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15943-1995 广播声频通道技术指标测量方法
GB/T 15943-1995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5943-1995

中文名称:广播声频通道技术指标测量方法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 Measurement methods for technical indicators of broadcast audio channels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1995-01-02

实施日期:1996-08-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420620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电信、音频和视频技术>>33.160音频、视频和视听工程

中标分类号:通信、广播>>广播、电视网>>M60广播、电视网综合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平装16开, 页数:13, 字数:21千字

标准价格:12.0 元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95-12-21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单位:国际广播电台

归口单位:全国广播电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国家技术监督局

主管部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播控系统声频通道技术指标测量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广播声频通道技术指标的测量。 GB/T 15943-1995 广播声频通道技术指标测量方法 GB/T15943-1995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33.16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5943—1995
广播声频通道技术指标测量方法Technicalspecificationmeasuringmethod of broadcasting audio channel1995-12-21发布
国家技术监督局
1996-08-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广播声频通道技术指标测量方法Technical specification measuringmethod of broadcasting audio channel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播控系统声频通道技术指标测量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广播声频通道技术指标的测量。2引用标准
GB1779.16.30mm广播录音磁带性能测试方法GB1779.26.30mm广播录音磁带最低性能要求广播用录音机测试用磁带
GB1780
GB1781
GB5440
GB9003
3术语
广播录音基准带
广播用立体声录音机
调音台基本特性测量方法
3.1播出通道broadcastingchannel传送广播节目的声频通道。包括直播通道、录播通道和实况广播通道。3.2直播通道directbroadcastingchanne从播出机房的调音台的传声器输入端起到线路放大器输出端止的播出通道。3.3实况广播通道outsidebroadcastingchannelGB/T15943—1995
从实况广播点的调音台的传声器输入端起到播控中心的线路放大器输出端止的播出通道。3.4录播通道recordedbroadcastingchannel从播出机房的放音机的放音放大器输出端即放音磁头起到线路放大器输出端止的播出通道,并同时能够进行录音。
3.5录音通道recordingchannel
录制广播节目的声频通道,是从调音台的传声器输入端起到录音机的录、放音输出端止的声频通道。
3.6复制通道copyingchannel
从放音机的放音放大器输入端经调音台到录音机的输出端止的声频通道。3.7工作磁平operatingrecordedlevel音量表指示到0VU刻度时的磁带上的剩余磁通量。本标准推荐用参考频率信号录音,当带速为38.1cm/s和19.05cm/s时,以255nWb/m作为工作磁平。3.8最高录音磁平maximurrecordedlevel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12-21批准1996-08-01实施
GB/T15943—1995
是指磁带上所录信号的谐波失真到达规定值时的磁平。本标准规定当带速为38.1cm/s和19.05cm/s,信号频率为1000Hz时,三次谐波失真到达3%为其规定值,即最高录音磁平。
