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 24429-2009 运动头盔 自行车、滑板、轮滑运动头盔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GB 24429-2009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 24429-2009

中文名称:运动头盔 自行车、滑板、轮滑运动头盔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9-09-30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 .pdf

下载大小:408653

相关标签: 运动 头盔 自行车 滑板 安全 试验 方法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价格:0.0 元

出版日期:2010-07-01

相关单位信息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GB 24429-2009 运动头盔 自行车、滑板、轮滑运动头盔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GB24429-2009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 97.220.4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24429--2009
运动头盔
自行车、滑板、轮滑
运动头盔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Sports helmets--Safety requirements and testing methods forsports helmets for cyclists and users of skateboards and roller skates2009-09-3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10-07-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要求·
5.2性能
6试验方法
6.1实验室环境条件
头盔结构、规格尺寸、保护范围检验及标识内容检查6.2
6.3头盔质量检验
6.4头盔视野检验
头盔佩戴装置稳定性试验
头盔佩戴装置强度试验
6.7头盔吸收碰撞能量性能试验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7.1标志
7.2包装、运输和贮存
8产品说明书·
........+..
GB24429—2009
本标准的第5章、第6章、7.1和第8章为强制性条款,其余为推荐性条款。GB24429—2009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采用了BSEN1078:1997和F1447—06,本标准的条款与采用的标准条款对应如下:
5.2.2对应BSEN1078:1997的4.3;5.2.3对应BSEN1078:1997的4.6.65.2.4对应BSEN1078:1997的4.6.5;—5.2.5对应F1447—06的10.2
—6.4对应BSEN1078.1997的5.7;—6.5对应BSEN1078.1997的5.6;6.6对应BSEN1078.1997的5.5。
制定本标准的目的在于,按照本标准制造的头盔,在实际使用时尽可能的保证使用者头部的安全。各项试验的设置是保证头盔的强度。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文体用品标准化中心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体育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河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佛山市顺德区跨速头盔有限公司、乐清市麒麟摩配有限公司、珠海太连运动器材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燕玲、郑根朝、田旭、张明、卢明创、刘飞、于文川、李维胜、牛聪敏m
