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J 82-1985 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
GBJ 82-1985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J 82-1985

中文名称: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 Test methods for long-term performance and durability of ordinary concrete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1985-11-25

实施日期:1986-07-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856852

标准分类号

中标分类号:工程建设>>工程结构>>P25混凝土结构工程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42页

标准价格:19.0 元

出版日期:1986-07-01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吴兴祖、张耀芳、皮心喜、丁林宝、尹志府、马芸芳、张绍麟、崔静忠、黄伯瑜、钟美秦、陆建雯、姚庭舟、贾绿薇、冯克良、

起草单位:铁道部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湖南大学土木系、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建筑科学研究所、太原工学院土木系、长沙铁道学院铁道工程系、黑龙江省低温建筑研究所

归口单位:国家计划委员会

提出单位: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和一般构筑物中所用普通混凝土的基本性能试验. GBJ 82-1985 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 GBJ82-1985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普通混凝王长期性能
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
GBJ82—85
1985北京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W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昆凝土长期性能
普通混
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
GBJ82—85
主编部门: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施行日期:1986年7月1日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关于发布《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等三本国家标准的通知计标【1985】1889号
根据原国家建委(78)建发设字第562号通知的要求,由城乡建设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的《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等三本标准,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GBJ8085、《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J81一85和《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GBJ82一85等三本标准为国家标准,自一九八六年七月一日施行。
该三本标准由城乡建设部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出版发行由我委基本建设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国家计划委员会
一九八五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编制说明
本标准是根据原国家建委(78)建发设字第562号通知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各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的。在编制过程中,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和试验论证工作,收集并参考了国际标准和其它国内外有关的标准规范,经过反复讨论修改而成的。在编制过程中曾多次征求全国各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才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本标准为普通混凝土基本性能中有关长期性能和耐久性的试验方法。内容包括抗冻性能试验(慢冻法、快冻法)、动弹性模量试验、抗渗性能试验、收缩试验、受压徐变试验、碳化试验、混凝土中的钢筋锈蚀试验、抗压疲劳强度试验等九个方法。由于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涉及范围较广,本身又将随着仪器设备的改进和测试技术的提高而不断发展,故希望各单位在执行本标准过程中,能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如发现有需要修改补充之处,请特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混凝土研究所,以便今后修改时参考。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
九八五年七月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W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试件的制作及养护…
第三章抗冻性能试验
第一节慢冻法
第二节快冻法bzxZ.net
第四章
动弹性模量试验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抗渗性能试验
收缩试验
受压徐变试验
碳化试验
混凝土中的钢筋锈蚀试验
抗压疲劳强度试验
附录本规范用词说明
附加说明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5)
(8)
(12)
(16)
(22)
(32)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第一章总
第1.0.1条为了在确定混凝土性能特征值,检查或控制现浇混凝土工程或预制构件的质量时,有一个统一的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试验方法,特制订本标准。第1.0.2条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和一般构筑物中所用普通混凝土的基本性能试验。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第二章试件的制作及养护
