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27476.1-2014 检测实验室安全 第1部分:总则
GB/T 27476.1-2014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27476.1-2014

中文名称:检测实验室安全 第1部分:总则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 .pdf

下载大小:1348KB

相关标签: 检测 实验室 安全 总则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GB/T 27476.1-2014 检测实验室安全 第1部分:总则 GB/T27476.1-2014 标准压缩包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13.1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7476.1—2014
检测实验室安全
第1部分:总则
Safety in testing laboratories--Part 1:General aspects2014-12-05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14-12-15实施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安全管理要求
5安全技术要求·
危险源辩识和风险评价
5.2人员
5.3设施和环境·
5.4设备…
5.5检测方法·
5.6物料
附录A(资料性附录)
实验室结构和布局·
实验室安全工作行为
附录B(资料性附录)
参考文献
GB/T27476.12014
GB/T27476《检测实验室安全》分为如下几部分: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电气因素;
第3部分:机械因素;
——第4部分:非电离辐射因素;第5部分:化学因素。
本部分是GB/T27476的第1部分。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由全国认证认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1)提出并归口。GB/T27476.1—2014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广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上海出人境检验检疫局、浙江出人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福建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惠诺德(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广东格兰仕集团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吴国平、曹实、王秀芳、伍云山、傅培刚、吕文、谭婉琪、黄建宇、程丽玲、刘彦宾、徐哲谭、姜瀛洲、林志力、戴明、卢甘石、刘国荣、周婕、陈延青。国
GB/T27476.1-2014
检测实验室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涉及电气、机械、非电离辐射、电离辐射、化学和微生物等危险因素,GB/T27476是针对这些危险因素而制定的检测实验室安全标准,旨在提升检测实验室的安全管理能力和安全技术能力,降低检测实验室运行的安全风险。GB/T27476是适用于检测实验室的系列安全标准,与现已额布的专业领域实验室安全标准共同组成检测实验室安全标准体系。本部分和GB/T27476中与检测实验室工作类型相对应的一个部分或几个部分一起使用。IV
iiKacaQiaiKAca=
1范围
检测实验室安全
第1部分:总则
GB/T 27476.1—2014
GB/T27476的本部分规定了检测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安全的通用要求。本部分适用于检测实验室,校准和科研实验室可参照使用。本部分适用于固定场所内的实验室,其他场所的实验室可参照使用,但可能需要附加要求。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
GB2626呼吸防护用品
GB2811安全帽
呼吸防护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
GB2890
GB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T3609.1
职业眼面部防护焊接防护第1部分:焊接防护具GB/T3609.2
GB3836.14
职业眼面部防护焊接防护第2部分:自动变光焊接滤光镜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4部分:危险场所分类呼吸防护长管呼吸器
GB6220
GB6944-2012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
GB7144
GB7231
气瓶颜色标志
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GB8965.1
防护服装阻燃防护第1部分:阻燃服防护服装阻燃防护第2部分:焊接服GB/T11651-2008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12011
GB12014
足部防护电绝缘鞋
防静电服
GB/T12624
手部防护通用技术条件及测试方法GB/T12801—2008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3495
GB13690
GB14866
GB15258
GB15603
GB15630
消防安全标志
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
个人用眼护具技术要求
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
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内容和项目顺序
GB/T16483
GB/T16556
自给开路式压缩空气呼吸器
带电作业用绝缘手套
GB/T17622
GB/T27476.1—2014
GB/T18664
GB/T18843
GB/T18883
