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5089-2010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25089-2010
中文名称:道路车辆 数据电缆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10-09-02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 .pdf
下载大小:3637096
相关标签:
道路
车辆
数据
电缆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价格:0.0 元
出版日期:2011-02-01
相关单位信息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GB/T 25089-2010 道路车辆 数据电缆 GB/T25089-2010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ICS_43.04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5089—2010
道路车辆
数据电缆
Roadvehicles-Datacables
(ISO/TS16553:2006,RoadvehiclesDatacables-Testmethods andrequirements,MOD)2010-09-02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11-02-01实施
本标准修改采用ISO/TS16553:2006《道路车辆本标准根据ISO/TS16553:2006重新起草。数据电缆
本标准与ISO/TS16553;2006技术内容的差异及原因如下:GB/T25089-2010
试验方法和要求》。
-原文3.3的屏蔽和3.4的线芯两个定义,与GB/T25087-2010《道路车辆圆形、屏蔽和非屏
蔽的60V和600V多芯护套电缆》术语重复,本标准直接引用该标准,删除了重复的定义,根据国家标准编写规定,适用范围增加了:本标准适用于M、N、O、L类车辆用数据电缆。本标准相对IS0/TS16553:2006编辑性修改如下:原文中的“本国际标准”改为“本标准”;删除了国际标准最后的参考文献。本标准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章单位:北京福斯汽车电线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亚东、霍翟焰、董喜刚、李庆森。1范围
道路车辆
数据电缆
GB/T25089—2010
本标准规定了道路车辆用屏蔽和非屏蔽、护套和非护套对绞数据电缆和同轴电缆的试验方法和要求。护套电缆见GB/T25087—2010《道路车辆圆形、屏蔽和非屏蔽的60V和600V多芯护套电缆》。额定温度等级见GB/T25085—2010《道路车辆60V和600V单芯电线》。本标准适用于M、N、O、L类车辆用数据电缆。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25085-2010
GB/T25087—2010
2006,IDT)
ASTMD4566
术语和定义
道路车辆60V和600V单芯电线(ISO6722:2006,IDT)道路车辆
圆形、屏蔽和非屏蔽的60V和600V多芯护套电缆(ISO14572:通信线缆绝缘及护套性能的电性能试验方法GB/T25087—2010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capacitance
导体和电介质系统在导体间存在电势差时表现出来的存储电荷的性能。3.2
characteristic impedance
特性阻抗
线路中对存在交变电流的整体阻碍力,具体是电压除以电流的复数值。3.3
同轴(电缆)
coaxial pair (cable)
由同心的两个圆柱形导体组成的用来传送信号的线对。4
一般要求
电缆应按表1的规定进行试验。
通用试验条件
应按GB/T25085—2010的4.4。
4.3烘箱
应按GB/T25085—2010的4.5。
目视外观
应按GB/T25087—2010的4.6。
GB/T25089-—2010
试验项目
般要求
目视外观
电缆外径
精圆度
护套摩度
双纹线节距
电气性能
连续性
耐电压
特性阻抗
线延遇
肝敲效率
机械特性
高温质力
护套附着
介质剩商
猎环膏曲bZxz.net
低温性能
热老化
表1试验
带护套的双绞线
屏蔽线
3000h长期老
210h短期老化
护套的热收缩
耐环境及化学品
护套耐液体
护套标志耐久性
护套耐真氧
温度和摄度交变
抗延燃
人工大气老化
注1A为首次检验。
注2:B为周期试验,毅车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非屏蔽
不帮护充的双绞线
注3:C为“必要时试验\的甘次试验,是否采用此种试验由供需双方协离确定,非屏蔽
注4:D为“必婴时试验的周期试验,额率和是否采用此种试验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注5:E为流程试验,在电规的制造过程中或制造完成后对整根电缆的检验。注6:护套耐液体,一帮分液体用于“鉴定性试验”,其余液体在“必要时试验\使用,详见11,1,2
同轴电缆
5尺寸
5.1电缆外径
按GB/T25087-2010的5.2。
5.2护套的椭圆度
按GB/T25087-2010的5.3.是否采用本试验应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5.3护套厚度
按GB/T25087-2010的5.4
5.4双绞线节距
5.4.1概述
本试验仅适用于无屏
的权绞线。是否采用本试验应由供展双方协商确定,CHINA
5.4.2试样
将1m长电缆示
5.4.3装置
应使用精度
5.4.4程序
夹紧试样防
的长度,所测量
5.4.5要求
平均节距
电气性能
要保证约
mm的副量装置
敏,测量
余以5就是
在供需双方
蜡头不散开
GB/T25089--2010
根据电缆绩构也可使用其他长度个节期的
的长度,单个节距为双级线中沿轴向单线顾转前进一周所前进个节度的平期
协尚励定的范围之内。
连续性
按GB/T2
耐电压
按GB/T250
6.3特性阻抗
6.3.1试验采用
2010的6
10的6
是否采用本试验应
6.3.2试样
将3m长试样两端各剃去50mm护套绒芯两端各别去12mm绝缘,6.3.3装置
带有将50Q不对称输人转换成Z对称输出的对称/不对称转换器,阻抗匹配的阻抗分析仪和一个电阻器ZN。
其中:
注1:Z%为电缆要求的标称阻抗(0)。注2:如果使用不对称的试验方法评价对称电缆,应使用不对称转换器,6.3.4程序
