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3725-2017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33725-2017
中文名称:表壳体及其附件 耐磨损、划伤和冲击试验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 .pdf
下载大小:1197KB
相关标签:
壳体
附件
耐磨损
划伤
冲击
试验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GB/T 33725-2017 表壳体及其附件 耐磨损、划伤和冲击试验
GB/T33725-2017
标准压缩包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ICS39.04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3725—2017
表壳体及其附件
耐磨损、划伤和冲击试验
Watch cases and accessories-Tests of the resistance to wear, scratching and impacts(ISO23160:2011.MOD)
2017-05-12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17-12-01实施
GB/T33725—2017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4耐磨损性
在陶瓷磨屑中运动的磨损试验
4.2在织物带上持续运动的磨损试验4.3在摩擦表面往复运动的磨损试验5耐划伤性
试验描述
摩擦负载
操作步骤
结果的评估
耐冲击性
目的·
试验描述
摩擦材料·
操作步骤
结果的评估
附录A(资料性附录)用于4.1和第5章所述试验的试验设备和摩擦材料示例附录B(规范性附录)
参考文献
耐磨损、划伤和冲击试验后表壳体及其附件或试验样本的目视检查10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GB/T33725—2017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23160:2011《表壳体及其附件耐磨损、划伤和冲击试验》。本标准与ISO23160:2011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如下:关于规范性用文件,本标准根据国际标准现行有效的情况及方便标准的使用,做了具有技术性差异的调整,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调整的情况集中反映在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具体调整如下:
用GB/T5270代替ISO2819;
用GB/T12967.2代替ISO8251;
用QB/T2537代替ISO11640;
修改了陶瓷磨屑磨损试验的试验条件中关于试验循环与磨损年限关系的描述(见4.1.2);将陶瓷磨屑磨损试验所用标准垫片一个循环后质量的损失”公差由土2mg改为土1mg(见4.1.4);
将陶瓷磨屑磨损试验标准垫片和织物带磨损试验校准样块所用的材料修改为我国常用牌号,并将原牌号作为脚注补充说明(见表3和表5);在陶瓷磨屑磨损试验中细化了试验“操作步骤”,并将其调整至“校准”之后,且在“操作步骤”和“校准”之间增加了“试验准备”的内容(见4.1.5、4.1.6);修改了织物带磨损试验的试验条件(见4.2.2.2);修改了织物带磨损试验装置图及其说明(见图3);将4.2.3标题由\摩擦材料”更改为“织物带”(见4.2.3);-修改了“织物带特性”(见表4);在织物带磨损试验操作步骤中增加了试验样本下压力的规定(见4.2.4);修改了织物带磨损试验校准样块磨损量的描述(见4.2.5);修改了织物带磨损试验的“结果评估”方法(见4.2.6);根据附录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调整了原附录A和附录B的先后顺序。