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4610.2-2009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24610.2-2009
中文名称:滚动轴承 振动测量方法 第2部分:具有圆柱孔和圆柱外表面的向心球轴承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9-11-15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 .pdf
下载大小:2282184
相关标签:
滚动轴承
振动
测量方法
具有
圆柱
表面
向心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价格:0.0 元
出版日期:2010-04-01
相关单位信息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GB/T 24610.2-2009 滚动轴承 振动测量方法 第2部分:具有圆柱孔和圆柱外表面的向心球轴承 GB/T24610.2-2009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ICS 21. 100.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4610.2—2009/IS015242-2:2004滚动轴承
振动测量方法
第2部分:具有圆柱孔和圆柱外表面的向心球轴承
Rolling bearings--Measuring methods for vibration-Part 2: Radial ball bearings with cylindrical bore and outside surface(ISO15242-2:2004,IDT)
2009-11-15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数码防伪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10-04-01实施
振动测量方法》分为4个部分:
GB/T24610《滚动轴承
第1部分:基础;
第2部分:具有圆柱孔和圆柱外表面的向心球轴承;GB/T24610.2—2009/IS015242-2:2004第3部分:具有圆柱孔和圆柱外表面的调心滚子轴承和圆锥滚子轴承;第4部分:具有圆柱孔和圆柱外表面的圆柱滚子轴承。本部分为GB/T24610的第2部分。本部分等同采用ISO15242-2:2004《滚动轴承面的向心球轴承》。
本部分等同翻译ISO15242-2:2004。为了便于使用,本部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本文件”一词改为“本部分”;删除了国际标准的前言;
一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本部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振动测量方法
第2部分:具有圆柱孔和圆柱外表本部分由全国滚动轴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98)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杭州轴承试验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洛阳轴承研究所、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亚军、马素青、陆水根、李飞雪、郭宝霞、蔡丽萍。I
GB/T24610.2—2009/IS015242-2:2004引言
