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0037-1996
标准分类号
中标分类号:工程建设>>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P30工业与名用建筑工程综合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43页
标准价格:16.0 元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钱世楷、陆文英、施少连、史昭福、笪致远
起草单位:机械工业部第二设计研究院
发布部门: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标准简介
本规范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底层地面和楼层地面以及散水明沟踏步台阶和坡道等的设计 GB 50037-1996 建筑地面设计规范 GB50037-1996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建筑地面设计规范
cxde for cesign 主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7年1月1月
2—2-1
关发布国家标准
《建筑地面设计规范》的通知
建标【1996]404号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7]2390号交的要求,由机械「业部会同有美部门具同修订的《建筑地面设计规范》L经有关部门会市:现批准《建筑地面设计规范》(5003796为强制性国家标准,白·九九七年-月Ⅱ起施行:原用家标准工业建筑地而设计规范》修
本规范是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7)2390号文的要求,山机械「业部负责主编,具体由机械业部第:设计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对原国家标准《工业建筑地面设计规范》TJ37--79共同修订而成,经建设部1996年7月26日以建标1996]404号文批准,并会同国家技术临督联合发布。
这次修订的士要内容有:增加了民用建筑地面、有空气洁净度要求、防油渗要求和采暖房间保温要求等地而的设计内容:修订了承载力极限状态时混凝生垫层厚度计算公式、计算方法和压实填十地基的质量控制指标;增订了混凝土垫层厚度选择表和行之有效的各类地而材料:修改符号、计量单位和基本术语。有2—-2—2
TJ37—79 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机械工业部负贵管理,其具体解释等门作由机械工业部第.设计研究院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九九六年七月十六H
关地面防腐蚀内,将其划归现行国家标准《「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在本规范的修订过程!,规范修订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我国近年来地面设计与材料、施工等方面的实践经验,针对主要技术问题开展了科学研究与试验验证丁作,并广泛地征求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由我部会同有关部门审香定稿。
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送机械工业部第二设计研究院(浙江省杭州市石桥路338号,邮政编码:310022),并抄送机械工业部,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1996年6月
术语、符号
2.2符号
3地面类型
地询的垫层…
地面的地基
地面构造
2—2—4
2—2.--4
2—2---7
附录人面层、结合层、填充层、找平层次
的厚度和隔离层的层数……2—2-9附录B
混凝土垫层厚度选择表2—2—10混凝土垫层厚度计算.2—2—1
附绿C
般规定
地面荷载计算
垫层厚度计算
计算实例
附录 1)本规范用词说明
附加说明
.... 2—2—11
2—-2—12
2—213
......
... 2---2—13
...... 2—2--15
2-—2—15
2 -2-~ 3
1总 则
1..!为便建筑地而设计能满足生产特征、建筑功能和使用的要求,充分利用地方材料、1业废料,节约木材、水泥.钢材和贵重材料,做到技术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制订本规范,
1.0.2木规范适用于·般I业与民用建筑中的底层地面和楼层地面以及散水、明沟、踏步、台阶和坡道等的设计、
1.0.3建筑面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术语、符号
2.1.1 面厚 surfaco course
建筑地而直接承受各种物理利化学作用的表面层、
2.1.2结合层
