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行业标准 > NB/SH/T 0817-2010 半固体和固体沥青密度的测定 镍坩埚法
NB/SH/T 0817-2010

基本信息

标准号: NB/SH/T 0817-2010

中文名称:半固体和固体沥青密度的测定 镍坩埚法

标准类别:其他行业标准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10-05-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 .pdf

下载大小:5010329

相关标签: 固体 沥青 密度 测定 坩埚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采标情况:MOD ASTM D3289-2003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石化出版社

标准价格:0.0 元

出版日期:2010-10-01

相关单位信息

发布部门:国家能源局

标准简介

NB/SH/T 0817-2010 半固体和固体沥青密度的测定 镍坩埚法 NB/SH/T0817-2010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75.140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化工行业标准NB/SH/T0817-2010
半固体和固体沥青密度的测定
镍埚法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density of semi-solid and solid asphaltNickelcruciblemethod
2010-05-01发布
国家能源局
2010-10-01实施
NB/SH/T0817—2010
本标准修改采用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ASTMD3289-03《半固体和固体石油沥青材料密度测定法(镍埚法)》。
本标准根据ASTMD3289-03重新起草。为适合我国国情,本标准在采用ASTMD3289-03时进行了编辑性修改和技术性修改。本标准与ASTMD3289-03的主要差异:采用国际单位制,删除ASTMD3289-03中非国际单位制。依据ASTMD3289-03对天平的精度要求,采用能保证称准至0.001g电于天平替代ASTMD3289-03中采用的机械天平。
将ASTMD4311中的体积修正因子表作为资料性附录列出。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油沥青分技术委员会技术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重质油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国祥、张小英、张玉贞。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1范围
半固体和固体沥青密度测定法
(镍埚法)
NB/SH/T0817—2010
1.1本标准适合于通过称量半固体和固体沥青材料在空气中和水中的质量测定其密度。注:半固体和固体沥青材料的密度可以用GB/T8928进行测定。1.2本标准未涉及有关使用的安全规定,标准使用者有责任在使用前制定合适的安全应用规程。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CB/T8928半固体和固体石油沥清材料密度测定法GB/T11147石油沥青取样法
ASTMD4311确定修正到基准温度下沥青体积操作规范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密度density
标准试验温度下单位体积材料的质量,记作p。3.2
相对密度relativedensity
标准试验温度下给定体积材料的质量与相同体积水的质量之比值,记作D。注:相对密度曾称为比重。
4方法概要
将沥青试样放在镍埚中,在空气中称重,然后在试验温度下的水中称重。根据试样在空气中的质量与其在水中称量的质量计算试样的密度。5意义与用途
用于将体积与质量进行相互转换,和应用ASTMD4311将测定温度下的体积转换为标准温度下的体积。
6仪器与材料
6.1水浴:能维持在试验温度±0.1℃内、容积不小于10L的恒温浴。其他满足恒温要求的水浴均可使用。
6.2镍:高型,容积约30mL,高约43mm,直径约41mm。6.3温度计:玻璃温度计,全浸式,最小刻度0.1℃,分度值为1℃,测量范围0℃~50℃。满足精度和灵敏度要求的其他测温设备均可用。NB/SH/T0817-2010
6.4电子天平:称量范围0g~510g,能称准至0.001g。其他满足称量要求的电子天平均能使用。6.5支架:由基座、立柱与臂组成,如图Ta所示。支架的臂上悬挂约50g物体时应能保持平稳。6.6金属筐:用金属环与软质细铜丝制成,有限定埚浸没在水中的标志。支架、金属筐与电子天平组装示意图如图1b所示
金属佗
镍增珺
支架与金属筐示意图
新煮挑并冷却的蒸馏水或去离子冰。箱:
电子天平
今属包
低型烧杯
升降台
图1b组装示意图
