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 29930-20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羟丙基淀粉
GB 29930-2013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 29930-2013

中文名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羟丙基淀粉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 .pdf

下载大小:301KB

相关标签: 食品安全 国家标准 食品 添加剂 丙基 淀粉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GB 29930-20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羟丙基淀粉 GB29930-2013 标准压缩包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29930—20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羟丙基淀粉
2013-11-29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利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4-06-01实施
1范围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羟丙基淀粉
GB29930—2013
本标准适用于以食用淀粉或由生产食用淀粉的原料得到的淀粉乳为原料与醚化剂发生反应制得的食品添加剂羟丙基淀粉,以及结合酶处理、酸处理、碱处理、漂白处理和预糊化处理中一种或多种方法加工后的食品添加剂羟丙基淀粉。2技术要求
2.1原辅料
2.1.1原料
食用淀粉应符合相关产品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2.1.2辅料
2.1.2.1应符合相关产品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或相关规定的要求。2.1.2.2化剂种类与用量:环氧内烷,不超过淀粉干基质量分数的25%。2.2
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白色、类白色或淡黄色
表1感官要求
检验方法
取试样50g置于洁净的白瓷盘中,在自然光线下,观察呈颗粒状、片状或粉末状,无可见杂质具有产品固有的气味,无异味
2.3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其色泽、状态,其气味
表2理化指标
谷类淀粉为原料
干燥减量,w/%
其他单体淀粉为原料
马铃薯淀粉为原料
总砷(以As计)/(mg/kg)
铅(Pb)/(mg/kg)
二氧化硫残留/(mg/kg)
羟丙基/(g/100g)
氯丙醇/(mg/kg)
GB/T12087
GB/T5009.11
GB5009.12
GB/T22427.13
附录A中A.4
附录A中A.5
检验方法
A.1安全提示
附录A
检验方法
GB29930—2013
本标准的检验方法中使用的部分试剂具有毒性或腐蚀性,操作时应小心谨慎!如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水冲洗,严重者应立即治疗。A.2一般规定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GB/T6682中规定的三级水。试验方法中所用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601、GB/T602和GB/T603之规定制备;所用溶液在未指明溶剂时,均指水溶液。A.3鉴别试验
A.3.1显微镜检测
