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20528.2-2009 使用基于平板视觉显示器工作的人类工效学要求 第2部分:平板显示器的人类工效学要求
GB/T 20528.2-2009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20528.2-2009

中文名称:使用基于平板视觉显示器工作的人类工效学要求 第2部分:平板显示器的人类工效学要求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Ergonomics requirements for work with visual display based on flat panels - Part 2: Ergonomics requirements for flat panel displays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9-05-06

实施日期:2009-11-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 .pdf

下载大小:47105583

相关标签: 使用 基于 平板 视觉 显示器 工作 人类 平板显示器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 环保、保健与安全>>13.180人类工效学

中标分类号:综合>>基础标准>>A25人类工效学

关联标准

采标情况:IDT ISO 13406-2:2001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120页

标准价格:0.0 元

计划单号:20067112-T-469

出版日期:2009-11-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2009-05-06

起草人:陈柏鸿、王茜莺、刘太杰、冉令华、张欣、肖惠

起草单位:联想北京有限公司、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归口单位:全国人类工效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提出单位:全国人类工效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GB/T 20528.2-2009 使用基于平板视觉显示器工作的人类工效学要求 第2部分:平板显示器的人类工效学要求 GB/T20528.2-2009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GB/T20528的本部分: ---建立了对平板显示器设计和评估图像质量的人类工效学的要求; ---规定了需要用于描述平板显示器图像质量的术语和定义; ---规定了平板显示器图像质量检测的方法; ---建立了对这些需求进行导向的人类工效学原则。 GB/T20528的本部分适用于: ---进行办公任务的平板显示器屏幕; ---图片元素排列在均匀间隔且行与行之间没有空隙的规则序列组成的平板显示器屏幕; ---显示拉丁字母,西里尔字母以及希腊字母的字符的各种字体,以及阿拉伯数字的平板显示器屏幕; ---亚洲字符的显示; ---足够大以显示至少40个拉丁字符的平板显示屏幕。 GB/T20528的本部分不适用于应用以下平板技术的显示器: ---使用光学原理去构造图像,使得图像大小与光电传感器不同(平板显示器的投影应用),或者 ---仅用于固定信息或者分段字母数字的显示器(见IEC/SC47C(中心办公室)3:1992的2.13)。
GB/T20528《使用基于平板视觉显示器工作的人类工效学要求》分为2个部分:
---第1部分:概述;
---第2部分:平板显示器的人类工效学要求。
本部分是GB/T20528的第2部分。
本部分等同采用ISO134062:2001《使用基于平板视觉显示器工作的人类工效学要求 第2部分:
平板显示器的人类工效学要求》(英文版),并根据ISO134062:2001翻译起草。
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 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全国人类工效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联想(北京)有限公司、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陈柏鸿、王茜莺、刘太杰、冉令华、张欣、肖惠。
本部分为首次发布。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20528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ISO9241-3:1992 使用视觉显示终端显示终端(VDTs)办公的人类工效学要求 第3部分:视觉显示要求
ISO9241-6 使用视觉显示终端(VDTs)办公的人类工效学要求 第6部分:工作环境指南ISO9241-7 使用视觉显示终端(VDTs)办公的人类工效学要求 第7部分:带反射的显示设备要求
ISO9241-8:1997 使用视觉显示终端(VDTs)办公的人类工效学要求 第8 部分:显示的颜色要求
CIE 出版物No.15.2:1986 色度学.(CIE 中央局)维也纳,奥地利.