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和维护浸塑手套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GB20581—2006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易然液体个体防护装备职业鞋
GB21146
GB21147
GB21148
个体防护装备防护鞋
个体防护装备
安全鞋
GB/T22845
GB/T23466
防静电手套
护听器的选择指南
GB/T27476.2
GB/T27476.3
GB/T27476.5
检测实验室安全
检测实验室安全
检测实验室安全
GB/T28001—2011
GB50009—2012
GB50016—2006
GB50034
第2部分:电气因素
第3部分:机械因素
第5部分:化学因素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
GB5014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
GBZ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GBZ2.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3术语和定义
GB6944—2012.GB/T11651—2008.GB/T12801—2008,GB20581—2006、GB/T28001—2011和GBZ2.1一200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GB6944一2012,GB/T11651—2008.GB/T12801—2008.GB20581—2006.GB/T28001—2011和GBZ2.1—2007的一些术语和定义。
安全safety
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3.2
健康损害illhealth
可确认的、由工作活动和(或)工作相关状况引起或加重的身体或精神的不良状态。[GB/T28001—2011,定义3.8]
incident
发生或可能发生与工作相关的健康损害(3.2)或人身伤害(无论严重程度),或者死亡的情况。注1:事故是一种发生人身伤害、健康损害或死亡的事件。注2:未发生人身伤害,健康损害或死亡的事件通常称为“末遂事件”,在英文中也可称为\near-miss\\near-hit\\clasecall\或\dangerous occurrence\注3:紧急情况(参见4.10.1)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事件。2
iiKacaQiaiKAca
[GB/T28001—2011,定义3.9]
危险源hazard
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伤(3.2)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GB/T28001—2011,定义3.6]hazard identification
危险源辨识
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GB/T280012011.定义3.7]
风险risk
GB/T27476.1—2014
发生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3.2)的严重性的组合。[GB/T28001—2011,定义3.21]
风险评价riskassessment
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3.6)进行评估,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GB/T28001—2011,定义3.22]3.8
安全绩效safetyperformance
组织对其安全风险进行管理所取得的可测量的结果,3.9
职业接触限值occupationalexposurelimitsOELs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制量值。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绝大多数接触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接触水平。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包括时间加权平均允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允许浓度和最高允许浓度三类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h工作日、40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b)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在遵守PC-TWA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c)最高容许浓度MAC:
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GBZ2.12007,定义3.1]
设备equipment
与检测有直接关联的任何机械、仪器仪表、器具、用具或工具,及其部件、配件或附件。3.11
安全设备safetyequipment
保障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的人身或设施免于各种自然、人为侵害的设备。3.12
personal protectiveequipment,PPE个体防护装备
从业人员为防御物理、化学、生物等外界因素伤害所穿戴、配备和使用的各种护品的总称。注:在生产作业场所穿藏、配备和使用的劳动防护用品也称个体防护装备。3
GB/T27476.1—2014
[GB/T11651—2008,定义3.1]
有害物质harmfulsubstances
化学的、物理的、生物的等能危害职工健康的所有物质的总称。[GB/T12801-2008,定义3.7]
有害过程harmfulprocesses
产生能量或使用有害物质或产生有害物质的过程,并且一旦泄漏或不受控制排放,会导致人员伤害或人员疾病或财产损失。
危险货物dangerousgoods
