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228.1-2010 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T 228.1-2010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228.1-2010

中文名称: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57980146

相关标签: 金属材料 拉伸 试验 室温 方法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标准号:GB/T 228.1-2010
标准名称: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英文名称:Metallic materials-Tensile testing-Part Method of test at room temperature
标准格式:PDF
发布时间:2010-12-23
实施时间:2011-12-01
标准大小:102M
标准介绍:GB/T228的本部分规定了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方法的原理定义、符号和说明、试样及其尺寸测量、
试验设备、试验要求性能测定测定结果数值修约和试验报告。本部分适用于金属材料室温拉伸性能的测定
注:附录A给出了计算机控制试验机的补充建议。 本版标准提供了两种试验速率的控制方法。方法A为应变速率(包括横梁位移速率),方法B为应力速率。方法A旨在减小测定应变速率敏感参数时试验速率的变化和减小试验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本部分将来拟推荐使用应变速率的控制模式进行拉伸试验。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GB/T228《金属材料拉伸试验》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第2部分:高温试验方法
第3部分:低温试验方法
第4部分:液氦试验方法
本部分为GB/T228的第1部分
本部分修改采用国际标准ISO68921:2009《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英文版)
本部分的整体结构层次划分、编写方法和技术内容与1SO6892-1:2009基本一致
部分对国际标准在以下方面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并在正文中它们所涉及的条款的页边空白处用
垂直单线标识
在规范性引用文件中,本部分直接引用与国际标准相对应的我国国家标准;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10623属材料力学性能试验术语》和GB/T22066《静力单轴试验机用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的将第7章中原始横截面积三次测量的最小值改为平均值;
第12章中增加了对于上、下屈服强度位置判定的基本原则;
增加了第22章“试验结果数值的修约”;
曾加了规范性附录J逐步逼近方法测定规定塑性延伸强度(R)
增加了资料性附录K卸力方法测定规定残余延伸强度(Rn2)举例;
对于附录B附录C附录D和附录F中比例试样和非比例试样的细节描述进行了相应修改修改了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形成附录L拉伸试验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定。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77.040.10
TiikAacJouakAa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28.1—2010
代替GB/T228—2002
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Metallicmaterials--Tensiletesting-Part 1:Method of test at room temperature(ISO 6892-1:2009.MOD)
2010-12-23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11-12-01实施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符号和说明
原始横截面积的测定
原始标距的标记·
试验设备的准确度
试验要求
上屈服强度的测定
下屈服强度的测定
TirkAacJouakAa
规定塑性延伸强度的测定
规定总延伸强度的测定
规定残余延伸强度的验证和测定屈服点延伸率的测定
最大力塑性延伸率的测定
最大力总延伸率的测定
断裂总延伸率的测定
断后伸长率的测定
断面收缩率的测定
试验结果数值的修约
试验报告
测量不确定度
附录A(资料性附录)计算机控制拉伸试验机使用的建议附录B(规范性附录)
厚度0.1mm~<3mm薄板和薄带使用的试样类型直径或厚度小于4mm线材、棒材和型材使用的试样类型附录C(规范性附录)
GB/T228.1—2010
附录D(规范性附录)厚度等于或大于3mm板材和扁材以及直径或厚度等于或大于4mm线材、棒材和型材使用的试样类型附录E(规范性附录)
管材使用的试样类型·
考虑试验机刚度或柔度)后估算的横梁位移速率附录F(资料性附录)
GB/T228.1—2010
附录G(资料性附录)
附录H(资料性附录)
附录I(资料性附录)
附录」(规范性附录)
附录K(资料性附录)
附录L(资料性附录)
附录M(资料性附录)
参考文献
iikAa~cJouaka
断后伸长率低于5%的测定方法
移位法测定断后伸长率.