conbined course
而层与其下面构造层之间的连接层,2.1.3 找平层 troweling course在垫层或楼板面上进行抹平找坡的构造层。2.1.4 隔离层 isolating course防止建筑地面上各种液体或地下水、潮气透过地面的构逍层。
2.1.5防潮层
moisture-prool course
防止建筑地基或楼层地面下潮气透过地面的构造层
2.1.6填充层iller ursc
在钢筋混凝十楼板土设置起隔声、保温、找坡或暗敷管线等作用的构造层
2.1.7垫层under layer
在建筑地基上:设置承受并传递上部荷载的构造层
shrinkage crack
2.1.8缩缝
防止混凝上垫层在气温降低时产生不规则裂缝而设置的收缩缝,
sirelching crack
2.1.9伸缝
防止混凝士垫层在气温升高时在缩缝边缘产生挤碎或拱起而设置的伸涨缝
lengthwise shrinkage crack
2.1.10纵向缩缝
平行丁施工方间的缩缝,
2.1.11横尚缩缝
crxsswisc stretehing crack
垂直十施工方向的缩缝。
2--2--4
条号符号
符号及涵义
混凝土垫层厚度
P作用下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的厚度P,作用下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的原度压实填士地基的变形模凰
混凝上垫层的相对刚度半径
综合刚度系数
荷载基本组合的设计值
荷载短期组合的设计備
位了多个荷载计弹中心的组会等效伺载荷位区内最大的当量圆形荷载
位于荷位区内任:一当量圆形荷载P,当量圆形荷载的等效值
彤荷载支承面的半径或当鼠圆半径圆形或当量圆形的计算半径
垫层以上各构造层的总厚度
荷位系数
Ranex荷位区半径
以S。为计算中心与荷位区内第;个衔载之间的距离2.2.18
荷载影响角
3地面类型
3.0.1地面类型的选择,应根据生产特征、建筑功能、便用要求和技术经济条件,经综合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当局部地段受到较严重的物理或化学作用时,应采取局部措施。
3..2底层地面的基本构造层宜为而层、垫层和地基;楼层地面的基本构造层宜为而层和楼板。当底层地面和楼层地面的基本构造层不能满足使用或构造要求时,可增设结合层、隔离层、填充层、找平层等其它构造层。
选择地面类型时,所需要的面层、结介层、填充层找平层的厚度和隔离层的层数,可按本规范附录A中不同材料及其特性采用。
3.0.3有清洁和弹性要求的地段,地面类型的选择应符舍下列要求:
3.0.3.1有·般清洁要求时,可采用水泥石消面层、石屑混凝土面层。
3.0.3.2有较高清洁要求时,宜采用水磨石通层或涂刷涂料的水泥类面层,或其它板、块材面层等。3.0.3.3有较高清洁利弹性等使用要求时,宜采用菱苦十或聚氯乙烯板面层,当上述材料不能完全满足使用要求肘,可局部采用木板面层,或其它材料面层,菱皆北面层不应用于经常受潮湿或有热源影响的地段。在金属管道、金属构件同菱苦七的接触处,应采取非金属材料隔离,
3.0.3.4有较高清洁要求的底层地面,宜设置防潮层
3.0.3.5不板地而应根据便用要求,采取防火.防腐、防等相应措施
3.0.4有宝活净度要求的建筑地面,其面层应平整、耐磨、不起尘,并易除尘、清洗、其底层地面应设防潮层:而层成采用不燃、难燃战燃烧时不产生有毒气体的材料,并宜有弹性与较低的导热系数。面层应避免眩光.而层材料的光反射系数宜为0.15~0.35。必要时尚成不易积聚静电、
室气洁净度为100)级、1000级、10000级的地段,,地面不宜设变形缝
3.0.5空气活净度为[00级垂首层流的建筑地面,应采用格栅式通风地板,其材料可选择钢板焊接后电镀或涂塑、铸铝等。通风地板下宜采用现浇水磨石、涂刷树脂类涂料的小泥砂浆或瓷砖等面层3.0.6空代潜净度为100级水平层流、1000级和[0级的地段采门导静电塑料贴面面层、聚氨酯等自流店角层:导静电塑料贴面面层官用成卷或较大块材铺贴,并应用配套的导静电胶粘合。3.0.7室气洁净度为10000级和100000级的地段,可采用现浇水磨石而层,亦可在水泥类而层上涂削聚氨酯涂料、环氧涂料等树脂类涂料。现浇水磨有而层饣用铜条或铝合金条分格,当金属嵌条对某此牛户产:「艺有害时,可采用玻离条分格。3.0.84产或使用过程有防静电要求的地段,应采用导静电面层材料,其表面电阻率、体积电阻率等主要技术指标应满足生产和使用要求,并应设置静电接地。导静电地面的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3.0.9有水或非腐蚀性液体经常浸湿的地段,宜采用现浇水泥类面层。底层地面和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宜设置隔离层;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应设置隔离层。经常有水流尚的地段,应采用不吸水、易冲洗、防滑的而层材料,并应设置隔离层。3.0.10隔离层可采用防水卷材类、防水涂料类和沥青砂浆等材料
防潮要求较低的底层地面,亦可采用沥青类胶泥涂授式隔离层或增加灰十、碎石灌沥青等垫层。3.0.11漩热地区非空调建筑的底层地面,可采用微孔吸湿、表而粗糙的面层、