第2.0.1条本试验方法标准中规定的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试验用试件,除抗渗、疲劳试验以外均以3块为一组。制作每组长期性能及耐久性试验的试件及其相应的对比所用的拌合物应根据不同要求从同一盘搅拌或同一车运送的混凝士中取出,或在试验室用机械或人工单独拌制。用以检验现浇混凝土工程或预制构件质量的试件分组及取样原则,应按现行《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及其它有关规定执行。第2.0.2条试验室拌制混凝土制作试件时,其材料用量应以重量计,称量的精度应为:水泥、水和外加剂均为士0.5%;骨料为士1%。
第2.0.3条所有试件均应在拌制或取样后立即制作。确定混凝土设计特征值、标号或进行材料性能研究时,试件的成型方法应按混凝士的稠度而定。落度不大于70毫来的混凝土,宜用震动台振实,大于70毫米的宜用捣棒人工捣实。检验现浇混凝士工程和预制构件质量的混凝土,试件的成型方法应与实际施工采用的方法相同。
棱柱体试件宜采用卧式成型,埋有钢筋的试件在灌注混凝土及捣实时应特别注意钢筋和试模之间的混凝土能保持灌注密实及捣实良好。
用离心法、压浆法、真空作业法及喷射法等特殊方法成型的混凝土,其试件的制作应按相应的规定进行。第2.0.4条制作试件用的试模应由铸铁或钢制成,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并拆装方便。试模的内表面应机械加工,其不平度应为每100毫米不超过0.05毫米,组装后各相邻面的不垂直度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W.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不应超过士0.5度。
在制作试件前应将试模清擦干净,并应涂以脱模剂。第2.0.5条,用震动台成型时,应将混凝土拌合物一次装入试模,装料时应用抹刀沿试模内壁略加插捣并应使混凝土拌合物高出试模上口。振动时应防止试模在振动台上自由跳动。振动应持续到混凝土表面出浆为止,刮除多余的混凝土并用抹刀抹平。试验室用震动台的振动频率应为50士3赫,空载时振幅为0.5毫米。
第2.0.6条,人工插捣时,混凝土拌合物应分两层装入试模,每层的装料厚度应大致相等。插捣用的钢制捣棒应为:长600毫米,直径16毫米,端部磨圆。插捣按螺旋方向从边缘向中心均匀进行。插捣底层时,揭捣棒应达到试模底面;插揭上层时,捣棒应穿入下层深度约20~30毫米。插捣时搞棒应保持垂直,不得倾斜并用抹刀沿试模内壁插入数次。每层的插捣次数应根据试件的截面而定,一般为每100平方厘米截面积不应少于12次。插捣完后,刮除多余的混凝土,并用抹刀抹平。第2.0.7条按各试验方法的具体规定,长期性能及耐久性试验的试件有标准养护、同条件养护及自然养护等儿种养护形式。采用标准养护的试件成型后应复盖表面,以防止水分蒸发,并应在室温为20主5℃情况下静置一至二叠夜,然后编号拆模。拆模后的试件应立即在温度为20主3℃、湿度为90%以上的标准养护室中养护。在标准养护室内试件应放在架上,彼此间隔应为10~20毫米,并应避免用水直接淋刷试件。当无标准养护室时,混凝士试件可在20王3℃的不流动水中养护。水的PH值不应小于7。
采用与构筑物或构件同条件养护的试件成型后即应复盖,试件的拆模时间可与实际构件的拆模时间相同,拆模后,试件仍需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W.bzsoso.cOm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保持同条件养护。
试验需要进行自然放置并晾干的试件应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室内,每块试件之间至少留有10~20毫米的间隙。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第三章
抗冻性能试验
第一节
慢冻法
第3.1.1条本方法适用于检验以混凝土试件所能经受的冻融循环次数为指标的抗冻标号。第3.1.2条慢冻法混凝土抗冻性能试验应采用立方体试件。试件的尺寸应根据混凝土中骨料的最大粒经按表3.1.2—1选定。
慢冻法所用试件尺寸选用表
试件尺
寸(毫米)
100×100×100
150×150×150
200×200×200
表3.1.2—1
骨料最大料径(亳米)
每次试验所需的试件组数应符合表3.1.2一2的规定,每组试件应为3块。
慢冻法试验所需的试件组数
设计抗冻标号
检查强度时的冻融循环次数
鉴定28天强度所需试件组数
冻融试件组数
对比试件组数
总计试件组数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表3.1.2—2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第3.1.3条慢冻法混凝土抗冻性能试验所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冷冻箱(室)装有试件后能使箱(室)内温度保持在一15~一20℃的范围以内。
二、融解水槽装有试件后能使水温保持在15~20°的范围以内。
二、框篮、用钢筋焊成,其尺寸应与所装的试件相适应。四、案秤称量10公斤,感量为5克。五、压力试验机精度至少为土2%,其量程应能使试件的预期破坏荷载值不小于全量程的20%,也不大于全量程的80%。试验机上、下压板及试件之间可各垫以钢垫板,钢垫板两承压面均应机械加工。
与试件接触的压板或垫板的尺寸应大于试件承压面,其不平度应为每100毫米不超过0.02毫米。第3.1.4条慢冻法混凝抗冻性能试验应按下列规定进行:
一、如无特殊要求,试件应在28天龄期时进行冻融试验。试验前4天应把冻融试件从养护地点取出,进行外观检查,随后放在15~20℃水中浸泡,浸泡时水面至少应高出试件顶面20毫米,冻融试件浸泡4天后进行冻融试验。对比试件则应保留在标准养护室内,直到完成冻融循环后,与抗冻试件同时试压。、浸泡完毕后,取出试件,用湿布擦除表面水分、称重、按编号置入框篮后即可放入冷冻箱(室)开始冻融试验。在箱(室)内,框篮应架空,试件与框篮接触处应垫以垫条,并保证至少留有20毫采的空隙,框篮中各试件之间至少保持50毫米的空隙。三、抗冻试验冻结时温度应保持在一1520℃。试件在箱内温度到达一20℃时放入,装完试件如温度有较大升高,则以温度重新降至一15℃时起算冻结时间。每次从装完试件到重新降至一15℃所需的时间不应超过2小时。冷冻箱(室)内温度均以其中心处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W.bzsosO.cO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温度为准。
四、每次循环中试件的冻结时间应按其尺寸而定,对100×100×100毫米及150×150×150毫米试件的冻结时间不应小于4小时,对200×200×200毫米试件不应小于6小时。如果在冷冻箱(室)内同时进行不同规格尺寸试件的冻结试验,其冻结时间应按最大尺寸试件计。五、冻结试验结束后,试件即可取出并应立即放入能使水温保持在15~20C的水槽中进行融化。此时,槽中水面应至少高出试件表面20毫米,试件在水中融化的时间不应小于4小时。融化完毕即为该次冻融循环结束,取出试件送入冷冻箱(室)进行下一次循环试验。
六、应经常对冻融试件进行外观检查。发现有严重破坏时应进行称重,如试件的平均失重率超过5%,即可停止其冻融循环试验。
七、混凝王试件达到表3.1.2一2规定的冻融循环次数后,即应进行抗压强度试验。
抗压试验前应称重并进行外观检查,详细记录试件表面破损、裂缝及边角缺损情况。
如果试件表面破损严重,则应用石膏找平后再进行试压。八、在冻融过程中,如因故需中断试验,为避免失水和影响强度,应将冻融试件移入标准养护室保存,直至恢复冻融试验为止。此时应将故障原因及暂停时间在试验结果中注明。第3.1.5条混凝土冻融试验后应按下式计算其强度损失率。
fo-fax100
...... (3.1..51)
△fc一N次冻融循环后的混凝土强度损失率,以3个试件式中:
的平均值计算(%);
fco一对比试件的抗压强度平均值(兆帕);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W.bzsoso.cOm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