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38950-2020 凉夏等级
GB/T 38950-2020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38950-2020

中文名称:凉夏等级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相关标签: 等级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GB/T 38950-2020.Cooling summer grades.
1范围
GB/T 38950规定了单站、区域及全国凉夏的指数、计算方法及等级划分。
GB/T 38950适用于凉夏的监测、预测、评价、科研及服务。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单站 weather station
某一气象观测站,也称站或站点。
[GB/T 33675-2017,定义2.4]
2.2
区域 region
某一地理范围。
注1:如自然气候区、行政区、流域等,不包括全国整体范围。
注2:改写GB/T 33675-2017,定义2.5。
2.3
气候平均值 climatological normals
气象变量最近3个连续整年代30年的平均值。
注1:气候平均值每10 年进行滚动更新。2000 年及以前的变量采用1961 年一1990年的平均值作为其气候平均值,2001年到2010年间的变量采用1971 年一2000年的平均值作为其气候平均值,2011年到2020年间的变量采用1981年一2010年的平均值作为其气候平均值,依此类推。
注2:改写GB/T 33675-2017,定义2.2。
2.4
夏季平均气温 summer mean air temperature
当年6月至8月的平均气温。
注:单位为摄氏度(°C)。
2.5
夏季平均气温距平 summer mean air temperature anomaly
夏季平均气温与其气候平均值之差。
注:单位为摄氏度(°C)。
2.6
凉夏 cooling summer
夏季平均气温较其气候平均值偏低的夏季。
注:根据发生范围可分为单站凉夏、区域凉夏和全国凉夏,根据发生强度可分为弱凉夏和强凉夏(冷夏)。
2.7
凉夏指数 cooling summer index
反映凉夏程度的量。
注:包括单站凉夏指数、区域凉夏指数及全国凉夏指数。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07.060
A47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8950—2020
凉夏等级
Cooling summergrades
2020-07-21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2020-07-21实施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气象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气候与气候变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40)归口。GB/T38950—2020
本标准起草单位:武汉区域气候中心、深圳市深中原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省气候中心、湖北省气象服务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洪国平、干苗、杨橙双、邹燕、任永建。SAC
1范围
凉夏等级
本标准规定了单站、区域及全国凉夏的指数、计算方法及等级划分。本标准适用于凉夏的监测、预测、评价、科研及服务。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2.1
weatherstation
单站
某一气象观测站,也称站或站点。[GB/T33675—2017定义2.4]
2.2
区域
region
某一地理范围。
注1:如自然气候区、行政区、流域等,不包括全国整体范围。注2:改写GB/T33675—2017,定义2.5。2.3
气候平均值
climatological normals
气象变量最近3个连续整年代30年的平均值。GB/T38950—2020
注1:气候平均值每10年进行滚动更新。2000年及以前的变量采用1961年一1990年的平均值作为其气候平均值,2001年到2010年间的变量采用1971年一2000年的平均值作为其气候平均值,2011年到2020年间的变量采用1981年一2010年的平均值作为其气候平均值,依此类推。注2:改写GB/T33675—2017,定义2.2。2.4
夏季平均气温
summer mean air temperature
当年6月至8月的平均气温。
2.5
2.6
2.7
注:单位为摄氏度(℃)。
夏季平均气温距平
SAC
summer mean air temperature anomaly夏季平均气温与其气候平均值之差。注:单位为摄氏度(℃)。
凉夏
cooling summer
夏季平均气温较其气候平均值偏低的夏季。注:根据发生范用可分为单站凉夏、区域凉夏和全国凉夏,根据发生强度可分为弱凉夏和强凉夏(冷夏)。coolingsummerindex
凉夏指数
反映凉夏程度的量。
注:包括单站凉夏指数、区域凉夏指数及全国凉夏指数。1
GB/T389502020
2.8
有效网格effectivegrid
按给定经纬度格距划分的且包含至少一个已连续开展30年以上气温观测的气象观测站的网格。注:改写GB/T33675—2017,定义2.7。3等级划分
3.1
单站凉夏
单站夏季平均气温距平(△T)为单站凉夏指数。单站凉夏指数小于或等于单站凉夏阈值为单站凉夏。单站凉夏划分为单站强凉夏(单站冷夏)和单站弱凉夏两个等级。单站凉夏阈值取值方法见附录A。单站凉夏等级划分和指数范围见表1,表1中△T、c(标准差)的计算方法见附录A。表1单站凉夏等级划分和指数范围等级名称
单站弱凉夏
单站强凉夏(单站冷夏)
3.2
区域凉夏
指数范围
1.29gAT-1.29g
设定区域范围内,凉夏站点数与站点总数之比为区域凉夏指数。区域凉夏指数大于等干50%为区域凉夏。区域凉夏划分为区域强凉夏(区域冷夏)和区域弱凉夏两个等级。在区域凉夏年,区域内强凉夏站点数与站点总数之比大于等干25%为区域强凉夏(区域冷夏),否则为区域弱凉夏。3.3
全国凉夏
全国凉夏面积与全国有效面积之比为全国凉夏指数。全国凉夏指数大于等于50%为全国凉夏。全国凉夏划分为全国强凉夏(全国冷夏)和全国弱凉夏两个等级。全国凉夏指数计算方法见附录B。在全国凉夏年,全国强凉夏面积与全国有效面积之比大干等干25%为全国强凉夏(全国冷夏),否则为全国弱凉夏。依据全国凉夏指数计算和等级划分方法,1961年以来的全国逐年凉夏指数和等级参见附录C中表C.1。
2
A.1气候平均值计算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单站凉夏阅值取值方法
气候平均值计算见式(A.1)和式(A.2):T
T
式中:
T
ST
30
3
夏季平均气温的气候平均值,单位为摄氏度(℃);年份序号,i=1,2,,30;
GB/T38950—2020
.(A.1)
.(A.2)
T,一一目标年对应的最近3个连续整年代的逐年夏季平均气温,单位为摄氏度(℃);第i年6月一8月的月份序号,j=1,2,3;t,
第i年6月一8月的逐月平均气温,单位为摄氏度(℃),j=1,2,3。距平计算
A.2
距平计算见式(A.3):
式中:
SZAG
AT=t-T
目标年夏季平均气温距平,单位为摄氏度(℃);△T
该目标年夏季平均气温,单位为摄氏度(℃)。标准差计算
A.3
标准差计算见式(A.4):
30
式中:
o
夏季平均气温标准差。
A.4单站凉夏阈值
T:-T)
.(A.3)
...............(A...)