1范围
运动头自行车、滑板、轮滑
运动头盔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GB24429—2009
本标准规定了自行车、滑板、轮滑运动头盔的术语和定义、规格、要求、试验方法、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产品说明书。
本标准主要适用于自行车、滑板、轮滑运动者佩戴的头盔。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期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0000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运动头盔(以下简称头盔)sportshelmet在运动过程中,用来吸收撞击能量,减少佩戴者头部意外伤害的装具。3.2
壳体shell
头盔的外层结构。
缓冲层cushioncoat
用来吸收撞击能量的适体垫层。3.4
comfortpad
舒适衬垫
保证头部佩戴舒适的衬垫。
retentionsystem
佩戴装置
保证将头盔牢固的佩戴在头部的整套装置,包括使佩戴者更舒适的调节装置、系带等。3.6
系带strap
佩戴装置的一部分,是系紧在佩戴者的下题下面用来稳固头盔的带子。3.7
basicplane
基础平面
由左、右外耳孔中心和右眼眶下缘点组成的一个平面。即图1中的O-O平面。1
GB24429—2009
左、右耳孔中心
基础平面(0-0)侧视图
参考平面referenceplane
右下缘点
在基础平面之上,并于基础平面保持一定距离(X)的一个平行平面。这个距离(X)由头型型号确定。见图2及表1。
蚕考平面
基础平面
图2参考平面及基础平面
表1不同规格尺寸的基础平面和参考平面距离及保护范围尺寸规格型号
testareaandprotectionrange
试验区及保护范围
单位为毫米
头盔上进行碰撞等试验时的检验范围,它与头部最小保护范围(ABCDEF线以上部分)一致。见图3及表1。
4规格
参考面
基础平面
试验区及保护范围
GB24429—2009
头盔按GB/T10000及未成年人的头围尺寸分为大、中、小和特小四种规格。见表2。表2头盔规格
头围尺寸/mm
500540
540~560
560~580
580~600
特小号头围尺寸允许小于表3头水平围40mm,其他规格的头围尺寸允许小于表3头水平围20mm5要求
5.1结构
头盔由壳体、缓冲层、舒适衬垫、佩戴装置等组成。5.1.1壳体
应符合:
使用质地坚韧,具有耐水、耐热、耐寒材料制成;b)
表面应坚固、平滑,边沿应圆钝,以防直接伤及头部;在本标准的试验中壳体不应出现危及佩带者的破裂;壳体外表面凸出物高度应不大于7mm(易脱落件不受此限);可设有通风孔。
GB24429—2009
缓冲层
应符合:
a)用能较多地吸收冲击能量,遇汗水和化妆品不会出现变异的材料制成;b)
形状、规格尺寸适体,佩戴不移位;内表面不应有长度大于2mm的凸出物及尖锐物体;c
应覆盖3.9和图3所规定的头部最小保护区;可设有通风孔。
5.1.3舒适衬垫
应符合:
a)用体感舒适,吸汗、透气,遇汗水和化妆品不会出现变异和掉色的耐用材料制成;b)
不应使用使皮肤感到不适的材料和粘合剂;c)
保证头盔佩戴的舒适性。
5.1.4佩戴装置
佩戴装置的所有部件应安全可靠地装配在头盔上,并满足以下要求:系带宽度应不小于15mm;
b)应配有调节和保持紧固张力的装置,该装置应能调节系带扣不处于下颌骨位置上;c)在施加负载的情况下,能用一只手解开佩带装置。5.1.5保护范围
头盔必须覆盖图3中ABCDEF线以上区域。5.2性能
5.2.1头盔质量(含附件)
头盔的质量为:厂方标称值士30g。5.2.2头盔视野
左、右水平视野不小于105°,上视野不小于25°,下视野不小于45°5.2.3头盔佩戴装置稳定性
头盔应不从头型上脱落。
5.2.4头盔佩戴装置强度性能
佩戴装置的动态伸长量应不超过35mm,静态伸长量应不超过25mm且不应出现系带撕断、连按件脱落及系带扣松脱的现象。
5.2.5头盔吸收碰撞能量性能
加速度峰值不大于300g(g=9.8m/s)。6试验方法
6.1实验室环境条件
温度20℃士3℃,相对湿度25%~75%。6.2头盔结构、规格尺寸、保护范围检验及标识内容检查6.2.1检验工具
分度值不天于0.5mm的长度测量器具及大、中、小、特小号标准头型。6.2.2检验步骤
a)用目测的方法检查头盔的结构、外观及标识情况;b)
用测量器具检验头盔的内、外表面和系带等;c)
