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J 115-1987 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J 115-1987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J 115-1987

中文名称: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 Industrial television system engineering design specification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1987-12-21

实施日期:1988-08-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2058738

标准分类号

中标分类号:工程建设>>原材料工业及通信、广播工程>>P77广播、电影、电视工程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20页

标准价格:18.0 元

出版日期:1988-08-01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薛颂石、范福、董毅纯

起草单位:冶金工业部北京钢铁设计研究总院、邮电部北京设计所

归口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冶金工业部

提出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企业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的一般有线传输电视信号的闭路电视系统。 GBJ 115-1987 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J115-1987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J115—87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J115—87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冶金工业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施行日期:1988年8月1日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关于发布《工业电视系统工程
设计规范》的通知
计标【1987]2414号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50号文的通知要求,由治金工业部负责主编的《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J115—87为国家标准,自一九八八年八月一日起施行。本规范由治金工业部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治金工业部北京钢铁设计研究总院负责。出版发行由中国计划出版社负责。国家计划委员会
1987年12月21日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编制说明
本规范是根据国家计划委员会计综【1986]250号文的要求,由我部负责主编,具体由我部北京钢铁设计研究总院会同邮电部北京设计所共同编制而成。
在编制本规范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比较广泛的调查研究和现场试验、测试,总结了国内有关工业电视系统的工程设计、安装和使用的经验,并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由我部会同邮电部等有关部门审查定稿。本规范共分七章。主要内容有总则、系统设计、设备选择、传输与线路敷设、设备布置、照明、供电及接地等。在本规范施行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及有关资料寄交冶金工业部北京钢铁设计研究总院(北京市白广路4号),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治金工业部
1987年11月30日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附录一
附录二
系统设计·
设备选择·
传输与线路敷设·
设备布置·
供电及接地
名词解释
本规范用词说明
附加说明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第一章 总 则
第1.0.1条为使工业电视系统的工程设计更好地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和确保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企业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的一般有线传输电视信号的闭路电视系统。对于扩建和改建工程,应从实际出发,注意充分利用原有设施。
第1.0.3条工业电视系统的设置范围,宜遵守下列规定:、生产过程中,凡属条件恶劣(高温、高粉尘、高噪声、强放射性辐射等),操作人员不易直接观察到而为了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确保设备和人身安全又必须边观察边操作的生产部位,应设生产过程监视电视系统;二、根据生产管理需要,可设置企业(车间)生产调度监视电视系统;
三、生产过程需要远距离传送化学成份分析结果或其他数据图表时,可设置图象信息传递电视系统;四、根据生产工艺实际需要,应设置特殊场合的工业电视系统。
第1.0.4条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等有关规定。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第二章系统设计
第2.0.1条工业电视系统的设计应符合生产工艺操作及管理的需要,并满足运行可靠、操作简单、维修方便和适应工程环境条件等要求。
第2.0.2条工业电视系统信号制式宜符合下列规定:一、黑白工业电视信号可采用D制式,扫描方式可为随机隔行或2:1隔行扫描;
二、彩色工业电视信号可采用PAL一D制式。第2.0.3条工业电视宜采用黑白电视系统;在对监视目标有彩色要求时,可采用彩色电视系统。第2.0.4条工业电视系统的图象质量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图象信息传递用的黑白工业电视系统水平清晰度,不应低于450电视行;
二、一般生产过程监视用的黑白工业电视系统水平清晰度,不应低于350电视行;
三、环境条件恶劣情况下使用的黑白工业电视系统水平清晰度,不应低于300电视行;
四、彩色工业电视水平清晰度,不应低于250电视行。第2.0.5条工业电视系统应能连续开机工作。第2.0.6条工业电视系统宜由摄象、传输、显示以及控制等部分组成。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选用系统设备时,各配套设备的性能及技术要求应协调一致第2.0.7条集中监视多个分散目标的工业电视系统,宜设视频切换装置。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第2.0.8条需要记录监视目标的图象或数据图表视频信号的工业电视系统,应设磁带录象装置第2.0.9条在监视目标的同时,需要监听现场音响的工业电视系统应配置伴音系统。
第2.0.10条设有视频切换装置的多台摄象机单个监视器的工业电视系统,如有同步要求,宜采用主从同步方式或外同步方式。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第三章设备选择
第3.0.1条选用黑白摄象机,宜符合下列规定:一、常用摄象管选择:当被摄物体的照度在50Lx以上时可用硫化锑管,10Lx以上时可用碲化锌镉管及固体摄象器件,1Lx以上时可用硅靶管。
二、扫描制式:图象中心垂直清晰度要求不大于300电视行时,可采用随机隔行扫描制式的摄象机;要求大于300电视行时,宜采用2:1隔行扫描制式的摄象机。三、摄取固定目标的摄象机,可选用定焦距镜头:在有视角变化要求的摄象场合,可选用变焦距镜头。镜头焦距的选择应根据视场大小和镜头到监视目标的距离确定。
焦距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 F—焦距(mm);
L—物距(mm);
A——象场高(mm);
H——视场高(mm)。
四、监视目标亮度变化范围,高低相差达到100倍以上或昼夜使用的摄象机,应具有自动靶压调整电路或光圈自动控制装置。
彩色工业电视系统,可采用单管(单片)式摄第3.0.2条
象机。
第3.0.3条
需要监视变化场景时,摄象机应配置电动遥控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云台。
第3.0.4条监视人员与监视器屏幕之间的最佳距离,可按4~7倍监视器屏幕高度取定。
工业电视宜采用不小于31cm显象管的监视器(安装在控制台上除外)。当1台监视器不能满足要求时,可设置多台监视器。
第3.0.5条单项工程的工业电视系统具有5台以上相同型号规格的摄象机,可设1台冷备用;具有10台以上相同规格的监视器,可设1台冷备用。
第3.0.6条根据工程需要控制台宜预留扩展余地,并应配置备用电路插件板和易损备件。第3.0.7条设置在温度高于十40℃、含尘量大于10mg/m3,等环境内的摄象机,应根据环境条件选配风冷防护套、水冷防护套、风冷一一水冷防护套或防尘密封防护套。用普通压缩空气冷却的风冷防护套,应设空气净化装置。第3.0.8条设置在环境温度高于十80℃高温区的摄象机,应设超温报警装置。设置在炉壁上或炉内监视加热物体的摄象机,应具有带滤光片的专用透镜与白电平限幅电路。设置在环境温度低于一10℃低温区的摄象机应有保温措施。第3.0.9条设置在有爆炸危险区域内的工业电视系统,必须采用防爆摄象机。
第3.0.10条观察物体内部热图象的工业电视系统,宜采用工作波长0.75~100um的红外线电视摄象机。第3.0.11条监视水下目标的水下工业电视设备,应具有高灵敏度摄象管、短焦距广角大门口镜头、密闭耐压防护套以及渗水报警装置。
第3.0.12条观察钻孔孔壁的钻孔工业电视设备,应具有短焦距广角镜头、管状密闭外壳、地面控制器及直角观察装置。第3.0.13条对图象质量指标要求高、摄象机摄取面大的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监视电视系统,宜采用低照度摄象器件。第3.0.14条
在其他特殊环境内使用的工业电视系统,应采用具有相应技术措施的电视设备。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