前言Ⅲ
引言Ⅳ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2
4 符号14
5 指导原则18
6 性能要求19
7 设计要求和建议19
7.1 视距设计19
7.2 观察方向设计20
7.3 屏幕亮度设计22
7.4 注视角和头部倾斜角22
7.5 均匀色度差22
7.6 字符高度23
7.7 笔划宽度24
7.8 字符宽高比24
7.9 填充因子24
7.10 字符格式24
7.11 字符间距24
7.12 字间距24
7.13 行间距24
7.14 显示器亮度25
7.15 对比度25
7.16 亮度平衡26
7.17 反射26
7.18 图像极性28
7.19 亮度均匀性28
7.20 像素缺陷29
7.21 成像时间30
7.22 纯亮度编码30
7.23 闪烁编码30
7.24 瞬时不稳定性(颤抖) 30
7.25 默认颜色设置30
7.26 多色彩对象的大小30
7.27 色差30
7.28 光谱极限颜色31
7.29 颜色的数目31
8 测量31
8.1 概述31
8.2 供应商要求32
8.3 测试实验室的要求34
8.4 几何测试41
8.5 字符设计分析的组合测试48
8.6 亮度、对比度、散射照明的组合测试49
8.7 需求评估51
9 符合性检查80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颜色差别计算82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闪烁判定84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双向反射率分布函数(BRDF) 91
参考文献105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13.180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20528.2-2009/ISO 13406-2:2001使用基于平板视觉显示器
工作的人类工效学要求
第2部分:平板显示器的人类工效学要求Ergonomics requirements for work with visual display based on flat panels-Part 2:Ergonomics requirements for flat panel displays(ISO13406-2:2001,IDT)
2009-05-06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9-11-01实1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符号·
指导原则·
性能要求·
设计要求和建议·
视距设计
观察方向设计·
屏幕亮度设计
注视角和头部倾斜角
均匀色度差
字符高度
笔划宽度·
字符宽高比·
填充因子
字符格式
字符间距
字间距
行间距
显示器亮度
对比度
亮度平衡
图像极性
亮度均匀性
像素缺陷
成像时间
纯亮度编码
闪烁编码
瞬时不稳定性(颤抖)
默认颜色设置
多色彩对象的大小
光谱极限颜色
颜色的数目
GB/T20528.2—2009/ISO13406-2:200114
GB/T20528.2-2009/IS013406-2:2001测量
概述·
8.2供应商要求
8.3测试实验室的要求.
8.4几何测试·
8.5字符设计分析的组合测试
8.6亮度、对比度、散射照明的组合测试..8.7需求评估,
9符合性检查.
附录A(资料性附录)
附录B(资料性附录)
附录C(资料性附录)
参考文献..
颜色差别计算
闪烁判定
双向反射率分布函数(BRDF)
GB/T20528.2—2009/IS013406-2:2001GB/T20528《使用基于平板视觉显示器工作的人类工效学要求》分为2个部分:-第1部分:概述;
第2部分:平板显示器的人类工效学要求。本部分是GB/T20528的第2部分。本部分等同采用IS013406-2,2001《使用基于平板视觉显示器工作的人类工效学要求第2部分:
平板显示器的人类工效学要求》(英文版),并根据IS013406-2:2001翻译起草。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全国人类工效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联想(北京)有限公司、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陈柏鸿、王茜莺、刘太杰、冉令华、张欣、肖惠。本部分为首次发布。
