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T 14017-2016
基本信息
标准号:
NB/T 14017-2016
中文名称:页岩气录井技术规范
标准类别:能源标准(NB)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5249626
相关标签:
页岩
技术规范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NB/T 14017-2016.Specification of shale gas surface logging techniques.
1范围
NB/T 14017规定了页岩气井的录井项目、录井技术要求、录井评价流程及录井评价内容。
NB/T 14017适用于页岩气录井。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8602岩石 热解分析
SY/T 5623地层压力预 (监)测方法
SY/T 5778岩石 热解录井规范
SY/T 5788.2油气探井 气测录井规范
SY/T 5788.3油气井 地质录井规范
SY/T 6243油气探井工程录井规范
SY/T 6747油气井 核磁共振录井规范
3录井项目
录井项目包括但不限于:
一钻时录井;
一气测录井;
一岩屑录井;
一元素录井;
一矿物录井;
一核磁共振录井 ;
一岩石 热解录井;
一岩心录井 (取心井,含岩心扫描) ;
一工程录井。
4录井技术要求
4.1气测录井
执行SY/T 5788.2的要求,脱气器的类型及安装应满足油基钻井液条件下的脱气需求。
4.2岩屑录井
执行SY/T 5788.3的相关要求。采用油基钻井液施工时,用基础油洗清的岩屑,不能烘烤。
4.3元素录井
4.3.1采用基于X射线荧光(XRF)或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 等原理的高分辨率及高精度元素分析仪。
4.3.2对主要元素 (Si, AI, Fe, Ca, Na, K,Mg, Ti, Mn, S, P, Cl等)及微量元素(V, Co,Cr, Ni, Rb, Sr, Zr, Mo, Th, U等)进行含量分析、记录与输出,输出的元素总类不少于20种。
标准内容
ICS75.020
备案号:57314—2017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
NB/T 14017—2016
页岩气录井技术规范
Specification of shale gas surface logging techniques2016-12一05发布
国家能源局
2017-05—01实施
前言:
规范性引用文件
录井项目
录井技术要求
5录井评价流程
录井评价内容
附录A(资料性附录)www.bzxz.net
附录B(规范性附录)
参考文献
核磁共振T,弛豫时间与孔喉半径之间的换算关系页岩气层录井评价标准
NB/T14017—2016
NB/T14017—2016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能源行业页岩气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法渤海地质服务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西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江汉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四川长宁天然气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志战、秦黎明、戴勇、毛敏、唐诚、王崇敬、邹筱春、牛强、杨扬。1范围
页岩气录井技术规范
NB/T14017—2016
本标准规定了页岩气并的录井项目、录井技术要求、录并评价流程及录井评价内容。本标准适用于页岩气录井。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岩石热解分析
GB/T18602
SY/T5623
地层压力预(监)测方法
SY/T5778岩石热解录井规范
SY/T5788.2油气探井气测录井规范SY/T5788.3
SY/T6243
SY/T6747
3录井项目
油气井地质录井规范
油气探井工程录井规范
油气井核磁共振录井规范
录井项目包括但不限于:
钻时录井:
气测录井,
岩屑录井;
元素录井:
矿物录井,
核磁共振录井;
岩石热解录井;
岩心录井(取心井,含岩心扫描);工程录井。
4录井技术要求
4.1气测录井
执行SY/T5788.2的要求,脱气器的类型及安装应满足油基钻井液条件下的脱气需求。NB/T14017—2016
4.2岩屑录井
执行SY/T5788.3的相关要求。采用油基钻井液施工时,用基础油洗清的岩屑,不能烘烤。4.3元素录井
4.3.1采用基于X射线荧光(XRF)或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等原理的高分辨率及高精度元素分析仪。
4.3.2对主要元素(Si,Al,Fe,Ca,Na,K,Mg,Ti,Mn,S,P,CI等)及微量元素(V,Co,Cr,Ni,Rb,Sr,Zr,Mo,Th,U等)进行含量分析、记录与输出,输出的元素总类不少于20种。4.4矿物录井
4.4.1采用基于X射线衍射(XRD)或漫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DRIFTS)等原理的高分辨率及高精度矿物分析仪。
4.4.2对样品中的石英、钠长石、斜长石、方解石、白云石、硬石膏、黄铁矿、菱铁矿等矿物及伊利石、高岭石、蒙脱石等黏土矿物进行分析、记录与输出。4.5核磁共振录井