3.9额定输入电平ratedinputlevel根据国家标准或生产厂规定的声频设备的输入电平。3.10正常工作电平normaloperatinglevel使声频设备的音量表指示达到0VU(100%)刻度时的电平。3.11正常工作状态normaloperatingstatus在规定测试条件下,将参考频率的额定信号源电动势与额定信号源阻抗串联后连接到调音台的输入端。按照生产厂规定的电平,调节被测通道的音量控制器和总音量控制器,使输出电平达到正常工作电平。
3.12正常放音状态normalreproducingstatus在规定测试条件下,用放音校准带的“工作磁平”部分放音,调节录音机或放音机放音放大器的增益,使输出电平达到正常工作电平。3.13正常录音状态normalrecordingstatus在规定测试条件下,对录音机的录音放大器输入参考频率的额定输入电平信号时,调节录音放大器的增益,使输出电平达到正常工作电平。4测试条件
4.1环境条件
温度:15℃~35℃
相对湿度:45%~80%
气压:85kPa~105kPa
4.2使用电源
电压:单相220V土10V(交流)
频率:50Hz士1Hz
4.3除被测通道外,调音台内各通道的音量控制器都置于增益最小位置。4.4调音台的音调控制器,除被测试实况广播通道外,都置于幅频特性平直位置。4.5测试前调整好放音机和录音机的磁头方位角及录音偏磁电流,并调整幅频特性。4.6被测通道中设备之间的连接和线放输出的负载均按实际工作情况进行测试。4.7直播和实况广播通道的测试频率与电压:4.7.1测试通道幅频特性使用的频率为:31.5Hz,40Hz,63Hz,125Hz,250Hz,500Hz,1kHz,2kHz,4kHz6.3kHz,8kHz,12.5kHz,14kHz,16kHz,18kHz与20kHz,根据被测通道的幅频特性而定。
用1000Hz信号正常工作电平作为幅频特性参考值。4.7.2测试通道总谐波失真时,应在放大器幅频特性范围内按照4.7.1规定的优选频率进行测量,般可选择若干频率测量,如31.5Hz(或40Hz)63Hz,125Hz,1kHz,4kHz,8kHz和16kHz等。测试电平高于正常输出电平6dB。
4.7.3测试立体声通道电平差、相位差和串音衰减时,按照4.7.1的规定选用测试频率。测试电平差和相位差时左、右通道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测试串音时的信号电平高于正常输出电平6dB。4.8录播、录音与复制通道的测试频率与电平:4.8.1测试放音机或录音机放音部分的放音校准带技术要求见表1。2
工作磁平
信号频率,Hz
磁平,nWb/m
总谐波失真,%
持续时间,s
方位角校准
信号频率,Hz
磁平,dB
持续时间,$
幅频特性
信号频率,Hz
频率误差
信号频率磁平,dB
磁平误差,dB
持续时间+s
GB/T15943—1995
1000±30
255(0dB)
16×10°±30或12.5×10°±30-6
1×108
16×10或12.5×103,
1×108
2×108
250500
10×103
14×108
12.5×103
16×10318×103
《±2%
f<10kHz,±0.5
f>10kHz,<±1
19.05cm/s
1000±30
255(0dB)
12×10±30或10×10°±30
1×103
12.5×108或10×10%
1252505001×103
2×103
10×10%
16×103
6.3×1038×108
4×108
12.5×103
14×108
f<10kHz,<±0.5
f>10kHz,<±1
4.8.2测试录音与复制通道的幅频特性时,按放音校准测试带使用的频率与磁平进行测试。4.8.3测试通道总谐波失真度时,应在40Hz~6.3kHz范围内选若干频率进行测量。一般可选用三个频率如:125Hz、1kHz和4kHz用高于工作磁平6dB进行测试。4.8.4供放音部分测试用的失真度测试带的测试频率与磁平的要求与4.8.3相同。4.8.5基准带作为广播录音磁带的三项电声性能(指工作偏磁,相对灵敏度和相对幅频特性)的计量基准的磁带。本标准规定采用基准带测试录放通道。注:在测试运行指标时可采用实际录音用的磁带。4.8.6测试通道相位差与电平差,用4.8.1所规定的频率和磁平测量。测试通道串音衰减时使用的频率与磁平同4.8.3。
5测量设备的技术要求
应符合GB5440的有关规定。
6直播通道测试方法
仪器连接如图1所示。
6.1信号噪声比
GB/T15943—1995
图1单声道测量图
学出负站
为京度发
6.1.1调音台置于正常工作状态,用音频信号发生器送出的1000Hz信号,调整线放的音量控制器,使通道输出电平N达到正常工作电平。6.1.2断开调音台的输入接线换上一个屏蔽良好的等效信号源阻抗R.,断线放输出端测得通道噪音电平。
6.1.3通道正常工作电平与通道噪声电平之差,即为在额定输入电平下的通道信号噪声比。6.2幅频特性
6.2.1同6.1.1。
6.2.2按照4.7.1规定改变音频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并保持其输出电平Nu1不变,在线放输出端测得各个测试频率的通道输出电平,将这些电平与1000Hz的输出电平相减,即得通道幅频特性。6.3总谐波失真
