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5837-1995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电信、音频和视频技术>>电信系统>>33.040.40数据通信网络
中标分类号:通信、广播>>通信网>>M19通信网设备互通技术要求和通信网借口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平装16开, 页数:13, 字数:18千字
标准价格:12.0 元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95-12-13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单位:邮电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归口单位:信息产业部(通信)
发布部门:国家技术监督局
主管部门:信息产业部(通信)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传送同步基准信号2048kbit/s和k2048kHz四种接口类型,以及网内同步参数和基准接口的性能规范。本标准适用于数字同步网的工程设计和数字同步网的维护运行。 GB/T 15837-1995 数字同步网接口要求 GB/T15837-1995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GB/T 15837-1995
本标准采纳了ITU1988年G.811建议、G.823建议中的漂动规范和GB13158--91中的各级时钟兼容性规定。
本标准是为数字同步网制定的第一个数字同步网接口要求,它能保证数字同步网工作在规定的漂动性能范围之内。
本标准为适应数字网各种业务的发展,规范了基准分配系统中四种接口要求和各级间兼容性准则。本标准应随着数字同步网的发展而修订。本标准由邮电部电信传输研究所提出并归口。本标推起草单位:邮电部电信传输研究所。本标准起草人:王国珍、李琳、靳广旭、程根兰。583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数字同步网接口要求
Synchronization interface requirments for digital networkGB/T 15837-1995
本标准规定了传送同步基准信号2048kbit/s和2048kHz四种接口类型,以及网内同步参数和基准接口的性能规范。(当基准时钟信号跨过两个独立网节点时,本标准仍然适用)本标准适用于数字同步网的工程设计和数字同步网的维护运行。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改,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12048--89数字网内时钟和同步设备进网要求ITUG.811:1988适用于国际数字链路准同步工作的基准时钟源输出的定时要求ITUG.823:1988以2048kbit/s系列为基准的数字网内抖动和漂动的控制3定义
3.1基准时钟源接口
在基准时钟源输出应提供维护监测点,基准时钟源的输入口、输出口和与之有关的设备接口,定义为基准时钟源接口。
3.2基准时钟信号接口
直接接受同步节点二级(或三级,四级)时钟控制的接口为基准时钟信号接口,它定义在数字配线架上(如图2所示)。
3.3时钟的快捕工作方式
时钟开始锁定于外同步基准时,采用较小的时间常数,使本地时钟频率较快地跟踪并与外来基准信号频率相近似。
3.4时钟的自由工作方式
时钟不锁定于外同步基准时,它不采用存储技术去维持其频率准确度。3.5时钟的保持工作方式
当外来同步基准信号丢失时,时钟不锁定到外来同步基准,但采用存储技术去维持失去外来同步基准前最后的一段时间已知的频率准确度,并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一定的频率准确度。3.6时钟正常工作方式
时钟锁定于外同步基准时,它具有与外同步基准相同的长期频率平均值,3.7时间间隔误差
在-段规定的时间内,测量到的数字信号的有效瞬时对其理想时间位置的累积偏离。3.8最大时间间隔误差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12-13批准584
1996-06-01实施
GB/T15837—1995
在测量周期内的全部可能的测量间隔中的时间间隔误差(TIE)的最大值定义为最大时间间隔误差(MTIE),如图1所示。例如在测量周期S内取△T的最大值即为MTIE。相当于长期率偏移的斜率
观现赛周期 S
图1最大时间间隔误差
3.9同步节点
时间 t,s
在一个同步网内导出,发送或接收以及为同步目的处理定时信息的点。在间步网内为含有时钟的交换设备或综合定时供给系统。
3.10本地节点
与用户设备直接接口的节点。
3.11准同步
以同样速率出现在相对应的有效瞬间,而其变化被限制在规定的范围之内的两个信号间称之为准同步。
3.12基准时钟源
经与协调世界时(UTC)校验,提供的长期频率准确度等于或优于土1×10-1定时信号的设备称为基准时钟源。在网内作为控制其他时钟的基准。基准时钟源可以产生完全自主于其他基准的定时信号。另一可供选择的方案是非自主的基准时钟源,即从直接受控于协调世界时(UTC)的设备中获得频率和时间服务。