未经糊化处理保持颗粒结构的丙基淀粉,可直接通过显微镜观察鉴定淀粉颗粒形状,大小和特征。在显微镜的偏振光下,可以观察到典型的偏光十字。A.3.2碘染色
将1g的试样加入20mL的水中配成悬浮液,滴入几滴碘液,颜色范围应为深蓝色到棕红色。A.3.3铜还原
A.3.3.1碱性酒石酸铜试液的配制A.3.3.1.1溶液A:取硫酸铜(CuSO4·5H2O)34.66g,应无风化或吸潮现象,加水溶解定容到500mL。将此溶液保存在小型密封的容器中。A.3.3.1.2溶液B:取酒石酸钾钠(KNaC4H4Og:4H2O)173g与氢氧化钠50g,加水溶解定容到500mL。将此溶液保存在小型耐碱腐蚀的容器中。A.3.3.1.3溶液A和溶液B等体积混合,即得碱性酒石酸铜试液。A.3.3.2分析步骤
称取试样2.5g,置于一烧瓶中,加入0.82mol/L的盐酸溶液10mL和水70mL,混合均匀,沸水浴回流3h,冷却。取0.5mL冷却溶液,加入5mL热碱性酒石酸铜试液,产生大量红色沉淀物A.4羟丙基的测定
A.4.1原理
羟丙基淀粉在硫酸中生成丙二醇,丙二醇再进一步脱水生成丙醛和丙烯醇,这两种脱水产物在硫酸介质中可与三酮生成紫色络合物。用分光光度计在590nm处测其吸光度,浓度范围5mg~50mg符合朗伯-比尔定律。
A.4.2试剂和材料
A.4.2.1硫酸。
A.4.2.2三酮。
A.4.2.3亚硫酸氢钠。
GB29930—2013
A.4.2.4三酮溶液:将三酮溶于5%亚硫酸氢钠溶液中,配制成3%的节三酮溶液。A.4.2.5硫酸溶液:
c(=H2SO4)-1.0mol/L。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A.4.2.61,2-丙二醇。
A.4.2.7淀粉:具有相同植物来源的未变性淀粉。A.4.3仪器和设备
分光光度计。
A.4.4分析步骤
A.4.4.1标准溶液的配制
制备1.00mg/mL的1,2-丙二醇标准溶液,分别吸取1.00mL、2.00mL、3.00mL、4.00mL、5.00mL此标准溶液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得到浓度分别为10μg/mL、20μg/mL、30μg/mL、40μg/mL和50μg/mL的标准溶液。A.4.4.2试样溶液的配制
称取50mg~100mg试样,精确至0.1mg,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硫酸溶液25mL。于沸水浴中加热至试样溶解,冷却后用水稀释至100mL。必要时可进一步稀释,以保证每100mL中所含的羟丙基不超过4mg,然后按相同比例稀释空白淀粉。A.4.4.3测定
取5种标准溶液各1mL,分别移入25mL具塞刻度试管内,将试管置于冷水中,分别滴加硫酸8mL,混匀后将试管置于沸水浴内准确加热3min,立即将试管移入冷水浴降温。沿试管壁小心加入三铜溶液0.6mL,立即摇匀,于25℃水浴中保持100min。用硫酸调整各试管内的体积至25mL,倒转试管数次以混匀(不得摇动)。立即将部分溶液移入分光光度计1cm比色池内,静置5min后,在590nm处测定吸光值,绘制标准曲线。
吸取试样溶液1mL,移入25mL具塞刻度试管内,按照标准溶液的测定过程进行后续操作,以淀粉空白液作为参比,测定吸光值。A.4.5结果计算
羟丙基的质量分数Wo,按公式(A.1)计算:wg=x0.763x/×100%
mx1000
式中:
...(A.1)
c一从标准曲线中读取的试样溶液中丙二醇含量,单位为微克每毫升(μug/mL);0.7763丙二醇含量转化为羟丙基含量的转化系数:F一试样稀释后的最终体积,单位为毫升(mL):m试样质量,单位为毫克(mg);1000换算因子。
A.5氯丙醇的测定
A.5.1试剂和材料
A.5.1.1无水乙醚。
A.5.1.2氯丙醇:含75%1-氯-2-丙醇和25%2-氯-1-丙醇。A.5.1.3硅土:250μm~150μm。A.5.1.4硫酸。
氢氧化钠。
无水硫酸钠。
GB29930—2013
硫酸溶液:c(=H2SO4)=2mol/L。量取60mL硫酸,缓缓注入1000mL水中,冷却,摇匀。2
氢氧化钠溶液:25%。称取25g氢氧化钠,溶解在75mL水中。A.5.1.8
A.5.1.9蜡质玉米淀粉:未经变性处理的蜡质玉米淀粉。A.5.2仪器和设备
