和“轻型”两类。为了确定交通条件是否有代表性,应当测量平均车速,并注明路面类型。
注:一般将质量超过3500kg的车辆定义为重型车。重型车按照轮轴的数量又分成几个子类。用于平均单个机动车噪声发射变化所需要的通过车辆数取决于要求的L测量准确度,如果没有更好的资料可用,表1中标准不确定度X可按式(1)计算,单位为分贝(dB):X10
式中:
n—通过的车辆总数。
注:式(1)适用于混合道路交通。如果只有一种类型的机动车,则标准不确定度会更小(1)
当用单辆机动车的Le和交通统计结果来计算参考时间段内的Leq时,每种机动车的最小数目是30。
6.2.2Lmax的测量
GB/T3222.1中定义的最大声压级对不同类型的机动车有所不同,而每种类型的机动车,由于车辆的个体差异及行驶速度或驾驶方式的不同,最大声压级会有一定的离散。最大声压级应根据至少3
GB/T3222.2—2009/ISO1996-2:200730辆同类型机动车驶过的声压级测量结果来确定。6.3轨道交通
6.3.1Leq的测量
测量至少要包含20次列车的通过噪声。对总Le有明显影响的每种列车至少要测量5次,如有必要,测量可在第二天继续进行。6.3.2Lmax的测量
为测量某一类型列车的最大声压级,至少要记录20次驶过的该类列车的最大声压级,如果不能获得那么多列车的数据,则在报告中应说明驶过列车的数量,并对不确定度的影响作出评估。6.4空中交通
6.4.1L的测定
测量应包含每种对声压级测有明显影响的飞机中五架次或更多架次通过的噪声,并保证其飞行方式(跑道的使用,起降程序斑型组成,每天飞行时间分布等)与测量结果是关的。6.4.2Lmax的测定
在测定某个特定的民内空中交通的最大声压级时,应在最接近居民区的首行航迹上,保证测量时间段内含有噪声发慰最长的飞机类型,最大声压级的确定至少要液级最大的飞行事件
估计最大声压级分布的百分
量五架最好是20架或以上噪声
20个相米结果,如果不能获得这要记录
么多记录,则应在报告中说明飞过的飞机数量,并评估对不确定度的影响。注:通过噪声可切行中的飞机起,也可备地面,如滑行引起。S
6.5工业设备
6.5.1Leg的测量
声源工况要进
条件(见第7章)鞭
类。对每
杞礼起的传播
说,没备声发射的时间变化
减的变化
值来确定,测量的时间要长到足以包括所有5min~10min的
最见第7章)。
短,使气象的影响最
性要足够稳定,其变化要小于天气备声发射随时间的变化应根据
要声源的噪声贡献,同时应该足够应为循环周期整数倍。如果不
如果声源是周期变化的测量时间满足上述判据,应将上
说重新分类测量包
的频次及持续时间。
6.5.2Lmax的测量
测量工业设备噪声的量
兄的工并计算最终的L。同时应考虑每一类工况虑压级时,应保证在最靠近接收器位置上测量周期中包含噪声发射最大的设备工况。最大声压级室参应根据最吵的相关工况的5个事件来确定。注:工况根据设备运行方式众其来确定。6.6低频声源
直升机、桥梁振动、地铁、冲压设备气动施工设施等都属于低频声源,GB/T3222.1的附录C对低频声作了进一步讨论。8.3.2和8.4.9给出了低频噪声的测量方法。7天气条件
7.1概述
天气条件应代表测量噪声暴露时的状况。道路或轨道表面应干燥,地面没有冰雪覆盖,而且应当既没有冻结也没有过多的积水,除非是要专门研究这种条件。
测量时的声压级会随天气条件而变化。对于软地面来说,当式(2)条件满足时,这种变化不大。hs+hr≥0.1
(2)
式中:
hs—声源高度;
hr—接收者高度;
r—声源与接收者之间的距离。