3.13滑动
由于比特流在帧存储器中的读写时间差导致在同步和准同步网中比特组的重复和丢失称为滑动。3.14定时抖动
数字信号的有效瞬时偏离其理想时间位置的短期变化,这里短期变化含义为抖动频率大于或等于10Hz。定时抖动可以导致原始模拟信号的串话或失真,并且是数字交换设备输入口滑动的主要原因。3.15漂动(即漂移)
数字信号在其有效瞬间偏离其理想位置的长期变化(10Hz)。漂动主要产生于传输媒质和设备的时延变化,也包括同步基准系统的损伤。漂动也是同步网中导致滑动的主要原因。585
4基准时钟源要求
4.1基准时钟的分配图
GB/T15837---1995
基准时钟源为网路提供最高质量的基推信号。同步网的共同点是同步基准从定时链路顶点的一个或多个基准时钟源到最低层节点的同步基准分配系统进行分配,如图2所示。同步基准时钟从项点的基准时钟源通过传输系统和中间时钟分配时,基准的相位稳定性逐步降质。
注:实际上,分配连接中相位漂动将累积。漂动累积决定于时钟产生的漂动,传输系统产生的漂动和时钟的漂动传递特性。如不适当规范漂动特性,将无法保证滑动性能指标。基准时钟源影响全网性能,目前的技术水平可以提供优良的时钟性能,其漂动值仅占全网总漂动的-小部分。
toto to
1--基准时钟源2—基准时钟源接口;3-传输系统;4——1、耳、NV型接口:定义在同步节点输出的数字分配架上,5一同步节点图2基准分配图
4.2基推时钟源要求
4.2.1长期频率偏离
基准时钟的长期频率偏离应当小于1×10-11或者与协调世界时(UTC)比对后优于1X10-11(三天)。
4.2.2基准时钟源输出的相位不连续性要求为使再生中继器和终端设备能正常工作,基准时钟源输出口的相位不连续性应限制到不超过1/8UI。
4.2.3基准时钟源输出口的最大容许的漂动要求基准时钟源输出口的最大容许的漂动用MTIE表示。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在S秒观测周期内的MTIE不应超过下面的限值:(1)当0.05(2)当5(3)当S>500时
MTIE≤100Sns
MTIE≤(5S+500)ns
MTIE≤(0.01S+X)ns
t100sn
0 -* 10-9
GB/T 15837 ---1995
(5S+50u)ns
110°102103
1对MTIE的测量,建议使用10Hz低通滤波器。2暂规定X值为3000,条件允许时可以采用1000。3全部规范示于图3。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IUs+x)ns
x=3000ns
(临时)-
10*10°
图 3基准时钟源输出可允许的最大时间间隔误差(MTIE)相对观察时间(s)的关系4.2.4基准时钟源性能的降质
基准时钟应具有亢余度,即将数个(束)振荡器组合在一起,在任意给定的时间只使用这些振荡器中的一个的输出。如果检测出一个时钟的频率大大偏离其标称值时,应将这种情况予以检测,并应将其转换到一个未降质的振荡器。
5基准接口规范
5.1基准的接口类型
基准的接口可分为四种类型:
1型:接口点的基准信号接受基准时钟源的定时控制(I型接口称之为基准时钟源接口)如图2所示;
Ⅱ型:接口点的基准信号直接接受同步节点的2级时钟(综合定时供给系统时钟或数字长途交换设备时钟)控制如图2所示;
严型:接口的基准信号直接接受同步节点的3级时钟(综合定时供给系统时钟或数字交换设备时钟)控制如图2所示;
N型:接口的基准信号直接接受4级时钟(PCM复用设备的时钟、用户交换设备时钟和远端模块时钟)控制如图2所示。
上述接口的基准信号直接接受节点时钟的定时,在实际的网内,一个节点内存在着各级时钟,为构成可靠的同步系统应当由等级高的时钟去同步等级低的时钟,则时钟的质量由主控时钟决定,如图2表小了四种接口。
5.22048kHz基准时钟源接口
本节主要规范I型基准信号接口。587
GB/T 15837-—1995
5.2.12048kHz基准信号接口点定义在基准时钟源输出如图2所示。5.2.2相位不连续性要求
见4.2.2。
5.2.3最大容许的漂动要求
见4.2.3。
5.2.42048kHz基准时钟源接口的电气性能a)2048kHz基准时钟源输出口
输出口的阻抗及电压示丁表1。
输出口的电压波形示于图4。
表12048kHz基准时钟源输出口要求豚冲形状
连接线对
测试负载阻抗
信号最大峰值电压(半峰值)
信号最小峰值电压(半峰值)
同轴线对
750电阻性
177777777
信号波形必须符合图4中所给的模框图的限制U相应于信号的最大峰值
U,相应于信号的最小蜂值
对称线对
1202电阻性
阴影区域内的倍号应是单调的;7\一同步信号的平均周期图42048kHz基准时钟源输出口波形b)2048kHz基准时钟源输入口
标称阻抗:750(同轴);
1200(对称)。
GB/T15837—1995
输入回波衰减≥15dB(在2048kHz点上)。5.2.52048kbit/s基准时钟源接口的电气性能a)2048kbit/s基准时钟源输出口输出口一般要求示于表2。
输出口电压波形示于图5。
表22048kbit/s基准时钟源输出口的电气性能脉冲形状
标称脉冲形状为矩形
每个传输方向的线对
测试负载阻抗
脉冲(传号)的标称峰值电压
脉冲(空号)的峰值电压
标称脉冲宽度
脉冲宽度中点处正负脉冲幅度比标称脉冲半幅度处正负脉冲宽度比A=100%