6.3.1加大音频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平Nu1,使通道输出电平高于正常工作电平6dB,在线放输出端用失真度仪测得1000Hz信号的通道总谐波失真。6.3.2按照4.7.2规定改变音频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并调整信号电平N使通道输出电平高于工作电平6dB。在线放输出端用失真度仪测得各个测试频率的通道总谐波失真。测试立体声通道仪器连接如图2所示。N
匹式卫路
图2立体声通道测量图
用音频信号发生器送出的1000Hz信号,将左右两个通道设备的电平置于正常工作状态。6.4电平差
6.4.1同6.1.1。
6.4.2按照4.7.1规定改变音频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并保持其输出电平N不变,在两个通道的线放4
GB/T15943—1995
输出端测量各个测试频率的电平值,两个通道的输出电平相减,即为电平差。6.5相位差
按照6.4的方法在线放输出端用相位计测量各个测试频率的通道相位差。6.6串音衰减
用音频信号发生器送出的信号进入其中一个通路,按照4.7.1规定改变其频率,并调整信号电平Na值,使这个通道的输出电平高于正常工作值6dB。在另一个通道的输入端跨接一个屏蔽良好的等效电阻R,在两个通道的线放输出端用选频表或带通滤波器测量各个测试频率的电平,将输出端测得的电平相减,即为通道间串音衰减。7实况广播通道测试方法
测试仪器连接如图3所示。
图3实况广播通道测量图
物所低率
将实况广播点的转播调音台置于正常工作状态,将播控系统的调音台的音调控制器调整到使通道幅频特性达到平直的位置,调整调音台与放线的音量控制器,使通道输出电平N达到正常工作电平。7.1信号噪声比
测试方法参照6.1
7.2幅频特性
测试方法参照6.2。
7.3总谐波失真
测试方法参照6.3。
7.4电平差
测试方法参照6.4。
7.5相位差
测试方法参照6.5。
7.6串音
测试方法参照6.6。
立体声通道测量如图4所示。
8录播通道测试方法
测量仪器连接如图5所示。
就套机
随应践围
GB/T15943—1995
图4立体声通道测量图
酮者台
图5录播通道测量图
用放音校准带的工作磁平部分测试,将放音机置于正常放音状态,调整调音台与线放的音量控制器,使各自的输出电平达到正常工作电平。8.1信号噪声比
GB/T15943—1995
将磁带挑离放音头或用非磁性带放音,在线放输出端测得通道噪声电平,通道正常工作电平与通道噪声电平之差,即为通道信号噪声比。8.2幅频特性
以放音校准带的频率特性部分放音,在线放输出端测得通道幅频特性。8.3总谐波失真
8.3.1用失真度测试带放音,在线放输出端测得各个频率的通道总谐波失真。8.3.2在音频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接感应线圈,将线圈接触到放音磁头缝,通过感应输入放音放大器,按照4.8.3规定改变音频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并调整其电平,使放音放大器的输出电平高于正常工作电平6dB,调整调音台被测通道的音量控制器使通道输出电平高于正常工作电平6dB,在线放输出端用失真仪测得的各个测试频率的通道总谐波失真。8.4抖晃
通道抖晃,即录音机的抖晃。
8.5电平差
8.5.1测试仪器连接如图6所示。欢
图6立体声测量图
用放音校准带的工作磁平部分放音,将放音机的左右两个通道置于正常放音状态。调整调音台与线放的音量控制器,使左右两个通道的输出电平达到正常工作值。8.5.2用放音校准带的幅频特性部分放音,在两个通道的线放输出测量各个测试频率的电平,两个通道的输出电平相减,即为电平差。8.6相位差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按照8.5的方法,在两个通道的线放输出端用相位计测量各个测试频率的左右通道的相位差。8.7串音衰减
8.7.1用串音测试带放音在两个通道的线放输出端用选频表或带通滤波器测量通道间的串音衰减。8.7.2用音频信号发生器送出的信号通过一个高阳值的串联电阻进入放音机的立体声磁头中的一个磁头,按照4.8.3规定改变音频信号发生器频率,并调整信号电平使这个通道的输出电平高于工作电平6dB,另一个通道未加信号,在两个通道的线放输出端用选频表或通道谐波器测量各个频率的电平。将输出端测得的电平相减即为通道串音。9录音通道测试方法
测试仪器连接如图7所示。
GB/T15943—1995
基蕉带
图?录音通道测量图
装肌抗
用音频信号发生器的1000Hz信号置调音台手正常工作状态,并将录音机分别调整到正常放音状态与正常录音状态,使通道输出电平达到正常工作电平。9.1信号噪声比
9.1.1用1000Hz信号按工作磁平通过录放通道对基准带进行录音。9.1.2在调音台的输入端,改接屏蔽良好的等效讯号源电阻,对基准带的已录部分进行消磁,然后倒回放音,在放大器输出端测得通道噪声电平。9.1.3通道正常工作电平与通道噪声电平之差,即为录音通道的信号噪声比。9.2幅频特性
9.2.1用1000Hz信号通过录放通道对基准带进行录音,减少音频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平Nal,使输出电平降低6dB。
9.2.2按照4.8.2规定改变音频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并保持输出电平N不变,用录放通道测试带进行录音,重放已录部分,测得通道幅频特性。9.3总谐波失真
