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9130-2020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39130-2020
中文名称:镀锌产品锌层附着性试验方法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5755450
相关标签:
镀锌
产品
附着性
试验
方法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GB/T 39130-2020.Measuring method for adhesion of zinc coating for galvanized products.
1范围
GB/T 39130规定了镀锌产品锌层、锌铁合金、锌铝合金以及铝锌合金产品镀层附着性试验方法的术语及定义、试样、弯曲试验、试验报告。
GB/T 39130适用于厚度为0.1 mm~3.0 mm镀锌、锌铁合金、锌铝合金以及铝锌合金镀层钢板(钢带)镀层附着性的试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975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粉化 powdering
由于锌铁合金镀层内部失效而形成的颗粒状或粉末状物的现象。
3.2
反射率 reflectivity
R
对垂直入射光线的反射能力的大小。
注:以百分数(%)计。
3.3
胶带粉末宽度 powder width in tape
L
粉化试验时,带状粉末在胶带上展开的宽度。
注:单位为毫米( mm)。
4试样
4.1一般要求
试验,应使用方形或矩形试样。样坯的切取位置、方向及数量应按照GB/T 2975或相关产品标准的要求。
双面镀层产品的两面都应取样进行检测,若一个试样可以完成双面测试,则只取一个样品。试样应平整无变形,边缘不应有毛刺,表面干净无油污、腐蚀物。试验前,不可对试样进行任何锤打、撞击或冷、热加工。
试样棱边不应有影响试验结果的横向毛刺、伤痕或划痕。
试验应在10 °C~35 °C的温度范围内进行。对温度控制有严格要求时,温度应控制在(23士5)°C以内。如有争议时,应将待测试样在温度为(23土2)°C,湿度为50%士5%的环境中至少放置24h后再进行试验。
标准内容
ICS77.14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9130—2020
镀锌产品锌层附着性试验方法
Measuring method for adhesion of zinc coating for galvanized products2020-10-11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21-05-01实施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3)归口。GB/T39130—2020
本标准起草单位: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武汉钢铁有限公司、首钢集团有限公司、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吉林建龙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向前、王玉婕、陈慈辉、刘宝石、蒋光锐、陈统、赵俊卿、古兵平、唐牧、苏富国、张海华、管新华。
1范围
镀锌产品锌层附着性试验方法
GB/T39130—2020
本标准规定了镀锌产品锌层、锌铁合金、锌铝合金以及铝锌合金产品镀层附着性试验方法的术语及定义、试样、弯曲试验、试验报告本标准适用于厚度为0.1mm~3.0mm镀锌、锌铁合金、锌铝合金以及铝锌合金镀层钢板(钢带)镀层附着性的试验。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975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术语和定义wwW.bzxz.Net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powdering
由于锌铁合金镀层内部失效而形成的颗粒状或粉末状物的现象3.2
反射率
reflectivity
对垂直人射光线的反射能力的大小。注:以百分数(%)计。
胶带粉末宽度
powderwidthintape
粉化试验时,带状粉末在胶带上展开的宽度。注:单位为毫米(mm)。
4试样
4.1一般要求
试验应使用方形或矩形试样。样坏的切取位置、方向及数量应按照GB/T2975或相关产品标准的要求
双面镀层产品的两面都应取样进行检测,若一个试样可以完成双面测试,则只取一个样品。试样应平整无变形,边缘不应有毛刺,表面干净无油污、腐蚀物试验前,不可对试样进行任何锤打、撞击或冷、热加工。1
GB/T39130—2020
试样棱边不应有影响试验结果的横向毛刺、伤痕或划痕试验应在10℃~35℃的温度范围内进行。对温度控制有严格要求时,温度应控制在(23士5)℃以内。如有争议时,应将待测试样在温度为(23士2)℃,湿度为50%士5%的环境中至少放置24h后再进行试验。
试样尺寸
试样尺寸如图1所示。
说明:
试样厚度:
试样宽度;
试样长度。
图1试样尺寸
试样厚度应为原产品厚度。
试样宽度应根据试样厚度和试验设备确定,一般在25mm~200mm,推荐使用100mm或150mm。
试样长度至少为宽度的2倍。
5弯曲试验
5.1试验条件
