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4845-2018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24845-2018
中文名称:1000kV交流系统用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技术规范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 .pdf
下载大小:2094KB
相关标签:
交流
系统
间隙
金属
氧化物
避雷器
技术规范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GB∕T 24845-2018 1000kV交流系统用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技术规范
GB∕T24845-2018
标准压缩包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ICS29.24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4845—2018
代替GB/Z24845—2009
1000kV交流系统用
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技术规范Specification of metal-oxide surge arresterswithoutgapsfor1oookv a.c.system2018-07-13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19-02-01实施
GB/T24845—2018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标准额定值
运行条件
技术要求
试验要求
型式试验(设计试验)
例行试验
验收试验
定期试验
抽样试验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GIS避雷器)铭牌、包装、运输及保管
附录A(规范性附录)异常运行条件附录B(规范性附录)电压分布试验方法10
附录C(规范性附录)作为支柱绝缘子使用的1000kV交流系统用瓷套避雷器的特殊要求26
附录D(规范性附录)1000kV交流系统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用监测器27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GB/T24845—2018
本标准代替GB/Z24845—2009《1000kV交流系统用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技术规范》。本标准与GB/Z24845一2009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增加了额定电压804kV、780kV避雷器的相关参数(见7.1);外绝缘耐受试验、残压试验、动作负载试验、工频电压耐受时间特性试验、短路电流试验、抗震试验、弯曲负荷试验等根据最新版IEC和近期研究成果进行了相关修改(见第9章,GB/Z248452009的第10章);
增加了均压电容试验、环境试验和爬电距离检查(见第9章);增加了避雷器的异常运行条件(见附录A);一修改了电压分布试验中的计算公式(见附录B,GB/Z24845一2009的附录A);-增加了作为支柱绝缘子使用的1000kV交流系统用瓷套避雷器的特殊要求(见附录C);增加了1000kV交流系统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用监测器的技术要求(见附录D)。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特高压交流输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69)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西电避雷器有限责任公司西安高压电器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平高东芝(廊坊)避雷器有限公司,南阳金冠电气有限公司、抚顺电瓷制造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时卫东、陈维江、张搏宇、葛栋、王保山、张翠霞、陈国强、熊易、何计谋、李凡、股禹宋继军、徐学亭,汤晓中、郭洁,汤霖,贺子鸣、刘洪涛、王晓刚。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Z24845—2009。
1范围
1000kV交流系统用
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技术规范GB/T24845—2018
本标准规定了1000kV交流系统用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运行条件、技术要求,检验规则,试验方法和包装运输等
