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14581-1993 水质 湖泊和水库采样技术指导
GB/T 14581-1993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4581-1993

中文名称:水质 湖泊和水库采样技术指导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1993-08-30

实施日期:1994-04-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224328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环保、保健与安全>>>>13.060.10天然水资源

中标分类号:环境保护>>环境保护采样、分析测试方法>>Z12液体介质与植物、动物、人体器官采样方法

关联标准

采标情况:≈ISO 5667-4-87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平装16开, 页数:9, 字数:12千字

标准价格:10.0 元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93-08-30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归口单位: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发布部门:国家环境保护局 国家技术监督局

主管部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湖泊和水库采样方案设计、采样技术、样品保存和处理的详细原则。本标准不包括微生物检验的采样。本标准适用于湖泊和水库。 GB/T 14581-1993 水质 湖泊和水库采样技术指导 GB/T14581-1993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水质湖泊和水库采样技术指导
Water quality-Guldance on sainpling techniqucs fromlakes,natural and man-made
本标准为水质采样标准第四部分,G/T 14581—93
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056t67一4:1987《.水质采样第四部分:湖泊和水浑采样指导》,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规定了湖泊和水库采样方案设计、采样技术,样品保存和处理的详细原则。本标准不包括微生物检验的采样。本标谁适用于湖泊和水库。其上要日的有以下三种:1.1水质特性检测
水体长期的质量检测。用于谢查研究湖库水质状况及发展趋势。1.2水质控制检测
在水体中·个或几个指定的采样点进行长期水质检测。1.3特殊情况的检测
当有生物种类或种群发生障碍、死亡或其他异常现象(水华、颜色等)出现时对污染的鉴利测定。2引用标
GB6816水质词汇第部分和第部分GB12997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GH12998水质采伴技术指导
GB12999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3定义
3.1是点水样
就时间和地点而言,从水体中不逆续地随机采集的样品。3. 2深度样品组
从水体的特定地点的不同深度采集的一-组样品。3.3平面样品组
从水体特定深度的不同地点采集的一组样品。3.4综合样品
3.4.1深度综台样
从水体的特定地点·在同-一垂直线上,从表层到沉积层之间,或其他规定深度之间,连续或不连续地采集两个或更多的样品经混合石所得的样品。3.4.2平面综合
国家环境保护局1993-08-14批准1994-04-01实施
GB/T 14581-- 93
从水体特定深度的不同地点采集的一红水样,经混合后的样品。4采样设备
4.1材质
采样容器的材质(如不锈钢或塑料)应尽可能不与水发生作用。制造容器的材料在化学和生物片面应具有惰性,使样品组分与容器之间的反应减到最低程度,光可能影响水样中的生物体,并因此产生不希望的化学反应,选材时要予以考患。4.2设备类型
4.2.1崴元式采样器和表层采样器敬开式来样器为开口容器,用于采集囊层水和靠近丧层的水。尚有飘浮物质时,不可能采集到有化表性和再现性好的样品。
4.2.2闭管式采样器
闭管式采样器为装有可遥控操作或白动开合的阀门或闸门的空心体,能够在到达预定水深处迅速关闭,用于采集定点水样或一组样品,或深度综合样品。采样器应装有排气装骨,以采集到不与管内积存空气(或气体)混合的水样。在靠近底部采样时,注意不要搅动水和沉积物的界面。有些采样器带有机械或遥控脱扣装置,当接触到沉积物时自动关闭。这种采样器特别适合集靠近沉积物界面的水样。4.2.3插水装置
抽水装置上要有手播式和电动式两种。使用时用电缆绳将它们效至所要求的深度或者固定在果样位置。
用抽水泵和用闭管式采样器采集生物样时,其结果可能出现差异。泵的类型、泵速、抽水压力、管内的水流速度都会影响样品的采集。不同生物种类也可能对不同类型泵的采样有不同的反应。5采样步骤
5.1采样位置