滚动轴承旋转时的振动是与运转条件有关的一种复杂的物理现象。在某一组条件下测量的单套轴承的振动值并不一定表征不同的条件下或该轴承成为一较大部件中的一个零件时的振动值。评定装有轴承的机械系统产生的声响就更加复杂,它还受界面条件、感应装置的位置和方向以及系统运转所处声学环境的影响。空气噪声一一本部分定义为任何令人不愉快的、不希望有的声音,由于术语“令人不愉快的、不希望有的”具有主观特性,因而其评定更为复杂。可以认为轴承的结构振动是最终导致空气噪声产生的驱动源。GB/T24610的本部分仅列人了经过选择的轴承结构振动的测量方法。轴承振动可采用许多方法中的任一种来评定,不同的评定方法使用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和测试条件。没有任何一组表征轴承振动的数值能够对所有可能的使用条件下的轴承振动性能进行评定。最终,还应根据已知的轴承类型、使用条件以及振动测试目的(例如:是作为制造过程诊断,或是作为产品质量评定)等,来选择最适用的测试方法。因此,轴承振动标准的适用范围并不是通用的。但对于GB/T24610的本部分而言,只将某些适用范围十分广泛的方法确立为标准方法。GB/T24610的本部分详细规定了在测试装置上,评定具有圆柱孔和圆柱外表面的向心球轴承振动的方法。
1范围
GB/T24610.2--2009/IS015242-2:2004滚动轴承振动测量方法
第2部分:具有圆柱孔和圆柱外表面的向心球轴承
GB/T24610的本部分规定了在所确立的测试条件下,接触角不大于45°的单列和双列向心球轴承的振动测量方法。
GB/T24610的本部分适用于具有圆柱孔和圆柱外表面的向心球轴承,不适用于具有装填槽的轴承和三点、四点接触球轴承。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24610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1800.2一2009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极限与配合第2部分:标准公差等级和孔、轴极限偏差表(ISO286-2:1988,MOD)GB/T2298—1991机械振动与冲击术语(neqISO2041:1990)GB/T3141—1994工业液体润滑剂ISO黏度分类(eqvISO3448:1992)GB/T4199--2003滚动轴承公差定义(ISO1132-1:2000,MOD)GB/T6930—2002滚动轴承词汇(ISO5593:1997,IDT)GB/T24610.1—2009滚动轴承振动测量方法第1部分:基础(ISO15242-1:2004,IDT)ISO554调节和/或试验用标准大气规范ISO558调节和试验标准大气定义ISO3205优选试验温度
3术语和定义
GB/T2298—1991、GB/T4199—2003、GB/T6930-—2002和GB/T24610.1—2009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4测量程序
4.1转速
转速的设定值为30s-1(1800r/min),其偏差为%。经制造厂与用户协商,也可采用其他转速及偏差。例如:对于较小尺寸段的轴承,可以采用较高的转速[40s-1~60s=1之间(2400r/min~3600r/min之间)],以便获得合适的振动信号。反之,对于较大尺寸段的轴承,可以采用较低的转速[10s-1~20s-1之间(600r/min~1200r/min之间)],以避免球和滚道可能产生的损伤。
4.2轴承轴向载荷
应对轴承施加轴向载荷,其设定值规定在表1中。1
GB/T24610.2—2009/ISO15242-2:2004经制造厂与用户协商,也可采用其他轴向载荷及偏差。例如:根据轴承结构以及所使用的润滑剂,可以采用更高的载荷以防止球与滚道产生打滑;或采用更低的载荷以避免球和滚道可能产生的损伤。表1轴承轴向载荷的设定值
轴承外径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测量和评定方法
测量的物理量
单列和双列深沟和调
心向心球轴承
接触角
1023°
单列和双列角接触向心球轴承
接触角
23a45°
轴向载荷的设定值/N
测量时设定的物理量为径向振动速度,Ur.ms.(μm/s)。5.2频率范围
在个或多个频带内用于测量速度信号所设定的频率范围规定在表2中。表2设定的频率范围
转速/(r/min)
低频带(L)。
中频带(M)a
设定的频率/Hz
高频带(H):
a除公称转速1800r/min之外,频率范图应根据转速比例进行调整。除非制造厂与用户协商一致,一般情况下,不应采用低于50Hz或高于10000Hz的频率。注:如果某一特定的频率范围对轴承获得良好运转极为重要时,经制造厂和用户协商也可采用其他的频率范围。也可选择使用频谱分析法对振动信号进行分析。5.3峰值测量
通常,被测轴承中的表面缺陷和/或污染常常造成时域速度信号的峰值或尖锐脉冲,经制造厂与用户协商,可以考虑将峰值或尖锐脉冲的检测,作为一种补充选项。根据轴承的类型和使用条件,可以采用不同的评定方法。
5.4测试步骤