3.0.12采暖房间的地面,可不采取保温措施,但遇下列情况之-时.应采取尚部保温措施:3.0.12.1架空或悬挑部分直接对室外的采暖房间的楼层地而或对非采暖房间的楼层地而;3.0.12.2当建筑物周边无采暖通风管沟时,严寒地风底层地闻,在外墙内侧0.5·1.0m范围内宜采取保温措施,其热阻值不应小于外墙的热阻值。3.0.13季节性冰冻地区非采暖房间的地面以及散水、明沟、踏步、台阶和坡道等,当工壤标准冻深人于600mm,H在冻深范围内为冻胀十或强冻胀L.时,宜采用碎石、矿渣地面或预制混凝土板而层。当必须采用混凝七挚层时,应在垫层下加设防冻胀层。位于上述地区并符合以上土壤条件的采暖房间,混凝十垫层竣工后尚未采暖时,应采取适当的越冬措施
防冻胀层应选用中粗砂、砂卵石、炉渣或炉渣有灰十等非冻胀材料其厚度应根据当地经验确定,亦可按表3.0.13选用。
防冻胀层厚度
壤标淮冻深
600-800
表3.0.13
防冻胀层厚度(mun)
为冻胀士
1壤为强冻胀+
注:土壤的标准冻深和士壤冻胀性分类,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规定确定。采用炉渣石灰士作防冻胀层时,其重鼠配合比宜为7:2:1(炉渣:素土:熟化石灰),压实系数不宜小于0.85,且冻前龄期应大丁30d。
3.0.14有灼热物件接触或受高温影响的底层地面。可采用素上、矿渣或碎石等而层。当间时有平整和一定清洁要求时,尚应根据温度的接触或彪响状况采取相应措施:300℃以下时,可采用粘土砖面层;300500℃时,可采用块石面层;500~800℃时,可采用耐热混凝土或耐火砖等面层;800~1400℃局部地段,可采用铸铁板面层。上述块材面层的结合层材料宜采用砂或炉渣。
3.0.15要求不发生火花的地面,官采用细石混凝土,水泥石屑、水磨石等面层,但其骨料应为不发生火花的石灰石、白云石和大理石等,亦可采用不产生静电作用的绝缘材料作整体面层。
3.0.16生产和储存食品、食料或药物且有可能直接与地而接触的地段,面层严禁采用有毒性的塑料、涂料或水玻璃类等材料。材料的毒性应经有关卫生防疫部门鉴定。
生产和储存吸味较强的食物时,应避免采用散发异味的地面材料。
3.0.17生产过程中有汞滴落的地段,可采用涂涂料的水泥类面层或较聚氯乙烯板整体面层。底层地面应采用混凝十垫层,楼层地面应加强其刚度及整体性。地面应有一定的坡度。
3.0.18防油渗地面类型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3.0.18.1楼层地面经常受机油直接作用的地段,应采用防油渗混凝上面层,现浇钢筋混凝上楼板上可不设防油渗隔离层;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板和有较强机械设备振动作用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上应设置防油2-—2—5
渗隔离层
3.0.18.2受机油较少作用的地段,可采用涂有防油渗涂料的水泥类整体而层,并可不设防油渗隔离层。防油渗涂料应具有耐磨性能,可采用聚合物砂浆、聚酯类涂料等材料。
3.0.18.3防油渗混凝土地而,其面层不应开裂,面层的分格缝处不得渗漏
3.0.18.4对露出地面的电线飲、接线盒、地脚螺栓、预埋套臂及墙、柱连接处等部位应增加防油渗措施
3.0.19经常承受机械磨损、冲击作用的地段,地询类型的选择应符含下列要求:
3.0.19.1通行电瓶车、载重汽车、叉式装卸车及从车辆1翊物件或在地拍上翻转小型零部件等地段,宜采门现浇混凝土梵层兼而层或细千混凝十面层。3.0.19.2通行金属轮车、滚动坚硬的圆形重物.拖运尖锐金属物件等磨损地段,宜采用混凝土垫层兼面层、铁屑水泥而层,热层混凝土强度不低于(C25。3.0.19.3行驶履带式或带防滑链的运输工具等磨损强烈的地段,汇采用砂结合的块石面层、混凝土预制块面、水泥砂浆结合铸铁板面层或钢格栅加固的混凝[.而层。预制块混凝上强度不低于(30。3.0.19.4堆放铁块、钢锭、铸造砂箱等笨重物料及有坚硬重物经常冲击的地段,宜采用索土、矿码渣、碎石等面层
注:魔损强烈的地段也可采用经过可靠性验证的其它新型耐磨、剂冲存的地而材料
3.0.20地而上:直接安装金属切削机床的地段,其面层应具有·定的耐磨性、密实性和整体性要求。宜采用现浇混凝上垫层兼面层或细石混凝土面层。3.0.21有气垫运输的地段,其面层应致密不透气、无缝、不易起尘。宜采用树脂砂浆、耐磨涂料、现浇高级水磨石等面层;地面坡度不应大于1%,且不应有连续长坡。表面平整度用2m靠尺检查时,空隙不应大于2ma
公共建筑中,经常有大量人员走动或小型推车行驶的地段,其面层宜采用耐磨、防滑、不易起尘的无釉地砖、大理石、花岗石、水泥花砖等块材面层和水泥类整体面层,
3.0.23室内环境具有较高安静要求的地段,其面层宜采用地毯、塑料或橡胶等柔性材料。3.0.24供儿童及老年人公共活动的主要地段,面层宜采用木地板、塑料或地毯等暖性材料。3.0.25便用地毯的地段,地毯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要求:
3.0.25.1经常有人员走动或小型推车行驶的地段,江采用耐磨、耐压性能较好、绒毛密度较高的尼龙类地毯。
2—2--6
3.0.25.2卧室、起居室地面宜用长绒、绒毛密度适中和材质柔软的地毯。