GB/T20528.2—2009/IS013406-2:2001引言wwW.bzxz.Net
本部分扩展了它的配套标准GB/T18978,用于解释在平板使用过程中权衡人类工效学性能而呈现出的显著差异。
本部分的基本原理在GB/T20528.1中有说明。本部分说明了对基于平板的视觉显示设备(VDUs)的要求,平板在GB/T20528.1中已定义。该标准面向这种技术的评估者和用户。用户会发现一些文档中部分材料很复杂。通过提供注释、示意图及示例等来减少问题。平板的清晰度是主要关注点。而需求主要是基于在ISO9241-3中使用的对视觉人类工效学的研究,还有来源于GB/T20528这一部分中提到的新研究成果。这里,像ISO9241-3中那样,些需求是基于视觉舒适度,肌肉舒适度和用户可接受性的。GB/T20528的这一部分包括需求和建议,这些需求和建议是基于清晰度、舒适度和可接受性的,而这些要求是在使用彩色显示器的时候出现的,并基于在ISO9241-8中描述的视觉人类工效学;但是修改及扩展这些需求和建议来考虑平板的唯一折中方案。周围场所光线存在时的可读性以及不希望出现反射图像的可接受性,这些被应用于处理平板的各个方面,对应于ISO9241-7对阴极射线管(CRT)技术各个方面的处理。第3章的定义展现或重新提出那些需要有特殊需求和度量的术语。在可能的地方,会引用来自其他出版物的定义,如对定义做出了一些修改,则在定义后加以说明。由于GB/T20528的这一部分经常依赖于数学模型和物理度量法来保证平板视觉显示设备(VDU)有效性的目的,所以提出第8章(符号)以作为一个方便性的参考资料。指导原则与性能需要的第9章已在IS09241-3中建模,这里提出是为了提醒文档用户本工作的基础。
设计需求和建议是用于呈现一些物理属性,需要说明它们是需要严格遵守的(用“应”这个词表述),还是仅是最好遵守而不是必需遵守的(用“宜”这个词表述)。视距设计,观察方向设计和设计屏亮度的主题与ISO9241-3中描述的有一定差别。有两个原因:a)一种具有观察特征类型的重要平板,与ISO9241-3考虑的相比,在观察方向上需要更小心控制和考虑。
b)没有假设将平板视觉显示设备设置为桌面的根据。这些主题作为人类工效学的约束、对供应厂商的性能规格的要求而提出。这不是没有先例的,观察距离在ISO9241-3中以这种方式提出。一旦被规定好之后,这些需求就成为了其他需要度量或决定的属性的约束条件。其中一个与ISO9241-3不同的主题是区域亮度的使用。在CRT技术中,选址位一般比较紧密,以至一种高一低一高一低一高一低像素模式会比稀疏模式呈现出更低的对比度。当平板像素区域比例比100%光学调制要小(填充因子比1小)时,稀疏和密集模式的对比度的区别会小。亮度判据会因为观察方向精度的需要而变得复杂。区域亮度的使用会使其简单一些。一些需求在分类中会出现。例如,一些平板的成像时间比较长。对于静态图像而言,这种平板是完全符合人类工效学可接受性的。但不是所有的现代应用都唯一地依赖于这种静态图像。因而要建立需求分类。如果所供应的设备有这种局限性,供应商/评估者须将其识别出来。这样系统集成者,购买者或者用户就可考虑这种类别是否与其目标应用一致。第8章所包括的度量标准是为平板视频显示设备的评估者而设的。平板表面是评估抽样样例。选择和测量3个评估点,并从这些测量中做出符合性判定。需要大边界的平板不会要求精确评估设备,而小边界的平板则需要。
第9章包括与ISO9241-3中规定相接近的符合性要求。可选的测试(视觉化性能及舒适度测试)N
GB/T20528.2—2009/IS013406-2:2001作为ISO9241-3修正案中的一个标准化附录而出现,并被引用为一个可选的符合性测试路径。附录A提供了关于颜色区别的附加信息。附录B扩展了ISO9241-3中关于亮度时间调制的解析闪变求解法,这一方法和CRT中的不完全一样。附录C告诉用户一种该标准的新工作,这种新工作是带有反射属性的屏幕的折中的建模方法,而这种属性利用简单的组合亮度系数(漫反射)和亮度因子(镜面或规则反射)的方法又不能充分地被描述,而且也不能标准化关于环境的假定。这一方法发展了双向反射率分布函数。当这一工作取得进一步进展时,它就可能成为一种常规方法并且代替在第8章中描述的方法。在参考文献中列出了引用的参考资料。1范围
GB/T20528.2—2009/IS013406-2:2001使用基于平板视觉显示器
工作的人类工效学要求