本标准适用于为限制1000kV交流系统过电压而设计的电站用瓷套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简称“避雷器”)和气体绝缘金属封闭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简称“GIS避雷器\)。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911
储运图示标志
GB/T7354
局部放电测量
额定电压72.5kV及以上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B/T7674
六氟化硫电气设备中气体管理和检测导则GB/T8905
GB/T11022一2011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要求高压开关设备六氟化硫气体密封试验导则GB/T11023
GB/T11032—2010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GB/T12022工业六氟化硫
GB/T13540一1992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的抗震要求GB/T16927.1高电压试验技术第1部分:一般定义及试验要求GB/T26218.1
污移条件下使用的高压绝缘子的选择和尺寸确定第1部分:定义,信息和一般原则
GB/T26218.2污移条件下使用的高压绝缘子的选择和尺寸确定第2部分:交流系统用瓷和玻璃绝缘子
GB5015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260—2013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JB/T10492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用监测装置IEC60099-4:2014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Metal-oxidesurgearresterswithoutgapsfora.c. systems)
3术语和定义
GB/T11032一2010和GB/T11022一201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GB/T11032—2010和GB/T11022—2011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1
GB/T24845—2018
外套及伞裙
housing and sheds
外套housing
避雷器的外部绝缘部件,提供必需的爬电距离并保护内部部件不受环境影响。注:外套可由儿个部件组成,用以提供机械强度并保护内部部件不受环境影响。[GB/T11032—2010,定义3.46.1]3.1.2
伞裙shed
外套伸出的绝缘部分,用以增加爬电距离。[GB/T11032—2010.定义3.46.2]3.2
porcelain-housed surge arrester瓷套避雷器
用瓷做外套材料,并带有附件及密封系统的避雷器[GB/T11032—2010.定义3.59]
bending moment
施加在避雷器外套上的水平力乘以避雷器外套安装基座(法兰的下平面)与施力点之间的垂直距离[GB/T11032—2010,定义3.61]3.4
terminal lineforce
端子水平拉力
垂直于避雷器的纵轴,在避雷器中心线测量所得的力。[GB/T11032—2010定义3.62]
破坏负荷breakingload
垂直作用于瓷套避雷器的纵轴上,导致避雷器外套机械破坏的力[GB/T11032—2010,定义3.64]
芯体internal parts
带有支撑结构和内部均压系统(如果有)的金属氧化物电阻片组件。3.7
密封(气、水密封性)seal(gas/watertightness)避免对电气和(或)机械性能有影响的物质进人避雷器内部的能力。[GB/T11032—2010.定义3.70
避雷器最大工频荷电率maximum appliedvoltageratioof anarresterunderpower-frequencyvolt-age loading
避雷器最大工频荷电率7二避雷器宣称的最大电压分布不均勾系数×工频持续运行电压/工频参考电压。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避雷器gas-insulatedmetalenclosedsurgearresterGIS避雷器GISarrester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内部没有任何串联或并联放电间隙,并充以不同于空气的2
气体。
注1:气体压力通常超过1bar=105Pa注2:该避雷器用于气体绝缘开关装置中。[GB/T11032—2010,定义3.51]
GIS避雷器壳体housingofGISarresterGIS避雷器的外部金属封闭部分,其与地连接,保护内部部件避免环境的影响。3.11
GB/T24845—2018
绝缘气体的额定密度D(或额定压力Pr)rateddensityofinsulatinggasDr(orratedpressureofinsulatinggasPre)
由制造厂规定的,在投运前或补气后充入避雷器内的绝缘气体的密度Dre(或压力P),并折算到标准大气条件(十20℃,101.3kPa)下。可以用相对压力或绝对压力表示。[GB/T11032—2010,定义11.3.1]3.12