采样点位布设的选择,应在较大的采样范围进行详尽的预调查,在获得足够信息的片础上,应用统计技术合理地确定。
采样点位的布设应充分考您如下因素:3.湖汀水体的水动力条件;
潮库面积、湖盆形态:
c.补给条件、山水及取水;
d.排污设施的位置和规模;
e,污染物在水体中的循环及迁移转化:f.湖泊和水库的区别。
如果需要评价湖(库)流影响,必须采用专门的测量方案。5.1.1采样点位的水平分布
5.1.1.1水质特性的采样点
许多潮拍、水车具有复杂的岸线,或儿个不向的水面组成,由丁形态的不规则可能出现水质特性在水平方向「的明显差异。为了评价水质的不均匀性,需要布设若干个采样点,并对其迹行初步调查。所搜集到的数据可以使所需要的采样点有效地确定下来。湖库的水质特性在水平行向未早现明显举异时,允许只在水的最深位以上布设一个采样点。采样点的标志要明显,采样标志可采用浮标法,六分仪法、岸标法或无线电导航定位等米确定5.1.1.2水质控制的采样点
采样点应设在靠近用水的取水口及主要水源的入口。5.1.1.3特殊情说的采样点
GB/T 14581 :93
在观察到出现异常现象的地点,通常要进行一次或几次采样。采样地点应在报告中消楚地表明,如有可能可采用图示方法。
5.1.2采样点的垂直分布
出于分层现象,湖泊和水库的水质沿水深方向可能出现很大的不均勾性.其源囤来白水面(逐光带内光合作用和水温的变化引起的水质变化)和沉积物(沉积层巾物质的溶解)的影响,此外,悬浮物的沉降也可能造成水质垂直向的不均勾性,在斜温层也常常观察到水质有很大差异。基于上述情况,在非均匀水体采样时,要把采样点深度间的距离尽可能缩短。采样层次的合即布设决定于所需要的资料和局部环境初步调查可使用探测器(如测量温度、溶解氧、PH值,电导、浊度和叶索的荧光)。探测器可提供连续的或短间隔的检测。错开采样深度可显示出全部垂直的不均匀性,采样方案一且硫定,就要严格地执行。采样过程中如果变动了方案,所测得的数据就缺乏可比性。当湖,库沿水深方向水质变化很太时,可使用·组采样器同时进行采样。5.2采样颊和样时间的选择
湖泊和水库的水质有季节性的变化,采样颊率取决」水质变化的状况及特性通常,对于长期水质特性检测,可根据研究月的与要求取合理的监测频率,采定点水样的间隔时间一个月是允许的:对于永质控制检测,采样时间问隔可以缩短到一周,如果水质变化明显·则每天都需要采样,其至连续采样。
此外,对于在大内的某-时刻经常发生明显变化的水质,而变化趋势的检测又很重要时,采样应在每大的同一时刻进行,以减少时间因素对水质检测带来的影响。如果日内变化具有特殊意义,建议每隔 2~3 h 采一次样,
5.3采样方法的选择
采样方法的选择取决」采样方案所规定的日的。特殊情况的采样,或以水质控制为目的的采样在人多数情况下采集定点水样。如蓝测水质特性,可使用一组定点水样.也以用综合样。单独分析一组定点水样费用太高,为了降低分析费用,常常把定点水样混合后分析。综合样只能表示平均值,不能显示极端情况下的状况和质量的变化范围,比较台理的办法是在短的时间间隔内取综合样与较长的时间间隔内取一组定点水样,将两种采样方法结合起米。5.4样品的运输、固定和保存
因气体交换、化学反应和生物代谢,水质变化很快,因此,送往实验牵的样品穿器要密封、防震、避免日光照射、过热的影响。当样品不能很快地进行分析时,样品需要固定、双善保存。短期忙存时,可以2~5C冷藏.较长时间的贮存应将样品冷冻至一20C。样品冷冻过程,部分组分可能浓缩到最后冰冻的样品的中心部分,所以在使用冷冻样品时,要将样品全部融化。也可以采用加化学药品的方法保存,但应注意,所选择的保存方法不能十扰以后的样品检验,或影响检测结果,在现场测定记录中要记录所有样品的处理及保存步骤.测量并记录现场温度。--些物理参数如pI值应现场测定或者尽快测定。
6安全保护
为了保证工作人员、仪需的安全,必须考虑气象条件;在人而积水体上采样时,所用船只要坚固,要使用救生圈和救生绳;在冰层覆盖的水体来样之前,要仔细检香薄冰层的位置和范围,要选择任何气候条件下都能方使地进行频繁采样的地点,尽可能避免从不安全的湖岸等危险地点采样。7样品的识别和记录
应记述每个采样点的情况。在进行长期采样过程中,条件不变时,就不必每次采样都重复说明,仪叙述现场进行的检测和容易变化的条件,如气候条件和观察到的异常情况。GE/T1458193
因某种特殊原因采样时,应给出详细资料,包括采样原因及所采取的保存方法。报告中应包括示意图。报件示例见附录A。
湖库名称:
采样原因:
样点的特征:
采样时:开始
采样方法:
深度样品组:数量
深度综介样:在
采样点观察:
有、无冰层
水颜色
水生植物
飘浮物
地区天气情况,
云城(%)
备注:
GB/T14581--93
附录A
湖泊和水库采样报告
(补充件)
采样点位置:
其深度各为
日期:
m之阿暴接
记录人
采样点
采样时间
样品的处理及保存情况:
CB/T 14581-- 93
附录B
现场测定记录Www.bzxZ.net
(补充件)
测定人
记录人
透明度
附加说明:
GB/T 14581 : 93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标准司提出。本标准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振庄、陈佩:本标准委托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负责解释。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