校准(参照仪器制造商推荐的校方法/过程):将不对称转换器的不对称输入端连接到阻抗分析仪上。将阻抗分析仪的频率设置到1MHz。测量校准电阻R的电阻值(约等于Z的值)。将校准电阻连接到不对称转换器的对称端上并记录阻抗读数Z(约等于50Q)。
还剩市读
且不继续活读
GB/T25089—2010
测量:
将试样连接到不对称转换器的对称端(如果需要,将屏蔽连接到分析仪的接地端)。在信号线芯开路的情况下,测量阻抗值并记录为Z。。将信号线芯短路并记录此时的阻抗值为Zs.用下面的公式计算特性阻抗值:
式中:
电缆的特性阻抗计算值,a;
校准电阻的测量值,a;
校准阻抗的测量值,a;
线芯开路时试样的阻抗测量值,0。6.3.5要求
电缆的特性阻抗应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6.4电容
6.4.1试样
Re/Z.×Zs
从3m长的试样一端去除50mm长的护套和屏蔽(如果需要)和25mm长外导体(对同轴电缆)。将每根线芯的绝缘剥去12mm。
6.4.2装置
试验装置为阻抗分析仪或与其等效的装置(在1kHz条件下)。6.4.3程序
试验过程要消除杂散电容的影响。测量试样的长度(L,)。对双绞线,在两个线芯间测量电容(C,)。对屏蔽双绞线,在两个线芯之间测量电容(C),一个线芯与屏蔽之间的电容(Ca),另外一个线芯与屏蔽之间的电容(C)。
对同轴电缆,在内外导体之间测量电容(C)。将试样整理成1m长,重复上述程序。测量试样长度(L,),线芯间电容(C),线芯与屏蔽间电容(CA2)和(C)。并用下面的公式计算电缆的单位电容:C-CCa
CAt-CM;C
式中:
单位电容,pF/m;
L, - L2
线芯A与屏蔽之间的单位电容,pF/m;线芯B与屏蔽之间的单位电容,pF/m;试样长度为L,时线芯或导体之间的电容,pF;试样长度为L时线芯或导体之间的电容,pF;试样长度为L,时线芯A与屏蔽之间的电容,pF;试样长度为L时线芯A与导体之间的电容,pF;试样长度为L,时线芯B与屏蔽之间的电容,pF;试样长度为L时线芯B与屏蔽之间的电容,pF;首次试样长度,m;
第二次试样长度,m。
C、CA、C的值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CmCne
6.5线延迟
6.5.1试验采用
是否采用本试验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6.5.2试样
GB/T25089—2010
在3m长完整试样一端剥去护套50mm,并将线芯两端的绝缘各剥去12mm。6.5.3装置
使用的测量装置为网络分析仪。6.5.4程序
应按ASTMD4566。在1MHz条件下用网络分析仪测量相位常量。使用下面的公式计算线延迟:
t,=(10°×β)/(×L)
其中:
角额率,rad/s;
β—相位常数,rad;
4,—线延迟,ns/m;
L试样长度,m。
6.5.5要求
计算值应在供需双方协商确定的数值范围内。6.6屏蔽效率
按GB/T25087—2010,是否采用本试验应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7
机械性能
高温压力
按GB/T25087—2010,是否采用本试验应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7.2护套附着力
按GB/T25087—2010,是否采用本试验应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介质剩离力(仅适于同轴电缆)
按GB/T25087—2010,是否采用本试验应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去除护套和外导体时应不损伤介质。
7.4循环弯曲试验
按GB/T25087—2010,是否采用本试验应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低温性能
应按GB/T25087—2010的8.1进行。8.2冲击
应按GB/T25087—2010,是否采用本试验应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9
应按GB/T25087-2010的第9章进行。10
热老化
10.13000h长期老化
本试验用来确定“额定温度等级”。应按GB/T25087-—2010的10.1。5
GB/T25089—2010
240h短期老化
本试验用来模拟热漂移。应按GB/T25087—2010的10.2。10.3护套热收缩
应按GB/T25087--2010的10.4,是否采用本试验应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11
耐环境和化学品
11.1护套耐液体
应按GB/T25087—2010的11.1,是否采用本试验应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11.2护套标志耐久性
应按GB/T25087—2010的11.2,是否采用本试验应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11.3
护套耐臭氧
应按GB/T25087—2010的11.3,是否采用本试验应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11.4
温度和湿度交变
应按GB/T25087—2010的11.4,是否采用本试验应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12
抗延燃
按GB/T25087-2010的第12章。
人工大气老化
应按GB/T25087--2010的第13章,是否采用本试验应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GB/T25089-2010
打印日期:2010年12月8日F055
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道路车辆数据电缆
GB/T250892010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www.spc.net,cn
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1/16
2010年11月第一版
印张0.75
字数12千字
2010年11月第一次印账
书号:155066·1-40526
如有印装差错
定价16.00元
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33533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