3.0.25.3有特殊要求的地段,地毯纤维应分别满足防霉、防蛀和防静电等要求。3.0.26舞池地面宜采用表面光滑、耐磨和略有弹性的木地板、水磨石等面层材料。迪斯科舞池地面宜用耐磨和耐撞击的水磨石和花岗石等面层材料。3.0.27有不起尘、易清洗和抗油腻沾污要求的餐厅、酒吧、咖啡厅等地面,立采用水磨石、釉面地砖、陶瓷锦砖、木地板或耐沾污地毯等。
3.0.28室内体育用房、排练厅和表演舞厅等应采用木地板等弹性地面。
室内早冰场地面应采用具有坚硬耐磨和平整的现浇水磨石、耐磨水泥砂浆等面层材料。3.0.29存放书刊、文件或档案等纸质库房,珍藏各种文物或艺术品和装有贵重物品的库房地面,宵采用木板、塑料、水磨石等不起尘、易清洁的面层。底层地面应采取防潮和防结露措施。
注:装有贵重物品的库房,采用水磨石地面时,宜在适当范围内增铺柔性面层。
3.0.30确定建筑地面面层厚度时,除应符合对有关材料特性和施工的规定外,尚需遵守下列要求:3.0.30.1水泥砂浆面层配合比为1:2,水泥标号不宜低于425号。
3.0.30.2块石面层的块石应为有规则的截锥休,其质面部分应粗琢平整,其底面积不应小于顶面积的60%
三合土面层配合比宜为1:2:4
(熟化右灰:砂:碎砖),灰上面层配合比宜为2:8或3:7(熟化石灰:粘性土)。
3.0.30.4水磨石面层水泥标号不应低于425号,石子粒径宜为615mm,其分格不宜大于1m。3.0.30.5防油渗混凝土配合比和复合添加剂的使用需经试验确定。
3.0.30.6面层涂料的涂剂和喷涂,不得少于三遍,其配合比和制备及施工,必须严格按各种涂料的要求进行。
3.0.31建筑地面结合层材料及其厚度应根据面层的种类按本规范附录A中表A.0.2确定。以水泥为胶结料的结合层材料,拌合时可掺人适量化学胶(浆)材料。当铸铁板面层其灼热物件温度为800℃以上时,不宜采用1:2水泥砂浆作结合层。
3.0.32建筑地面填充层材料的自重不应大于9kV/m3。
3.0.33建筑地面的找平层材料可用较低标号的水泥砂浆和强度等级C10-C15的混凝土。3.0.34采用防油渗胶泥玻璃纤维布作隔离层时,宜采用无碱玻璃纤维网格布,一布二胶总厚度宜为4mmc4地面的垫层
4.0.1地面的垫层类型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4.0.1.1现浇整体面层和以粘结剂或砂浆结合的快材面层,宜采用混凝士垫层,4.0.1.2
以砂或炉渣结合的块材而层,宜采用碎存、矿渣、灰战个十等垫层、
4.0.2地而的垫层最小厚度应符合表4.0.2的规定。垫层最小厚度
层务称
主合主
砂、炉清、碎(卵)
材料强度等级或配合比
【:1:6:12(小泥:石炭膏:砂:降砖)13:6熟化有:砂:碎砖)
厚度(mm)
3:7或2:8(熟化有灰:粘性)![()
注:1般民用建筑中的混凝士势层最小浮度可采用501u12:表中熟化可排粉煤炭,电石湾等代萨,砂可用渣代韩,碎砖可用碎石、矿渣,妒渣等代替4.0.3混凝1热层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10:混凝1垫层兼面层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15。4.0.4混凝L热层厚度应根据地面主要荷载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4.0.4.1 在同
地段内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主要的地而荷载类型时、应分别求出厚度,并以其最大者作为该地段的垫层厚度,
4.0.4.2当相邻地段所求出的垫层厚度不一致时,宜采用不同的厚度:当技术经济上较合理时,亦可采用同厚度。
4.0.4.3对有个别重荷载的地段,应采取局部加厚措施,但不得增加整个地段的垫层厚度。4.0.5当主要地面荷载为大面积密集堆料、普通金属切削机床或无轨运输车辆等时,混凝土垫层缩缝采用平头缝,垫层厚度可按本规范附录B采用。4.0.6需经计算确定地面混凝土垫层厚度时,应根据地面要荷载支承面的数、间距及几何形状,并按本规范附录(的规定进行。
4.0.7周边加肋的混凝土垫层,采用平头缝构造的缩缝时.其垫层厚度可按本规范附录C公式(C.3.1)计穿,此时式中应取K等于1.0。但厚度不宜大于120m
:(I)当按单个荷载确定时,尚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汁规范)蜘算板中冲切强度
2)板边加助不育用于大面积密集堆放荷载的地段。4.0.8缩缝为平头缝构造的混凝十垫层,在垫层下采用灰工等作地基加固措施时,垫层厚度可乘以折减系数0.75.并应衍合下列条件:
4.0.8.1折减前的垫层厚度不应大小150nume4.0.8.2折减后的垫层厚度不应小于60mm4.0.8.3灰土的厚度不应小于150mm,4.0.9缩缝为介口缝构造的混凝十垫层厚度,可按本规范附录(公式(C.3.1)以临界荷位求出厚度再乘以折减系数0.8确定。
5地面的地基
5.0.1地而垫层应铺设在均匀密实的地基上。对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及杂填土等软弱地基、应根据生产特征、使用要求、土质情况并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利用与处理,使其符合建筑地而的要求