不管级性如何,所有有效信号脉冲(传号)都应符合图中所给模框图的限制。A值对应于脉冲信号的标称峰值一个同轴线对
752电阻性
0±0.237V
应优于0.95~1.05
应优于0.95~1.05
(244+25)
(244 50)
(244-25)
(24.1 + 21.1)
一个对称线对
1200电阻性
标称脉冲
图52048kbit/s基准时钟源输出口的波形b)2048kbit/s基准时钟源输入口标称阻抗:752同轴);
1202(对称)。
阻抗特性见表3。
GB/T15837—1995
表32048kbhit/s输入口输入阻抗特性相应于标称比特率频率(2048kHz)的百分数 2. 5% ~~5%(51. 2kHz~102. 4kHz)5% ~100%(102. 4kHz~2 048kHz)100%~150%(2 048kHz~3 072kHz)回波衰减
≥12tR
≥18dB
≥14dB
功能特性:2048kbit/s接口的顿结构应符合GB7611--87中3.3.1的要求。5.32048kbit/s基准信号接口
本节上要规范Ⅱ、Ⅱ、V型基推信号接口性能。5.3.12048kbit/s基准信号接口
2048kbit/s基准信号输人口和输出口要求与5.2.5一致。5.3.2I,Ⅲ,N型接口点上的最大时间间隔误差(MTIE)为保证滑动性能,在测量周期内应对MTIE作出规范。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在正、Ⅲ、IV型接口上,2048kbit/s基准信号的MTIE在测量周期内不应超出下列限值(对全部MTIE的测量,建议使用10Hz低通滤波器):(1)当 S<104
(1)当S>101
总规范示于图6。
MTIE(ns)
MTIE=(10-2S+10 000)ns
待研究
10 3s+ 10 000)ns
10 +10 0 10 1[010:[0* 30+ 10* 106 1010* 10%图62048kbit/s基准信号输出可允许的MTIE相对于观察时间(s)的关系图中的渐近线相当于基准时钟源的长期频率偏移率1×10°11的要求6同步网内各级间的兼容性准则
6.1同步网和定时设备的维护接口图7表示了同步节点和定时设备维护接口的示意图。用数字链路互连后的性能取决于:a)局内数字设备中时钟的质量;b)定时基准的质量;
GB/T 15837-1995
c)对设备的管理,运营和维护方法。6.2时钟准确度
时钟的质量用随时间变化的准确度和可靠性度量。时钟的准确度与不接收输入基准的情况下时钟的性能有关。在同步网中,时钟频率相对于其标称频率的最大长期偏离定义为时钟的最低准确度。二、三、四级时钟的最低准确度示于表4。加强型的含义是配备的综合定时供给系统中的主时钟短期稳定性应适应同步数字系列(SDH)对短期稳定度的要求,其相位跳变应小于10ns。6.3牵引范围
时钟能受其他时钟同步的最大输入频率偏离(与标称频率相比)定义为牵引范围。时钟的牵引范围应保证各级时钟能够接受同级或高一级时钟的同步。二、三、四级时钟牵引范围示于表4。加强型的含义同6.2节。在同步网中各级时钟的相对位置(上下级间)应按表4中所列牵引范围从上向下的顺序进行安排,不应倒置。表4各级时钟的最低准确度和牵引范围最低准确度
加强型*2A
加强型*2B
加强型?3级
1×10-11
±0.5×10-8(15年)
±1.6×10-6(20年)
±4×10-7
±4×10-7(20年)
±4×10-7
±4.6×10-(20年)
±4.6×10-6
±50×10-6
牵引范围
无规定
能与准确度为士1.6×10-\的时钟同步能与准确度为士1. 6×10~8的时钟同步能与准确度为士4.0×10\7的时钟同步能与准确度为士4.0×10-\的时钟同步能与准确度为士4.0×10\7的时钟同步能与准确度为士4.6×10-‘的时钟同步能与准确度为士4.6×10-\的时钟同步无规定
注:在20年的期限内其最低准确度仍应在规定值之内。*加强型的含义主要是配备综合定时供给系统时,其时钟短期稳定性可以适应同步数字系列(SDH)的需要。各级时钟的最低准确度和牵引范围列于表4。在同步网内各级时钟间的相对位置(上下级间)应按表中所列牵引范圈从上向下进行安排,不应倒置。6.4基准发生故障时的时钟性能
当同步基准工作正常时,用数字链路互连的数字设备不应引入滑动。当基推发生故障时,对二级、三级和四级时钟的要求如下。
6.4.1二级时钟
当二级时钟的输入基准发生故障时,应检测到故障,同步链路应发生倒换或时钟转入保持工作状态。在24h内,不应产生滑动。
6.4.2三级时钟
当三级时钟的输入基准之一发生故障时,应检测到故障,同步链路发生倒换,24小时内的滑动不应多于1次;当全部输入基准发生故障时,三级时钟应转入保持状态,24h内的滑动不应多于16次。6.4.3四级时钟
当四级时钟的输入基准发生故障时,四级时钟应工作于自由运行状态。6.5可用性
为保证可用性,二级和三级时钟应具有主、备用,当任何一个时钟发生故障时,另一个时钟应能正常作。
6.6时钟的告聲,状态显示和控制功能GB/T15837—1995
为满足网内数字设备的正常工作功能,同步网的维护中心需要对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测、控制,接口如图?所示,具体要求待定。楼内数字设备
远端维护
节点时钟
受控时钟
维护中心
图?网络和定时设备间的维护接口592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