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J 120-1988 工业企业共用天线电视系统设计规范
GBJ 120-1988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J 120-1988

中文名称:工业企业共用天线电视系统设计规范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 Design specification for shared antenna television systems in industrial enterprises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1988-03-24

实施日期:1988-12-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662095

标准分类号

中标分类号:建材>>建筑构配件与设备>>Q77建筑电器与防灾器材设备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计划出版社

页数:33页

标准价格:24.0 元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申新垣、王炳南、杨德鹏

起草单位:邮电部北京设计所、冶金工业部北京钢铁设计研究总院

归口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

提出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规范适用于一般工业企业共用天线电视系统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对于扩建和改建工程,应从实际出发、注意充分利用原有设施。 GBJ 120-1988 工业企业共用天线电视系统设计规范 GBJ120-1988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工业企业共用天线电视
系统设计规范
GBJ120—88
1989北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W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工业企业共用天线电视
系统设计规范
GBJ120—88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施行日期:1988年12月1日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关于发布《工业企业共用天线
电视系统设计规范》的通知
计标【1988】457号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50号文的要求,由邮电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编制的《工业企业共用天线电视系统设计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工业企业共用天线电视系统设计规范》GBJ120—88为国家标准,自1988年12月1日起施行。本规范由邮电部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邮电部北京设计所负责。出版发行由中国计划出版社负责。国家计划委员会
1988年3月24日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编制说明
《工业企业共用天线电视系统设计规范》是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50号文的要求,由我部会同冶金部共同编制而成的。
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进行了比较广泛的调查、分析和试验验证,总结了工业企业共用天线电视工程建设的经验,并广泛征求了全国各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本规范有九章和两个附录,主要内容有:总则、系统设计、天线、前端、线路、用户分配、录像播放室与电视站、供电、防雷及安全防护等。
本规范在施行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如发现有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及有关资料寄交邮电部北京设计所(北京月坛南街11号),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邮电部
1988年3月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W.bzsosO.cO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统设计
用户分配·
录像播放室与电视站
防雷及安全防护
名词解释
本规范用词说明
附加说明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13)
:(21)
W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使工业企业共用天线电视系统的设计符合国家的有关方针和政策,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特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一般工业企业共用天线电视系统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对于扩建和改建工程,应从实际出发、注意充分利用原有设施。
第1.0.3条共用天线电视系统的技术指标,应符合国家现行《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标准的参数要求;进入系统的信号质量及系统的传输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进入系统前端的电视信号质量,不宜低于五级质量标度的2.75级;
二、系统对所传电视信号的损伤(不包括天线及其馈线),不应使无劣变信号变劣(对任一单项电性能)至五级损伤标度的4级以下。
第1.0.4条工业企业共用天线电视系统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建筑防雷设计规范》、《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等有关规范规定。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W.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第二章系统设计
