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2101.5-2009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22101.5-2009
中文名称:棉花抗病虫性评价技术规范 第5部分:黄萎病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valuating resistance of cotton to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Part 5:Verticillium wilt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9-10-30
实施日期:2009-12-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 .pdf
下载大小:2089538
相关标签:
棉花
抗病
虫性
评价
技术规范
黄萎病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
农业>>65.020农业和林业
中标分类号:农业、林业>>植物保护>>B16植物检疫、病虫害防治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12页
标准价格:0.0 元
出版日期:2009-12-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2009-10-30
复审日期:2023-12-28
起草人:简桂良、孙文姬、马存、石磊岩、邹亚飞、郭荣
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归口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提出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标准简介
GB/T 22101.5-2009 棉花抗病虫性评价技术规范 第5部分:黄萎病 GB/T22101.5-2009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GB/T22101的本部分规定了棉花抗黄萎病[病原菌: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鉴
定方法和抗性评定标准。
本部分适用于棉花抗黄萎病性鉴定和抗性评定。
标准内容
ICS65.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2101.5--2009
棉花抗病虫性评价技术规范
第5部分:黄萎病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valuating resistance of cotton to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Part5:Verticilliumwilt
2009-10-3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9-12-01实施
GB/T22101《棉花抗病虫性评价技术规范》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1部分:棉铃虫;
第2部分:蚜虫;
第3部分:红铃虫;
一第4部分:枯菱病;
第5部分:黄菱病。
本部分是GB/T22101的第5部分。本部分的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并归口。GB/T22101.5—2009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简桂良、孙文姬、马存、石磊岩、邹亚飞、郭荣。I
1范围
棉花抗病虫性评价技术规范
第5部分:黄萎病
GB/T22101.5-2009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GB/T22101的本部分规定了棉花抗黄菱病L病原菌: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dahliaeKleb.)]鉴定方法和抗性评定标准。
本部分适用于棉花抗黄萎病性鉴定和抗性评定。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T22101的本部分。2.1
发病率rateof infected
发病棉苗占总棉苗数的百分率。2.2
病情指数diseaseindex
全面考核发病率和严重程度的综合指标。3病原菌的培养
3.1培养病原菌的基本设备
恒温箱、超净工作台、高压灭菌锅、冰箱、可控温的温室(使温度保持在20℃~28℃之间)、铝锅、电炉、培养皿、试管、剪子、镊子、广口瓶、酒精灯等。3.2棉黄萎病病原菌培养
棉花黄萎病菌(参见附录A)菌种培养物采用棉籽或麦粒砂,先将棉籽或麦粒用水煮涨为止,沥干水分后,装入广口瓶,高压湿热灭菌2h;在超净工作台上将已培养好的黄萎病菌平板或斜面接人其中,随后置于25℃恒温箱培养10d~15d。4棉花黄萎病病圃的建立
4.1病面的要求
人工黄萎病圃应建立在适宜地区,即有利于黄萎病发生的地区,发病均匀;要求正常年份,感病对照的病情指数达到40.0~60.0之间,受气候条件的影响较小;应以我国广泛分布的强致病力菌系为宜。棉花黄萎病的抗性鉴定采用“田间人工病圃成株期鉴定方法”鉴定。适宜地区为夏季7月份、8月份平均气温超过28℃的时间少于20d,北纬38度以上地区。4.2鉴定所用病原菌种
各地可根据当地的优势菌群,选择适宜强致病力菌系。4.3病圃的建立
按每公顷450kg~750kg的接种量,将培养好的菌种均匀地施入田间,再翻耕2~3遍,使病菌与土壤混均匀。以感病品种在病随各小区发病均匀、病情指数达50左右即可。病建立后,可根据当年的发病情况将当年的病棉杆压碎进行回接。1
