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5074-2010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25074-2010
中文名称:太阳能级多晶硅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10-09-02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 .pdf
下载大小:1655643
相关标签:
太阳能
多晶硅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价格:0.0 元
出版日期:2011-04-01
相关单位信息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GB/T 25074-2010 太阳能级多晶硅 GB/T25074-2010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ICS29.04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5074—2010
太阳能级多晶硅
Solar-grade polycrystalline silicon2010-09-02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数码防伪
2011-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
国家标
太阳能级多晶硅
GB/T25074—2010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政编码:100045
网址www.spc,net,cn
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剧厂印剧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
2010年10月第一版
字数8千字
2010年10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1-40400
如有印装差错
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33533
GB/T25074—2010
本标准由全国半导体设备和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03)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西安隆基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新光硅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玉安、袁金满、孙世龙、刘筠、贺东江、汪义川、鲁瑾、曹宇、梁洪。1范围
太阳能级多晶硅
GB/T25074—2010
本标准规定了太阳能级多晶硅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包装、标志、运输、贮存及订货单(或合同)内容等。
本标准适用于以氯硅烷为原料采用(改良)西门子法和硅烷法等工艺生产的棒状多晶硅、块状多晶硅、颗粒状多晶硅产品。产品主要用于太阳能级单晶硅棒和定向凝固多晶硅锭的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550
GB/T1551
GB/T1553
GB/T1557
GB/T1558
GB/T4059
GB/T4060
GB/T4061
GB/T24574
GB/T24581
非本征半导体材料导电类型测试方法硅单晶电阻率测定方法
硅和锗体内少数载流子寿命测定光电导衰减法硅晶体中间隙氧含量的红外吸收测量方法硅中代位碳原子含量红外吸收测量方法硅多晶气氛区熔磷检验方法
硅多晶真空区熔基硼检验方法
硅多晶断面夹层化学腐蚀检验方法硅单晶中Ⅲ-V族杂质的光致发光测试方法低温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测量单晶硅中Ⅲ、V族杂质含量的测试方法SEMIMF1535
3要求
3.1分类
用微波反射光电导衰减法非接触测量硅片载流子复合寿命的测试方法产品按外型分为棒状、块状和颗粒状,根据等级的差别分为三级。2牌号bzxZ.net
多晶硅牌号表示为:
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多晶硅等级
用字母I表示棒状、N表示块状、G表示粒状表示太阳能级多晶硅
4技术要求
4.1等级
太阳能级多晶硅的等级及相关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每个等级的产品应该同时满足本等级的要求,若某指标超出标准,则降为下一级。1
GB/T25074—2010
项目(一)
基磷电阻率/α·cm
