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4912-2010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24912-2010
中文名称:罐式叠压给水设备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10-08-09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 .pdf
下载大小:4314360
相关标签:
罐式
叠压
给水
设备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价格:0.0 元
出版日期:2011-05-01
相关单位信息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GB/T 24912-2010 罐式叠压给水设备 GB/T24912-2010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ICS.91.14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4912—2010
罐式叠压给水设备
Boostingpressurewatersupplyequipmentforcolumnedtank
2010-08-09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11-05-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分类与型号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附录A(资料性附录)
附录B(资料性附录)
设备组成
试验仪表及装置
GB/T24912—2010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给水排水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上海熊猫机械(集团)有限公司。GB/T24912-2010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北京市自来水集团供水分公司、上海市供水管理处、广州市自来水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谭红全、柳汉莹、吴竞、覃少华、涂斌、王培永、王耀文、股荣强、周金伦。1范围
罐式叠压给水设备
GB/T24912—2010
本标准规定了罐式压给水设备(以下简称设备)的术语和定义、分类与型号、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式登压给水设备的设计、生产和检测。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150钢制压力器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423.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GB/T2423.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GB/T2423.3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3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GB/T3047.1高度进制为20mm的面板、架和柜的基本尺寸系列GB/T3214
水泵流量的测定方法
GB/T3216—2005
GB/T3797—2005免费标准bzxz.net
回转动力泵水力性能验收试验
1级和2级
电气控制设备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4208—20082
离心泵技术条件(Ⅲ类)
GB/T5657
GB/T17219
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GB50015建筑给冰排水设计规范
JB8产品标牌
9微机控制变频调速给水设备
JG/T3009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月于本标准。3.1
fboostingpressurewatersupplyequipment叠压给水设备
与供水管网连接增医供水,保证供水管网水压不低于当地供水主管部门规定的限定压力值的供水装置。
稳流补偿器steadyflowcompensator当供水管网流量不能满足用户要求时,其储存的水能补充到用户管网系统中,实现流量调节功能的承压容器。
罐式叠压给水设备boostingpressurewatersupplyequipmentforcolmendtank水泵机组和稳流补偿器安装在同一整体底座上为整体式,安装在不同底座上为分体式,配有稳流补1
GB/T24912—2010
偿器并实现流量调节的叠压给水设备。3.4
真空抑制器
un-vacunmdevice
安装在稳流补偿器上,通过吸排气的方式抑制稳流补偿器产生真空的装置。4分类与型号
