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 15570-2010 食品添加剂叶酸
GB 15570-2010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 15570-2010

中文名称:食品添加剂叶酸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 .pdf

下载大小:341KB

相关标签: 食品 添加剂 叶酸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GB 15570-2010 食品添加剂叶酸 GB15570-2010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5570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2010-12-2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011-02-21实施
本标准代替GB155701995《食品添加剂叶酸》。本标准与GB15570199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叶酸的质量分数指标由95%102%修改为96%~102%灼烧残渣指标由≤0.1%修改为≤0.2%;GB15570—2010
叶酸的测定方法取消了比色分光法,高效液相色谱的定量方法由内标法修改为外标法完善了水分测定方法。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 155701995。
1范围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叶酸
本标准适用于化学合成法制得的食品添加剂叶酸。2规范性引用文件
GB155702010
本标准中引用的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3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3.1化学名称
N-{-[(2-氨基-1,4-二氢-4-氧代-6-碟啶)甲氨基]苯甲酰基}-L-谷氨酸3.2分子式
CiHiN,O6
3.3结构式
3.4相对分子质量
HOOCCH,CH
441.40(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技术要求
4.1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CONH
表1感官要求
组织状态
黄色或橙黄色
结晶性粉末
4.2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检验方法
取适量样品置于清洁、干燥的白瓷盘中,在自然光线下,观察其色泽和组织状态。项
叶酸(CrgHigN,O6,以干基计),w/%水分,w/%
灼烧残渣,w/%
重金属(以Pb计)/(mg/kg)
砷(As)/(mg/kg)
表2理化指标
96.0~102.0
GB15570—2010
检验方法
附录A中A.4
附录A中A.5
附录A中A.6
附录A中A.7
GB/T5009.76
A.1安全提示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检验方法
GB15570—2010
本标准试验方法中使用的部分试剂具有毒性或腐蚀性,按相关规定操作,操作时需小心谨慎。若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水冲洗,严重者应立即治疗。在使用挥发性酸时,要在通风橱中进行。
一般规定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6682-2008中规定的三级水;试验中所用标准滴定溶液和其他所需溶液,在未注明时,均按GB/T601、GB/T602、GB/T603之规定配制。
A.3鉴别试验
A.3.1试剂和材料
氢氧化钠溶液:c(NaOH)-0.1mol/L。A.3.2仪器和设备
紫外分光光度计,附1cm吸收池。A.3.3紫外吸收试验
称取实验室样品,加氢氧化钠溶液制成每1mL中含10μg实验室样品的溶液,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在256nm±2nm,283nm±2nm,365nm±4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在256nm与365nm波长处的吸光度比值应为2.83.0。A.4叶酸的测定
A.4.1试剂和材料
A.4.1.1甲醇:色谱级。
A.4.1.2磷酸二氢钾。
A.4.1.3氢氧化钾溶液:c(KOH)-0.1mol/L。A.4.1.4氨水溶液:0.5-100。
A.4.1.5叶酸对照品。
A.4.2仪器和设备
高效液相色谱仪。
A.4.3色谱分析条件
推荐的色谱柱及典型色谱操作条件见表A.1,叶酸典型高效液相色谱图参见附录B,其他能达到同等分离程度和柱效的色谱柱和色谱条件均可使用。表A.1色谱柱和典型色谱操作条件色谱柱
流动相
检测波长
柱长25cm,柱内径4.6mm,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6.8g磷酸二氢钾与70mL氢氧化钾溶液,加水稀释至850mL,并调节pH至6.3±0.1,加80mL甲醇,用水稀释成1000mL的溶液。1mL/min。
254nm。
A.4.4分析步骤
30℃,控制精度+1℃。
A.4.4.1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GB15570—2010
称取约10mg叶酸对照品,精确至0.02mg,置50mL容量瓶中,加30mL氨水溶液溶解后,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A.4.4.2实验室样品溶液的制备:称取约10mg实验室样品,精确至0.02mg,置50mL容量瓶中,加30mL氨水溶液溶解后,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A.4.4.3系统适用性试验
理论塔板数按叶酸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叶酸峰与相邻杂质峰的分离度应大于1.5。A.4.4.4测定
