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J 9-1987
标准分类号
中标分类号:工程建设>>工程结构>>P20工程结构综合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GBJ 9-1987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87 GBJ9-1987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1988北京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J9—87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施行日期:1988年7月1日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关于发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通知计标【1987】2337号
根据原国家建委(81)建发设字第546号文的要求,由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会同有关部门对原《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TJ9—74进行了修订,并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修订后的《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87为国家标准,自1988年7月1日起施行。
本规范由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本规范的出版发行由中国计划出版社负责。国家计划委员会
1987年12月11日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修订说明
本规范系根据原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81)建发设字第546号通知,由我部负责主编,具体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对1974年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批准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TJ9—74)修订而成。自原规范试行以来,规范管理组按计划要求,组织有关单位开展了大量试验研究和调查实测工作。此外,规范修订组还总结了近年来国内的工程实践经验,借鉴了国外经验,参考了国际标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规范的修订稿。经广泛征求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后,几经讨论修改,最后由我部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本规范共分六章和六个附录。这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是:按《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68一84)规定的原则,统一了荷载标准值的取值标准:改进了荷载效应组合方法:增列了荷载分项系数,调整了商店、书库的活荷载标准值,修改了多层民用建筑楼面活荷载的折减系数;调整了工业建筑楼面活荷载标准值的取值,修改厂不上人屋面活荷载的取值:修改了吊车横向水平荷载的取值,增列了多台吊车组合的条款,修订了全国各地基本雪压和基本风压取值:对大部分屋面的积雪分布系数考虑了均匀分布和不均勾分布的两种情况;增列了双坡屋面积雪不均勾分布情况的分布系数:修改了结构的风振计算方法,按《建筑结构通用符号、计量单位和基本术语》(GBJ83一85)的规定修改了符号和计量单位。
本规范的施行,必须与根据《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68一84编制的各项建筑结构设计国家标准规范配套使用,不得与未按GBJ68一84编制的各项建筑结构设计国家标准规范混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W.bzsoso.cOm1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为了不断提高规范质量,请各有关单位在执行本规范过程中,注意总结经验和积累资料,随时将发现的问题和意见反馈给本规范的管理单位一一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北京小黄庄),以便今后进一步修订时参考。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
1987年10月
工程2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主要符号
G—一永久荷载(恒荷载)标准值;Q——可变荷载(活荷载)标准值;-荷载效应系数;
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
-荷载短期效应组合的设计值;
S1—荷载长期效应组合的设计值,一结构基本自振周期;
一雪荷载标准值;
基本雪压;
-风荷载标准值;
-基本风压;
风振系数;
永久荷载分项系数;
可变荷载分项系数;
结构重要性系数;
屋面积雪分布系数;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一风荷载体型系数;
-脉动影响系数;
-脉动增大系数;
振型系数,内摩擦角;
荷载组合系数;
荷载组合值系数;
荷载准永久值系数。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四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五章
第二节
第六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附录一
附录二
荷载分类和荷载效应组合
荷载分类和荷载代表值
荷载效应组合·
楼面和屋面活荷载
民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
工业建筑楼面活荷载
屋面均布活荷载·
屋面积灰荷载
施工和检修荷载及栏杆水平荷载动力系数
吊车荷载
吊车竖向和水平荷载
多台吊车的组合
吊车荷载的动力系数和准永久值系数雪荷载…
雪荷载标准值及基本雪压
屋面积雪分布系数
风荷载
风荷载标准值及基本风压·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风荷载体型系数
风振系数
常用材料和构件的自重