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钟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60)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轻工业钟表研究所、珠海罗西尼表业有限公司、深圳市泰坦时钟表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飞亚达精密计时制造有限公司、深圳市朗朗星科电子有限公司、依波精品(深圳)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金英淑、赵延、王永宁、宋鹏涛、王岩民、樊伟群、张娜、陈杰、史方宗、王世通、杨丽、钟飞。
1范围
表壳体及其附件
耐磨损、划伤和冲击试验
GB/T33725—2017
本标准规定了用于评估手表在佩戴过程中,表壳体及其附件(包含表带)的耐磨损、划伤和冲击性的试验。
本标准适用于装有表带的成表。但某些试验只适用于手表壳、完整或部分表带或特制的样本。注:为了模拟佩戴后手表的退化情况,供需双方通过协商,可以组合本标准中所描述的所有试验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5270金属基体上的金属覆盖层电沉积和化学沉积层附着强度试验方法评述(GB/T5270—2005.ISO2819:1980.IDT)GB/T12967.2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检测方法第2部分:用轮式磨损试验仪测定阳极氧化膜的耐磨性和耐磨系数(GB/T12967.2—2008,ISO8251:1987,MOD)QB/T2537皮革色牢度试验往复式摩擦色牢度(QB/T2537—2001,eqvISO11640:1993)ISO27874金属和其他无机涂层电气、电子和工程用电镀金和金合金涂层规范和试验方法(Metallic and other inorganic coatings-Electrodeposited gold and gold alloy coatings for electricalelectronic and engineering purposes-Specification and test methods)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主要是与布料摩擦而导致的表面变化3.2
scratehes
与任何物体的随意摩擦而导致的表面变化。3.3
冲击impacts
与硬质、粗糙的表面偶然碰撞以及跌落而导致的表面变化。4耐磨损性
4.1在陶瓷磨屑中运动的磨损试验4.1.1目的
试验目的是模拟手表佩戴过程中导致的一般磨损。1
GB/T33725—2017
4.1.2试验描述
本磨损试验使用工业用旋转型或振动型抛光机,抛光机上安装有使用人造有机材料制造的容器,容器内放置试验零件和摩擦负载。在镀金零件上,一个循环模拟佩戴一年的磨损。对于其他镀层,应制定相应的试验方法。试验条件取决于所用设备的类型。作为示例,参见表A.1中所述两种设备的试验条件。4.1.3摩擦负载Www.bzxZ.net
摩擦负载应由陶瓷磨料(磨屑)与加人表面活性剂的清水混合组成只要结果保持在如4.1.4中校准试验规定的协议极限内,也可使用其他研磨材料。2陶瓷磨屑
宜使用刚玉颗粒烧结而成的、两端切割成45°角的圆柱形研磨材料,符合图1和表1中规定的特性单位为毫米
陶瓷磨屑示意图
指导性密度
指导性磨屑成份
磨料混合物
(指导性比例)
A.2.1中给出了陶瓷磨屑示例。
陶瓷球
陶瓷磨屑特性
直径3mm,长度12mm
900HV±100HV
Na.Mg.K.Ca.Ti.Fe
-1L磨屑(预磨后)
200mL水
6mL浓缩表面活性剂
建议使用刚玉颗粒烧结而成的小球作为研磨材料,符合表2规定的特性。2
指导性密度
指导性研磨球成份
磨料混合物
(指导性比例)
A.2.2中给出了陶瓷研磨球示例。4.1.4校准
直径3mm~4mm
1320HV±25HV
陶瓷球特性
Na、Mg、K.Ca、Ti.Fe
1kg陶瓷球
250mL水
25mL浓缩表面活性剂