第2部分:平板显示器的人类工效学要求GB/T20528的本部分:
一建立了对平板显示器设计和评估图像质量的人类工效学的要求:一规定了需要用于描述平板显示器图像质量的术语和定义;规定了平板显示器图像质量检测的方法;一建立了对这些需求进行导向的人类工效学原则。GB/T20528的本部分适用于:
一进行办公任务的平板显示器屏幕;一图片元素排列在均匀间隔且行与行之间没有空隙的规则序列组成的平板显示器屏幕;一显示拉丁字母,西里尔字母以及希腊字母的字符的各种字体,以及阿拉伯数字的平板显示器屏幕;
一亚洲学符的显示;
一足够大以显示至少40个拉丁字符的平板显示屏幕。GB/T20528的本部分不适用于应用以下平板技术的显示器:一使用光学原理去构造图像,使得图像大小与光电传感器不同(平板显示器的投影应用),或者仅用于固定信息或者分段字母数字的显示器(见IEC/SC47C(中心办公室)3:1992的2.13)。注:GB/T20528的本部分中的一些测量方法(例如对比度和亮度)不适用于反射平板显示器。当技术发展以后,适当的测量方法将会被加人ISO13406的这一部分。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20528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ISO9241-3:1992
显示要求
使用视觉显示终端显示终端(VDTs)办公的人类工效学要求第3部分:视觉
ISO9241-6使用视觉显示终端(VDTs)办公的人类工效学要求第6部分:工作环境指南使用视觉显示终端(VDTs)办公的人类工效学要求第7部分:带反射的显示设备ISO9241-7
ISO9241-8:1997
使用视觉显示终端(VDTs)办公的人类工效学要求第8部分:显示的颜色CIE出版物No.15.2:1986包
色度学.(CIE中央局)维也纳,奥地利.1
GB/T20528.2—2009/IS013406-2:2001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注,在某种定义中使用的符号在第4章中会有所解释。3.1光度学
区域亮度area-luminance
一个直径至少有10个像素的屏幕区域的亮度,这样单个像素的状态对整体的影响小于2%。注:区域亮度单位为坎德拉/平方米(cd/m2)3.1.2
背景亮度backgroundluminance
无图像显示时屏幕的一个区域的亮度。注:背景亮度单位为坎德拉/平方米(cd/m2)。3.1.3
对比度contrast
《在有知觉情况下》对一个可见区域中两个或多个部分同时或连续显示时表现出的区别的评定(这样,有明亮度对比,光亮度对比,色彩对比等)。注:改自IEC60050(845-02-47):1987。3.1.4
受检设备
EquipmentUnderTest
被测试的设备。
朗伯(余弦)定律Lambert's(cosine)law面元在其上方半球空间的所有方向的辐射亮度或光亮度相等时,则:I()I,cos()
式中,I(①)和1。分别是与该面元的法线方向成9角度方向上和该面元法线方向上的辐射强度或发光强度。
[IEC60050(845-04-56):1987]
朗伯表面Lambertiansurface
表示所发出辐射的角度分布符合朗伯余弦定律的理想表面。[IEC60050(845-04-56):1987]
一个理想漫反射标准:
PsTD=π·qsTD
亮度对比度luminancecontrast
(2)
较高亮度LH和较低亮度L之间的比率,这一概念用于定义检测特性,可用对比调制度(C)来定义:Cm
或者可用对比度比率(CR)来定义:2
LH + LL
(3)
GB/T20528.2—2009/IS013406-2:2001(4)
注1:对于平板来说,区域亮度目标可用于近似被检测特性的亮度,因为像素是离散的。注2:改自ISO9241-3:1992,2.22。3.1.8
亮度系数luminancecoefficientqq
介质面元在给定方向的光亮度除以同一介质上的光照度的商,符号为g,单位为sr-注1:亮度系数在互反立体角中表述。注2:改自IEC60050(845-04-71):1987。q
亮度因子luminancefator
亮度L
照度=E
·(5)
在非自辐射介质的表面单元,在给定方向上,及在特殊亮度条件下的表面单元亮度比率,分子为特定方向上的表面亮度,分母为完全反射或完全透射散射体的表面亮度。B
注1:亮度因子亮度因数表示为一个单元:1。注2:改自IEC60050(845-04-69):1987。3.1.10