绝缘气体的最低功能密度D(或最低功能压力Pm)theminimumfunctionaldensityofinsulatinggasDme(the minimum functional pressureof insulating gas Pme)由制造厂规定,折算到标准大气条件(十20℃,101.3kPa)下的绝缘气体的最小运行密度Dme(或最低运行压力Pm)。可以用相对压力或绝对压力表示。如果绝缘气体低于此密度,避雷器的额定特性将不能保证,需要及时补气。
[GB/T11032—2010,定义11.3.2]3.13
绝对漏气率FabsoluteleakagerateF单位时间内气体的漏失量,以Pa·L/s表示[GB/T11022—2011,定义3.6.6.5]3.14
充许漏气率F。!
permissible leakage rate Fp
制造厂规定的最大允许绝对漏气率。[GB/T11022—2011.定义3.6.6.6]3.15
相对漏气率FrelrelativeleakagerateFrel在充有额定充气压力(或密度)的系统中,相对于气体总量的绝对漏气率。以每年或每天的百分率表示。
[GB/T11022—2011.定义3.6.6.6]4标志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铭牌上应至少包含以下资料信息:型号:
一持续运行电压;
额定频率;
直流参考电压;
一额定短路电流;
一制造厂名;
GB/T24845—2018
避雷器元件装配位置标志;
制造年月;
—编号。
5标准额定值
标准额定电压
避雷器额定电压(有效值):828kV、804kV及780kV。注1:如果工程确有需求且实际工程的工频过电压较低,可以考虑采用额定电压为804kV和780kV的避雷器,但需经过过电压计算校核及试验验证注2:选用额定电压为828kV的避雷器时,工频过电压不超过1.3p.u,或不超过1.4p.u且继电保护动作时间不超过0.5s:选用额定电压为804kV或780kV的避雷器时,建议工频过电压不超过1.2p.u。5.2
标准额定频率
标准额定频率为50Hz。
标准标称放电电流
标准8/20us标称放电电流为20kA运行条件
正常运行条件
6.1.1环境条件
使用避雷器的环境条件:
环境温度在一40℃~十40℃范围内;太阳光的辐射;
注:最高日照强度(1.1kW/m)的影响在型式试验中通过把试品预热的方法已予以考虑。如果在避雷器附近有其他热源,避雷器的使用需经供需双方协商。c)
海拔高度不超过1000ms
最大风速不超过35m/s(离地面高10m处,持续10min的100年平均最大风速);覆冰厚度不大于20mm;
污移等级d级及以下地区;
抗震设防烈度7度及以下地区;
安装地点:户外;
安装方式:直立式。
系统条件
使用避雷器的系统条件:
系统额定频率:50Hz;
系统标称电压:1000kV:
系统最高运行电压:1100kV;
系统短路电流水平:63kA;
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中性点直接接地;长期施加在避雷器端子间的工频电压应不超过避雷器的持续运行电压。异常运行条件
GB/T24845—2018
在异常运行条件下,避雷器的设计、制造及使用应特殊考虑。在异常运行条件下,本标准的使用需经供需双方协商。异常运行条件见附录A。7
技术要求
技术参数
避雷器的主要技术参数见表1。
典型避雷器主要技术参数
避雷器额定电压(有效值)/kV
系统标称电压(有效值)/kV
避雷器持续运行电压(有效值)/kV避雷器标称放电电流(峰值)/kA陡波冲击残压(峰值)/kV
雷电冲击残压(峰值)/kV
2kA操作冲击残压(峰值)/kV
直流参考电压/kv
0.75倍直流参考电压下的漏电流/uA工频参考电流(峰值)/mA
工频参考电压(峰值//2)/kV
持续电流
阻性电流(基波峰值)/mA
全电流(有效值)/mA
长持续时间电流冲击耐受/A
大电流冲击耐受电流值/kA
并联柱数
电压分布不均勾系数
柱间电流分布不均勾系数
绝缘底座绝缘电阻/MQ
≤1782
≤1620
≤1460
≥1114
≥828
100/每柱
≥2000
≤1418
≥1082
≥804
100/每柱
≥2000
≤1679
≤1375
≥1049
100/每柱
≥2000
如果工程确有需求且实际工程的工频过电压较低,可以考虑采用额定电压为804kV和780kV的避雷器,但应经过过电压计算校核及试验验证,具体见5.1。对于典型的4柱并联结构而言,直流参考电流通常为8mAc对于典型的4柱并联结构而言,工频参考电流通常为24mA。d4柱并联结构是经过验证的典型的结构.只要满足本标准的要求,也可采用不同的并联电阻片柱数。7.2
避雷器的绝缘性能
避雷器内部绝缘件和避雷器瓷套的绝缘耐受电压值应符合表2的规定。5
GB/T24845—2018
表2绝缘试验电压值
额定雷电冲击耐受电压(峰值)额定操作冲击耐受电压(峰值)额定短时1min工频耐受电压(有效值)7.3参考电压
7.3.1工频参考电压
单位为千伏
避雷器的工频参考电流以及工频参考电压应符合表1的规定,并应在制造厂的资料中公布。7.3.2直流参考电压
避雷器的直流参考电流以及直流参考电压应符合表1的规定,并应在制造厂的资料中公布。在例行试验中,应规定选用的参考电流下的避雷器最小参考电压值和最大参考电压值7.4持续电流
避雷器的持续电流应符合表1的规定,并应在制造厂的资料中公布。7.50.75倍直流参考电压下漏电流避雷器在0.75倍直流参考电压下的漏电流应符合表1的规定,并应在制造厂的资料中公布。7.6残压