测量头规格尺寸及保护区,将头盔佩戴到相应规格的标准头型上,可调整佩戴装置的调节装置并在头盔的项端加5kg载荷,测量头盔的保护区,并标出试验区;结果应符合第4章、5.1及7.1的规定。6.3头盔质量检验
6.3.1检验工具
分度值不大于5g的称量器具。
6.3.2检验步骤
a)称量并记录头盔的质量(含附件),按g计;b)结果应符合5.2.1的规定。
6.4头盔视野检验
6.4.1检验装置
由角度标尺、头型及头型固定架等组成,分度值为1°,量程可满足5.2.2要求。6.4.2检验步骤
按6.2.2c)将头盔正确的佩戴在合适的试验头型上:GB24429—2009
a)左、右水平视野:两个两面角分别由纵向竖直中央平面和向左、右两个对称方向形成的不小于105°平面组成,位于参考平面和基础平面之间,其边是直线LK。如图4所示;对称平面
参考平面
基础平面
图4左、右水平视野
b)上视野:两面角由头型参考平面和其向上形成角度不小于25°的平面组成,其边是直线L,L一31+31=62(mm)。如图5所示;
c)下视野:两面角由头型基础平面和其向上形成角度不小于45°的平面组成,其边是直线K,K,一31+31=62(mm)。如图5所示;
结果应符合5.2.2的规定。
GB24429—2009
最小25”
最小45°
6.5头盔佩戴装置稳定性试验
6.5.1试验装置
参考平面
粉考平面
a)纵向竖直平面中的头型剖面图中心竖轴
单位为毫米
纵向竖直中线平面
中心横向聚直平面
b)头型剖面俯视图
图5上、下视野
由基座、试验头型、冲击码(质量10.0kg士0.1kg)、引导装置(总质量3.0kg士0.1kg)、释放装置、滑轮、弹性带(1000N负载下,伸长量应小于18mm/m)等组成,如图6所示。6
2试验步骤
弹性带
参考平面
9午921
图6佩戴装置稳定性试验台
GB24429—2009
单位为毫米
冲击砖码质量10.0kg±0.1kg
引导装置质量3.0kg±3. 1kg
a)按6.2.2c)将头盔正确的佩戴在合适的试验头型上,系紧系带;如图6所示,引导装置与释放装置的挂钩应挂在头盔后部中间位置上;b)
c)冲击码应从175mm士5mm的高处释放,沿引导装置的导轨自由坠落,每顶头盔冲击一次;d)结果应符合5.2.3的规定。
6.6头盔佩戴装置强度试验
6.6.1试验装置
由固定架、试验头型、冲击码(质量4.0kg士0.2kg)、标尺、加载装置(总质量5.0kg士0.5kg)、模拟下额装置(宽度为87mm~90mm)等组成,如图7所示。7
GB24429—2009
2试验步骤
模拟下领装置
冲击础码4.0kg土0.2kg
加载装置bZxz.net
图7佩戴装置强度试验台
按6.2.2c将头盔正确的佩戴在合适的试验头型上,系带穿过模拟下颚并系紧,使加载装置a
(总质量5.0kg士0.5kg)自由作用在佩戴装置上维持30s,随即确定标尺起始零位;b)
稳定后释放冲击码,使其从600mm土5mm的高度自由落下并撞击在终点挡板上;利用标尺测出模拟下颌装置的动态最大位移和2min时的剩余位移,即为佩戴装置的相应伸长量;
在施加负载的情况下,能用一只手解开佩带装置;结果应符合5.2.4及5.1.4c)的规定。6.7头盔吸收碰撞能量性能试验
6.7.1试验装置
GB24429—2009
试验设备由碰撞试验台及分析记录仪组成,应符合5.2.5、6.7.1.1、6.7.4.1、6.7.4.2有关保证碰撞能量、碰撞效果一致的规定。6.7.1.1碰撞试验台
由坠落引导装置、头型、头型固定架、球形接头,砧、砧座,释放系统及座基等部件组成,如图8所示。其主要部件应满足以下技术要求:释放装置
支撑装置
加速计
球型接头
加速计
图8碰撞试验台
a)头型:由近似人体头部频率响应的结构及金属材料制成,频率响应1400Hz以下平坦,最低共振频率为2500Hz。头型分特小、小、中、大四个型号(见图9及表3)。坠落头型的总质量(含传感器及连接件)分别为:特小号4+1kg、小号4+1kg、中号5+kg、大号6+kg。其中,传感器及连接件的质量不大于坠落头型总质量的25%,在头型的重心安装有加速度传感器。b)
与砖座:砧用工具钢(T10A)制成,碰撞面粗糙度不低于Rα0.8,硬度不低于HRC50。与砧座刚性连接,砧座应刚性的固定在座基上,并保证碰撞面与头型碰撞点法线垂直。平砧:由直径130mm士3mm、厚度15mm以上的钢板制成,如图10。路缘石砧:有两个面,相交于撞击边缘,形成一个105°士0.5°夹角,高度为50+mm,长度为125+mm,如图11。
c)座基:由钢筋混凝土制成,其质量不小于1600kg。9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