GB/T33725—2017
模拟表壳体及其附件在佩戴一年后磨损的试验持续时间,可以根据图2和表3中定义的特性,通过观察标准垫片的质量损失进行评估。质量损失一旦确定,就可以判定并观测到加速模拟试验一个循环的持续时间。
个循环后质量的损失应为6mg士1mg,使用分辨率为0.1mg的精密天平进行称量。单位为毫米
图2标准垫片示意图
表3标准垫片特性
硬度极限
粗糙度
不锈钢022Cr17Ni12Mo2或SUS316L210HV1±10HV1
N5(Ra 0.4μm)
对应不锈钢1.4435或1.4404。
GB/T33725—2017
4.1.5试验准备
4.1.5.1陶瓷磨屑预研磨
陶瓷磨屑在投入使用前应进行最少50h的预研磨4.1.5.2标准垫片预研磨
新标准垫片在投入使用前应先进行约一个循环的预研磨,待其质量损失达到5mg~10mg后即可投人使用。如果摩擦负载和标准垫片同时投入使用,可同时完成预研磨4.1.6操作步骤
4.1.6.1标准垫片用超声波清洗机清洗15min后用镊子取出,然后用清水冲洗后放人干净的器血中,再烘干,烘干后用精密天平称量标准垫片的质量,并记录数据。称重过程中需要移动标准垫片时应使用干净的镊子。
4.1.6.2标准垫片连同样本均匀放人装有4.1.3中所述摩擦负载的容器中,彼此间应留有不小于20mm的间距
4.1.6.3试验过程中,应监控标准垫片的质量损失,称量前应按4.1.6.1的步骤对标准垫片进行清洗,烘千处理,称量后记录数据。待其质量损失达到规定的数值后终止试验4.1.7结果的评估
磨损的评估主要通过目视检查和与参照样本进行比较。见附录B。可以用金相截面或其他测定样本厚度或镀层厚度的方法来评估发生的磨损。另外,可用腐蚀试验来显现基体材料任何可能的暴露。耐磨损极限应按照供需双方的协议来确定4.2在织物带上持续运动的磨损试验4.2.1目的
试验的目的是模拟类似手表实际使用条件下,因与衣物摩擦而引起的轻微磨损4.2.2试验描述
4.2.2.1总则
试验装置驱动一个织物摩擦带,接照图3在试验样本上施加压力。注:图3中张紧轮可上下小幅移动,以自重对织物带起到张紧的作用。4
说明:
样本;
织物带;
张紧轮。
试验条件
试验条件应如下:
织物带磨损试验装置示意图
试验样本下压力F:100N士5N;
织物带速度:0.5m/s;
试验样本下压高度h:15mm士2mm;试验持续时间:3h。
注:试验持续时间也可双方商定。4.2.2.3
试验样本
织物带试验可适用于表壳,表带和其他零件镀层的耐磨损试验试验前,应按照GB/T5270和ISO27874规定的方法检查装饰镀层的附着力。试验样本应以与织物带平行接触的适当方式放置。4.2.3织物带
织物带应具有表4中所示的特性。表4织物带特性
拆下纱线线密度
29.0mm±2.0mm
1.90mm±0.15mm
经向:60tex×4,充许偏差5%
纬向:28tex×2,允许偏差5%
GB/T33725—2017
GB/T33725—2017
4.2.4操作步骤
准备的样本,其表面特性与需要评估的表壳体及其附件的表面特性相同(见图4)。应调整试验样本的高度,使试验样本在下压力100N土5N时的下压深度为15mm土2mm。试验样本和试验装置应在与校准样块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准备和清洗。试验样本应稳固地安装,其被测表面平行于织物带的表面。电机驱动织物带,使其在一个方向上运动。一个循环后或按照供需双方协议的时间后,检查试验样本的磨损情况。4.2.5校准
校准样块的特性应符合表5和图4。表5校准样块特性
硬度极限
粗糙度
对应不锈钢1.4435或1.4404。
说明:
磨损表面;
2——棱边。
a织物带运动方向。
不锈钢022Cr17Ni12Mo2或SUS316L210HV1±10HV1
N5(Ra0.4μm)
单位为毫米
图4校准样块
校准样块的功能是判定一次或几次试验循环后的磨损速率。校准样块的安装应使被测表面的圆弧位置与织物带的运动方向相反。之后观察棱边2的磨损。注:一般情况下,使用校准样块进行40h的磨损试验后,校准样块的质量损失在毫克量级,试验中的大部分轻微磨损变化都由灰尘造成。在每一次新的试验循环前应清洁样块表面。6
4.2.6结果的评估
磨损的评估主要通过目视检查和与参照样本进行比较,见附录B耐磨损极限应按照供需双方的协议来确定注:此方法对于水镀金合金镀层具有较为明显的磨损效果。4.3在摩擦表面往复运动的磨损试验4.3.1目的