采用回波间隔小于0.3ms的高分辨率核磁共振录井仪,对代表性新鲜样或基础油饱和样进行分析、记录和输出,分析流程及输出参数执行SY/T6747的相关技术要求。4.6岩石热解录井
执行GB/T18602和SY/T5778中的相关要求,并清除油基钻井液的影响。4.7其他要求
4.7.1地质导向技术已在页岩气水平井钻井过程中广泛应用。它是在地质建模的基础上,根据随钻测井/随钻测量、岩性、气测、工程参数、元素录井等数据,分析跟踪井身轨迹,提出随钻地质导向建议,以提高中靶准确率与优质储层钻遇率。4.7.2地层压力执行SY/T5623和SY/T6243的相关要求。5录井评价流程
5.1基础资料收集
除本井地质设计书、录井、测井、钻井、测试、压裂等资料外,还需收集区域地质、地震及邻井录井、测井、试气、压裂、钻井及分析化验等相关资料。5.2目标层分析
5.2.1解释层划分
依据录井、测井、地震等资料,对解释层的厚(长)度及边界进行确定。5.2.2深度与厚(长)度的确定
以测井资料为依据确定目标层的井段和厚(长)度,钻井取心井段以岩心归位后确定的深度和厚2
(长)度为准,无测井曲线的井段,根据录井资料进行确定。5.3页岩气层录井评价
NB/T14017—2016
依据总有机碳含量、孔隙度、含气量及脆性等关键参数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论分为I类层、Ⅱ类层、Ⅲ类层三类。
6录井评价内容
6.1烃源岩评价
依据岩石热解、总有机碳等地化分析数据对有机质丰度、干酪根类型、有机质成熟度进行评价。6.2物性及孔隙结构评价
依据高分辨率核磁共振录井资料及实验室分析资料、测井资料对储层的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孔隙结构(见附录A)进行评价。6.3裂缝评价
依据核磁共振T,谱、气测曲线形态、工程参数等资料对裂缝发育情况进行评价。6.4含气性评价
依据气测、页岩气含气量测试、高压气体吸附分析、岩心浸水实验等资料,对吸附气、游离气总含气量进行评价。
6.5脆性评价
根据录井获取的资料,推荐使用但不限于以下两种方法。6.5.1脆性指数法
依据矿物录井资料对脆性指数进行评价,见公式(1):IB
式中:
Wouz + Wcarb + Wclay
1—脆性指数,用百分数表示;
Wou——石英类矿物(包括石英、长石、黄铁矿等)的质量分数,用百分数表示;Wcab—碳酸盐岩类矿物(包括方解石、白云石、菱铁矿等)的质量分数,用百分数表示;Way—黏土类矿物的质量分数,用百分数表示。6.5.2脆性矿物含量法
统计石英、长石、方解石、白云石、黄铁矿等在外力作用下容易破碎的矿物含量占总量的百分比。6.6孔隙流体压力评价
根据SY/T6243计算dc指数,并采用伊顿法或比值法计算孔隙流体压力。3
NB/T14017—2016
页岩气层录井评价
根据总有机碳含量、孔隙度、含气量和脆性矿物含量的参数值区间,将页岩气层划分I类层、Ⅱ类层、Ⅲ类层三个等级。I类层是两项及以上参数值位于I类区间的层。Ⅱ类层是两项及以上参数值位于Ⅱ类区间的层。Ⅲ类层是两项及以上参数值位于Ⅱ类区间的层(见表B.1)。统计I类层、Ⅱ类层、Ⅱ类层的厚(长)度及总有机碳含量、孔隙度、含气量和脆性矿物含量的「类、Ⅱ类、Ⅲ类厚(长)度。
(资料性附录)
核磁共振T,弛豫时间与孔喉半径之间的换算关系根据核磁共振录井计算孔喉半径的公式为:r=f.p·T,
式中:
孔喉半径,nm;
f一孔喉形状因子,量纲为1,球状或孔隙为3,管状或裂缝为2NB/T14017—2016
p一表面弛豫率,nm/ms,根据国外文献,页岩的表面弛豫率在4.4nm/ms~50nm/ms之间;T,—横向弛豫时间,ms。
NB/T14017—2016
页岩气层录井评价标准见表B.1。附录B
(规范性附录)
页岩气层录井评价标准
评价参数
总有机碳含量,%
孔隙度,%
含气量,m/t
脆性矿物含量,%
页岩气层录井评价标准
≥2~<4
≥2~<5
≥30~<40
参考文献
GB/T31483—2015页岩气地质评价方法[2]
DZ/T0254—2014页岩气资源/储量计算与评价技术规范NB/T14017—2016
[3]涂乙,邹海燕,孟海平,等.页岩气评价标准与储层分类[]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4,35(1):153-158
卢双舫,黄文彪,陈方文,等页岩油气资源分级评价标准探讨[].石油勘探与开发,2012,39(2):249-256
ChiL,ZoyaH.QuantifyingtheImpactof Natural Fractures andPore Structure on NMRMeasurementsinMultiple-PorositySystems[Cj.IPTC17688,2014[6] Sondergeld CH,Newsham E K,Comisky J T,et al. Petrophysical Considerations inEvaluatingandProducingShaleGas[C].SPE131768,2010[7] Giovanna C,Andre S,AustinB,et al. Evaluating Pore Space ConnectivityNMR
Diffusive Coupling[C].SPWLA,AA,20147
中华人民共和国
能源行业标准
页岩气录井技术规范
NB/T14017—2016
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
(北京安定门外安华里二区一号楼)北京中石油彩色印剧有限责任公司排版印刷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
880×1230毫米16开本0.75印张21千字印1-6002017年8月北京第1版2017年8月北京第1次印刷书号:155021·7545定价:20.00元版权专有不得翻印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