基硼电阻率/a·cm
少数载流子寿命/μs
氧浓度/(atoms/cm*)
碳浓度/(atoms/cm)
项目(二)
施主杂质浓度/10-”
受主杂质浓度/10-\
少数载流子寿命/μs
氧浓度/(atoms/em)
碳浓度/(atoms/cm*)
基体金属杂质/10-*
1级品
≥>500
≤1.0×1017
≤2.5×1016
1级品
≤1.0×1017
≤2.5×1016
太阳能级多晶硅等级指标(一)
2级品
≤1.0×1017
≤4.0×1036
太阳能级多晶硅等级指标(二)
2级品
≤1.0×10
≤4.0×104
Fe、Cr、Ni、Cu、Zn、TMI
(Total metal impurities)
总金属杂质含量:≤0.05
Fe、Cr、Ni、Cu、Zn、TMI
(Total metal impurities)
总金属杂质含量;≤0.1
3级品
≥>100
≤1.5×1017
≤4.5×10%g
3级品
≤1.5×1017
≤4.5×1016
Fe、Cr、Ni、Cu、Zn、TMI
(Total metal impurities)
总金属杂质含量≤0.2
注1:基体金属杂质检测可采用二次离子质谱、等离子体质谱和中子活化分析,由供雷双方协商解决。注2:基体金属杂质为参考项目,由供需双方协商解决。4.2
尺寸范围
破碎的块状多晶硅具有无规则的形状和随机尺寸分布,其线性尺寸最小为3mm,最大为200mm。
块状多晶硅的尺寸分布范围为:a)
3mm~25mm的最多占重量的15%;
25mm~100mm的占重量的15%~35%:100mm~200mm的最少占重量的65%。颗粒状硅粒度范围为1mm~3mm。
棒状多晶硅的直径、长度尺寸由供需双方商定。表面质量
块状、棒状多晶硅断面结构应致密。多晶硅免洗或经过表面清洗,都应使其达到直接使用要求。月所有多晶硅的外观应无色斑、变色,无目视可见的污染物和氧化的外表面。4.3.3
多晶硅中不允许出现氧化夹层。测试方法
多晶硅导电类型检验按GB/T1550测试。多晶硅电阻率测量按GB/T1551测试。少数载流子寿命测量按GB/T1553或SEMIMF1535测试。多晶硅中氧浓度测量按GB/T1557测试。多晶硅中碳浓度测量按GB/T1558测试。5.6多晶硅断面夹层检验按GB/T4061测试。5.7多晶硅中的Ⅲ-V族杂质含量按照GB/T24574或GB/T24581测试。GB/T25074—2010
5.8棒状多晶硅的尺寸用游标卡尺测量,块状多晶硅、粒状多晶硅的尺寸分布范围用过筛检验,或由供需双方商定的方法检验。
5.9多晶硅的表面质量用目视检查。6检验规则
检查和验收
6.1.1产品应由供方质量监督部门进行检验,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本标准规定,并填写产品质量证明书。6.1.2需方可对收到的产品进行检验。若检验结果与本标准规定不符时,应在收到产品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供方提出,由供需双方协商解决。6.2组批
产品应成批提交验收,每批应由同一牌号,以类似工艺条件生产并可追溯生产条件的多晶硅组成。6.3检验项目
每批产品应进行基磷电阻率或施主杂质浓度、基硼电阻率或受主杂质浓度、少数载流子寿命、氧浓度、碳浓度、结构、表面质量和尺寸的检验;基体金属杂质由供需双方协商。6.4供方取样、制样应按GB/T4059、GB/T4060、GB/T4061进行或由供需双方协商。6.5检验结果判定
6.5.1多晶硅的等级由基磷电阻率或施主杂质浓度、基硼电阻率或受主杂质浓度、少数载流子寿命、氧浓度、碳浓度判定;基体金属杂质属参考项目,由供需双方协商。6.5.2在判定项目中若检验结果有一项不合格,则加倍取样对该不合格的项目进行复验。对复验结果仍不合格的产品,应直接判定为不合格。7包装、标志、运输及贮存
7.1包装
多晶硅应装人洁净的聚乙烯包装袋内,密封;免洗料装人双层聚乙烯包装袋内,然后再将包装袋装人包装箱或包装桶内。块状多晶硅包装规格为每袋净重为5000g或10000g。棒状硅多晶每根单独包装,并用箱子固定、封装。包装时应防止聚乙烯包装袋破损,以避免产品外来沾污,并按最佳方法提供良好保护。
7.2标志
包装箱(桶)外应标有“小心轻放”及“防腐、防潮”字样或标志,并标明:供方名称;
b)产品名称;
产品牌号;
d)产品数量;
e)产品净重。
7.3运输
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应轻装轻卸,勿压勿挤,并采取防震措施。7.4贮存
产品应贮存在清洁、干燥环境中。7.5质量证明书
每批产品应附有质量证明书,注明:a)供方名称;
GB/T25074—2010
产品名称、牌号;
产品批号;
产品毛重、净重;
各项检验结果及检验部门印记;本标准编号;
出厂日期。
订货单内容
本标准所列产品的订货单内应包括下列内容:a)
产品名称;
状态;
规格;
重量;
本标准编号;
其他。
GB/T25074-2010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书号:155066·1-40400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