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14635-2020 稀土金属及其化合物化学分析方法稀土总量的测定
GB/T 14635-2020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4635-2020

中文名称:稀土金属及其化合物化学分析方法稀土总量的测定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849805

相关标签: 稀土金属 化合物 化学分析 方法 稀土 总量 测定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GB/T 14635-2020.Rare earth metals and their compounds-Determination of total rare earth content.
1范围
GB/T 14635规定了稀土金属及其化合物中稀土总量的测定方法。
GB/T 14635适用于稀土金属及其化合物中稀土总量的测定。本标准共包含两个方法:方法1草酸盐重量法,方法2 EDTA滴定法。方法1适用于单一和混合稀土金属及其化合物中稀土总量的测定,测定范围见表1;不适用于以铒、铥、镱、镥为主体或钍、铅含量各大于0.1%的单一和混合稀土金属及其化合物中稀土总量的测定。方法2适用于单一稀土金属和以重稀土钬、铒、铥、镱、镥为主体的混合稀土金属及其化合物中稀土总量的测定,测定范围见表2;不适用于单一稀土相对纯度小于99.5%,其他杂质元素含量大于0.5%的单一稀土金属及其化合物中稀土总量的测定;不适用于钍、钪、锌含量各大于0.1%的物料中稀土总量的测定。
2方法1:草酸盐重量法
2.1 方法原理
试料经酸分解后,氨水沉淀稀土,以分离钙、镁等。以盐酸溶解稀土,在pH 1.8~2.0 的条件下用草酸沉淀稀土,以分离铁等。于950 °C将草酸稀土灼烧成氧化物,称其质量,计算稀土总量。当本标准的两个方法的测定范围出现重叠时,通常以准确度较高的方法1作为仲裁方法。
2.2试剂和材料
2.2.1高氯酸(ρ=1.67 g/mL)。
2.2.2过 氧化氢(30%)。
2.2.3盐酸(1+1)。
2.2.4硝酸(1+1)。
2.2.5氨水(1+1)。
2.2.6 草酸溶液(50 g/L)。
2.2.7 氯化铵-氨水洗液:100 mL水中含2 g氯化铵和2 mL氨水(2.2.5)。
2.2.8草酸洗液(2 g/L)。
2.2.9盐酸洗液:100 mL水中含2 mL盐酸(2.2.3)。
2.2.10精密pH试纸(0.5~5.0)。
2.2.11甲酚红溶液(2 g/L) ,50%乙醇溶液。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77.120.9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4635—2020
代替GB/T14635—2008
稀土金属及其化合物化学分析方法稀土总量的测定
Rare earth metals and their compounds-Determination of total rareearth content2020-11-19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21-10-01实施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GB/T14635—2020
本标准代替GB/T14635一2008《稀十金属及其化合物化学分析方法稀十总量的测定》,与GB/T14635一2008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一修改了方法1和方法2的适用范围,增加了硫化稀十和草酸稀十,并相应增加了试样的前处理以及硫化稀十的溶解方法(见第1章和2.4.2、2.5.3.1.7、3.3.2、3.4.3.1.6,2008年版的第1章和第9章);