楼面等效均布活荷载的确定方法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13)
(13)
(39)
,(56)
W.1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附录六
工业建筑楼面活荷载
结构基本自振周期计算公式
(用于风振计算)……
习用的非法定计量单位与法定计量单位的换算关系表
本规范用词说明
附加说明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第一章 总
第1.0.1条为了适应建筑结构设计的需要,以符合安全实用、经济合理的要求,特制订本规范。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房屋和一般构筑物的结构设计。
本规范是根据《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第1.0.3条
GBJ68—84规定的原则制订的。
第1.0.4条建筑结构设计中涉及的作用包括直接作用(荷载)和间接作用(如地基变形、混凝土收缩、焊接变形、温度变化或地震等引起的作用。本规范仅对荷载作出规定。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第二章荷载分类和荷载效应组合第一节荷载分类和荷载代表值
第2.1.1条结构上的荷载,可分为下列三类;、永久荷载(恒荷载):在结构使用期间,其值不随时间变化,或其变化与平均值相比可以忽略不计的荷载。例如结构自重、土压力等。
注:自重是指材料自身重量产生的荷载(重力)。二、可变荷载(活荷载):在结构使用期间,其值随时间变化,且其变化值与平均值相比不可忽略的荷载。例如楼面活荷载、屋面活荷载和积灰荷载、吊车荷载、风荷载、雪荷载等。三、偶然荷载:在结构使用期间不一定出现,一且出现,其值很大且持续时间较短的荷载。例如爆炸力、撞击力等。第2.1.2条建筑结构设计时,对不同荷载应采用不同的代表值:
对永久荷载,应采用标准值作为代表值;对可变荷载,应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标准值、组合值或准永久值作为代表值;
对偶然荷载,应根据试验资料,结合工程经验确定其代表值。第2.1.3条建筑结构设计时,应采用标准值作为荷载的基本代表值。
永久荷载标准值:对结构自重,可按结构构件的设计尺寸与材料单位体积的自重计算确定;对常用材料和构件,其自重可参照本规范附录一采用;对于某些自重变异较大的材料和构件(如现场制作的保温材料、混凝土薄壁构件等),自重的标准值应根据对结构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W.bzsosO.cO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的不利状态,取上限值或下限值。可变荷载标准值,应按本规范各章中的规定采用。第2.1.4条当结构承受两种或两种以上可变荷载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或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按短期效应组合设计,应采用组合值作为可变荷载的代表值。可变荷载组合值,应为可变荷载标准值乘以荷载组合系数。第2.1.5条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按长期效应组合设计,应采用准永久值作为可变荷载代表值。可变荷载准永久值,应为可变荷载标准值乘以荷载准永久值系数。
第二节荷载效应组合
第2.2.1条建筑结构设计应根据使用过程中在结构上可能同时出现的何载,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分别进行荷载效应组合,并取各自的最不利组合进行设计。第2.2.2条对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应采用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和偶然组合进行设计,并采用下列设计表达式:PoS式中yo——结构重要性系数,对安全等级为一级、二级和三级的结构构件,可分别取1.1、1.0和0.9;结构构件的安全等级,应按有关建筑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确定;S——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
R一一结构构件抗力的设计值,应按有关建筑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确定。
第2.2.3条
对于荷载基本组合,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应按下列公式确定: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W.bzsosO.coI 3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S=yaCaG++Va1Qu+2yo.CopaQ
式中Ye——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2.2.3—1)
yel、yoi——分别为第一个和第i个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G——永久荷载的标准值;
Q1—一第一个可变荷载的标准值,该荷载的效应YQ1CQ1Q1大于其它任意第i个可变荷载的效应yQiCQQ,Qu——其它第i个可变荷载的标准值;CeCe1、CQ—一分别为永久荷载、第一个可变荷载和其它第i个可变荷载的荷载效应系数;
o——第i个可变荷载的组合值系数。注:①荷载效应系数为结构或构件中的效应(如内力、应力等)与产生该效应荷载的比值,可按结构力学方法确定。②荷载分项系数与荷载代表值的乘积称为荷载设计值。对于一般排架、框架结构,可采用下列简化公式:S=yoCeG+
2yQiCoQt
式中——可变荷载的组合系数。(2.2.3—2)
第2.2.4条对于偶然组合,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宜按下列规定确定:偶然荷载的代表值不乘分项系数;与偶然荷载同时出现的可变荷载,可根据观测资料和工程经验采用适当的代表值。各种情况下荷载效应的设计值公式,可按有关规范的规定采用。
第2.2.5条对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应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分别采用荷载的短期效应组合和长期效应组合进行设计。荷载短期效应组合的设计值S和荷载长期效应组合的设计值Si,应按下列公式确定:
、短期效应组合.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W.bzsoso.coI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