A.5.2.1气相色谱仪:推荐使用配有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双柱色谱仪。A.5.2.2耐压瓶:200mL的压力瓶,配有氯丁橡胶垫、玻璃塞子。A.5.3色谱柱及典型色谱操作条件A.5.3.1色谱柱:毛细管柱,30mX0.32mm(内径),充填物为聚乙二醇20M(PEG20M)A.5.3.2柱箱温度:程序升温,50℃保温5min,以10℃/min的速率升至220℃,保温2min。A.5.3.3进样口温度:250℃。
A.5.3.4检测器温度:250℃。
A.5.3.5燃烧气为氢气(47mL/min),助燃气为空气(400mL/min),补偿气为氮气(30mL/min)A.5.3.6载气为氮气(25mL/min),分流比2:1。也可选择具有等同分离效果的色谱柱及相应的色谱条件。A.5.4分析步骤
A.5.4.1氯丙醇标准溶液的制备
采用10μL的注射器取5μL氯丙醇。精确称取注射器质量并将氯丙醇注入含有部分水的500mL容量瓶,重新称量注射器质量,并记录两者之差即为加入的氯丙醇质量,加水稀释至刻度并混合均匀。该溶液中大约含氯丙醇12.5μg/mL。该溶液需现配现用。A.5.4.2试样制备
称取10g试样,精确至0.001g,置于耐压瓶中,加入25mL硫酸溶液,夹住瓶顶部,并使试样旋动直至其完全分散。将瓶子放入沸水浴中加热10min,然后旋动瓶子使其内容物充分混合,并在沸水浴中继续加热15min,在空气中冷却至室温,然后用氢氧化钠溶液将其中和至pH=7,加入7g无水硫酸钠并用磁力搅拌器搅拌5min10min,直至硫酸钠完全溶解,再使用脱脂棉过滤,用少量的水洗涤耐压瓶。将溶液转移至配有聚四氟乙烯的500mL分液器中,分别用50mL无水乙醚萃取5次,每次萃取至少保持5min以使相分离。将所有乙醚萃取物转移至带有刻度烧瓶中,置于50℃~55℃的水浴中,浓缩至4mL
注:试样的乙醚萃取物可能含有外来的残留杂质干扰色谱图的解析。这些残留杂质可能是水解过程中引起的降解产物。由此引起的问题可用下列纯化处理来解决:将乙醚萃取物浓缩至约8mL来替代上述的4mL。将在130℃下加热4
GB29930—-2013
16h的10g硅土,充入一个相应尺寸的色谱柱中并轻轻敲击,并在柱子顶部加入1g无水硫酸钠,用25mL无水乙醚润湿柱子后,用少量乙醚辅助将浓缩的萃取液定量通过柱子。分别用25m无水乙醚洗提3次,收集洗提液转移至浓缩器中浓缩至4mL。
将萃取物冷却至室温,用少量无水乙醚辅助定量转移至5.0mL容量瓶中,用无水乙醚稀释至所需体积并混合均匀。
A.5.4.3对照样溶液的制备
5个耐压瓶中分别装入10g蜡质玉米淀粉,精确至0.001g,瓶中加入25mL硫酸溶液。然后加入0.0mL、0.1mL、0.2mL、0.4mL、1.0mL氯丙醇标准溶液,使其浓度按淀粉计分别为0mg/kg、0.1mg/kg0.2mg/kg、0.4mg/kg和1.0mg/kg。根据氯丙醇标准溶液中氯丙醇的质量计算瓶中氯丙醇的确切浓度。夹紧瓶顶部,使瓶中试样旋动直至完全分散。然后从A.5.4.2“将瓶子放入沸水浴中..”开始操作。A.5.4.4测定
注入1.0uL对照样溶液,每次进样之间应有充足的时间以保证氯丙醇两个异构体相应的信号峰记录完全,且清洗色谱柱。参照各自的对照样记录并加和两个氯丙醇异构体的信号峰面积。采用同样的操作条件,注入1.0μL试样的浓缩萃取物,记录并加和试样的信号峰面积。以每个对照样信号峰面积对所用氯丙醇异构体实际质量换算得到氯丙醇浓度(mg/kg)作图得到校正曲线,利用试样中对应于1-氯-2-丙醇和2-氯-1-丙醇的峰面积之和确定试样中混合氯丙醇的浓度(mg/kg)。在熟练掌握整个操作过程,且保证由参照样得到的校正曲线是线性和可重现时,参照样的数目可以减少到一个,及含约5mg/kg氯丙醇异构体的混合物。A.5.4.5结果计算
氯丙醇wi以mg/kg表示,按公式(A.2)计算:wi=cxA
式中:
c对照样溶液中氯丙醇(异构体总和)的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千克(mg/kg);A—试样溶液中氯丙醇异构体产生的信号峰面积总和;A2对照样溶液中氯丙醇异构体产生的信号峰面积总和。...(A..2)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