一修改了方法1和方法2中氢氧化稀十的测定范用,由55.0%~75.0%调整为25.0%~90.0%,修改了氟化稀十的测定范围,由65.0%~80.0%调整为65.0%~90.0%,修改了氯化稀十的测定范用,由40.0%~60.0%调整为40.0%~70.0%(见第1章,2008年版的第1章和第9章);修改了方法1中碳酸稀十的测定范围,由10.0%~60.0%调整为10.0%~70.0%(见第1章,2008年版的第1章);
一修改了方法2中稀十氧化物的测定范用,由98.0%~99.5%调整为95.0%~99.5%(见第1章,2008年版的第1章);
一修改了方法1的不适用范围,将“不适用于以钦、、铁、镜、为主体的单一和混合稀十金属及其化合物”修改为“不适用于以饵、铁、镜、为主体或针、铅含量各大于0.1%的单一和混合稀十金属及其化合物中稀十总量的测定”(见第1章,2008年版的第1章);修改了方法2的不适用范围,将“不适用于针、、锌的总量大干0.5%的物料中稀十总量的测定”修改为“不适用于针、、锌含量各大于0.1%的物料中稀十总量的测定”(见第1章,2008年版的第9章);
一修改了方法1的仪器设备,将“铂”修改为“(铂埚或瓷埚)”(见.2.3.4,2008年版的4.4);
一修改了方法1和方法2中稀十氧化物试样的前处理条件,由“950℃灼烧1h”修改为“直接称取样品”“烘箱中105℃烘1h,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立.即称量”和“在马弗炉中950℃灼烧1h、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立.即称量”三种方式(见2.4.2和3.3.2,2008年版的5.2和12.2);Www.bzxZ.net
一修改了方法1和方法2中氢氧化稀十、氟化稀十试样的前处理条件,由“烘箱中105℃烘干后称量”改为直接称取样品(见2.4.2和3.3.2,2008年版的5.4和12.4);一删除了方法1中离子型稀十矿的碳酸稀十试样前处理方式,归人碳酸稀十类,采用直接称取大样的方式(见2.4.2,2008年版的5.3);一删除了方法1中离子型稀十矿的碳酸稀十试料中稀十总量的计算公式(2008年版的7.2);-修改了方法2中EDTA标准滴定液的浓度及浓度计算公式(见3.2.13,2008年版的11.12);—修改了方法2中滴定时移取试液的体积(见3.4.12008年版的13.3.2);增加了方法2中调酸度时的另一种指示剂(见3.4.3.2,2008年版的13.3.2);—修改了方法1和方法2中各类稀十及其化合物中稀十总量的计算公式,并在方法1和方法2分析结果的计算中调整了以稀十金属(RE)计和稀十氧化物(REO)计的公式顺序(见2.6和3.5,2008年版的第7章和14章);修改了方法1和方法2中部分物料的称样量(见表4和表9,2008年版的表2和表7);一修改了方法1和方法2中重复性限和允许差(见2.7和3.6,2008年版的第8章和15章)。I
GB/T14635—2020
本标准由全国稀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9)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国标(北京)检验认证有限公司、赣州有色冶金研究所、江阴加华新材料资源有限公司、虔东稀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包头稀十研究院、赣州晨光稀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江西南方稀十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金石稀十有限公司、中国有色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定南大华新材料资源有限公司、赣县红金稀十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田佳、刘鹏宇、邝静、刘冰、刘鸿、张婉、陈涛、陈玉娇、温斌、杨学正、张鹃、姚京璧、姚南红、金斯琴高娃、赵红、张海英、石翠萍、黄环、梁斌、缪峰梅、肖强、吴英、秦群、王亚文、古吉汉、林庆。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8762.1—1988;