测量残压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各种规定的电流波形下某种给定设计的最大残压。这些残压可从型式试验数据中得到,也可从制造厂规定和公布的例行试验用的雷电冲击电流下的最大残压中得到对于任何电流和波形,避雷器的最大残压可从型式试验时被试的比例单元的残压乘以比例系数算出。比例系数等于公布的最大残压(例行试验时已被检验)与在同样电流和波形下比例单元所测残压之比。避雷器在陡波、雷电,操作冲击电流下残压值应符合表1的规定型式试验和定期试验时试验应在与实际避雷器并联柱数相等的比例单元上进行,并在试验前测量电流分布不均勾系数;例行试验时试验可以在单个电阻片上进行。7.7局部放电
避雷器在1.05倍持续运行电压下的局部放电量不应大于10pC。7.8
密封性能
避雷器应有可靠的密封。在避雷器寿命期间内,不应因密封不良而影响避雷器的运行性能。避雷器的密封泄漏率不应大于6.65×10-5Pa·L/s。7.9多柱避雷器的电流分布
多柱避雷器电流分布最大不均勾系数不应大于1.107.10热稳定性
经供需双方协商,可按GB/T11032一2010的9.2.2进行特殊的热稳定试验,在施加工频电压之前注入的冲击能量应不小于40MJ(折算到整只避雷器)。6
7.11长持续时间电流冲击耐受
GB/T24845—2018
型式试验和定期试验时,避雷器比例单元应按表1的规定通过2ms方波冲击电流耐受试验,比例单元中电阻片并联柱数与实际避雷器并联柱数相同,试验前应测量电流分布不均匀系数。比例单元可以不考虑热等价性
抽样试验和例行试验时,避雷器比例单元或电阻片应按表1的规定通过2ms方波冲击电流耐受试验,试验可以在单片电阻片上进行,但应考虑最大电流分布不均匀系数,试验后观察试品,电阻片应无击穿、闪络,破碎或其他明显损伤的现象。长持续电流冲击耐受试验前后参考电压和标称放电电流下残压变化不应大于5%。7.12大电流冲击耐受
大电流冲击耐受用于抽样试验,动作负载试验的预备性试验。大电流冲击耐受电流值(峰值)为每柱100kA。7.13电压分布不均匀系数bzxZ.net
避雷器电压分布最大不均勾系数应符合表1的规定,应采用实测的方法确定避雷器的电压分布不均勾系数。具体试验方法见附录B。7.14运行电压下的长期稳定性
应通过加速老化试验证实避雷器在持续运行电压下整个寿命期间的稳定性。试验时施加的荷电率应比实际避雷器的最大荷电率高10%。试验时的荷电率指施加的工频电压与参考电压的比值7.15试品的热耗散性能
在涉及热恢复的试验中,试品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试品的散热能力,即吸收能量后冷却下来的能力。应通过试验证实试品具有等价于整只避雷器的散热性能。7.16操作冲击动作负载性能
避雷器应能耐受操作冲击动作负载试验中的各种负载考核,这些负载不应引起损坏或热崩溃。在施加工频电压之前应注入的能量(按整只避雷器折算)不应小于40MJ试验应在与实际避雷器并联柱数相等的比例单元上进行,并在试验前测量电流分布不均勾系数;其中预备性试验时的比例单元可以不考虑热等价性,大电流冲击试验可以在单片电阻片上进行。若试品达到热稳定,且试验前后残压变化不大于5%,以及试验后检查电阻片无击穿、闪络或破损的现象,则避雷器通过试验。
7.17工频电压耐受时间特性
制造厂应提供避雷器在预热到60℃,在注人冲击能量后允许施加在避雷器上的工频电压的持续时间及相应的工频电压值,而不发生损坏或热崩溃的数据试验应在与实际避雷器并联柱数相等的比例单元上进行,并在试验前测量电流分布不均匀系数。提出的资料应至少包括注入能量后1.15U,1.100,1.05U,,1.00U,下的耐受时间。两次预注人的冲击能量(接整只避雷器折算)不应小于40MJ其中1.00U,下耐受的时间应不小于10s,1.10U.下耐受的时间应不小于1s。型式试验和定期试验时,如果不具备试验条件,可以在单柱试品上进行,但试验试品数量应乘以实GB/T24845—2018
际避雷器并联柱数。
由于金属氧化物电阻片的非线性,较高工频电压下的工频电压耐受时间特性试验对试验电源容量要求较高,试验中应确认实际负载电压。经制造厂同意,允许电压波形产生一定的畸变并按峰值计算U,倍数,此时试验偏于严格
7.18短路电流试验
避雷器应设有压力释放装置,且能将故障电弧转移至瓷套外表面以外,防止瓷套爆炸损坏邻近设备。短路电流试验包括额定短路电流(大电流)试验,降低的短路电流试验、小短路电流试验。额定短路电流试验值为63kA,0.2s;小短路电流试验值为600A土200A,1.0s或压力释放装置动作为止。7.19机械负载
7.19.1总则
制造厂应规定与安装及运行相关的最大充许机械负载,如弯曲耐受强度,弯曲破坏强度,抗震能力,抗震试验中瓷套破坏应力和弹性模量应由弯曲破坏负荷试验得到。7.19.2端子板允许导线张力
制造厂应提供避雷器端子板机械强度计算报告,并应进行试验验证。每台避雷器应有平面接线端子板以连结管型导线。端子板上的允许导线张力不应低于下列数值:水平纵向力:4000N;
水平横向力:4000N;
垂直方向力:5500N。
7.19.3风压力
作用于避雷器单位迎风面积上的风压力应按式(1)计算:w=w
式中:
风荷载标准值,单位为千牛每平方米(kN/m);高度处的风振系数,交流特高压避雷器取1.7;(1)
风荷载体型系数,通常横截面为圆形时取0.6,横截面为锯齿状时取1.2;交流特高压避雷器横截面介于两者之间,建议取0.8~1.0;风压高度变化系数,相关值见表3;基本风压值,单位为千牛每平方米(kN/m),按百年一遇进行计算(风速取35m/s),取为0.766kN/m。
表3风压高度变化系数表
离地面高度
地面粗糙类别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