GB/T3222.2-2009/ISO1996-2:2007如果地面是硬表面,可允许较大声源与接收者之间的测量距离。测量期间的气象条件要作描述,必要时要进行监测。当式(2)的条件不能满足时,天气条件会对测量结果产生严重影响。7.2和7.3给出了一般说明,同时附录A给出了更详细的说明。声源上风方向的测量不确定度较大,通常不适合做短期环境噪声的测量。7.2有利于声传播的条件
为便于结果的比较,最好在根据标准要求确定的气象条件下进行测量,这样可保证测量结果的再现性。在相当稳定的声传播条件下即为这种情况。在声线向下折射时(例如顺风时)满足这种条件。它意味着有较高的声压级及中等的声级变化。这种条件下声线的曲率半径R为正值,且取决于地面附近的风速和温度梯度,如式(A.1)所示。当有一个主导声源时,要选择声线从该声源到接收器向下弯曲的气象条件,并且按照附录A所给条件,如R<10km来选取测量时间段。原则上,R<10km成立的条件如下:一风是从主导声源刮向接收器(昼间角度在士60°之内,夜间在士90°之内);一地面上3m到11m高度测得的风速昼间在(2~5)m/s内,或夜间大于0.5m/s;一近地没有强的负温度梯度,如昼间没有强烈阳光的情况。7.3在某个天气条件范围内的平均声压级要估算某个天气条件范围内的平均环境噪声级需要相当长的测量时间段,经常要几个月。变通的方法是,将代表不同天气条件的短期良好监测结果,通过考虑天气统计在内的计算,组合起来确定长期的平均环境噪声级。
要考虑将声源工况与天气相关的声传播相结合,以便测量结果中包含每个重要的声暴露分量。为了确定长期的平均噪声级(如年平均噪声),就必须考虑全年内声源发射和声传播的变化。8测量方法
8.1原则
为了选择合适的观察和测量时间段,就可能需要在相对长的时间周期内进行调查测量。8.2测量时间段选择
选定的测量时间段要覆盖噪声发射及传播的所有重要变化。如果噪声呈现周期性,测量时间段至少要包含三个整周期。若在一个周期内不能进行连续测量,则要选择能够代表该周期一部分的测量时间段,这样联合起来就能够代表整个周期。当测量单一事件噪声时(如飞机在飞越期间噪声都在变化,但是在相当一部分参考测量时间段内没有飞机飞越),选择的测量时间段应保证能够进行单一事件暴露声级Le的测定(见8.4.3)。8.3传声器位置
8.3.1户外
对某一指定位置情况进行评价时,要在该处设置传声器。对于其他情况,要用下列位置之一:a)自由场位置(参考条件)
自由场可以是实际的自由场,也可以是理论上的自由场。对理论情况而言,作为地面上的假想自由场,建筑物外面的入射声场声压级是依据靠近建筑物所作的测量结果来计算的[见8.3.1b)和8.3.1c)。这里所说的人射声场指的是排除了所有来自传声器后面任何建筑物的反射(如果有的话)。5
GB/T3222.2-—2009/ISO1996-2:2007起障板作用的房子背后的位置也可看作是人射场位置,只不过这种情况与8.3.1b)和8.3.1c)的位置无关,且包含了建筑物背面的反射。b)齐平安装在反射面上的传声器位置这种情况下用来获得自由场人射声场的修正值是一6dB,附录B给出了应满足的条件。对其他条件,必须选用不同的修正值。
注:安装在墙面上的传声器和自由场传声器之间的差值在理想状况下是十6dB,实际情况和该值存在小的偏差。c)反射面前0.5m~2m处的传声器位置这种情况下用来获得自由场入射声场的修正值是一3dB,附录B给出了应满足的条件。对其他条件,必须选用不同的值。
注:在没有任何直立反射障碍物影响声波到接收器传播的理想状况下,置于墙面前方2m的传声器与自由场传声器之间的声压级差接近3dB。在复杂情况下,如高密度建筑群或峡谷式街道等,这种差值会更天。即使在理想状况下,也可能有一些局限。对于近乎掠人射,由于偏差可能较大,不推荐采用这种位置。进一步的说明见附录B。