具有爆炸、易燃、毒害、感染、腐蚀、放射性等危险特性,在运输、储存、生产、经营、使用和处置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毁或环境污染而需要特别防护的物质和物品:【GB6944—2012,定义3.1]
flammable
在空气中能被点燃或燃烧的特性。3.17
易燃液体flammableliquids
指闪点不大于93℃的液体。
[GB20581—2006,定义3.1]
腐蚀性物质
corrosivesubstances
通过化学作用使生物组织接触时会造成严重损伤、或在渗漏时会严重损害甚至毁坏其他货物或运输工具的物质。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safetydata sheetforchemical productsSDS化学品的供应商向下游用户、公共机构、服务机构和其他涉及该化学品的相关方传递化学品基本危害信息(包括运输、操作处置、储存和应急行动信息)的一种载体。注:在一些国家,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又被称为物质安全技术说明书(material safetydata sheet,MSDS)。3.20Www.bzxZ.net
实验室废弃物laboratorywaste
实验室运作过程中产生并需要处理的任何液体、固体或气态物质或物品。4安全管理要求
组织结构和职责
实验室应确保所从事检测及相关活动符合适用的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4.1.1
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体系应覆盖实验室在固定场所内进行的工作。4.1.2
4.1.3实验室应:
a)有专职或兼职的安全管理人员,他们应具有所需的权力和资源来履行包括实施、保持和改进安全管理体系的职责,识别对安全管理体系的偏离,以及采取预防或减少这些偏离的措施;规定对安全有影响的所有管理、操作和监督人员的职责、权力和相互关系;b)
iiKacaQiaiKAca-
GB/T27476.1—2014
c)由熟悉实验室活动和安全要求的安全监督人员对实验室开展的各项工作进行安全监督。赋予安全监督人员所需权力和资源来履行包括评估和报告活动风险、制定和实施安全保障及应急措施、阻止不安全行为或活动的职责;d)确保实验室人员理解他们活动的安全要求和安全风险,以及如何为实现安全目标作出贡献。确保人员在其能控制的领域承担安全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包括遵守适用的安全要求,避免因个人原因造成安全事件。
4.1.4实验室最高管理者对实验室安全和安全管理体系负最终责任。最高管理者应通过以下方式证实其承诺:a)为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并保持提供必要的资源;注:包括人力资源、设施和设备资源、技能和技术、医疗保障、财力资源。明确作用、分配职责和责任,授予权力,提供有效的安全管理,并形成文件和予以沟通。b)
4.1.5实验室应在最高管理层中指定人员作为安全责任人,应赋予其以下职责和权限e)建立、实施和保持安全管理体系;b)向最高管理者提交安全绩效报告,以供评审,并为改进体系提供依据。4.1.6实验室应建立内外部的沟通和报告机制。包括:a)在实验室内部不同层次和职能间进行内部沟通;b)与进人工作场所的外来人员进行沟通;接收、记录和回应来自外部相关方的沟通;d)安全事件的报告机制
4.1.7实验室应建立实验室安全的全员参与机制。员工可通过以下多种方式参与实验室安全相关的活动: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确定风险控制措施;a)
安全事件的调查:
安全方针目标的制定和评审:
商讨影响安全的任何变化;
担任员工安全事务代表;
安全演练
g)对外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指导等。4.2安全管理体系
4.2.1实验室应根据业务性质、活动特点等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与其规模及活动性质相适应的安全管理体系,确定如何满足所有安全要求,并形成文件。安全管理体系应覆盖实验室人员、维护人员、分包方、参观者和其他被授权进人的人员,包括使用和进人实验室的学生、清洁工和保安人员。注:对于特定的实验室,可能需要附加程序以覆盖实验室的特定功能。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
a)安全方针和目标:
b)安全管理体系覆盖范围的描述;安全管理体系主要要素和其相互作用描述,及文件的查询途径;实验室为确保对涉及安全风险管理过程进行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所需的文件和记录。d)
4.2.2最高管理者应确定和批准实验室的安全方针,并确保安全方针在界定的安全管理体系范围内:a)适合实验室的安全风险的性质和规模;b)包含防止受伤与健康损害及持续改进安全管理与安全绩效的承诺;包含遵守安全有关的适用法规要求和实验室接受的其他要求的承诺;6
GB/T27476.1—2014
d)为确定和评审安全目标提供框架;形成文件,付诸实施,并予以保持;e
传达到所有人员,使其认识各自的安全义务;g)可为相关方所获取;
定期评审,确保与实验室运行保持相关和适宜。h)
4.2.3实验室应在相关职能和层次建立、实施和保持形成文件的安全目标。可行时,目标应可测量。目标应符合安全方针,建立和评审目标时,应考虑法规要求及安全风险,也应考虑可选的技术方案,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
4.2.4实验室应制定、实施和保持实现安全目标的方案,至少包括:a)有关职能和层次为实现安全目标的职责和权限的指定;b)
实现目标的方法和时间表。
应定期和按计划的时间间隔对方案进行评审,必要时进行调整,确保目标得以实现。4.2.5最高管理者应提供建立和实施安全管理体系以及持续改进其有效性承诺的证据。4.2.6最高管理者应将满足安全法定要求的重要性传达到本实验室。4.3文件控制
实验室应对安全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文件进行控制,应建立、实施和保持程序,规定:发布前审批,确保充分性和适宜性;a)
b)必要时,对文件进行修订,并重新审批;对文件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作出标识;c
d)确保在使用处能得到适用文件;确保文件字迹清楚,易于识别;e
D对策划、运行所需的外来文件作出标识,并对发放予以控制;g)防止对过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如需保留,应作出适当标识。4.4要求、标书和合同的评审