Perfectdiffusen
光的各向异性表面
optically anisotropic surface在任何倾角的情况下,8<45°,辐射度偏离朗伯表面超过10%的光学表面。3.2色度学
CIE1976L'u'y*colourspace
CIE1976Luy色空间
CIELUV色空间CIELUVspace
三维,大致均匀的色空间,由直角坐标系L:,u',u建立。由下面3个等式定量描述:L=116(Y/Y,)-16,whenY/Y,>0.008856L*=903.3(Y/Y.),whenY/Y,≤0.008856u\-13L'(u'-u,)
=13L(-)
L*,u',\'为色刺激,另外Y,,u,,,为一个特定的白色无色刺激。注:近似关联的明度,饱和度,彩度和色调的相关性由下面公式计算:CIE1976u,saturation Sw=13[(u-u.)?+(-.)CIE1976u,uchromaC=[u?+u\?J=L'ssCIE 1976 u,uhue-angle h,=arctan)=arctan()。如下
0≤h≤90°,if≥0and≥0
90180≤h≤270°,if<0andu<0
270≤h≤360°,if<0andu≥0
(6)
·(7)
(8)
·(9)
·(10)
GB/T20528.2—2009/IS013406-2:2001[IEC60050(845-03-54)]
CIE1976uniform-chromaticityScalediagramCIE1976均匀色品标度图
CIE1976UCS图
CIE 1976 UCS diagram
X+15Y+3Z
X+15Y+3Z
2r+12y+3
=2+12y+3
由(11)式定义的直角坐标u和作图而生成的均匀色品标度图。见图1和IEC60050(845-03-53)。0.6
520545
注:曲线注释数字是波长,单位是纳米(nm)。420
图1CIE1976UCS图
CIE1976L'u'v'colourdifferenceCIE1976L*u'v'色差
CIELUV色差
CIELUVcolordifference
两个颜色色质之间的差别,定义为在Lu'空间中,用代表2个色刺激的点之间的欧几里德距离来确定他们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即色差,也可由公式(12)计算得出:E[(AL)?+(Au)+(A)]
集合X,Y,z,和对应的u,定义了标称的白的对象色刺激。(见CIE出版物No.15.2)
[IEC60050(845-03-55)]
色品均匀差别chromaticityuniformitydifference在CIE1976UCS图上的距离
Auv=Vu-u)?+(.=v)2
式中,u1,,和u2,表示同一种额色在位置1和位置2显示时的坐标。注:这是在色彩均匀但亮度不均匀或者对象不相邻时合适测量方案。4
(12)
GB/T20528.2—2009/IS013406-2:2001色刺激的主波长,dominantwavelengthofacolourstimulus为一单色刺激波长,该单色刺激与规定的非彩色刺激按适当比例混合,与所考虑的色刺激相匹配。注:在紫色色质的情况下,支配波长被互补波长取代。见IEC60050(845-03-44)。3.2.6
相同的主波长
samedominantwavelength
如果每一种颜色的色彩角之间的差别较小,则2种颜色有相同的主波长。3.2.7
光谱极限颜色
spectrallyextremecolours
光谱极限颜色是极限蓝色和极限红色。注:极限蓝色是任何<0.2的颜色。极限红色是任何u>0.4的颜色。极限区域在图2中用阴影标出。0.6
520545
注:曲线上的注释是波长,单位是纳米(nm)。570
极限红色和极限蓝色
uniformcolourspace
均匀色空间
定义这样的色空间,在其中相等的距离用来表征相等大小的值或者域上察觉颜色的差别。[IEC60050(845-03-51):1987]3.2.9
CIE1976均匀色品标度图CIE1976uniform-chromaticity-scalediagramUCS图
定义二维图,其中定义的坐标是为了在同一亮度下,使图上相等的距离尽可能接近地表示色质鉴别率中相等的步长。
为一二维图,其坐标的设定是为了使整个图上相等的距离对于相同的色刺激表示尽可能相等的色差级。
3.3几何学
有效区域activearea
显示器屏幕区域的一部分,由图像元素限定范围。5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