夏季平均气温序列服从正态分布。确定偏冷的边界阅值一0.43c为单站凉夏阈值,其对应的发牛概率为33.3%;确定偏冷的边界阅值一1.29c为单站强凉夏(单站冷夏)阈值,其对应的发生概率为10%。
3
GB/T38950—2020
B.1有效网格面积
有效网格面积计算见式(B.1):
式中:
SG.i
P lat.i
i
B.2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全国凉夏指数计算方法
Sc.i=110km×111kmXcosplat.a
第i个有效网格面积,单位为平方千米(km\);第i个有效网格中心点纬度,单位为度();有效网格序号。
全国有效面积
全国有效面积计算见式(B.2):SE
式中:
Se
全国有效面积,单位为平方千米(km2);有效网格总数。
B.3有效网格凉夏面积
有效网格凉夏面积计算见式(B.3):ScG. =A, X SG.i
式中:
SeG.i
..(B.1)
·(B.2)
..(B.3)
有效网格凉夏面积,即第i个有效网格凉夏站点所代表的面积,单位为平方千米(km\);一一第;个有效网格凉夏面积权重系数,为该有效网格凉夏站数与站点总数之比。A
B.4
全国凉夏面积
全国凉夏面积计算见式(B.4):Se
式中:
Sc
全国凉夏面积,即全国范内各有效网格凉夏面积之和,单位为平方千米(km2)。B.5全国凉夏指数
全国凉夏指数计算见式(B.5):·(B.4)
SAG
式中:
e
Sc
×100%
SE
GB/T38950—2020
..··(B.5)
Ic—一—全国凉夏指数,即全国凉夏面积与全国有效面积之比,以百分数(%)表示。B.6
全国强凉夏(全国冷夏)面积
有效网格强凉夏(冷夏)面积按照B.3计算,全国强凉夏(全国冷夏)面积按照B.4计算5
GB/T38950—2020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1961年以来全国逐年凉夏指数和等级1961年以来全国逐年凉夏指数和等级见表C.1。表C.11961年以来全国逐年凉夏指数和等级年份
1961
1962
1963
1964
1965
1966
1967
1968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全国凉夏指数
%
8.7
19.3
15.3
37.5
59.0
27.3
12.1
50.2
54.9
44.2
30.8
32.5
32.9
61.8
12.6
90.8
33.7
7.7
28.5
37.6
10.3
46.1
44.3
32.8
20.6
35.8
43.4
8.5
44.2
全国强凉夏指数
%
3.3
0.8
1.7
7.2bzxZ.net
19.3
8.3
2.3
13.8
17.1
5.8
9.2
12.1
7.8
24.4
1.5
55.7
2.1
0.7
17.7
21.1
8.5
1.7
21.1
8.5
1.7
3.8
8.3
0.7
15.0
注:“一”为非全国凉夏年
6
全国凉夏等级
弱凉夏
弱凉夏
弱凉夏
弱凉夏
强凉夏(冷夏)
年份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全国凉夏指数
%
7.6
13.8
50.8
61.6
13.2
17.4
28.2
22.8
6.8
22.7
8.2
9.8
14.3
18.0
24.5
2.8
2.3
4.4
19.1
12.0
3.6
7.2
12.3
10.1
25.0
33.0
3.4
8.9
7.0
全国强凉夏指数
%
1.0
0.9
10.9
26.3
5.9
1.2
3.2
11.0
0.7
9.7
0.4
0.7
2.1
3.6
5.4
0.6
0.3
0.4
2.8
2.2
0.9
0.9
1.9
3.0
7.2
7.6
0.5
1.6
2.0
全国凉夏等级
弱凉夏
强凉夏(冷夏)
-
[]
[2]
[3]
[4]
GB/T33675—2017冷冬等级
DB42/T1197—2016
凉夏等级
参考文

么枕生,丁裕国.气候统计[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0黄嘉祐.气象统计分析与预报方法[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0GB/T38950—2020
洪国平,于苗,方思达.近55年湖北省凉夏气候事件及其大气环流特征[J].气象科技,2018,[5]
46(2):352-360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