GB/T12687.1—1990;
—GB/T14635.1—1993;
-GB/T14635.2—1993;
GB/T14635.3—1993;
-GB/T16484.19—1996;
—GB/T18882.1—2002
GB/T14635—2008。
1范围
稀土金属及其化合物化学分析方法稀土总量的测定
本标准规定了稀十金属及其化合物中稀十总量的测定方法。GB/T14635—2020
本标准适用干稀十金属及其化合物中稀十总量的测定。本标准共包含两个方法:方法1草酸盐重量法,方法2EDTA滴定法。方法1适用于单一和混合稀十金属及其化合物中稀十总量的测定,测定范围见表1;不适用于以饵、铁、镜、为主体或针、铅含量各大于0.1%的单一和混合稀十金属及其化合物中稀十总量的测定。方法2适用干单一稀十金属和以重稀十钦、饵、铁、、为主体的混合稀十金属及其化合物中稀十总量的测定,测定范用见表2;不适用干单一稀十相对纯度小于99.5%,其他杂质元素含量大干0.5%的单一稀十金属及其化合物中稀十总量的测定;不适用于针、、锌含量各大于0.1%的物料中稀十总量的测定。
表1方法1测定范围
稀+金属
稀+氧化物
草酸稀+
氢氧化稀十
氟化稀十
氯化稀十
碳酸稀+
硝酸稀+
硫化稀+
离子型稀十矿混合稀+氧化物
稀十金属
稀+氧化物
草酸稀+
氢氧化稀+
方法2测定范围
测定范用
95.0~99.5
95.0~99.5
95.0~99.8
25.0~90.0
65.0~90.0
40.0~70.0
10.0~70.0
30.0~70.0
55.0~90.0
80.0~99.0
测定范用
98.0~99.5
95.0~99.5
95.0~99.5
25.0~90.0
GB/T14635—2020
氟化稀十
氯化稀十
硫化稀+
2方法1:草酸盐重量法
方法原理
表2(续)
测定范用
65.0~90.0
40.0~70.0
55.0~90.0
试料经酸分解后,氨水沉淀稀十,以分离钙、镁等。以盐酸溶解稀十,在pH1.8~2.0的条件下用草酸沉淀稀十,以分离铁等。于950℃将草酸稀十灼烧成氧化物,称其质量,计算稀十总量当本标准的两个方法的测定范围出现重叠时,通常以准确度较高的方法1作为仲裁方法。2.2
试剂和材料
高氯酸(p=1.67g/mL)。
过氧化氢(30%)。
盐酸(1+1)。
硝酸(1+1)。
氨水(1+1)。
草酸溶液(50g/L)。
氯化铵-氨水洗液:100mL水中含2g氯化铵和2mL氨水(2.2.5)。草酸洗液(2g/L)。
盐酸洗液:100mL水中含2mL盐酸(2.2.3)。精密pH试纸(0.5~5.0)。
甲酚红溶液(2g/L),50%乙醇溶液。仪器设备
分析天平,分度值不大于0.1mg。高温炉,温度上限不低于1000℃。干燥箱。
(铂埚或瓷埚)。
金属试样应去掉表面氧化层,取样后立即称量。稀十化合物种类较多,化学性质有差异,不同化合物试样测定稀十总量的基础状态不同,各个不同化合物的测量基础状态见表3。通常有如下3种方式:a)
原样测定稀十总量:直接称取样品。烘干处理后测定稀十总量:样品在烘箱中105℃烘1h,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立即称量。灼烧处理后测定稀十总量:样品在马弗炉中950℃灼烧1h,干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立即称量。
稀土化合物试样稀土总量测定的基础状态试样
稀+氧化物
硫化稀+
草酸稀+
其他稀十(氧氧化稀十、氟化稀十、氯化稀十、碳酸稀十、硝酸稀十等)分析步骤
2.5.1试料
按表4称取试样(2.4),精确至0.0001g。、试料称样量
稀十氧化物、离子型稀十矿混合稀十氧化物、草酸稀十氟化稀十、硫化稀十
稀十金属、氢氧化稀十