理论上讲,本条所述的任何位置都可以使用,只要报告中注明选用的位置以及是否相对于参照条件作了任何修正。在某些具体情况,本条所述的位置受到进一步的限制。进一步的说明见附录B。对一般的噪声地图绘制,在多层居民区内,传声器高度在(4.0士0.5)m。在单层居住区和娱乐场所内,传声器高度在(1.2士0.1)m或(1.5士0.1)m。对于长期的噪声监测,可用其他的传声器高度。用于绘制噪声地图的网格点上的噪声级通常由计算得到。如果在特殊情况要进行测量,那么在某个区域选择的网格点密度取决于相关研究要求的空间分辨率和噪声声压级的空间变化。这种变化在声源和大型障碍物附近最强烈,因此网格点密度在这些地方应更高。通常,在两个相邻网格点间的声压级差不应大于5dB,如声级差明显较大,应在中间加网格点。8.3.2室内
在房间里受影响人员经常活动的区域内至少要均匀地布置三个测点,或者,对连续噪声可用一个旋转的传声器系统。
若认为低频噪声为主(见6.6),三个测点中的一个应设在墙角,并且不允许用旋转传声器。墙角位置应距最重墙体角落所有界面0.5m,并且在0.5m内没有任何墙洞。其他传声器的位置距离墙壁、天花板和地面至少0.5m,距重要的传声单元如窗户、进气口至少要有1m。相邻的传声器之间的距离至少0.7m。如果使用连续移动传声器系统,其扫描半径至少为0.7m。扫描的横向平面应倾斜以覆盖该房间许可空间的大部分,但与房间的任何一面的夹角不能小于10°。上述有关分散的传声器位置与墙、天花板、地板及传声单元之间的距离要求也适用于移动传声器的位置,移动周期的持续时间不应小于15s。注:在只测量A计权和低频对A声级影响很小的情况下,有时只需用一个传声器位置。本章的方法主要用于体积小于300m3的房间。对于更大的房间,可能要有更多的传声器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低频噪声,额外传声器位置的三分之一应放在角落。8.4测量
8.4.1概述
GB/T3222.1定义了变量和评价声级,如年平均、白天等效声级Ld、晚间等效声级Le、昼夜等效声级Ld、白天-晚间-夜间等效声级Lden。8.4.2等效连续声压级LeqT
通常的Le测量:如果交通密度低或者残余声压级高,如有可能,Le声级要用单独驶过的Le测量来测定。通常轨道或空中交通是这种情况,分别见6.3.1和6.4.1。对于短期平均,为了平均天气引起的传播途径中的变化,如果式(2)条件满足,通常只需测量5min;若式(2)的条件不满足,则至少要测量6
GB/T3222.2—2009/ISO1996-2:200710min。为了得到声源工况的代表性样本,可能有必要增加最少的次数(见第6章)。8.4.3暴露声级Lg
如果测量事件所需数量的Leq不可行,则可以测量每一事件的LE。要按第6章规定的最小数量的声源运行事件进行测量。要在长到足以包括所有重要的噪声贡献的时间周期内,对每个事件进行测量。对一个驶过事件,要测量到声压级至少低于最大声级10dB为止。8.4.4累计百分数声级LN.T
记录测量时间段内的短期LeqT(T≤1s),或记录采样时间小于所用时间计权的时间常数的声压级。记录结果的声级分档间隔应为1.0dB或更小。所用的参数基础和记录期间的时间计权以及用以确定LN.T的声级分档间隔要在报告中说明,如“基于10ms、按0.2dB分档的Lr采样”,或“基于Leq,s、1.0dB分档”。
8.4.5最大时间计权与频率计权声压级LFmax,Lsman用规定的时间计权F(快档)或S(慢档),按第6章所述,测量最少数量的声源工况事件的LFmax或Lsman,并记录每个结果。
注:时间计权F比时间计权S与人们的感觉更相近,但通常用时间计权S会改善再现性。8.4.6峰值声压级Lpeak
见ISO10843的轰声,爆炸声等。注:IEC61672-1仅规定了峰值检波器的C-计权准确度。8.4.7有调声