4.1分类
设备按安装和结构型式分为:
a)室内整体式(NZ);
b)室内分体式(NF);
c)户外整体式(WZ)。
4.2型号
4.2.1设备型号由以下部分组成:GDY
4.2.2标记示例:
设备水泵台数(含备用泵)
设备额定供水压力(MPa)
设备额定供水流量(m\/h)
NZ一室内整体式;
设备结构和安装型式:NF一室内分体式;WZ一户外整体式。
罐式叠压给水设备
设备额定供水流量为8m/h,额定供水压力为0.30MPa,工作水泵台数为2台,备用泵为1台的室内整体式罐式叠压给水设备型号为:GDY-NZ-8-0.3-3。5要求
环境和工作条件
环境温度:4℃~40℃;
相对湿度:<90%(20℃)(室外型可允许为95%);供电频率:50×(1±5%)Hz;
供电电压:AC380×(1±10%)V;海拔高度:不超过1000m;
设备运行地点应无导电或爆炸尘埃,无腐蚀金属或破坏绝缘的气体或蒸汽。5.2
设备组成(参见附录A)
设备由水泵机组、稳流补偿器、控制柜、及管路阀门等配件组成。5.3外观
设备表面不应有明显的划伤、局部变形。a)
电泳和喷漆表面应光亮平滑,不应有气泡、剥离、裂纹、留痕。管路布置合理美观、检修方便、易于操作。室外整体式的柜体,其柜体门应有锁紧装置。不锈钢管道焊缝应均匀、牢固,不允许有气孔、夹渣、裂纹或烧穿。f)设备顶部四角应有牢固吊环。5.4性能
5.4.1叠压供水
设备应能在供水管网限定压力值之上进行叠压供水。5.4.2流量、扬程
设备正常运行时,其流量、扬程不应低于额定值的95%。5.4.3稳流补偿
GB/T24912—2010
当供水管网进水流量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时,稳流补偿器中的储备水可以补充到用户管网系统。强制保护功能
a)设备运行中当供水管网压力降到当地供水部门规定的限定压力时,应自动关泵或自动关闭进水;
b)运行过程中出现超压时,应自动停止运行并报警,超压消除后,应自动恢复正常运行。5.4.5自动停、开机
设备在无水源或稳沉补偿器无水时,应能自动停机保护并报警;水源恢复后应能自动开启。5.4.6小流量停机保压
设备在用户用水低邮或小流量时应自动切换为停机保压的工作状态。5.4.7压力调节精度
设备应具有自动恒压供水功能。恒压供水时,压力误差不应超过0.01MPa5.4.8自动切换
当设备配置二台或二台以上水泵时,应能自动切换运行,切换时间不应超过10S;当工作泵出现故障时,备用泵应能在5s之内自动投人运行。5.4.9连续运行
设备在额定供水量及额定压力工况下连续运行时,应能正常工作。5.4.10设备启、停控制
设备应具备手动、自动启停功能或配置远程操作的启停功能。5.4.11强度及密封性
设备在1.5倍设计压力下保压30min应无变形或损坏,在1.1倍设计压力下保压30min应无渗漏。
5.4.12噪声
设备正常运行时,其噪声不应大于配套水泵机组的噪声;装机功率小于等于2.2kW时,其噪声不应超过60dB(A),装机功率3kW~15kW时,其噪声不应超过65dB(A)。5.4.13保护功能
设备应具有对过压、欠压、短路、过流、缺相等故障进行报警及自动保护,应能手动或自动消除,恢复正常运行。
5.4.14设备抗干扰能力
设备在一定负荷的用电装置干扰下应能稳定、正常工作。5.5水泵机组
5.5.1水泵的流量和扬程不应低于设计规定,其他性能应符合GB/T5657的规定。5.5.2水泵数量不应少于二台,备用泵不应少于一台,备用泵的供水能力不应小于机组中最大一台工作泵的供水能力。
5.6管路和仪表
5.6.1管材、管件、阀门、附件的选用与安装要求,应符合GB50015的规定。5.6.2设备管路系统最低处应设置泄水阀。3
GB/T24912—2010
5.6.3配套选用的压力、流量、液位传感器(开关)等仪表,其类型、量程、精度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5.7控制柜
5.7.1一般规定
5.7.1.1控制柜的尺寸应符合GB/T3047.1的规定。5.7.1.2控制柜表面应平整、匀称,焊接处应均匀牢固,不应有明显的歪斜翘曲变形或烧穿等缺陷,其外观应符合JG/T3009的规定。
5.7.1.3控制柜内电气、电子元器件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控制柜内接线点应牢固,布线应符合设计样图和相关标准的规定。5.7.1.4
5.7.1.5控制柜中所用导线及母线的额色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5.7.1.6指示灯和按钮的颜色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5.7.1.7
控制柜的柜体底部应具有与基础固定的安装孔。控制柜的顶部应有吊环等,以便吊装。5.7.1.8
控制柜的防护等级应符合GB4208-一2008的规定。5.7.2显示功能
控制柜面板应有液晶显示界面。5.7.2.2控制柜面板应有电源、电流、电压、谐波显示。5.7.2.3
控制柜面板应有水泵、阀门启、停状态显示,控制柜应有设定压力、实际压力、流量、频率显示。控制柜面板应有故障声、光报警显示。5.7.2.6控制柜面板的按钮、开关及仪表等易于操作且功能标志齐全。5.7.3温升
控制柜各部件的温升应符合GB/T3797一2005中4.9的规定。5.7.4电气性能