氟化稀土、硝酸稀土、碳酸稀十2.5.2测定次数
称取两份试料进行平行测定,取其平均值。2.5.3测定
2.5.3.1试料的溶解
GB/T14635—2020
基础状态
a)或b)或c)
a)或b)
0.20~0.25
稀十金属试料的溶解:将试料(2.5.1)置干200mL烧杯中,加人20mL水、10mL盐酸2.5.3.1.1
(2.2.3),低温加热至溶解完全,蒸发至1mL左右。加人20mL水,加热使盐类溶解至清。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如有不溶物,过滤,滤液接收于100mL容量瓶中,用盐酸洗液(2.2.9)洗涤烧杯和滤纸5次~6次,弃去滤纸],以水稀释至刻度,混勾。移取20mL试液于300mL烧杯中。2.5.3.1.2稀十氧化物试料的溶解:将试料(2.5.1)置于200mL烧杯中,加人20mL水、5mL盐酸(2.2.3)[溶解含铈量高的试料应用硝酸(2.2.4)溶解]及1mL过氧化氢(2.2.2),低温加热至溶解完全,蒸发至1mL左右。加人20mL水,加热使盐类溶解至清。过滤,滤液接收于300mL烧杯中,用盐酸洗液(2.2.9)洗涤烧杯和滤纸5次6次,弃去滤纸。3氢氧化稀十试料的溶解:将试料(2.5.1)置于200mL烧杯中,加入20mL水,10mL盐酸2.5.3.1.3
(2.2.3)[溶解含铺量高的试料应用硝酸(2.2.4)溶解]及1mL过氧化氧(2.2.2),低温加热至溶解完全,蒸发至1mL左右。加人20mL水,加热使盐类溶解至清。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如有不溶物,过滤,滤液接收于100mL容量瓶中,用盐酸洗液(2.2.9)洗涤烧杯和滤纸5次~6次,弃去滤纸],以水稀释至刻度,混勾。移取50mL试液于300mL烧杯中。3
GB/T14635—2020
2.5.3.1.4氟化稀十试料的溶解:将试料(2.5.1)置干200mL聚四氟乙烯烧杯中,加10mL硝酸(2.2.4),1mL过氧化氢(2.2.2)及3mL高氯酸(2.2.1),低温加热至冒高氯酸烟。稍冷,用水洗器壁。加2mL高氯酸(2.2.1),低温加热至冒高氯酸烟,待试料溶解完全(若溶解不完全,再重复一次),蒸发至1mL左右。加20mL水,加热使盐类溶解至清。过滤,滤液接收于300mL烧杯中,用盐酸洗液(2.2.9)洗涤烧杯和滤纸5次6次,弃去滤纸。2.5.3.1.5离子型稀十矿混合稀十氧化物的溶解:将试料(2.5.1)置于200mL烧杯中,加人5mL水、4mL盐酸(2.2.3),1mL过氧化氢(2.2.2)及3mL高氯酸(2.2.1)[含铈高的稀十样品应加人10mL硝酸(2.2.4)溶解,分解后再加人3mL高氯酸(2.2.1),加热至溶解完全。继续加热至冒高氯酸白烟,蒸发至1mL左右。取下,稍冷后,加入20mL盐酸(2.2.3),用热水洗器壁,加10mL水,加热使盐类溶解至清。用定量慢速滤纸过滤,滤液接收于300mL烧杯中,用盐酸洗液(2.2.9)洗净烧杯和滤纸5次~6次,再用热水洗2次,弃去滤纸。2.5.3.1.6氯化稀十、硝酸稀十、碳酸稀十试料的溶解:将试料(2.5.1)置干300mL烧杯中,加人20mL水,20mL盐酸(2.2.3)及1mL过氧化氢(2.2.2),低温加热至溶解完全,蒸发至5mL左右[溶解难溶试料时,应用20mL硝酸(2.2.4)和3mL高氯酸(2.2.1)溶解]。加人50mL水,加热使盐类溶解至清。过滤,滤液接收于200mL容量瓶中,用盐酸洗液(2.2.9)洗涤烧杯和滤纸5次~6次,弃去滤纸。以水稀释滤液至刻度,混勾。移取10mL试液于300mL烧杯中。2.5.3.1.7硫化稀十试料的溶解:将试料(2.5.1)置于200mL烧杯中,加人20mL水,10mL盐酸(2.2.3),低温加热,并蒸发至5mL左右,取下冷却。加人5mL高氯酸(2.2.1),低温加热至冒高氯酸白烟,并蒸发至1mL~2mL取下。稍冷后加入5mL硝酸(2.2.4),低温加热并滴加过氧化氢(2.2.2)至溶解完全。取下冷却,慢速滤纸过滤,滤液接收于300mL烧杯中,用盐酸洗液(2.2.9)洗涤烧杯和滤纸5次~6次,弃去滤纸。