如果在接收器位置的噪声特性含有可听到的有调声,则应当进行有调声显著性的客观测量,应选择有调声听得最清楚的传声器位置,并按照附录C所述的参考方法和按照附录D所述的简化方法进行分析。
注:由于室内有调声的模态特性,通常不推荐对室内噪声进行有调声分析。对有些频段,在外立面前的传声器也会遇到同样的间题。
8.4.8脉冲声
还没有普遍承认的用客观测量去检出脉冲声的方法。如果脉冲声存在,要对声源进行识别并将它与GB/T3222.1中的脉冲声源明细表进行比较。此外,要确认该脉冲声具有代表性并且在测量时段内存在。
8.4.9低频声
室内,要在8.3.2规定的三个传声器位置上进行测量。室外,要在自由声场单或直接在墙面上进行测量;见附录B。GB/T3222的本部分的方法对低到16Hz的倍频带通常都是有效的。但对这些低频进行测量时,为了保证是自由场的测量,除地面外,传声器位置距最近的主要反射面至少要16m。注:8.3.1c)提到的反射面前的传声器位置对低频声测量还没有规定。8.4.10残余声
当测量环境噪声时,GB/T3222.1定义的残余声也和指定研究的声源之外的所有噪声一样,通常是个问题。原因之一是规范常常要求不同类型声源的噪声要分开处理。例如要把交通噪声与工业噪声分开实际上常常很难做到。另一个原因是测量通常在室外进行。风直接作用在传声器上和简接作用在树未、建筑物等上面引起的噪声也会影响结果。鉴于这些噪声源的特点,很难基至不可能对它们进行任何的修正。但是,如果必须测量残余声,则要按9.6去进行修正。8.4.11测量的频率范围
如果需要噪声的频率分析,那么除非另有规定,通常采用下列中心频率的倍频带滤波器进行倍频带声压级的测量:
63Hz、125Hz、250Hz、500Hz、1000Hz、2000Hz、4000Hz、8000Hz。也可选择中心频率从50Hz到10000Hz的1/3倍带测量。7
GB/T3222.2--2009/IS01996-2:2007对A权计声压级没有显著影响(<0.5dB)的频带可以排除不计,并在报告中说明。对低频声,感兴趣的频率范围是从5Hz到100Hz。在20Hz以下范围的声音,有些国家用符合ISO7196的G-计权来评价。在15Hz以上,有几个国家用16Hz到100Hz的倍频带或1/3倍频带来分析。对于低频声,GB/T3222的本部分的扩展频率范围从12Hz到200Hz(16Hz,31Hz,63Hz,125Hz和160Hz1/3倍频带)并按ISO7196进行评估。9测量结果的计算
9.1概述
把所有的户外测量值修正到参考条件,即修正到除了地面之外所有反射都被排除的自由场声级。9.2时间积分声级Lg和LeqT
对每一传声器位置及每一种声源工况,确定LE或LeqT测量值的能量平均。注:GB/T3222.1给出了如何得到评价声级诸如LRdn和LRden的说明。9.3最大声级Lmax
对每个传声器位置及每种声源工况,确定最大声级的如下之值:最大值;
算术平均值;
一能量平均值;
标准偏差;
-Lmax测量值的统计分布。
对具有正态分布的同类单一事件组合,用式(3)和图1来估算最大声压级的分布百分数:Lmaxb=Lmax+y·s
式中:
Lmax,p-
-力%的事件超过的最大声压级;一所有事件Lmax的算术平均值;事件最大声级的标准偏差(正态分布标准偏差估算值);y——图1中给出的标偏差因子。p% t
图1超过某一最大声压级的单一事件百分数p与标准偏差因子y的关系曲线,最大声压级正态分布的(算数)平均值(3)
示例:假如要得到500辆机动车辆驶过的第5个最大声压级,那么相应的百分数是(5/500)×100%=1%,从图1中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