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9393-2020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39393-2020
中文名称:家用电器专用智能控制单元技术规范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3308775
相关标签:
家用电器
专用
智能
控制
单元
技术规范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GB/T 39393-2020.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intelligent controller unit for household appliances.
1范围
GB/T 39393规定了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专用智能控制单元的功能、性能以及电磁兼容性、安全、可靠性等的技术要求与测试方法,并对智能控制单元的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做出相关规定。
GB/T 39393适用于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智能控制单元。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421-2020环境试验概述 和指南
GB/T 2423.1-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 部分:试验方法试验 A:低温
GB/T 2423.2-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 部分:试验方法试验 B:高温
GB/T 2423.10-2019环境试验第2 部分:试验方法试验 Fc:振动(正弦)
GB/T 2423.17-2008电工电子产 品环境试验第 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 Ka:盐雾
GB/T 2423.22-2012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 N:温度变化
GB/T 2423.60电工电 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 U:引出端及整体安装件强度
GB 4343.1-2018家用电 器、电动工具和类似器具的电磁兼容要求第1部分:发射
GB/T 4343.2-2009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和类似器具的电磁兼容要求第2部分:抗扰度
GB/T 4365电工术语电 磁兼容
GB 4706.1-2005家用 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 4798.1环境条件分类环境参 数组分类及其严酷程度分级第1部分:贮存
GB/T 4937.15-2018半导体器件机械和气 候试验方法第15部分:通孔安装器件的耐焊接热
GB/T 4937.20-2018半导体器件机械和气候试验方法第20部分:塑封表面安装器件耐潮湿和焊接热综合影响
GB/T 4937.21-2018半导体器件机械和气候试验方法 第21 部分:可焊性
标准内容
ICS97.0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9393—2020
家用电器专用智能控制单元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intelligent controller unit for household appliances2020-11-19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21-06-01实施
GB/T39393—2020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缩略语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附录A(资料性附录)
附录B(资料性附录)
参考文献
ICU测试工装参考电路
ICU在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中的典型应用12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家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6)归口GB/T39393—2020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国家电子元器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安徽)、西安庆安制冷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安徽众家云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中家院(北京)检测认证有限公司、华大半导体有限公司、嘉兴斯达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无锡芯朋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华润微电子有限公司、青岛海尔智能电子有限公司、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浙江盾安禾田金属有限公司、安徽中认倍佳科技有限公司、国家智能家居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杭州星帅尔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四川长虹空调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鸿、孙民、赵鹏、梁少峰、载志展、易冬柏、于玲、恩云飞、罗彪、李红伟、冯长卿、易扬波、李勇德、杨楠、李婷婷、徐玲、汪向荣、陈丽芬、谢兴华、沙露、汪超、李旸、聂圣源、吴红彪、李越峰。1范围