5.0.2利用经分层压实的压实填t作地基的地面工程,在平整场地以前,应根据地面构造做法、荷载状况、填料性能、现场条件提出压实填士的质量要求并应按有关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检验填土质量合格后,才允许作为地面的地基。
5.0.3地面垫层下的填土应选用砂土、粉土、粘性上及其它有效填料,不得使用过湿土、淤泥、腐植十、冻土、膨胀土及有机物含量大于8%的土。填料的质量和施工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土方与爆破工程施1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5.0.4压实填土地基的密实度、含水量应符合下列规定:5.0.4.1压实系数入。不应小于0.90。5.0.4.2控制含水量W%)应为;
W.- W.,±3
式中W—士的最优含水量(%),可按当地经验或取W,±2,粉土可取14~18;W,为土的塑限。
3压实系数应经现场试验确定。当无试验5.0.4.3
条件时,应要求施工压实机具、每层铺土厚度及每层压实遍数,均应符合表5.0.4的规定。注:①压实系数为土的控制十密度pd与最大于密度pdmex的比值。
②土的最大干密度官采用击实试验确定,或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计算,土的控制干密度可根据当地经验确定,
③重要工程或工程量较大时,尚应采用触探配合检验。如素填土 Nio>20 等。
压实填土每屋铺土厚度和压实遍数表5.0.4
压实机具
羊足碾
蛙式打务机
人打夯
每层铺上潭度(mm2)
200~300
200-350
200-~250
不大于200
每层实遍数
注:①本表适用于选用粉土、粘性土等作土料,对灰土、砂土类填料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②本表适用于填土厚度在2m以内的填.上.5.0.5经处理后的淤泥、淤泥质上、冲填土或杂填土等软弱士质,在夯实之后尚应按具体情况分别采用卵石、砾石、碎石、碎砖、矿渣或砂等夯人土中进行地基表2—2-7
层加固处理,其厚度不宜小于60mim:基槽、基坑的回填上应按新填t处理。
5.0.6直接受人气影响的室外堆场、散水及坡道等地面,当采用混凝士垫层时,宜在势层下铺设水稳性较好的砂、炉渣、碎石、矿渣及灰等材料,其厚度不真小于本规范表4.0.2中的规定
5.0.7有大面积地面荷载的厂房、仓库及重要建筑物地面,应考愿地基可能产生的不均匀变形及其对建筑物的不利彬响,并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采取有关技术措施:
6地面构造
建筑物的底层地面标高,应高出室外地面6.0.1
15Umm,当有生产、使用的特殊要求或建筑物预期较大沉降等其它原因时,可适当增加室内外高差。6.0.2当生产和使用要求不允许混凝土类而层开裂时,宜在混凝+顶面下20mum处配置直径为4mm、间距为150~200mml的钢筋网。
6.0.3地面变形缝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6.0.3.1底层地面的沉降缝和楼层地面的沉降缝、伸缩缝及防震缝的设置,均应与结构相应的缝位置一致,且应贯通地面的各构造层。6.0.3.2变形缝应在排水坡的分水线上,不得通过有液体流经或积聚的部位。
6.0.4变形缝的构造应考虑到在其产生位移或变形时.不受阻、不被破坏,并不破坏地面;材料选择应分别按不间要求采取防火、防水、保温、防虫害、防油渗等措施。
6.0.5底层地面的混凝土垫层,应设置纵向缩缝、横向缩缝,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6.0.5.1纵向缩缝应采用平头缝或企口缝(图6.0.5(α)、(b)),其间距可采用3~6m6.0.5.2纵向缩缝采用企口缝时,垫层的构造厚度不宜小于150mm,企口拆模时的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宜低于3MPa。
6.0.5.3横向缩缝宜采用假缝(图6.0.5(c)),其间距可采用6~12m;高温季节施工的地面,假缝间距宜采用6ml。假缝的宽度宜为5~20mm高度宜为挚层厚度的1/3:缝内应填水泥砂浆。
6.0.6平头缝和企口缝的缝间不得放置隔离材料,必须彼此紧贴
6.0.7室外地面的混凝土垫层,宜设仲缝,其间距宜采用20~30m,缝宽20~30mm,缝内应填沥青类材料,沿缝两侧的混凝上边缘应局部加强。6.0.8大面积密集堆料的地面,混凝土垫层的纵向缩缝、横向缩缝,应采用平头缝,其间距宜采用6rm。6.0.9在不同垫层厚度交界处,当相邻垫层的厚度比大于1、小于或等于1.4时,可采取连续式过渡措施2—2—8
(a)头缝
(b)企缝
(c)假缝
填水泥砂浆
图6.0.5平头缝、企口缝和假缝求意.
(a)连续式变截面
填弹性材料
(b)间断式变截而
图6.0.9两种变截而形式
(图6.0.9(α));当厚度比大于1.4时,可设置间断式沉降缝(图6.0.9(b))。
6.0.10设置防冻胀层的地而,当采用混凝土垫层时,纵向缩缝、横向缩缝应采用平头缝,其间距不宜大于3m.
