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18317-2009 专题地图信息分类与代码
GB/T 18317-2009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8317-2009

中文名称:专题地图信息分类与代码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Classification and code for thematic map information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9-05-06

实施日期:2009-10-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 .pdf

下载大小:3114876

相关标签: 信息 分类 代码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数学、自然科学>>07.040天文学、大地测量学、地理学

中标分类号:综合>>测绘>>A75测绘综合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替代GB/T 18317-2001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14页

标准价格:18.0 元

计划单号:20063035-T-466

出版日期:2009-10-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2001-03-05

起草人:王红、苏山舞、廖克、王英杰、李莉、曾澜、王丹、田娟

起草单位: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等

归口单位:全国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提出单位:国家测绘局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国家测绘局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专题地图信息的分类与代码。本标准适用于专题地图数据库建设与管理,包括专题地图分类、编码和管理。 GB/T 18317-2009 专题地图信息分类与代码 GB/T18317-2009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专题地图信息的分类与代码。 本标准适用于专题地图数据库建设与管理,包括专题地图分类、编码和管理。
本标准代替GB/T18317-2001《专题地图信息分类与代码》。
本标准与GB/T18317-2001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a)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b) 改变了原有标准中的部分结构,同时为避免原标准主题类中的地理基础与本标准中专题地图内容信息的基础设施等子类冲突,将地理基础主题类中的基础地理信息一级子类的分类与代码直接引用GB/T13923《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在专题地图信息分类与代码表中不再体现。
c) 丰富了专题信息内容,增加了与当前社会密切相关的专题信息如生态环境保护、生物资源、气候资源和水利设施等内容。
本标准由国家测绘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30)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建设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红、苏山舞、廖克、王英杰、李莉、曾澜、王丹、田娟。
本标准于2001年首次发布。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6820 地图学术语
GB/T13923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前言Ⅰ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信息分类、编码原则与方法1
5 分类与代码3
参考文献11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 07.04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8317—2009
代替GB/T18317—2001
专题地图信息分类与代码
Classification and code for thematic map information2009-05-06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数码防伪
2009-10-01实施
GB/T18317—2009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信息分类、编码原则与方法
分类与代码
参考文献
本标准代替GB/T18317—2001《专题地图信息分类与代码》。本标准与GB/T18317--2001相比,主要变化如下:GB/T18317—2009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改变了原有标准中的部分结构,同时为避免原标准主题类中的“地理基础”与本标准中“专题b)
地图内容信息”的基础设施等子类冲突,将“地理基础”主题类中的基础地理信息一级子类的分类与代码直接引用GB/T13923《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在专题地图信息分类与代码表中不再体现。
丰富了专题信息内容,增加了与当前社会密切相关的专题信息如生态环境保护、生物资源、气c)
候资源和水利设施等内容。
本标准由国家测绘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30)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建设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红、苏山舞、廖克、王英杰、李莉、曾澜、王丹、田娟。本标准于2001年首次发布。
1范围
专题地图信息分类与代码
本标准规定了专题地图信息的分类与代码。本标准适用于专题地图数据库建设与管理,包括专题地图分类、编码和管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18317—2009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6820地图学术语
GB/T13923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3术语和定义
GB/T16820确立的及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专题地图thematicmap
着重表示自然或社会现象中的某一种或几种要素,即集中表现某种主题内容的地图。3.2
专题地图信息thematicmapinformation突出表示自然或社会现象中的某一种或几种要素的地图信息,包括专题内容要素、表示方式和附加的地图说明信息。
4信息分类、编码原则与方法
4.1信息分类原则
4.1.1以专题地图的内容信息为主要分类对象,兼顾专题地图表达手段和地图说明信息等各种制图要素。
4.1.2可扩充性原则,各类专题地图信息组成一个多层次的整体,同时保持其自身的开放性、可扩充性,分类缩码体系为内容扩充留出较大的代码空间。4.1.3专题地图的内容信息分类按内容要素特征形成科学、系统的分类体系。-级子类从自然、社会、环境三方面分类;二级子类、三级子类根据各专业或行业通用分类方法,兼顾专题制图的实用性进行分类。
4.1.4专题地图中基础地理信息分类与代码按GB/T13923执行。4.1.5复合型的专题内容信息按主词进行分类。4.2信息编码原则