GB/T33725—2017
本试验的目的是通过往复试验,判定在平面试验样本上基体材料或镀层的耐磨损性。4.3.2总则
本试验精度很高,磨损过程中产生的灰尘因试验装置的合理设计而不停留在试验样本上。4.3.3试验描述
试验装置包括一个可将平面试验样本向后和向前移动的滑架.按照图5和表6·摩擦表面施加的压力,通过力的校准作用在试验样本的表面上。试验装置是符合GB/T12967.2的通用设备。m
说明:
样本:
摩擦轮:
步进电机;
杠杆支点;
负载调整;
负载。
往复运动。
负载设置刻度尺。
图5往复运动式磨损试验装置示意图GB/T33725—2017
往复频率
磨损表面/mm
摩擦轮尺寸/mm
负载/N
试验样本尺寸/mm
摩擦循环次数
外部尺寸/cm
重量/kg
60次/min
表6试验装置特性
30×12(冲程=30)
直径:50
宽度:12
每次往复运动循环后,旋转0.9°金合金镀层:14.7
硬镀层:14.7~24.5
应按供需双方协议确定负载
最小值:30×50
最大值:70×300
厚度最大值:4
数位设置及显示:最大6位数(0到999999)主体单元:60(长)×32(宽)×30(高)控制单元:31(长)×31(宽)×200(高)主体单元:约重20
控制单元:约重8
带有自动停止的计数器可以准确计算往复运动的次数。一次循环对应着一次往复运动和一次0.9°的旋转。
试验开始前,镀层的附着力可以按照GB/T5270和ISO27874的方法进行检查。4.3.4摩擦材料
可以根据要求,使用如金刚砂(SiC)砂纸、氧化铝砂纸、金刚石砂纸、布料和其他材料等多种摩擦材料。
砂纸尺寸:12mm×158mm;粒度:#240~#2000其他砂纸可按照供需双方协议来选择。应出具一份试验报告,详细描述所使用的摩擦材料的类型、负载、速度、循环次数、几何接触、温度和相对湿度等。
4.3.5操作步骤
4.3.5.1总则
试验样本和试验装置应在与参考样本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准备和清洗。试验样本的准备应考虑使其具有与表壳体及其附件相同的表面特性。试验样本应安装在设备上,且应使用定义的试验条件。
试验期间应定期检查试验样本,并与参考样本进行比较。4.3.5.2操作步骤的描述
操作步骤应如下:
将特定砂纸恰当平滑地包在摩擦轮的周围:将样本固定在试样台上,并在设定的条件下进行预磨损试验;b)
GB/T33725—2017
用软布清洁样本的表面,然后用分辨率为0.1mg的天平称量试样的质量,或测量镀层初始厚c
度;在摩擦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完成此次磨损试验;不应重复使用砂纸,摩擦砂纸应在400次往复运动、即摩擦轮旋转一周后更换;d)
e)磨损试验进行到能够完全称量磨损质量或者基体暴露为止。磨损试验后,按照称量样本的质量,或测量镀层的厚度。如果磨损试验结束后,能够看见基体应在试验报告中指出。
4.3.6校准
没有校准步骤
4.3.7结果的评估
磨损的评估主要依靠目视检查和与相同材料(金相状态、镀层)的参考样本进行比较。见附录B。可以用金相分析或其他测定样本或其镀层厚度的方法来评定所发生的磨损。此外,可以进行腐蚀试验以显现基体材料可能的暴露。耐磨损性的极限应按照供需双方的协议来确定。5耐划伤性
5.1目的
试验的目的是迅速判断表壳体及其附件经过简单的运输和装卸操作或经过与轻摩擦表面(如衣服家具)的摩擦后是否有可能受到的划伤。5.2
试验描述
应使用类似4.1中的工业旋转抛光机。经受试验的零件应放人容量为0.3L(直径:80mm,高:60mm)的圆柱形容器中。容器的内表面应用吸墨纸盖上,且容器中应装有轻摩擦材料。5.3摩擦负载
建议使用的轻摩擦负载包括5~15片符合QB/T2537所述的毛毡以及玻璃粉。被测件和摩擦材料应能在容器中自由运动
表7中定义了由带尖角颗粒组成的玻璃粉特性。表7玻璃粉特性
颗粒尺寸
指导性密度
指导性组成成分
Dvo.5:210μm
630HV±100HV
注:A.2.3中给出了玻璃粉的示例。≥65%
0.5%~2.0%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