4.4.1实验室应在接受要求、标书和合同前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风险控制措施应被实验室和客户所接受,并将结果和需要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通知到与执行合同检测活动过程相关的人员。必要时,实验室应要求客户提供风险控制措施需要的技术支持。注:对非常规的检测,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尤为重要。4.4.2工作开始后,如果发生涉及安全的变更,应重新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确定风险控制措施,并将变更措施通知所有受到影响的人员。如果涉及客户,则应同时通知客户。4.5分包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应包括分包出去的工作。对于分包出去的工作中已识别的安全风险,应告知分包方。
宜将工作分包给已建立和实施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绩效良好的分包方。分包协议应明确分包方需要承担的安全责任。应与分包方就影响安全的事项及其变更进行沟通和协商,并形成文件。4.6采购
实验室应识别所购买的供应品、试剂、消耗材料、设施和设备、服务的安全风险,采购文件应明确相关的安全要求。必要时,要求供应商提供与风险控制相关的数据、信息、作用指引或技术支持。iiKacaQiaiKAca-
GB/T27476.1—2014
若某些实验室活动,如设备维护、清洁、保安等工作需签订服务协议,宜包含健康与安全的期望、监视与责任条款。
4.7服务客户
应对进入实验室的客户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必要时,安排监督人员进行监督,确保进入工作场所的客户和其他访问者清楚安全有关风险,必要时采取预防措施,确保客户和其他访问者的安全,及避免因个人原因造成安全事件。
与外部相关方就影响安全的变更进行协商。4.8投诉
实验室应接收,记录和回应来自员工、外部相关方的安全相关投诉。4.9安全检查和不符合的控制
4.9.1安全检查
实验室应开展对实验室工作的安全检查。安全检查应包括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人员能力与健康状况、环境、设施和设备、物料、工作流程等的安全检查。为改进和保持实验室安全面对工作流程或设备等做重大改变时,也应进行安全检查。检查宜由无直接责任人员组成。
安全检查时的发现和建议应向安全管理人员报告,如果安全检查查出有重大安全隐惠的状况,应立即采取措施补救。
实验室应建立、实施和保持程序,对安全绩效进行例行监测和测量,程序应规定:a)
适合实验室需要的定性和定量测量:b)
对要全目标的满足程度监测:
监测控制措施有效性:
d)主动性的绩效测量,即监测是否符合管理方案、控制措施和运行准则:e
被动性测量,即监测损害、事件(包括事故未遂事故等)和其他不良安全绩效的历史证据:f)记录充分的监测和测量的数据和结果,以便于后面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分析。2不符合的控制
4.9.2.1实验室应记录、调查和分析事件,以便:确定根本的、可能导致或促使不符合发生的安全缺陷和其他因素;a
b)识别纠正措施需求;
识别采取预防措施的机会
d)识别持续改进的机会;
沟通调查结果。
调查应及时完成。结果应形成文件并以保持4.9.2.2实验室应识别和纠正不符合,采取措施减少安全后果。必要时,立即暂停工作。4.10应急准备和响应
4.10.1应急程序
实验室应建立并保持程序,用于识别和预防紧急情况的潜在后果和对紧急情况作出响应。为了预防伤害和限制危险源扩散,基本应急程序至少应包括如下:7
GB/T27476.12014
a)潜在的事件和紧急情况的识别;b)外部的应急服务机构和人员;如果可行且不会对员工有危害,限制火势或其他危险源,以便为疏散赢取时间和限制毁坏e)
扩大:
d寻求必需的其他帮助;
e)如有必要,撤离建筑物,对伤员提供救治。应急程序应确保实验室所有参观者和员工安全疏散。在疏散过程中,人员宜疏散到远离建筑物并不阻挡教援路线的指定集合区域。注:如突发暴力冲突、供电设备故障、化学品大量溢出、火灾和有毒或腐蚀性气体的气瓶泄漏等紧急情况,需要将人员从建筑物内快速疏散。
宜建立实验室设备的应急关机程序。所有员工应能方便获得安全信息和应急程序。应急程序宜粘贴在每个实验室并提供以下电话号码:消防队、急教车、安全官员、医院、公安局等。宜提供一份清单,包括当地医院、毒物信息中心和其他应急服务机构名称、地址和电话号码。实验室应定期评审应急程序,当发生紧急情况后,应重新评价应急程序,必要时修订。4.10.2应急演练
实验室应定期组织演练,并使用应急设备。实验室应配备充足的应急设备,例如,报警系统,应急照明和动力,逃生工具,消防设备,急教设备,通讯设备,应急的隔离阅、开关和断流器等。宜与应急服务机构保持定期联络,并告诉他们实验室内危险源的性质以及应急要求。如果可行,宜鼓励外部应急服务机构及相关方参与应急演练。4.10.3:应急响应
实验室内发生火灾、爆炸、化学品泄漏、辐射、触电等紧急情况时应立即作出响应。实验室在策划应急响应时,应考虑相关方的需求。应组织适合实验室需求的急救准备撤离时,安全监督人员宜注意其区域内员工和参观者的位置及移动方向。4.11改进、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实验应建立、实施和保持程序,以处理实际和潜在的不符合,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程序应明确下述要求:
a)调查不符合,确定产生的原因,采取措施避免再发生;评价预防不符合措施的需求,并实施适当措施,以避免不符合发生;bo
c)记录和沟通所采取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结果;d)评审所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有效性。如果在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中识别出新的或变化的危险源,或者对新的或变化的控制措施的需求,则程序应要求对拟定的措施在其实施前先进行风险评价。为消除实际和潜在不符合的原因而采取的任何纠正或预防措施,应与问题的严重性相适应,并与面临的安全风险相匹配。
4.12记录的控制
实验室应建立用于识别、检索、贮存、保护和处置记录的程序iiKacaQiaiKAca-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