4.2.1规范性原则,代码的结构、类型以及编写的格式统一,便于系统的检索和调用。4.2.2合理性原则,编码体系的结构与信息的分类体系相适应,反映客观系统的层次、机理及其相关联系的特性。
4.2.3实用性原则,代码的含意清晰,反映出要素的特点,以助记忆。简单性原则,代码的结构尽量简单,长度尽量短。4.2.41
等长性原则,无论分类体系中级数多少,其代码长度相等。1
GB/T18317—2009
4.3信息分类
按信息的结构特征及其在专题制图中的作用,将专题地图信息分为专题内容信息、专题地图表达信息、说明信息三个主题类。每个主题类下分若干一级子类,每个一级子类再进一步地细分为二级子类三级子类。专题内容信息分类到三级,专题地图表达信息与说明信息分类到二级子类。分类体系见表1。
表1专题地图信息分类体系
主题类
专题内容信息
专题地图表达信息
说明信息
合计数
4.4专题地图信息代码及扩充原则一级子类
自然条件
自然资源
基础设施
社会经济
生态与环境
其他专用地图信息
地理单元
统计单元
网格单元
表示方法
符号系统
色彩体系
地图注记
数学基础说明
地理底图说明
图历记录
地图文字说明
版权说明
4.4.1采用6位数字型代码,其结构如下:××
三级子类
二级子类
级子类
主题类
第一位代表主题类,用一位数字1~9表示;第二位代表一级子类,用一位数字1~9表示;第三、四位代表二级子类,用两位数字01~99表示;第五、六位代表三级子类,用两位数字0199表示;2
二级子类数
三级子类数
本标准对所有专题地图信息进行统一6位编码。2专题地图信息代码扩充原则
GB/T18317—2009
本代码体系留有适当的后备容量,一级子类、二级子类、三级子类均可以根据专业或行业需要a)
扩充。
新增类应与原有体系保持线性独立,新增类与原有要素不应相互覆盖。增加新的子类或要素时应不打乱已建立的分类体系,以便以后扩充,d)
扩充的专题要素的代码应具有唯一性,不应与已有代码重复5
分类与代码
专题地图信息分类与代码见表2。表2专题地图信息分类与代码
主题类
100000
一级子类
110000
二级子类
110100
110200
110300
110400
110500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三级子类
110101
110102
110103
110104
110105
110106
110107
110201
110202
110203
110301
110302
110303
110304
110305
110306
110307
110401
110402
专题内容信息
自然条件
区域地质
构造地质
水文地质
工程地质
环境地质
地球物理
地球化学
地貌类型
特殊地貌
气象与气候
高空气流
太阳辐射
风力、风向
陆地水文
海洋水文
GB/T18317--2009
主题类
一级子类
120000
二级子类
110600
110700
120100
120200
120300
120400
120500
120600
表2(续)
三级子类
110501
110502
110503
110504
110601
110602
110701
110702
120101
120102
120201
120202
120203
120301
120302
120401
120402
120403
120501
120502
120503
120504
120505
120601
120602
120603
土壤类型
土壤母质
土壤养分
土壤化学
植被类型
植物区系
动物区系
动物分布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地表水资源
地下水资源
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类型
土地毅盖
土地利用
气候资源
太阳能
矿产资源
金属矿产
非金属矿产
能源矿产
生物资源
森林资源
草地资源
药用植物资源
其他植物资源
动物资源
海洋资源
海底矿产资源
海洋生物资源
滩涂养殖
主题类
一级子类
130000
140000
二级子类
120700
130100
130200
130300
130400
130500
140100
表2(续)
三级子类
120701
120702
120703
120704
120705
130101
130102
130103
130104
130105
130106
130107
130108
130201
130202
130203
130301
130302
130303
130401
130402
130403
130404
130405
130406
130501
旅游资源
GB/T 18317—2009
地文景观
水域风光
生物景观
天象与气候景观
邀址遗迹
基础设施
交通运输
城市道路
有轨交通
水利设施
挡水设施
轮配水设施
提水发电设施
能源设施
发电设施
输变电设施
热力及燃气管道
通讯设施
移动通讯
计算机网络与服务
广播电视传输服务
卫星传输服务
仓储设施
农产品仓储
社会经济
GB/T 18317—2009
主题类
一级子类
二级子类
140200
140300
140400
表2(续)
三级子类
140101
140102
140103
140104
140105
140106
140107
140108
140109
140110
140111
140201
140202
140203
140204
140205
140206
140207
140208
140209
140210
140301
140302
140303
140304
140305
140306
140307
140308
140401
140402
140403
人口分布与数量
性别构成
年龄构成
受教育程度
职业构成
民族构成
人口迁移
人口自然变化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国民生产总值
人均国民收人
财政收支
对外经济贸易
商业(国内贸易)
社会保障
社会发展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国际组织
医疗卫生
卫生与保健
主题类
一级子类
150000
二级子类
140500
150100
150200
150300
150400
表2(续)
三级子类
140404
140501
140502
140503
150101
150102
150103
150104
150105
150106
150107
150108
150201
150202
150203
150204
150205
150206
150301
150302
150303
150304
150305
150306
150307
150308
150401
150402
150403
流行病
GB/T18317-2009
城乡规划
风景名胜区规划
建设监督与管理
生态与环境
气象灾窖
地质灾害
地震灾窖
植物病虫窖
洪涝灾害
干旱灾窖
海洋灾窖
森林火灾
环境污染
空气污染
水体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土壤污染
光污染
声污染
生态环境变化
气候变化
植被变化
土地利用变化
水质变化
土地荒漠化
土壤侵蚀
土壤盐碱化
土壤退化
生态环境保护
自然保护区
地质公园
森林公园
GB/T18317—2009
主题类
200000
一级子类
160000
210000
220000
230000
240000
二级子类
150500
160100
160200
210100
210200
210300
210400
210500
220100
220200
230100
230200
240100
240200
240300
240400
240500
240600
240700
240800
240900
表2(续)
三级子类
150404
150405
150501
150502
150503
150504
150505
150506
重点野生动物保护
重点珍稀植物保护
环境评价
生物丰度指数
植被覆盖指数
水网密度指数
土地退化指数
环境质盘指数
环境承载力
其他专用地图信息
专题地图表达信息
地理单元
地貌形态单元
土地单元
自然景观单元
生态环境单元
流域单元
统计单元
行政单元
邮政分区单元
网格单元
经纬网
公里网
表示方法
个体符号法
线状符号法
等值线法
范围线法
质底法
量底法
点值法
定点统计图表法
分区统计图表法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