5.7.4.1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
控制柜带电电路之间以及带电零部件或接地零部件之间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符合GB/T3797—2005中4.7的规定。
5.7.4.2绝缴电阻与介电强度
设备中带电回路之间、带电回路与导电部件之间测得的绝缘阻值按标称电压至少为1000Q/V;a)
b)介电强度应符合GB/T3797一2005中4.8.3的规定,对主电路及主电路直接连接的辅助电路,额定电源电压220V时,应能承受介电试验电压2000V;额定电源电压380V时,应能承受介电试验电压2500V;对与主电路不直接连接的辅助电路,额定绝缘电压小于等于60V时,应能承受介电试验电压1000V保压1min无击穿和闪烁现象。5.7.4.3安全接地保护
控制柜的金属柜体上应有可靠的接地保护,与接地点相连接的保护导线的截面,应符合GB/T3797一2005中4.10.6的规定。与接地点连接的导线必须是黄、绿双色线或铜编织线,并有明显的接地标识。主接地点与设备任何有关的、因绝缘损坏可能带电的金属部件之间的电阻不应超过0.1Q。连接接地线的螺钉和接地点不应作为其他用途。5.7.4.4电磁兼容性(EMC)试验
低频干扰应符合GB/T3797—2005中4.13.2的规定;a)
b)高频干扰应符合GB/T3797—2005中4.13.3的规定;发射扰应符合GB/T3797一2005中4.13.4的规定。c)
5.7.5环境试验
5.7.5.1低温工作
在额定负载和规定的温度下,保持规定的持续时间,设备应能正常、可靠工作。5.7.5.2高温工作
在额定负载和规定温度下,保持规定的持续时间,设备应能正常、可靠工作。5.7.5.3恒定湿热试验
GB/T24912—2010
在额定负载条件下,进行恒定湿热试验(不通电),保持规定的持续时间,设备应能正常工作。5.7.5.4震动试验
在额定负载条件下进行震动试验,柜体结构及内部零件应完好无损,设备应能正常工作。5.8卫生性能
过流部件材质的卫生性能应符合GB/T17219的规定。5.9真空抑制器
5.9.1结构
由吸排气阀、外壳、附件等组成,安装于稳流补偿器上。5.9.2性能
当稳流补偿器中的水位下降时,真空抑制器自动投人工作,防止稳流补偿器产生真空。5.9.3气水分离
抑制真空时应具备气水分离的功能。5.10液位控制器
5.10.1结构
由液位控制器、外壳附件等组成,应安装于稳流补偿器上。5.10.2性能
将稳流补偿器中的滤位信号传输给控制柜。5.11
稳流补偿器
当进水量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时,储备水可通过泵加压到用户管网系统,实现水量补偿。5.12气压罐
5.12.1气压罐应符合GB150的规定。5.12.2气压嫌的设计压力应按系统最高工作压力配置。6试验方法
6.1试验环境和工作条件
试验环境和工作条件应符合5.1的规定。2试验仪表及装置
试验仪表及装置见附录B。
3设备组成检查
按设计图样检查设备配套组成,是否符合5.2的规定6.4外观检查
目测检验设备外观,是否符合5.3的规定。6.5性能检查
6.5.1叠压供水
开启供水模拟泵,模拟供水管网限定压力,将设备设定压力设置为供水限定压力加泵的额定压力,设备处于自动运行状态,检查出口管网压力,是否符合5.4.1的规定。5
GB/T24912—2010
6.5.2流量、扬程
设备达到额定工况,检查流量计及压力表的显示值,是否符合5.4.2的规定。6.5.3稳流补偿
设备运行正常后关闭进水总阀,并记录设备运行时间,核查流量计示值是否符合5.4.3的规定。6.5.4强制保护功能
设备正常运行后调节进水压力,当供水管网压力降到当地供水部门规定的限定压力时,检查设a)
备运行状态是否符合5.4.4a)的规定;设备运行时,调节出口阀门,使每台泵都进入运行状态。当出口压力升至设定超压保护值时b)
和超压消除后,检查设备运行情况,是否符合5.4.4b)的规定。6.5.5自动停、开机
在正常工况下启动设备,关闭进水阀门,观察设备自动停机状态;打开进水阀门,检查设备自动开启状态,是否符合5.4.5的规定。
6.5.6小流量停机保压
设备在正常工况下运行,关闭设备出水阀门,观察设备运行情况;打开出水阀门,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应符合5.4.6的规定。
6.5.7压力调节精度
设备在正常工况下运行,记录设定压力值。调节出水阀门五次,调整后应使设备处于稳定运行状态并记录实测压力,取五次测压均值与设定压力值比对,检查是否符合5.4.7的规定。6.5.8自动切换
检查方法如下:
a)开启设备使其处于自动工作状态,手动修改设定时间(2min~10h),当工作泵运行至设定值后应自动停机,备用泵自动投人运行,工作时间及切换时间应符合5.4.8的规定。开启设备使其处于自动工作状态,人为设置故障,检查工作泵是否停机,备用泵是否自动投人b)
运行,启动时间是否符合5.4.8的规定。6.5.9连续运行
开启设备调节出水阀门,使设备流量、扬程达到额定工况,并按表1规定连续运行检查是否符合5.4.9的规定。
表1连续运行时间对照表
电机功率/kW
90~280
6.5.10启、停控制
连续运行时间/h
开启设备使之分别处于手动、自动、远程状态,检查水泵的启动、停止现象,是否符合5.4.10的规定。
强度及密封性
强度试验:启动试压泵,调节出水压力至设计压力的1.5倍,保压30min,应符合5.4.11的a)