6.0.11混凝上垫层周边加肋时,宜用丁室内,纵向缩缝、横向缩缝均应采用平头缝(图6.0.11),其间距宜为612m,纵、横间距宜相等、高温季节施工时,其间距宜采用6me
图6.0.11垫层周边加助构造
6.0.12铺设在混凝十垫层上的面层分格缝应符合下列要求:
沥青类面层、块材面层可不设缝。6.0.12.1
6.0.12.2细石混凝土面层的分格缝,应与垫层的缩缝对齐。
6.0.12.3水磨石、水泥砂浆、聚合物砂浆等面层的分格缝除应与垫层的缩缝对齐外,尚应根据具体设计要求缩小间距。主梁两侧和柱周宣分别设分格缝。6.0.12.4设有隔离层的面层分格缝,可不与垫层的缩缝对齐。
6.0.12.5防油渗面层分格缝的做法宜符合下列要求:
(1)分格缝的宽度可采用1520mm,其深度可等于而层厚度。
(2)分格缝的嵌缝材料,下层宜采用防油渗胶泥,上层宜采用膨胀水泥砂浆封缝。6.0.13当有需要排除的水或其它液体时,地面应设朝向排水沟或地漏的排泄坡面。排泄坡面较长时,宜设排水沟。
排水沟或地漏应设置在不妨碍使用并能迅速排除水或其它液体的位置。
6.0.14疏水面积较大,当排泄量较小、排泄时可以控制或不定时冲洗时,可仅在排水地漏周困的一定范围内,设置排泄坡面。
6.0.15底层地面的坡度,宜采用修正地基高程筑坡。楼层地面的坡度,宜采用变更填充层、找平层的厚度或由结构起坡。
6.0.16地面排泄坡面的坡度,应符合下列要求:6.0.16.1整体面层或表面比较光滑的块材面层,可采用0.5%~1.5%。
6.0.16.2表面比较粗糙的块材面层,可采用1%~2%。
6.0.17排水沟的纵向坡度,不宜小于0.5%。6.0.18地漏四周、排水地沟及地面与墙面连接处的隔离层,应适当增加层数或局部采用性能较好的隔离层材料。地而与墙面连接处隔离层应翻边,其高度不宜小于150mm。
6.0.19有水或其它液体作用的地面与墙、柱等连接处,应分别设置踢脚板或墙裙。踢脚板的高度不宜小F150mm。
6.0.20有水或其它液体流消的地段与相邻地段之间,应设置挡水或调整相邻地而的高差。6.\.21在踏步、坡道或经常有水、油脂、油等各种易滑物质的地而上,应考虑防滑措施。6..22有水或其它液体流消的楼层地面孔洞四周和平台临空边缘,应设置翻边或贴地遮挡,高度不宜小于100mm。
6.0.23在有强烈冲击、磨损等作用的沟坑边缘,应采取加强措施。台阶、踏步边缘,可根据使用情况采取加强措施。
6.0.24建筑物四周应设置散水、排水明沟或散水带明沟。散水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6.0.24.1散水的宽度,应根据土壤性质、气候条件、建筑物的高度和屋面排水型式确定,宜为600~1000mm;当采用无组织排水时,散水的宽度可按檐口线放出200~300mm
6.0.24.2散水的坡度可为3%~5%。当散水采用混凝土时,宜按2030m间距设置伸缝。散水与外墙之间宜设缝,缝宽可为20~30mm,缝内应填沥青类材料。
附录A面层、结合层、填充层、找平层的厚度和隔离层的层数
A.0.1面层厚度应符合表A.0.1的规定。面层厚度
面层名称
混凝土(垫层兼面层)
细石混凝土
聚合物水泥砂浆
水泥砂浆
铁屑水泥
水泥石屑
防油混凝土
防油渗涂料
耐热混凝土
沥青混凝土
沥青砂浆
菱苦土(单层)
(双层)
矿渣、碎石(兼垫层)
三合土(兼垫层)
预制混凝土板(边长
500mmm)
普通粘土砖(平铺)
(侧铺)
材料强度等级
≥C1s
≥C20
≥M20
≥M15
≥C30
厚度(rmm)
按垫层确定
3035(含结合层)
20--30
20~·25
100~150
100 --150
2—2--9
面层名称
煤班石砖、耐火砖(半铺)
(侧铺)
水泥花砖
现浇水瞬行
预制水磨有板
陶瓷锦砖(马赛克)
地而瓷砖(板)
花闵茶行
人理石、花岗行
铸铁板
板(单层)
(双层)
谢型木地板
格榭式通风地板
较聚氣乙烯板
兜料地板(地毯)
导静比塑料板
聚氨酯白流头
树脂砂浆
材料强度等级
呼{度(num)
25~:30(含结含层)
80~120
100~150
高300--400
注:D双层木地板面层厚度不包括毛地板厚,其面层川硬木制作附,板的净厚度宜为12~18nm
()本规范中沥青类材料均指石油沥青。防油渗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宜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尊通混凝1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进行检测,用10号机油为介质,以试件不出现渗油现象的最大不透油压力为1.5MPae
D防油渗涂料粘结抗拉强度为20.3MPs)诗铁板厚度系指面层厚度。
A.0.2结合层厚度应符合表A.0.2的规定。结合医厚度
面层名称
预制混凝王板
陶瓷锦砖(马赛克)
普通粘七砖、煤杆石砖、耐火砖水泥花砖
花树串条石
大理石、花岗石、预制水磨石板地面陶瓷砖(板)
卵料、橡胶、聚氯乙烯塑料等板材本地板
寸静电塑料板
结合层材料
砂、炉渣
1:1水泥砂浆
厚度(mm)