2.5.3.2沉淀分离
2.5.3.2.1将试液(2.5.3.1)以水稀释至约100mL,加热至近沸,滴加氨水(2.2.5)至刚出现沉淀,加0.1mL过氧化氢(2.2.2),30mL氨水(2.2.5),煮沸。取下,用中速定量滤纸过滤。用氯化铵-氨水洗液(2.2.7)洗涤烧杯2次~3次,沉淀6次~7次,弃去滤液。2.5.3.2.2将沉淀和滤纸放干原烧杯中,加10mL盐酸(2.2.3),捣碎滤纸。加入100mL水,煮沸。加人近沸的50mL草酸溶液(2.2.6),用氨水(2.2.5)、盐酸(2.2.3)和精密pH试纸(2.2.10)调节pH为2.0;或加4滴~6滴甲酚红溶液(2.2.11),用氨水(2.2.5)调至溶液呈橘黄色(pH1.8~2.0)。加热煮沸,或于80℃~90℃保温40min,冷却至室温,放置2h。2.5.3.2.3用慢速定量滤纸过滤,草酸洗液(2.2.8)洗涤烧杯2次~3次,用小块滤纸擦净烧杯,将沉淀全部转移至滤纸上,洗涤沉淀8次~10次。将沉淀连同滤纸放入于950℃灼烧至质量恒定的埚中,低温加热,将沉淀和滤纸灰化。2.5.3.2.4将璃(2.5.3.2.3)干950℃高温炉中灼烧1h。将及烧成的稀十氧化物置干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其质量。
2.5.3.2.5重复2.5.3.2.4操作,直至连同烧成物的质量恒定。2.6分析结果的计算
2.6.1稀土金属试料中稀土总量的计算与表述稀十总量以稀十金属(RE)的质量分数w(RE)计,按公式(1)计算:(ml-ma):\\×Z(X; ·k.)×100%w(RE)=
ms·V2
式中:
埚及烧成物的质量,单位为克(g);埚的质量,单位为克(g);
原试液总体积,单位为辜升(mL);试料的质量,单位为克(g);
分取试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X
GB/T14635—2020
各稀十氧化物在试料所含相应的混合稀十氧化物总量中所占的质量分数,%;各稀十元素单质与其氧化物的换算系数,见表5。表5换算系数
稀土化合物试料中稀土总量的计算与表述元素
各稀十化合物中稀十总量的测定结果均为对应测量基础状态试样中的稀十总量,稀十总量以稀十氧化物(REO)的质量分数w(REO)计,按公式(2)计算:(ms-ms).Vs
w(REO)=
式中:
埚及烧成物的质量,单位为克(g);埚的质量,单位为克(g);
原试液总体积,单位为辜升(mL);试料的质量,单位为克(g);
分取试液体积,单位为辜升(mL)。2.7
精密度
重复性
(2)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测定值,在以下给出的平均值范围内,这两个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不超过重复性限(r),超过重复性限(r)的情况不超过5%。重复性限(r)按表6数据采用线性内插法求得:
GB/T14635—2020
混稀碳酸稀十
氢氧化铈
碳酸富钇
硝酸铈
氯化稀十
硫化镧饰
硫化饰
2.7.2允许差
稀十总量质量分数
重复性限r
重复性限
氟化钊
离子型稀十矿混
合稀十氧化物
氧化钇
氧化销
氧化错钕
氧化钦
金属钊
实验室间分析结果的差值应不大于表7所列的允许差:表7
稀十总量质量分数
10.00~30.00
>30.00~60.00
>60.00~90.00
>90.00~99.80
3方法2:EDTA滴定法
方法原理
允许差
稀十总量质量分数
允许差
0.30(氢氧化稀十0.50)
重复性限r
试料用酸溶解,采用磺基水杨酸掩蔽铁等离子,在pH5.5条件下,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稀十。
抗坏血酸。
高氯酸(p=1.67g/mL)。
过氧化氢(30%)。
硝酸(1+1)。
盐酸(1+1)。
氨水(1+1)。
磺基水杨酸(100g/L)。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