棒材、线材和条材等长产品的无缩颈塑性伸长率A的测定方法逐步逼近方法测定规定塑性延伸强度(R,)卸力方法测定规定残余延伸强度(Rro.2)举例拉伸试验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定拉伸试验的精密度
根据实验室间试验方案的结果·41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TiikAacJouakAa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GB/T228《金属材料拉伸试验》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一第2部分:高温试验方法;
——第3部分:低温试验方法;
一第4部分:液氨试验方法。
本部分为GB/T228的第1部分。
GB/T228.1—2010
本部分修改采用国际标准ISO6892-1:2009《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英文版)。
本部分的整体结构、层次划分、编写方法和技术内容与ISO6892-1:2009基本一致。本部分对国际标准在以下方面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并在正文中它们所涉及的条款的页边空白处用垂直单线标识:
在规范性引用文件中,本部分直接引用与国际标准相对应的我国国家标准;-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10623《金属材料力学性能试验术语》和GB/T22066《静力单轴试验机用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的评定》;
-将第7章中原始横截面积三次测量的最小值改为平均值;在第12章中增加了对于上、下屈服强度位置判定的基本原则;-增加了第22章“试验结果数值的修约”;-增加了规范性附录J逐步逼近方法测定规定塑性延伸强度(R,);-增加了资料性附录K卸力方法测定规定残余延伸强度(Rro.2)举例;-对于附录B、附录C、附录D和附录E中比例试样和非比例试样的细节描述进行了相应修改;修改了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形成附录L拉伸试验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定。为便于使用,本部分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a)“本部分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部分”;b)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c)删除了国际标准前言。
本部分代替GB/T228—2002《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本部分对原标准在以下方面的技术内容进行了较大修改和补充:修改了标准名称;
一规范性引用文件;
一增加了试验速率的控制方法:方法A应变速率控制方法;一试验结果数值的修约;
一拉伸试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增加了资料性附录A计算机控制拉伸试验机使用时的建议;增加了资料性附录F考虑试验机刚度(或柔度)后估算的横梁位移速率。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F、附录G、附录H、附录I、附录K、附录L、附录M为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的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J为规范性附录。m
GB/T228.1—2010
TiikAacJouakAa-
本部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钢铁研究总院、济南试金集团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宝钢股份公司、美特斯工业系统中国有限公司、首钢总公司、上海华龙测试仪器有限公司、上海出人境检验检疫局、大连希望设备有限公司、上海材料研究所、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高怡斐、梁新帮、董莉、孙善烨、李和平、安建平、朱林茂、王萍、卢长城、股建军、吴益文、王滨、王福生、吴朝晖。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228—1963,GB/T228—1976,GB/T228--1987,GB/T228—-2002;-GB/T3076-—1982;
-GB/T6397—1986。
TiikAacJouakAa
GB/T228.1—2010
本版标准提供了两种试验速率的控制方法。方法A为应变速率(包括横梁位移速率),方法B为应力速率。方法A旨在减小测定应变速率敏感参数时试验速率的变化和减小试验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本部分将来拟推荐使用应变速率的控制模式进行拉伸试验。1范围
TiikAacJouakAa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T228.1—2010
GB/T228的本部分规定了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方法的原理、定义、符号和说明、试样及其尺寸测量、试验设备、试验要求、性能测定、测定结果数值修约和试验报告。本部分适用于金属材料室温拉伸性能的测定。注:附录A给出了计算机控制试验机的补充建议。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975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和试样制备(GB/T2975—1998,eqvISO377:1997)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8170
GB/T10623金属材料力学性能试验术语(GB/T10623-2008ISO23718:2007,MOD)GB/T12160单轴试验用引伸计的标定(GB/T12160—2002,ISO9513:1999,IDT)GB/T16825.1静力单轴试验机的检验第1部分拉力和(或)压力试验机测力系统的检验与校准(GB/T16825.1—2008,ISO7500-1:2004,IDT)钢的伸长率换算第1部分:碳素钢和低合金钢(GB/T17600.1-1998,eqvGB/T17600.1
ISO2566-1:1984)
GB/T17600.2
GB/T22066
3术语和定义