或1:4干硬性水泥砂浆
砂、炉渣
[:2水泥砂浆
或1:4T硬性水泥砂浆
砂、炉渣
1:2水泥砂浆
1:2水泥砂浆
1:2水泥砂浆
1:2水泥砂浆
砂、炉渣
粘结剂
粘结剂,木板小钉
配套导静电粘结剂
填充层厚度应符合表A.0.3的规定。找平层厚度应符合表A,0.4的规定。20 -- 30
20 ~30
[5 ~20
10 ~15
A.0.5隔离层的层数应符合表A.0.5的规定,2—2—10
填充层材料
水泥炉渣
水泥石炭炉渣
轻骨料混凝上
加气混凝!块
水泥膨胀珍珠岩块
沥青膨胀珍珠岩块
找平层材料
水泥砂浆
混凝土
填充层厚度
强度等级或配介比
找平层厚度
强度等级或配合比
CI0 ~ C15
隔离层的层数
隔离层材料
石油沥青油毡
沥声玻璃布油毡
再生胶油毡
软聚氯乙烯卷材
防水冷胶料
防水涂膜(聚氨酯类涂料)
热沥青
防油渗胶泥玻璃纤维布
注:D石油沥青油毡不应低于350g=(②防水涂膜总厚度一般火1.5~2mm表A.0.3
度(mm)
30 ~-80
30 --80
厚度(mm)
层数(或道数)
一布胶
—布二胶
③防水薄膜(农用薄膜)作隔离层时,其厚度为0.4~0.6mm①沥青砂浆作隔离层时,其率度为10~20rme用于防油渗隔离层可采用具有防油渗性能的防水涂膜材料。
附录B混凝土垫层厚度选择表
混凝土垫层厚度选择见表B.0.1。B.0.1
混凝土垫层厚度选择表
混凝土垫层厚度(mm)
荷载类型
(kv/nr)
曾通金國
业博切
前机术
卧式车床CW6163、转塔
六角车床CQ31125、铲齿
车床CR8925、半自动车床
C7625、伤形车床C7125
摇臂钻床235、立.式钻床
ZSYS,卧式内拉床[G1H
混凝山
压实填土地基的变
形模量E.(N/tm2)
普通金励切
削机术
冏载类型
外肉磨床M131W内圆磨
床M250A、面磨床
M713211、
无心廖
MI08013、曲轴摩味
MQ8260
滚街机Y38、创齿机
Y236、插机Y75150,剃
热机Y42-45
立式铣床X5032、卧式
XA6140A、武障速
TAX6IT
牛头创床60633、插床
27电瓶车、It义式装卸
至2.51载墅汽车
+载汽车、21双武装卸
3义术装迎作
载班汽车51式装卸
汽车、12#三轴载秉汽车
混凝+英层厚度(mm)
混凝士
压实填士地基的变
形模量 E,(N/mm*)
(20 1 140)
C10140 -160 130-~ 150 120 ~ 140C15 130-~ 150 120~ 140 110~ L301±20 120- 130 10 -13 100- 120注:(D)“垫层上有现浇细石混凝土面层时,表列厚度应减去商层的厚度,但不应小于60mme
()当混凝土垫层版边加肋或在垫层下设有灰土等地基加强层时,表列厚度乘以折减系数0.75;当同时采用板边加肋和地基加强层时、不窄作二次折减。折减后的厚度,对直接安装首遍金属切机床的地段不宜小下100mm3:支承间H%8m.支承面积≥30×30m)的物件,按投影商积计算的半均重量≤50kN/z,垫层厚度也可按“大面积瑚集堆料选用。
利用吊车堆膏钢板.毛坏件及其它重物时,或用于检修设备的吊车消释专门检修场地时,或装配作业在专门台位卜进行,或装配届的产品与地面接触面积很大,表中吊车起重限不应作为选择垫层厚度的依据争E实填士地其的变形模景E、的计算值。间按本规范表(.1.5 选用
选用表列厚度时尚应结含地气候、+质、填料、使用经验以及施工和养护条件.作山写使用要求框适应且经济合理的势县障疫。
混凝上垫层厚度计算
附录 C
般规定
C.1.1混凝土垫层厚度的计算应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用分项系数的设计表达式进行计算。
C.1.2混凝+垫层均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并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注:根据地基上混凝十板结构的特点,混廠垫层!常使极限状态,应为短期荷载作用下板面即将出现环形裂經时的状态。根据混凝土垫层破环后可能产生后果(造成经C.1.3
济损失、产生社会影响等)的严重性,垫层应按表C.1.3划分三个安全等级和重要性系数:当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计算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适当选用。混凝土垫层的安全等级和重要性系数表C.1.3地面类别
重要的建筑地面
般的建筑地面
次要的建筑地面Www.bzxZ.net
安金等级
重要性系数。
注:对于特殊建筑物地面,其安全等级可根据具体情况5行确定。混凝土设计指标应按表C.1.4采用。C.1.4
混凝士设计指标
混凝土强度等级
抗拉强度
f(N/mm2)
弹性模景
E.(N/mm2)
1.75×10|2.20×102.55×10|2.80×104|3.00× 10压实填土地基的变形模量E。应按表C.1.5采压实填土地基的变形模量(E)
填土类别
黏性士
质量控制指标