除另有规定,一般锌铁合金镀层采用V型弯曲试验方法评定,其他类型镀层采用180°弯曲试验方法评定
试验时,应匀速、缓慢地施加弯曲力,仲裁时,试验速率采用(1士0.2)mm/s,5.2
试验装置
通用要求
弯曲试验应在配备下列弯曲装置之一的试验机或压力机上完成a)平压式弯曲装置示意图,如图2a)所示。配有一个V型模具和一个弯曲压头的V型模具式弯曲装置示意图,如图2b)所示。b)
说明:
一试样厚度:
平压式(180°)弯曲装置
D—-弯曲压头直径:
-V型槽边长:
压头倒圆半径:
压模角度:
F——施加的作用力。
V型弯曲装置
图2弯曲装置示意图
注:图2b)中下模一般带有圆弧或开槽口。弯曲装置示意图符号说明如表1。表1弯曲装置示意图符号和说明
5.2.2弯曲装置
试样厚度
弯曲压头直径
V型槽边长
压头倒圆半径
压模角度
GB/T39130—2020
按相应产品标准或协议
推荐采用30mm
0.5mm~1.5mm
45°,60°75°,90
试验装置由压力机及有足够硬度的支座构成,可以提供足够的压力,保证试样弯曲成形。弯曲压头和支座与试样的接钟面应平坦。使用平压式弯曲装置时,压头侧面长度应不小于试样宽度,使用V型弯曲装置时,弯曲压头及支座宽度应不小于试样宽度。弯曲压头应有足够的刚性,试验过程中不应有变形。5.3试验方法
5.3.1180°弯曲试验
首先对试样进行初步弯曲,然后将试样放置于平压式弯曲装置图2a)中的平行压板之间,试验时3
GB/T39130—2020
可以加或不加内置垫块,垫块厚度等于规定的弯曲压头直径,通常为试样厚度的整数倍。除非产品标准另有规定,一般不加内置垫块。连续施加力,压其两端使进一步弯曲,直至两臂平行,检查试样弯曲外表面镀层开裂、脱落情况,按照目测法评价镀层附着性。5.3.2V型弯曲试验
V型弯曲试验是将试样放置在V型弯曲装置[图2b)]上进行弯曲变形,试样测试面面向弯曲压头,连续施加压力达到规定弯曲角度后,保持2s~5s,再将试样弯曲角压平,检查测试面镀层粉化剥离情况,按照胶带法评价镀层附着性。弯曲角度应符合协议要求。当协议没有规定时,试样厚度不大于1.0mm时,可采用60°弯曲试验,试样厚度大于1.0mm时,可采用75°弯曲试验,5.4测量及结果评价
5.4.1180°弯曲试验——目测法检查试样弯曲部位外表面,评价距试样边部5mm以外锌层开裂、脱落情况。若另有规定,按产品标准或技术协议执行。
按表2和附录A评级,当级别介于两个级别之间时,可评半级。当试验由多个试样组成时,最终结果由该组试样中脱落程度最大对应的级别表示,表2弯曲试验目视法评价标准
对应图谱
5.4.2V型弯曲试验——胶带法
无锌层脱落,弯曲面平滑、无明显裂纹无锌层脱落,弯曲面内有轻微裂纹弯曲面有粒状脱锌,或弯曲面有明显裂纹,或抚摸弯曲面有明显针刺感弯曲面有块状脱锌,或弯曲面锌层起翘弯曲面镀层完全脱落,或弯曲面锌层严重起翘5.4.2.1将粘结强度为(11土1)N/25mm的胶带贴在测试面变形部位,用手指按压胶带,使贴附处无气泡。在胶带与试样间约60°(图3)下,一次快速撕下胶带,然后选择胶带目测法或反射率仪法进行评价4
5.4.2.2胶带目测法
a)V型弯曲试样
c)粘贴胶带并抚平
b)压平试样
d)捏住胶带斜向上快速撕下
图3胶带法测试示意图
GB/T39130—2020
按表3和附录B图谱,目测评价黏附在胶带上的粉末(镀层的粉化剥离)形态,当级别介于两个级别之间时,可评半级,
当试验由多个试样组成时,试验结果用该组试样中脱落程度最大对应的级别表示。表3弯曲试验胶带目测法评价标准级别
对应图谱
反射率法
胶带上显示无粉化或极少量粉化现象产生胶带上显示有许多细小的线状粉化现象产生胶带上显示在窄小的区域有许多线状或片状粉化现象产生胶带上显示在整个区域有许多大的线状或片状粉化现象产生胶带上显示镀层基本完全剥落
使用反射率仪测量黏附在胶带上的粉末(镀层的粉化剥离)的反射率大小。反射率仪探测头应为矩形,推荐光斑测试面积为12mm×7mm,经标准白板校准后方可使用,标准白板的标准反射率应在(85士5)%以内,波动不超过土1%
测试白板的反射率应在80%~95%,色泽均匀,整张白板反射率均匀性应在土1%以内,且无明显可见的裂纹、杂质、气泡等缺陷。将胶带快速黏附到测试白板上,沿胶带长度方向勾速移动,找出胶带上粉末反射率最小的区域,多5
GB/T39130—2020
次测量该区域,记录最小值。测量时,反射率仪探测头距离测量面应不超过5mm,且探测头尽可能的垂直于测量面,为方便观察,探测头与测量面的角度应不超过5°。同时,当试样厚度α不大于1.0mm时,反射率仪探测头光斑长轴方向平行于胶带剥离长度方向,试样厚度α大于1.0mm时,反射率仪探测头光斑长轴方向垂直于胶带剥离长度方向,如图4所示。胶带
移动方向
Sca)a≤1.0mm
移动方向
b)a>1.0mm
图4不同试样厚度下反射率仪探测头光斑方位及移动方向测量粉化宽度时,应在明显界限处划线,一般取最大宽度处,采用直尺或游标卡尺测量两直线内侧之间距离并记录。
按表4,对黏附在胶带上的胶带粉末宽度L和反射率R进行评价定级。先目测镀层是否完全剥落,再测量胶带粉末的最大宽度,若宽度L不小于5mm时,应直接评定为4级,然后再根据反射率R的测量结果评定、细分附着性级别。表4弯曲试验胶带反射率法评价标准级别
a≤1.0mm
R≥57
50≤R<57
43≤R<50
R≥54
47≤R<54
40≤R<47
镀层完全剥落
反射率与测试白板、产品特性、试验弯曲角度等有明显的相关性,因此,表4中的附着性评定级别及对应的反射率可根据试验实际调整。冲击法
冲击法参见附录C。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本标准编号;
试样标识(牌号、取样方向等);试样形状和尺寸;
试验方法;
试验结果。
GB/T39130—2020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