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5217.4-2019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25217.4-2019
中文名称:冲击地压测定、监测与防治方法 第4部分:微震监测方法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 .pdf
下载大小:296KB
相关标签:
冲击
地压
测定
监测
防治
方法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GB∕T 25217.4-2019 冲击地压测定、监测与防治方法 第4部分:微震监测方法
GB∕T25217.4-2019
标准压缩包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ICS73.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5217.4—2019
冲击地压测定、监测与防治方法第4部分:微震监测方法
Methods for test, monitoring and prevention of rock burst-Part 4:Monitoring method of microseismicity2019-10-18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20-05-01实施
GB/T25217《冲击地压测定、监测与防治方法》分为14个部分:第1部分:顶板岩层冲击倾向性分类及指数的测定方法;第2部分:煤的冲击倾向性分类及指数的测定方法;第3部分:煤岩组合试件冲击倾向性分类及指数的测定方法;第4部分:微震监测方法;
第5部分:地音监测方法;4
第6部分:钻屑监测方法;
第7部分:采动应力监测方法;
第8部分:电磁辐射监测方法;
第9部分:煤层注水防治方法;
第10部分:煤层钻孔卸压防治方法;第11部分:煤层卸压爆破防治方法;第12部分:开采保护层防治方法;第13部分:顶板深孔爆破防治方法;第14部分:顶板水压致裂防治方法本部分为GB/T25217的第4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提出并归口。GB/T25217.4—2019
本部分起草单位: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华北科技学院、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齐庆新、翟明华、孔令海、曹安业、欧阳振华、贺虎、高乐、潘俊锋、邓志刚、巩思园。
1范围
冲击地压测定、监测与防治方法第4部分:微震监测方法
GB/T25217.4—2019
GB/T25217的本部分规定了煤矿冲击地压微震监测方法中涉及的术语和定义、仪器设备及技术参数、微震监测系统布置方案、冲击地压危险判别方法。本部分适用于煤矿冲击地压微震监测。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2.1
微震microseismicity
井巷或工作面周围震动能量大于100J、频率0.1Hz~150Hz的煤(岩)体破裂现象。2.2
microseismicmonitoringsystem微震监测系统
用于监测、记录、分析微震的系统,由微震传感器、信号采集系统、数据传输系统、时间同步系统和数据分析系统等组成。
microseismicsensor
微震传感器
能监测微震信号,且可将微震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传感器。注:改写GB/T7665—2005,定义3.1.1。2.4
microseismicenergy
微震能量
微震震源辐射的弹性波能量。
totalmicroseismicenergy
微震总能量
单位时间内的微震事件能量总和。2.6
microseismicnumber
微震频度
单位时间内发生的微震事件次数3
仪器设备及技术参数
仪器设备使用基本要求
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要求:
a)冲击地压微震监测仪器设备的配置及技术参数应满足4.2~4.4的要求b)微震监测系统应保证24h不间断运行,当矿井电网停电后,备用电源应能保持系统正常工作1
GB/T25217.4—2019
时间不低于2h。
c)微震监测系统软件应具有人机对话功能,便于参数修改、数据查询和结果分析等。3.2微震传感器
微震传感器的频率响应范围应涵盖0.1Hz~600Hz3.3信号采集系统
能采集和记录微震相关信息,包括微震波形和时间等相关信息;采样率不低于500Hz,能实现远程不间断运行;系统时间与标准时间偏差不大于士8ms。3.4数据传输系统
能通过地面监控室计算机实现井下微震相关信息数据的远程、实时、动态和自动传输5时间同步系统
具备独立、统一的同步授时模式在时间上同步记录各微震传感器上的微震波形,各微震传感器时间同步精度小于1us。
5数据分析系统
应具有微震波形信号分析处理功能,可以对微震波形数据进行人机交互处理分析,能够以计算并保存微震事件发生的时间(准确到秒)、能量和震源的三维空间坐标(X,Y,Z),数据库格式参见附录A。震源平面定位误差不大于士20m,垂直定位误差不大于士50m。应具有对微震相关信息数据库进行香询、分析和显示等功能,可在矿井采掘工程平面图上自动显示微震事件。
4微震监测系统布置方案
4.1一般监测范围
应能覆盖矿井采掘区域。
2重点监测范围
应能覆盖评价具有冲击危险性的区域。3微震传感器布置
微震传感器位置应考虑垂直方向的立体布置,应能满足立体空间范围和定位误差的要求,避开围岩破碎、构造发育、渗水、较强振动干扰、较强电磁干扰等区域,安装基础稳定可靠。4.4系统校核
系统校核应符合下列要求:
系统校核正常情况下一般每两年进行一次,应对微震传感器及外观结构和安装基础进行校验,应按说明书使用标准检测仪器对微震传感器进行校准比对。b)采掘条件发生较大变化时,应考虑微震信号衰减且满足定位误差要求,对微震传感器布置进行优化;布置优化后的微震传感器间距为200m~1000m。c
系统校核优化后,应采用放炮震源对系统定位误差进行校验2
冲击地压危险判别方法
指标构成
微震频度和微震总能量为主要判别指标,微震能量最大值等为辅助判别指标5.2
指标临界值www.bzxz.net
5.2.1临界值的确定
GB/T25217.4—2019
首先,在评价的基础上,参考临近相似条件的矿并和工作面,确定判别指标初值其次,在初值应用的基础上,结合钻屑法、采动应力法和矿压法等局部监测结果,统计分析无冲击地压危险发生条件下微震监测指标最大值,以该最大值作为判别指标临界值5.2.2临界值的调整
矿井接续到新采区或新回采工作面后,应在评价的基础上,重新确定判别指标初值和临界值5.3判别方法
5.3.1绝对值法
当微震频度、微震总能量或微震能量最大值达到或超过临界指标时,说明冲击地压危险增大。5.3.2
趋势法
出现下述情况时,说明冲击地压危险增大,具体为:微震频度和微震总能量连续增大。a)
微震频度和微震总能量发生异常变化c)
微震事件向局部区域积聚。
5.3.3综合判别方法说明
冲击地压微震监测方法为区域性监测手段,主要起到趋势性判别的作用。对局部区域冲击地压危险的判别,应结合冲击地压局部监测结果如钻屑、采动应力、电磁辐射、地音和矿压等进行综合判别。GB/T25217.4—2019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微震结果保存记录表
微震结果保存记录表如表A.1所示。表A.1
微震结果保存记录表
X坐标/m
Y坐标/m
Z坐标/m
微震能量/
[1]GB/T76652005
参考文
传感器通用术语
GB/T25217.4—2019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