N>30“密实
1510变形模影 E。(N/m)
土壤湿度正常者|主燥过显者
15素填土
Nio>25
N1o≥20
注:①土壤过湿者系指压实后的填土持力层位丁地下飞细水上升的高度范闹内,或相对含水量W(W-W/Wi.W为大然含水量,W1为液限)达到0.55时的状态,②各类土镶地下毛细水的上升高度·粉±0.6m,粘性土1.3~2.0m
般为:砂t0.3~0.5m,
①素填+系指粘性土与粉上组成的压实填上。①表中 N 为标准贯人试验锤击数;Nio为轻便触探试验锤击数,为士的塑性指标
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与混凝土垫层厚C,1.6
度相关的综合刚度系数β应按表C,1.6采用。2—2—1
综合刚度系数3(×1(1/mm)
混凝十强度等级
('15
注:当填的变形模鼠介于表列数值之间剂.综合刚度系数可用撤人法值。
C.1.7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时、混凝十垫层的相对刚度半径1,应按下式计算:
武中l
相对刚度半径(mm):
混凝土垫层厚度(num);
-混凝士弹性模量(N/nm),按C.1.4采用;
压实填上地基的变形模量(N/mm2),按(.1.5 采用
C.2地面荷载计算
C.2.1地面荷载可根据其支承面的数量、间距及几何形状.分为单个圆形荷载、单个当量圆形荷载、多个荷载和等效荷载。
C,2.2凡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应按单个圆形荷载计算:
(1)只有一个支承面,其几何形状为圆形者,(2)有若干支承面,其几何形状为圆形且各支承面中心不在荷位区以内者。
C.2.3当量圆形荷载应符合下列要求:(1)荷载支承面近似圆形,支承面长宽比α/b<2的矩形或近似矩形时,可化作当量圆形,其荷载为当量圆形荷载:
(2)当量圆半径可按下式计算:r=0.564VA
一当量圆半径(mm);
A一—荷载支承面面积(mm2)。
C.2:4多个荷载与等效荷载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单个等效荷载应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个当量圆形荷载的等效值,并可根据极限承载能力的等值要求按下式确定:
Soi= S。(。)
(C.2.4-1)
(2)当荷载支承面为长宽比α/6=2的矩形或具有复杂的儿何形状时,可按面积相等,形状相似的原则划分成若干个荷裁计算单元,分别按式(C.2.3)化为若千个当量圆形荷载:
(3)荷载当量圆半径不应大于混凝十垫层的相对刚度半径(御≤L)。
2 --- 2 ~ 12
(4)当支承面为线形(即由圆杜状物件的侧面形成)时,其支承面计算宽度可取相对刚度半径的1/10计算,即b(宽度)=0.1L:
(5)最不利荷载应为荷位区内最人的单个等效荷载
(6)组合等效荷载应为荷位区内各单个等效荷载的总和,并可按下式计算。
+(ao sinacoaa)xS)
Sα=S1+\2
式中 S
(C.2.4-2)
位扩多个荷载计算中心的组合等效荷载;
位于多个荷载计算中心最不利荷载,为便十叙述,假定它为S。;
一位下荷位区内的任·当量圆形荷载;以S,为计算中心的荷位区内任·当量圆形单个等效荷载,均按式(C.2.4-1)求得:分别为S。、S;作用下,通过式(C.3.1)求得的势层厚度;
荷载影响角,如图(C.2.10)所示。C.2.5圆形或当量圆形的计算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1)面层为现浇细石混凝上或混凝土垫层兼面层时,计算半径r,为:
(C.2.5-1)
注:上述条件下,计算混凝土垫层厚度时,应以面层和垫层的总厚度作为计算厚度,并可按垫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所需的设计值。
(2)其它类型的面层,即面层与垫层不能共同受力时,计算半径r,为:
f,=r+h
式中
(C.2.5-2)
圆形荷载支承面的半径或当凰圆半径(mm);
垫层以上各构造层的总厚度(mm)。C.2.6荷载设计值可按下列公式计算:(1)荷载基本组合的设计值S:S= YGCGGt+ ≥YQ:CQiPe,Qki (C.2.6-1)式中Gk--永久荷载的标准值;
可变荷载的标准值;
-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取G=1.2;-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取α=1.4;CG、CQ:—分别为荷载效应系数,均取1.0:Pei
搬运或装卸以及车轮起、刹东的动力系数,宜取 1.1 ~1.2。
(2)荷载短期组合的设计值S:S,= CcGk+ =CQip,Qxi
(C.2.6-2)
C.2.7临界荷位应为地面板在受荷状态下承载能力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