按表A.1色谱柱和典型色谱操作条件,精密量取10实验室样品溶液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另取叶酸对照品溶液,同法测定。A.4.5结果计算
叶酸含量(以CigHigN,O计,干基计)的质量分数以w计,数值以%表示,按式(A.1)计算:
式中:m
Axmxwz
A,×mx(1-ws)
实验室样品的进样量的数值,单位为毫克(mg);叶酸对照品的进样量的数值,单位为毫克(mg):(A.1)
叶酸对照品(以CrgHigNO.计,湿基计)的质量分数的数值,数值以%表示;按A.5下测定实验品样品含水量的质量分数的数值,数值以%表示:实验室样品溶液中叶酸的峰面积的数值:对照品溶液中叶酸的峰面积的数值。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不大于2.0%
A.5水分的测定
A.5.1试剂和材料
A.5.1.1费休氏试液。
A.5.1.2无水甲醇。
A.5.2仪器和设备
费休氏水分测定仪。
A.5.3分析步骤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VIlM水分测定法第一法A测定。称取约0.1g实验室样品,精确至0.0002g,溶剂为无水甲醇,用水分测定仪直接测定,或将实验室样品置干燥的具塞玻璃瓶中,加25mL~30mL无水甲醇,在不断振摇(或搅拌)下用费休氏试液滴定至溶液由浅黄色变为红棕色,或用永停滴定法指示终点:另作空白试验:4
A.5.4结果计算
GB155702010
实验室样品中水分的质量分数以W,计,数值以%表示,按式(A.2)计算:W=
式中:
(V-V)xF
=×100%
(A.2)
每1mL费休氏试液相当于水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毫克每毫升(mg/mL);V一实验室样品消耗费休氏试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V。一空白所消耗费休氏试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m
实验室样品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毫克(mg)。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试验的相对偏差应小于0.2%。A.6灼烧残渣的测定
A.6.1试剂和材料
硫酸。
A.6.2分析步骤
称取约1.0g实验室样品,精确至0.0002g,置已灼烧至恒重的埚中,缓缓灼烧至完全碳化,冷却至室温;加硫酸0.5mL~1mL使湿润,低温加热至硫酸蒸气除尽后,在550℃土50℃灼烧使完全灰化,移至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精确称定后,再在550℃土50℃灼烧至恒重。A.6.3结果计算
灼烧残渣的质量分数以W,计,数值以%表示,按式(A.3)计算:(m, m.)x100% .
式中:mz
恒重埚和残渣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m,
恒重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实验室样品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A.3)
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2%。
A.7重金属的测定
A.7.1试剂和材料
A.7.1.1硝酸。
A.7.1.2硫酸。
A.7.1.3盐酸。
A.7.1.4甘油。
A.7.1.5乙酸铵。
A.7.1.6硝酸铅。
A.7.1.7硫代乙酰胺。
A.7.1.8氨试液:400→1000。
A.7.1.9氢氧化钠溶液:c(NaOH)=1mol/L。A.7.1.10盐酸溶液:c(HCI)=2mol/L。5
A.7.1.11盐酸溶液:c(HCI)=7mol/L。A.7.1.12氨水溶液:c(NHsH2O)=5mol/LA.7.1.13酚酥指示液:10g/L乙醇溶液。A.7.1.14乙酸盐缓冲液(pH3.5):GB15570—2010
称取约25g乙酸铵,加25mL水溶解后,加7mol/L盐酸溶液38mL,用2mol/L盐酸溶液或氨水溶液准确调节pH至3.5(pH计),用水稀释至100mL,即得。A.7.1.15硫代乙酰胺试液:
称取约4g硫代乙酰胺,精确至0.01g,加水使溶解成100mL,置冰箱中保存。临用前取5.0mL混合液(由1mol/L15mL氢氧化钠溶液、5.0mL水及20mL甘油组成),加上述1.0mL硫代乙酰胺溶液,置水浴上加热20s,冷却,立即使用。A.7.1.16铅标准溶液:
称取约0.160g硝酸铅,精确至0.0002g.置于1000mL容量瓶中,加5mL硝酸与50mL水溶解后,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贮备液。临用前,移取10mL0.02mL贮备液,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相当于10μg的Pb)。配置与贮存用的玻璃仪器均不得含铅。
A.7.2分析步骤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VIH重金属检查法第二法测定,具体方法如下:
取A.6下遗留的残渣,加0.5mL硝酸,蒸干,至氧化氮蒸气除尽后(或取实验室样品1g,缓缓灼烧至完全炭化,冷却至室温,加0.5mL1.0mL硫酸,使恰湿润,用低温加热至硫酸除尽后,加0.5mL硝酸,蒸干,至氧化氮蒸气除尽后,冷却至室温,在500~600℃灼烧至完全灰化),冷却至室温,加2mL盐酸,置水浴上蒸干后加15mL水,滴加氨试液至对酚酞指示液显中性,再加2mL乙酸盐缓冲液(pH3.5),微热溶解后,移置纳氏比色甲管中,加水稀释成25mL:另取配制实验室样品溶液的试剂,置瓷血中蒸干后,加2mL乙酸盐缓冲液(pH3.5)与15mL水,微热溶解后,移置纳氏比色乙管中,加1mL土0.01mL标准铅溶液,再用水稀释成25mL:再在甲乙两管中分别加各2mL硫代乙酰胺试液,摇匀,放置2min,同置白纸上,自上向下透视,甲管中显示的颜色与乙管比较,不得更深。6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叶酸含量测定典型高效液相色谱图图B.1叶酸含量测定典型高效液相色谱图GB15570—2010
主峰叶酸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