规定。
密封试验:关闭设备出水口阀门,启动试压泵并将压力调节到设备设计压力的1.1倍,保持b)
30min,是否符合5.4.11的规定;6
6.5.12噪声
GB/T24912—2010
启动设备,在背景噪音小于等于50dB(A)环境条件下,用声级计在距设备前1m、高1m处测量水泵机组声压,是否符合5.4.12的规定。6.5.13保护功能
设备正常运行中,人为设置过电压、欠电压、短路、过流、缺相等故障,检查设备保护功能是否符合5.4.13的规定。
6.5.14设备抗干扰能为试验
设备在正常工况运行状态下,在距设备1m处启动功率大于500kVA的电焊机,检查设备运行状态,是否符合5.4.14的规定。
6.6水泵机组试验
6.6.1按照GB/T3214、GB/T3216规定的方法试验,用流量计和压力表测量最大(最小)流量和扬程,应符合5.5.1的规定。
6.6.2检查设备水泵配置,应符合5.5.2的规定。6.7管路、仪表
6.7.1对照设计文件用量具测量其尺寸,检查管材、管件、阀门、附件的公称压力,是否符合5.6.1的规定。
6.7.2查看设备最低处有无泄水阀,应符合5.6.2的规定。6.7.3检查仪表配置情况,应符合5.6.3的规定。6.8控制柜试验
6.8.1一般规定检查
对照标准和电气件的技术文件进行目测和测量,检查控制柜尺寸、所选用元器件、导线颜色、指示灯和按钮颜色、控制柜的表面质量、结构、材质、防护等级等,是否符合5.7.1的规定。6.8.2显示功能检查
对照设计文件检查控制柜面板的各种显示功能,是否符合5.7.2的规定。6.8.3温升试验
按GB/T3797—2005中5.2.10的规定试验,是否符合5.7.3的规定。6.8.4电气性能试验
6.8.4.1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检查设备中不等电位的裸导体之间,以及带电的裸导体与裸露导电部件之间的最小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是否符合5.7.4.1的规定。6.8.4.2绝缘电阻与介电强度
a)绝缘电阻:按GB/T3797—2005中5.2.4的规定检查,是否符合5.7.4.2a)的规定;b)介电强度:按GB/T3797-—2005中5.2.5的规定检查,是否符合5.7.4.2b)的规定。6.8.4.3安全接地保护
按GB/T3797—2005中5.2.6的规定检查,是否符合5.7.4.3的规定。6.8.4.4电磁兼容性(EMC)
按GB/T3797—2005中5.2.12的规定检查,是否符合5.7.4.4的规定。6.8.5环境试验
6.8.5.1低温工作
按GB/T2423.1的规定试验,检查是否符合5.7.5.1的规定。6.8.5.2高温工作
按GB/T2423.2的规定试验,检查是否符合5.7.5.2的规定;7
GB/T24912—2010
6.8.5.3恒定湿热试验
按GB/T2423.3的规定试验,检查是否符合5.7.5.3的规定。6.8.5.4震动试验
按GB/T3797—2005中5.2.13的规定试验,检查是否符合5.7.5.4的规定。6.9卫生性能
按GB/T17219规定进行检验,检查是否符合5.8的规定。D真空抑制器
检查真空抑制气的结构,应符合5.9.1规定;性能试验:设备正常运行时关闭自来水进水阀门,补偿器开始补水,检查真空抑制器工作情况和气水分离措施,是否符合5.9.2的规定。6.11液位控制器
检查液位控制器的结构及安装方式,应符合5.10.1规定;功能试验:打开阀门向稳流补偿器注水,检查控制柜中信号变化情况,是否符合5.10.2的规定。6.12稳流补偿器
设备正常运行时关闭自来水进水阀门,记录稳流补偿器出水总量,检查是否符合5.11的规定。6.13气压罐
检查气压罐的生产检测报告及配置,否符合5.11的规定。7检验规则
7.1检验分类
a)型式检验;
b)出厂检验。
7.2型式检验
设备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行型式检验:7.2.1
新产品试制、定型鉴定时;
已定型的产品当设计、工艺、关键材料更改有可能影响到产品性能时;正常生产时,每二年应进行一次型式检验;c)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d)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型式检验为全项目检验,检验项目及顺序见表2的规定。型式检验应从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任选一台按规定逐项检验。产品在型式检验中,如果有一项不合格,则应加倍抽样试验不合格项目,若加倍抽样试验全部合格,则判定型式检验合格。若经检验仍出现不合格项目,则判定型式检验不合格。7.2.4产品在型式检验时应有记录,由检验人员、负责人签字并加盖。7.3出厂检验
7.3.1设备出厂前,应经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填写产品合格证后,方可出厂。7.3.2
出厂检验项目见表2。
设备应逐台进行出厂检验。在出厂检验中若出现不合格项,允许返工复检,直至合格。型式检验、出厂检验项目
检验项目
环境和工作条件
设备组成
型式检验
出厂检验
应符合条款的规定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