家用电器专用智能控制单元技术规范GB/T39393—2020
本标准规定广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专用智能控制单元的功能、性能以及电磁兼容性、安全、可靠性等的技术要求与测试方法,并对智能控制单元的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做出相关规定本标准适用于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智能控制单元。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421—2020环境试验概述和指南GB/T2423.1一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GB/T2423.2一2008电工电于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GB/T2423.10一2019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振动(正弦)GB/T2423.17—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a:盐雾GB/T2423.22一2012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N:温度变化GB/T2423.60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U:引出端及整体安装件强度
GB4343.1一2018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和类似器具的电磁兼容要求第1部分:发射GB/T4343.2一2009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和类似器具的电磁兼容要求第2部分:抗扰度GB/T4365电工术语电磁兼容
GB4706.1一2005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4798.1环境条件分类环境参数组分类及其严酷程度分级第1部分:贮存GB/T4937.15一2018半导体器件机械和气候试验方法第15部分:通孔安装器件的耐焊接热
GB/T4937.20一2018半导体器件机械和气候试验方法第20部分:塑封表面安装器件耐潮湿和焊接热综合影响
GB/T4937.21一2018半导体器件机械和气候试验方法第21部分:可焊性GB/T16935.1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第1部分:原理、要求和试验GB/T29309一2012电工电子产品加速应力试验规程高加速寿命试验导则IEC60335-1:2016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Householdandsimilarnelectrical appliances—Safety—Partl:General requirements)IEC60730-1:2013十AMDl:2015CSV自动电气控制第1部分:通用要求(Automaticelectricalcontrols—Part 1: General requirements)IEC60749-26半导体器件机械和气候测试方法第26部分:静电放电(ESD)敏感性测试人体模型(HBM)[Semiconductor devices—Mechanical and climatic testmethods—Part26:Electrostaticdischarge(ESD)sensitivitytestingHuman bodymodel (HBM)』IEC60749-27半导体器件机械和气候测试方法第27部分:静电放电(ESD)敏感性测试机1
GB/T39393—2020
器模型(MM)[SemiconductordevicesMechanical and climatictestmethods—Part27:Electrostaticdischarge(ESD)sensitivity testing—Machine model (MM)JIEC60749-28半导体器件机械和气候测试方法第28部分:静电放电(ESD)敏感性测试带电器件模型(CDM)器件级【Semiconductordevices一Mechanicalandclimatictestmethods一Part28:Electrostatic discharge(ESD)sensitivitytesting-Charged devicemodel (CDM)—devicelevelIEC60749-33:2004半导体器件机械和气候试验方法第33部分:加速耐湿无偏置高压蒸煮(Semiconductordevices-Mechanical and climatictestmethods—Part33:Accelerated moistureresistance—Unbiased autoclave)IEC62321(所有部分)电工产品中相关物质的测定(Determinationofcertainsubstancesinelectrotechnical products)
IPC/JEDECJ-STD-02oE非气密表面贴装器件潮湿/再流焊敏感度分级(Moisture/ReflowSensitivityClassification forNonhermetic Surface MountDevices)3术语和定义
GB/T436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智能控制单元intelligentcontrolunit;ICU以大规模集成电路为核心的集成电路器件,由中央处理器、存储单元、输人输出端口、模拟信号采集以及各类型的通信接口等构成。3.2
模数转换器analog-to-digitalconverter;ADC将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转换为离散的数字信号的功能单元。3.3
脉冲宽度调制pulsewidthmodulation;PWM通过数字输出调整脉冲宽度实现对模拟电路的控制。3.4