能升温至120℃,满足预热要求埚的任何烘箱。玻璃烧
杯:低型,400mL烧杯。
筛孔孔径为50目-80-目的金属筛。6.
其他可调节烧杯高度的装置均可使用。骏GB/T11147取样。
实验步骤
将清洁干燥的镍措埚放在金属筐内,将金属筐悬挂在天平的臂上。称准至0.001,埚和金属筐的质量为W,。
记录镍堆
8.2在460品L低型烧杯中装入新煮沸后冷却至试验温度的蒸馏水,将装有空埚的筐悬挂在天平的臂上便地浸没在水中至标志处,称准室0.001g,记此质量为W2。众鑫中取出埔埚并擦干。
8.4如试样含有水分,应小心加热试样或来用其他合适的方式脱出水分:如试样含有机械泰质,应用筛托为0x3hm~0.5mm的筛滤出杂质。心加热试样,搅拌以防局部过热,直至试样有足够流动性,能倾倒为止。煤焦油沥情的加8.5
热温度木得超过其估计软化点55℃,右油沥青的加热温度不得超过其估计软化点90℃。加热搅拌时避免试样中混人空气泡。
8.6在120℃烘箱中加温钳10min,然后在干焊的填中装人试样至几乎满的程度,如发现增锅
中试样的表面有气泡。可用软火焰处理,去掉气泡。盛有试样的期锅在室温下冷却40min以上后将埚放在筐上,称准差0.001g8.7
和试样的总质量效W。
记录地埚与框
8.8从筐上取下堆竭,将其浸没于保持在试验温度±0.1℃的水浴中30min~60min。8.9从水浴中移出均竭,微进筐内。虑杯内盛有蒸馏水,温度为试验温度A0.1℃。将装有埚的筐悬挂在天平的臂上,使珀璃没在烧杯内的蒸馏水中至标志处。称准至0.001g,记录质量为W。
9计算
按式(1)计算相对密度
式中:
D=(W-W)/(W-W)-(W,-W))
一悬在空气中的筐、蜗与试样的质量,g;悬在空气中的筐、拱据的质量,g;悬在水中的篷,措瑶的质量、g;一悬在水中的筐娲与试样的质量,名。9.2按式(2)计算密度
p=DxWt
式中:
尿在实验温度卡的密度,g/cm。注:水在25℃时的密度,b.9971g/cm;水在15℃时的密度,0.9991g/cm2。10报告
取平行测定三个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样的密度或相对密度。11
NB/SH/T0817—2010
重复性
向=操作者对同一试样所作的两个实验结果之差的绝对值不大于0.0016g/cm。112再现性
两个实验室对向一试样所作的两个实验结果之差的绝对值不大于0.0020g/cm。12
关键词
密度;镍增埚。
NB/SH/T0817—2010
附录A
沥青体积校正因子
(资料性附录)
A.1本附录摘自ASTMD4311-04StandardPracticeforDeterminingAsphaltVolumeCorrection to aBaseTemperature。将沥青测定温度下体积校正为15°C下的体积。A.2本附录提供了将不同温度下测定的沥青体积转换为标准基准温度下体积的校正因子表(见表A.1)。本表适用于除乳化沥青之外的所有类型的石油沥青。体积校正因了采用下式计算:
A=1.0094684142-6.33413410744×10-4T+1.45710416212×10-7B=1. 0108020095-7.2343515319×10-4T+2.1996598346×10-7T式中:
体积校正因子;
T—沥青的温度,℃。
体积校正因子A用于15°C下密度大于等于0.996g/cm2的沥青;体积校正因子B用于15°C下密度为0.850kg/cm2至0.966g/cm的沥青。A.4
应用举例
例1测定沥青在135℃下的体积为5000m2,15℃下密度为1015kg/m,求沥青在15℃下的体积。
由于沥青15℃下密度大于996kg/m2,故应用表中A列体积校正因子。由表中读取135℃下体积校正因子A为0.9266,则沥青在15℃下体积为5000×0.9266=4633(m2)
体积。
测定沥青在154℃下的体积为347m,15℃下密度为960kg/m2,求沥青在15℃下的由于沥青15℃下密度在850kg/m2~965kg/m2之间,故应用表中B列体积校正因子。由表中读取154℃下体积校正因子B为0.9046,则沥青在15℃下体积为347x0.9046 =313.9(m)
测定温度
体积校正因子
沥青体积校正因子(15℃)
测定温度
体积校正因子
测定温度
体积校正因子
测定温度
体积校正因子
表A.1(续)
测定温度
体积校正因子
NB/SH/T0817
测定温度
体积校正因子
NB/SH/T0817—2010
测定温度
545号
体积校正因子
of9772
oe9728
or973T
o:9717
表A.1(续)
树定温度
体积校正因子。
0-9634
.0.9616
0/9557
1e079533
测定温度
体积校正因子
qf9482
9/9434
测定温度
体积校正因子
表A.1(续)
测定温度
0,9437
Q/9431
127:0~
129:5-7wwW.bzxz.Net
体积校正因子
0,9299-
0-9225
0:9208
0-9158
NB/SH/T08172010
测定温度
体积校正因子
7—2010
NB/SH/T0817
测定温度
体积校正因子
表A.1(续)
测定温度
体积校正因子
测定温度
体积校正因子
测定温度
体积校正因子
表A.1(续)
测定温度
体积校正因子
NB/SH/T0817—2010
测定温度
体积校正因子
G: 8546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