9.3.1按照4.8.3的规定改变音频信号发生器的频率,通过录放通道对基准带进行录音,调整信号发生器输出电平Nu1,使输出电平高于工作电平6dB,测得各个测试频率的通道总谐波失真。9.3.2加大音频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平Nu1,测量各个测试频率信号的通道总谐波失真达到3%时的输出电平,即为录音通道最高输出电平。9.3.3用音频信号发生器送出的10kHz,测量10kHz信号达到饱和时的录放音输出电平,即为高频饱和输出电平。
9.4抖晃
通道抖晃,即录音机抖晃。
9.5电平差
9.5.1测试仪器连接如图8所示。8
最减网格
我网路
GB/T15943—1995
图8立体声测量图
基游带
相经计
和选频表
用音频信号发生器的1000Hz信号将调音台的左右通道置于正常工作状态,并将录音机左右通道分别调整到正常放音状态与正常录音状态。9.5.2调整音频信号发生器送出的1000Hz信号电平Nul,使录放音输出电平降低6dB。9.5.3按照4.8.6规定改变音频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并保持输出电平Nu不变,通过录放通道对基准带进行录音,重放已录部分,测得各个测试频率的左右通道放音电平,两个通道放音电平相减即为电平差。
9.6相位差
按照9.5的方法,在录音机的放音部分输出端用相位计测量各个测试频率的左右通道的相位差。9.7串音衰减
用音频信号发生器送出的1000Hz信号进入其中一通道,按照4.8.6规定改变其频率,并调整信号电平Na值,使录放通道的输出电平高于正常工作电平6dB,在另一个通道的输入端跨接一个屏蔽良好的等效电阻Rs。通过录放通道对基准带进行录音,重放已录部分,用选频表或带通滤波器测量未加信号通道的放音输出电平,将两个通道测得的电平相减,即为通道间串音衰减。10复制通道测试方法
测试仪器的连接如图9。
图9复制通道测量图
置录音机于正常放音状态,用放音校准带的1000Hz工作磁平部分在放音机上放音,调整通道中各设备的音量控制器,使各自的输出电平达到正常工作值。9
10.1信号噪声比
GB/T15943—1995
10.1.1用放音校准带的1000Hz工作磁平部分放音,通过录放通道对基准带进行录音,然后在放音机上将磁带挑离放音头或非磁性带放音,并对已录部分进行消磁,并倒回放音,在录音机的放音放大器输出端测得通道噪声电平。
10.1.2录音机的正常放音输出电平与通道噪音电平之差即为通道信号噪声比。10.2幅频特性
用放音校准带的幅频特性部分在放音机上放音,通过录音通道对基准带进行录音,重放已录部分,测得通道幅频特性。
10.3总谐波失真
10.3.1用失真度测试带在放音机上放音,用录音通道测试带在录音机上录音,调整放音机的音量控制器,使录音机的录放音输出电平高于工作电平6dB,将已录部分倒回放音,测量各个测试频率信号的总谐波失真。
10.3.2在音频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接个感应线圈,通过感应将信号输入放音机的放音放大器,用录音通道测试带在载乐机上录音,按4.8.3规定改变音频信号发生器的频率,调整其输出电平Na1,使录音机的录放音输出电平高于正常工作电平6dB,将已录部分倒回放音,测量各个测试频率信号的总谐波失真。
10.3.3放大音频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平Nal,测量各个测试频率信号的通道谐波失真达到3%时的输出电平,即为最高输出电平。
10.3.4用音频信号发生器送出的10kHz信号录音,测得10kHz信号达到饱和时的录放音输出电平,即为高频饱和输出电平。
10.4电平差
10.4.1测试仪器连接如图10所示。基雄带
图10立体声测量图
相总计
置录音机于正常放音状态,用放音校准带的1000Hz工作磁带部分在放音机上放音,同时用录音机录音,调整各设备的左右通道的音量控制器,使各自的输出电平达到正常工作电平。10.4.2用放音校准带的频率特性部分在放音机上放音,通过录音通道对基准带进行录音,重放已录部分在录音机的放音部分输出端测量各个频率时左、右两个通道的电平值,将两个电平值相减即电平差。10.5相位差
按照10.4的方法在录音机的放音部分输出端测量各个频率的左右通道的相位差。10.6串音衰减
10.6.1用串音衰减测试带在放音机上放音,通过录音通道对基准带进行录音,重放已录部分,在录音机的放音部分的左右通道输出端测量各个频率的电平值,两个通道电平值之差即为串音衰减。10
GB/T15943—1995
2用音频信号发生器送出的1000Hz信号,通过一个高阻值的串联电阻进入放音机的立体声磁10.6.2
头中的一个绕组,通过录音通道对基准带进行录音,并调整信号电平,使录音机输出的电平高于正常工作电平6dB,按照规定分别记录各个频率的信号。然后重放已录部分,用选频表或带通滤波器测量未加信号通道的录放音输出电平,两个通道的电平值相减即为串音衰减。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部提出。本标准由广播电影电视部标准化规划研究所负责技术归口。本标准由国际广播电台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邵昌耀、王泽祥。11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