钢的伸长率换算第2部分:奥氏体钢(GB/T17600.2—1998eqvISO2566-2:1984)静力单轴试验机用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的评定GB/T10623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3.1
标距gaugelength
测量伸长用的试样圆柱或棱柱部分的长度1)3.1.1
原始标距originalgauge lengthLo
室温下施力前的试样标距[13]。3.1.2
断后标距finalgauge lengthafterfractureL
在室温下将断后的两部分试样紧密地对接在一起,保证两部分的轴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测量试样GB/T228.1--2010
断裂后的标距
平行长度parallellength
TiikAacJouakAa
试样平行缩减部分的长度
注:对于未经机加工的试样,平行长度的概念被两夹头之间的距离取代。3.3
伸长elongation
试验期间任一时刻原始标距的增量11。3.4
伸长率percentageelongation
原始标距的伸长与原始标距L。之比的百分率17。3.4.1
残余伸长率percentagepermanentelongation卸除指定的应力后,伸长相对于原始标距L。的百分率[1]3.4.2
断后伸长率percentageelongation afterfractureA
断后标距的残余伸长(L一L。)与原始标距(L。)之比的百分率。注:对于比例试样,若原始标距不为5.65VS。(S。为平行长度的原始横截面积),符号A应附以下脚注说明所使用的比例系数,例如,A11.3表示原始标距为11.3S。的断后伸长率。对于非比例试样,符号A应附以下脚注说明所使用的原始标距,以毫米(mm)表示,例如,As0mm表示原始标距为80mm的断后仲长率。3.5
引伸计标距extensometergaugelengthL
用引伸计测量试样延伸时所使用引伸计起始标距长度1注:对于测定屈服强度和规定强度性能,建议L应尽可能跨越试样平行长度。理想的L。应大于L。/2但小于约0.9L。。这将保证引伸计检测到发生在试样上的全部屈服。最大力时或在最大力之后的性能,推荐L。等于L。或近似等于L。,但测定断后仲长率时L。应等于L。3.6
延伸extension
试验期间任一给定时刻引伸计标距L。的增量[1]。3.6.1
延伸率percentageextension或“strain”用引伸计标距L。表示的延伸百分率3.6.2
残余延伸率percentagepermanent extension试样施加并卸除应力后引伸计标距的增量与引伸计标距L,之比的百分率。3.6.3
屈服点延伸率percentageyieldpointextensionAe
呈现明显屈服(不连续屈服)现象的金属材料,屈服开始至均匀加工硬化开始之间引伸计标距的延1)5.65/s=5
TiikAacJouakAa
伸与引伸计标距L。之比的百分率。见图7。3.6.4
最大力总延伸率
percentagetotalextensionatmaximumforceAgt
GB/T228.1—2010
最大力时原始标距的总延伸(弹性延伸加塑性延伸)与引伸计标距L。之比的百分率。见图1。3.6.5
最大力塑性延伸率
percentageplasticextensionatmaximumforceAg
最大力时原始标距的塑性延伸与引伸计标距L。之比的百分率。见图1。3.6.6
断裂总延伸率
percentagetotal extensionatfracture断裂时刻原始标距的总延伸(弹性延伸加塑性延伸)与引伸计标距L。之比的百分率。见图1。4e/2
说明:
断后伸长率(从引伸计的信号测得的或者直接从试样上测得这一性能,见20.1);最大力塑性延伸率;
最大力总延伸率;
断裂总延伸率;
延伸率;
应力-延伸率曲线上弹性部分的斜率;应力,
抗拉强度:
平台范围(测定A。见第17章;测定A见第18章)。图1延伸的定义
GB/T228.1—2010
试验速率
strainrate
应变速率
TiikAa-cJouakAa
用引伸计标距L。测量时单位时间的应变增加值。3.7.2
平行长度应变速率的估计值estimatedstrainrateovertheparallellength根据横梁位移速率和试样平行长度L。计算的试样平行长度的应变单位时间内的增加值。3.7.3
crosshead separation rate
横梁位移速率
单位时间的横梁位移。
应力速率stressrate
单位时间应力的增加。
注:应力速度只用于方法B试验的弹性阶段。3.8
断面收缩率
percentagereductionofarea
断裂后试样横截面积的最大缩减量(S。一Su)与原始横截面积S。之比的百分率:S。-S.
最大力
注:对于显示不连续屈服的材料,如果没有加工硬化作用,在本部分就不定义F.。见图8c)的脚注。3.9.1
最大力
maximumforce
对于无明显屈服(不连续屈服)的金属材料,为试验期间的最大力。3.9.2
最大力
maximumforce
对于有不连续屈服的金属材料,在加工硬化开始之后,试样所承受的最大力。注:见图8a)和8b)。
stress
试验期间任一时刻的力除以试样原始横截面积S。之商1]。注1:GB/T228的本部分中的应力是工程应力。注2:在后续标准文本中,符号“力”和“应力”或“延伸”“延伸率”和“应变\分别用于各种情况(如图中的坐标轴符号3.10.1
riikAa-cJouaka
GB/T228.1—2010
所示,或用于解释不同力学性能的测定)。然而,对于曲线上一已定义点的总描述和定义,符号“力”和“应力”或“延伸”,“延伸率”和“应变”相互之间是可以互换的。抗拉强度tensile strength
相应最大力F。对应的应力们
屈服强度yield strength
当金属材料呈现屈服现象时,在试验期间达到塑性变形发生而力不增加的应力点。应区分上届服强度和下屈服强度1]。
上屈服强度
upperyield strength
试样发生届服而力首次下降前的最大应力。见图2。0
说明:
一延伸率;
应力;
上屈服强度:
下屈服强度;
初始瞬时效应。
图2不同类型曲线的上屈服强度和下屈服强度d)
GB/T228.1—2010
TiikAacJouakAa
loweryield strength
下屈服强度
在屈服期间,不计初始瞬时效应时的最小应力]。见图2。3.10.3
规定塑性延伸强度proof strength,plasticextensionR,
塑性延伸率等于规定的引伸计标距L。百分率时对应的应力1]。见图3。注:使用的符号应附下脚标说明所规定的塑性延伸率,例如,Rpo.2表示规定塑性延伸率为0.2%时的应力。说明:
一延伸率;
一规定的塑性延伸率;
R——应力;
规定塑性延伸强度。
图3规定塑性延伸强度R,(见13.1)Eproofstrengthtotalextension规定总延伸强度
总延伸率等于规定的引伸计标距L。百分率时的应力11。见图4。注:使用的符号应附下脚标说明所规定的总延伸率,例如,Ro.5表示规定总延伸率为0.5%时的应力。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