GB/T22101.5—2009
5棉花品种(系)抗黄萎病性鉴定5.1标准对照
鉴定中选用一个感病对照,要求高度感病且稳定性好,可选用“冀棉11号”或\鄂荆1号”或本地区的高度感病品种,选择标准为在正常年份病情指数50.0以上。5.2鉴定材料种植方法
鉴定材料种植在人工病圃中,3次重复,每重复2行,行长6m~10m,小区株数不少于50株,按棉花正常的播种时间和田间管理方式进行种,保持田间的适当湿度,以利于黄萎病的发生。5.3棉花的管理
播种后,进行精心管理,苗期应注意防治立枯、红腐病等苗期病害,苗蚜、地下害虫等虫害。进人雨季前,应注意保持田间的湿度。其他管理同大田。5.4发病调查
6月份后,棉花黄萎病陆续开始发生,在花铃期达到发病高峰,故从6月中旬开始,即应密切注意各品种的黄萎病发生情况,在感病对照病情指数达40.0以上时,应开始全面调查,调查鉴定结果记录到鉴定结果原始记录表,见附录B。采用5级分级法,可进行数次渊查,当感病对照病情指数达50左右时,应全面调查各品种的发病率,计算病情指数,进行校正后,评判各品种的抗病水平。5.5调查分级标准
田间棉花黄萎病的主要症状为叶枯型和黄斑型,叶片出现掌状黄条班,叶肉枯黄,仅叶脉保持绿色,出现西瓜皮状斑驳,有时也出现叶枯型,以致叶片枯萎,脱落,棉株死亡。各病级分级标准如下:0级:棉株健康,无病叶,生长正常,1级:棉株四分之一以下叶片发病,变黄菱蒋2级:棉株四分之以上、二分之一以下叶片发病,变黄菱。3级:棉株二分之一以上、四分之三以下叶片发病,变黄菱糖,4级:棉株四分之三以上叶片发病,或叶片全部脱落,棉株枯死。6调查结果的统计
根据调查的结果计算各品种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发病率以\R\计,数值以\%”表示,按式(1)计算:Ri=×100
式中:
发病株数;
n—总株数。
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病情指数以“DI\计,按式(2)计算:DI =Z(d.Xn.) × 100
式中:
d。相应病级;
n。各病级病株数;
n—总株数。
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2
·(2)
鉴定结果的校正
GB/T22101.5—2009
由于鉴定的外界条件,包括地区间不可能完全一致,即使同一地区年度间、批次间鉴定结果也可能存在差异。为此,应对鉴定结果进行校正,即采用相对病情指数进行校正。方法为:鉴定中必须设感病对照,在感病对照病情指数达50.0以上时进行发病调查,由于感病对照病情指数不可能刚好为50.0,为此,采用校正系数K来进行校正,K值的求法按式(3)计算:50.00
式中:
50.00—感病对照标准病情指数;DIck
本次鉴定感病对照病情指数、
·(3)
用K值与本次鉴定中被鉴定品种的病情指数相乘,求得被鉴定品种的相对病情指数(RDI),RDI按式(4)计算:
RDI = DI ×K
式中:
DI被鉴定品种病情指数;
K一--校正系数。
以K值在0.75~1.25(相当于病情指数66.67~40.00)范围之间的鉴定结果为准确可靠。同一供试品种应连续鉴定2年,以确保准确,鉴定结果的评价
根据被鉴定品种的相对病情指数的大小评定品种的抗性级别,各级别评定标准如表1。表1棉花品种抗黄蔓病性评定标准级
抗性类型
英文缩写
相对病情指数标准
010.020.0GB/T22101.52009
A.1学名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棉花黄萎病病原
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dahliaeKleb.)属真菌界(Fungi),半知菌亚门(Deuteromycotina),丝孢纲(Hyphomycetes),丝孢目(Hyphomycetales),淡色孢科(Moniliaceae),轮枝孢属(Verticillium),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dahliaeKleb.)。A.2培养特性和孢子形态
初生菌丝体无色,后变橄榄褐色,有分隔,直径2μm~4μm。菌丝体常呈膨胀状,可单根或数根菌丝芽殖为微菌核。不同地区棉花黄萎病菌微菌核产生的数量、大小和形状有明显的差异。分生孢子呈椭圆形,单细胞,大小为(4.0μm~11.0μm)×(1.7μm~4.2μm),由分生孢子梗上的瓶梗末端逐个割裂。空气干燥时,孢子在瓶梗末端聚集成堆,空气湿润时,则形成孢子球。显微镜下制片观察时,孢子即散开,只留下梗端新生出的单个孢子。分生孢子梗常由2个~4个轮生瓶梗及上部的顶枝构成,基部略膨大、透明,每轮层有瓶梗1根~7根,通常有3根~5根,瓶梗长度为13μm~18μm,轮层间的距离为30μm~38μm,4层的为250m~300μm
鉴定地点:
总株数
检测人: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鉴定结果原始记录表
棉花品种抗黄萎病性鉴定结果原始记录表鉴定结果调查时间:
病株数
病株数
病株数
校核人:
病株数
病株数
发病率/
审核人:
GB/T22101.5—2009
病情指数
年月日
GB/T22101.5-2009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棉花抗病虫性评价技术规范
第5部分:黄萎病
GB/T 22101.5—2009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www.spc.net.cn
电话:68523946
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1/16
2009年11月第一版
印张0.75
5字数10千字
2009年11月第一次印刷
定价16.00元
书号:155066·1-39232
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33533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