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niversalasynchronousreceiver/transmitter;UART在数据发送时将并行数据转换成串行数据来传输,在数据接收时将接收到的串行数据转换成并行数据,可以实现全双工传输和接收的一种异步收发传输器。3.5
P?c总线inter-integratedcircuit;IC简单、双向二线制同步串行总线电路。3.6
串行外设接口serialperipheralinterface;SPI高速的、全双工、同步的通信总线。3.7
内部时钟频率稳定度internalclockfrequencystability内部时钟随着工作环境的变化而产生频率波动范围,3.8
低压复位lowvoltagereset
ICU供电低于指定值后,自动进人复位状态。2
低压复位值lowvoltageresetvalue在供电电压低于某个值后将芯片处于复位状态时的电压值,额定工作条件ratedoperatingconditions为了使智能控制单元的工作特征处于给定的要求之内而规定的正常使用条件占空比
dutyratio
在一个脉冲循环内,通电时间相对于总时间所占的比例。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DC:模数转换器(Analog-to-DigitalConverter)CDM:带电器件模型(ChargedDeviceModel)HBM:人体模型(HumanBodyModel)IC:集成电路(IntegratedCircuit)I?C:总线(Inter-IntegratedCircuit)ICU:智能控制单元(IntelligentControlUnit)I/O:输人/输出端口(Input/Output)MM:机器模型(MachineModel)PCB:印刷电路板(PrintedCircuitBoard)PWM:脉冲宽度调制(PulseWidthModulation)SPI:串行外设接口(SerialPeripheralInterface)GB/T39393—2020
UART: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niversalAsynchronousReceiver/Transmitter)5要求
5.1外观
标志应完整、准确、清晰、耐久;表面无机械损伤;引脚无氧化、无锈迹、无污物、无变形、无折断。塑封表面的器件型号、生产批次、厂商(产地)等标识的印刷应自然且塑封表面不得有磨痕。5.2外形尺寸
按6.3进行试验,产品规格书需标明ICU的引脚、几何尺寸和封装尺寸,ICU实物应符合说明书的规定值。表面贴装的IC放在标准水平面上引出端不变形,引出端起翘<80μm。5.3电性能
5.3.1绝对最大额定电压
保证ICU不被损坏的最低工作电压。按6.4.2进行试验,电源电压范围:一0.5V~6.5V;1/O电压范围:(电源电压士0.3)V。3
GB/T39393—2020
5.3.2工作电压
维持ICU正常工作的电源电压。
按6.4.3进行试验,电源电压范围:1.8V~5.5V,推荐范围:2.7V~5.5V。5.3.3工作电流
ICU正常工作时所消耗的电流
按6.4.4进行试验,推荐节能型产品,工作电流<150uA/MHz。5.3.4工作温度
ICU正常工作时所需要的温度范围。按6.4.5进行试验,工作温度在一40℃~85℃范围内,ICU应正常工作。5.3.5待机/休眠电流
ICU待机/休眠或者部分待机/休眠时所消耗的电流按6.4.6进行试验,推荐节能型低功耗产品,待机电流<2A,休眼眠电流<120A/MHz,5.3.6输出能力
按6.4.7进行试验,ICU数字输出端口对外部负载输出电流的能力,应符合规格书要求。5.3.7输入电压范围
ICU数字输人端口接收外部高低电平的最小、最大值的范围按6.4.8进行试验,输人高电平(Vi)的最小值≤0.8×VD;输人低电平(Vm)的最大值≥0.2×VD。支持TTL电平输入,支持施密特触发输人。5.3.8内部时钟频率稳定度
按6.4.9进行试验,如果内部时钟作为通信使用时,在工作电压,工作温度范围内偏差≤士3%,并且提供自动校准手段。
5.3.9低压复位值
按6.4.10进行试验,低压复位的电压值可在芯片保证的工作电压范围内选择。5.3.10ADC精度
按6.4.11进行试验,推荐12位分辨率,最低满足10位分辨率5.3.11PWM精度
按6.4.12进行试验,PWM占空比设定位数8位。5.3.12通信接口类型和数量
ICU内置的标准通信接口类型和数量按6.4.13进行试验,推荐支持UART、SPI、I’C三种标准协议,4
绝缘强度
电气间隙
GB/T39393—2020
按6.5.1进行试验,ICU的结构应使电气间隙足够承受器具可能经受的电气应力,考虑到表1中过电压类别的额定脉冲电压,电气间隙不应小于表2中的规定值。其他条件见GB4706.1一2005中第29章的相关规定
额定脉冲电压
额定电压
>50且≤150
>150且≤300
过电压类别I
额定脉冲电压
过电压类别Ⅱ
注1:对于多相器具,以相线对中性线或相线对地线的电压作为额定电压,过电压类别Ⅲ
注2:这些值是基于器具不会产生高于所规定的过电压的假设。如果产生更高的过电压,电气间隙宜相应增加。表2
最小电气间隙
额定脉冲电压
10 000
规定值仅适用于空气中电气间隙。最小电气间隙
出于实际操作的情况,不采用GB/T16935.1中规定的更小电气间隙,例如批量产品的公差,污染等级为3时,该值增加到0.8mm。爬电距离
按6.5.2进行试验,基本绝缘的爬电距离不应小于表3中的规定值5
GB/T39393—2020
工作电压
>50且≤125
>125且≤250
>250且≤400
>400且≤500
>500且≤800
>800且≤1000wwW.bzxz.Net
>1000且≤1250
>1250且≤1600
>1600且≤2000
>2000且≤2500
>2500且≤3200
>3200且≤4000
>4000且≤5000
>5000且≤6300
>6300且≤8000
>8000且≤10000
>10000且≤12500
污染等级1
基本绝缘的最小爬电距离
爬电距离
污染等级2
材料组
Ia/I b
污染等级3
材料组
注1:绕组漆包线认为是裸露导线,但考虑到GB4706.1一2005中29.1.1的要求,爬电距离不必大于表2规定的相应的电气间隙
注2:对于不会发生漏电起痕的玻璃、陶瓷和其他无机绝缘材料,爬电距离不必大于相应的电气间隙注3:除了隔离变压器的次级电路,工作电压不认为小于器具的额定电压。如果工作电压不超过50V,允许使用材料组Ⅲb。附加绝缘的爬电距离至少为基本绝缘规定值加强绝缘的爬电距离至少为基本绝缘规定值的两倍。功能性绝缘的爬电距离不应小于表4。6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