第2.0.1条共用天线电视系统可由天线、前端、线路分配、用户分配等部分组成。
第2.0.2条工业企业的下述场所,可设置共用天线电视系统:
、需要通过共用天线电视系统传递射频调制的图像、声音及其他可传信息的办公楼、教学楼、会堂等场所;二、俱乐部、文化教育馆、培训中心等文化教育场所;三、厂矿招待所或宾馆;
四、厂矿居民住宅区建筑。
第2.0.3条无线广播电视信号被遮挡、场强较弱、分布不匀或有局部干扰地区的工业企业,可通过合理选择天线位置,建立共用天线电视系统。
第2.0.4条共用天线电视系统的规划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满足企业管理和职工文化教育需要;二、与本企业发展规划相适应,三、与本地广播电视的发展规划相适应。四、规划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1.用户数预测、区域划分:
2.转播广播电视节目套数以及传送其他信息的计划;3.自办节目需设置录像播放室、电视站的要求及发展计划;
4.系统的组成、天线架设及信号远程传输方案;5.设备选型;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W.bzsoso.coI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6.建立共用天线电视系统所需要的建筑物及建筑面积;
7.供电方案;
8.建设顺序:
9.投资及效果预测。
第2.0.5条大中型工业企业,应根据企业建制、区域分布及地形情况,从方便企业管理出发。组建共用天线电视系统的网络。当用一个前端统辖所有用户不能确保最远端系统输出口的信号指标时,应增设中心前端,以分区方式组建共用天线电视信号传输系统。
第2.0.6条占地面积大的工业企业,在其厂区内如存在有碍于线路敷设的河流、山岳、沟等障碍物或厂区建筑比较分散,可设置多个独立的共用天线电视系统。第2.0.7条设计共用天线电视系统,应选用国家有关电缆电视频率配置规定的电视频道传送电视信号。第2.0.8条共用天线电视系统内信号传输的标称阻抗应为750。
第2.0.9条从共用天线电视系统输出口输出的、任何电视频道的信号电平,应符合表2.0.9的规定,且宜以70士5dBμV为计算控制范围。
用户电平范围表表
最大电平(dBμv)
最小电平(dBuv))
注:表内各电平值系指调制包络峰处图象载频电压的有效值,是从75Q匹配负载上测得的数值。
从共用天线电视系统输出口输出的、不同频第2.0.10条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W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道信号间的电平差值,应符合表2.0.10的规定。系统输出信号电平差容限值
30MHz—1GHZ
30MHz—300MHz
VHF频段内任一60MHz频域
UHF频段内任一100MHz频域
相邻电视频道间
注:电平的含义和测量方法与表2.0.9的注相同。表2.0.10
最大电平差
容限值(dB)
第2.0.11条系统输出口有匹配负载的情况下,隔离度不应小于22dB。
噪声测量频带宽度为5.75MHz,系统载噪比第2.0.12条
(C/N)不应低于43dB。
第2.0.13条共用天线电视系统内的载噪比,可按下列规定进行分配:
、如图2.0.13—1所示,信号传输分配的路由中只有1个前端时,宜按表2.0.13—1分配载噪比指标。输入
线路分配
(C/NOL
(C/N-B
用户分配
图2.0.13—11个前端系统的载比分配输出
二、如图2.0.13—2所示,信号传输分配的路由中有2个前端工程4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W.bzsoso:cOn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1个前端系统的载噪比分配wwW.bzxz.Net
路段情况
前端、线路分配、用户分配各段中均有有源设备
前端及线路分配段中有有源设备,用户分配段中无有源设备
前端及用户分配段中有有源设备,线路分配段中无有源设备
前端中有有源设备,线路分配及用户分配段中均无有源设备
线路分配及用户分配段中有有源设备,前端中无有源设备
线路分配段中有有源设备,前端及用户分配段中均无有源设备
(C/N)H2
表2.0.13—1
(C/N)Lg
(C/N)s
时,第一部分的载噪比宜取47dB,第二部分的载噪比宜取45dB两部分中的载噪比宜按表2.0.13—2a;表2.0.13—2b进行分配。输入
本地端
日线路分配
CN1-1aB
中心前端
线路分配
(C/N)2-45dls
用户分配
图2.0.13—22个前端系统载噪比分配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W.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2个前端系统前半部分载噪比分配路段情况
前端和线路分配段中均有有源设备前端中有有源设备,线路分配段中无有源设备前端中无有源设备,线路分配段中有有源设备(C/N)
2个前端系统、后半部分载噪比分配路段情况
前端、线路分配、用户分配各段中均有有源设备
前端及线路分配段中有有源设备,用户分配段中无有源设备
前端及用户分配段中有有源设备,线路分配段中无有源设备
前端中有有源设备,线路分配及用户分配段中均无有源设备
线路分配及用户分配段中有有源设备:前端中无有源设备
线路分配段中有有源设备,前端及用户分配段中均无有源设备
工程6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表2.0.13—2a
表2.0.13—2d
W.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第三章 天
第3.0.1条接收无线电视广播,每一频道宜设一副专用接收天线。在无线广播电视服务范围内,接收天线性能可按表3.0.1确定。
接收天线主要性能要求
I(1~5频道)
I(6~12频道)
N、V(13~48频道)
>6 (9)
>8 (11)
前后比
注:接近服务区边缘宜采用括号中的数值。半功率角
八木天线
单元数
第3.0.2条天线广播电视接收场强,可采用以下方法预测:一、平原地区,无线电波传播距离小于30km,宜按空间波场强的计算公式(3.0.2—1)或(3.0.2—2)估算。E
【444X103VPt·Gt
2ht·hr
(入·d×103
(3. 0.2—1)
满足d≥18Xht·hr/(a×10°)条件时,上式可近似为:E=2. 79X10° . ht · hr VPt .Gt入·d2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3.0.2—2)
W.bzsoso:cOn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