除单列角接触球轴承外,所有轴承在测试时,应在外圈的一侧施加轴向载荷,然后在外圈的另一侧施加轴向载荷进行重复测试。单列角接触球轴承应在可承受轴向载荷的方向上进行测试。用于诊断分析时,应在轴承外圈相对于传感器的不同角位置处进行多点测量。对于可接收的轴承,在相应频率范围内的最大振动示值应在制造厂与用户协商的极限值内。测试持续时间按GB/T24610.1—2009中6.5的规定。2
6测量条件
6.1轴承的测量条件
6.1.1预润滑
GB/T24610.2—2009/ISO15242-2:2004预润滑(脂润滑、油润滑或固体润滑)轴承,包括密封轴承和防尘轴承,应在供货状态下测试。注:与6.1.2和6.1.3中的参照条件相比,某些脂润滑剂、油润滑剂或固体润滑剂,会提高或降低轴承的振动水平。下列参照条件(6.1.2和6.1.3)通常适用于未经预润滑的轴承。然而,这些条件也适用于那些对振动水平不可接收的原因有争议时的情况。6.1.2轴承的清洁度
由于污染物影响振动水平,因此,轴承应进行有效的清洗,注意不要引入污染物或其他振源。注:某些防锈剂可满足振动测试的润滑要求(见6.1.3),此时不必清除防锈剂。6.1.3润滑
在测试前,轴承应使用公称黏度在10mm2/s~100mm2/s之间并经过滤的润滑油(过滤精度不低于0.8μm)中进行充分润滑。其他要求规定在GB/T3141一1994中。润滑过程中应进行试运转,以使轴承内的润滑剂均匀分布。注:为适应轴承的应用要求,经制造厂与用户协商,也可使用其他黏度的润滑剂。6.2测试环境条件
轴承应在不影响振动测试的室温环境中进行,其他要求规定在ISO554、ISO558和ISO3205中。6.3测试装置条件
6.3.1主轴/心轴的刚度
用于支承和驱动轴承内圈的主轴(包括心轴)的设计与结构,不仅可传递旋转运动,而且本质上还可作为内圈轴线的刚性参照系。在使用的频带范围内,主轴/心轴和轴承内圈之间振动的传递与所测量的振动速度相比,可以忽略不计(在有异议的情况下,其精确值应由制造厂与用户协商确定)。6.3.2加载机构
理论上,用于对轴承外圈施加载荷的加载机构的设计与结构,应使外圈在所有方向一一径向、轴向、角向或挠曲型(视轴承类型而定)的振动本质上处于自由振动状态。6.3.3轴承外加载荷的大小和对中精度施加于轴承外圈上的恒定外加轴向载荷的大小规定在4.2中。由于各机械零件的接触而引起的轴承套圈的变形与被测轴承自身的几何精度相比可忽略不计。外加载荷的位置和方向应与主轴旋转轴线相重合,其偏差不应超过图1和表3所规定的范围。测量方法按附录A的规定。
&外加载荷的轴线。
b轴承内圈旋转轴线。
c见表3。
图1载荷轴线相对于轴承内圈旋转轴线的偏差3
GB/T24610.2---2009/ISO15242-2:2004表3载荷轴线相对于轴承内圈旋转轴线的偏差值轴承外径
与轴承内圈旋转轴线间的径向偏差H/mm
6.3.4传感器的轴向位置和测量方向传感器的定位如下:
设定的轴向位置:在外圈外表面上且对应于受载外圈滚道制造厂应提供该数据。
图2测量
与轴承内圈旋转轴线间的角度偏差β/(°)
与球接触处的中部平面上(见图2),轴承传感器设定的轴向位置
替代位置(深沟球轴承除外):位于外圈宽度的中心,见图3(这种测点位置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振动信号)。
图3测量
可供选择的传感器测点位置
传感器的位置确定后,允许的最大轴向位置偏差为:-外径≤70mm时,士0.5mm;
外径>70mm时,士1.0mm。
GB/T24610.2—2009/IS015242-2:2004方向:垂直于旋转轴线(见图4)。在任何方向上与径向中心线的偏差不应超过5°。≤5/
a在任何方向。
6.3.5心轴
图4与径向轴线的偏差
用于安装轴承内圈的心轴圆柱表面,其外径公差应符合GB/T1800.2一2009中f5级的规定,且具有最小的几何误差,确保心轴以滑配合装人轴承内孔中。6.4对操作者的要求
合格的操作者应确保按GB/T24610的本部分的规定进行振动测量。5
GB/T24610.2—2009/IS015242-2:2004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外加轴向载荷对中精度的测量
加载机构的偏移量是利用安装在主轴挡板上(见图A.1)的两个千分表进行测量的,两个千分表在轴向间隔一定的距离。主轴应缓慢转动,于分表可测量加载活塞的径向跳动,由两个于分表测得的径向跳动应根据被测轴承的轴向位置加以校正,以便能够与表3所规定的极限偏差进行比较。
外加轴向载荷对中精度的测量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