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8718-2020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38718-2020
中文名称:页岩油地质评价方法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532888
相关标签:
页岩
地质
评价
方法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GB/T 38718-2020.Geological evaluating methods for shale oil.
1范围
GB/T 38718规定了页岩油的定义和地质评价内容、方法与参数。
GB/T 38718适用于页岩油地质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8602岩石热解分析
GB/T 19143岩石有机质中碳、氢 、氧、氮元素分析方法
GB/T 19145沉积岩中总有机碳的测定
GB/T 29172岩心分析方法
SY/T 5118岩石中氯仿沥青的测定
SY/T 5124沉积岩中 镜质体反射率测定方法
SY/T 5125透射光-荧光干酪根 显微组分鉴定及类型划分方法
SY/T 5163沉积岩中黏 土矿物和常见非黏土矿物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
SY/T 5368岩石薄片鉴定
SY/T 5408沉积岩中黏土 颗粒含量测定
SY/T 6385覆压下岩石孔隙度和渗透率测定方法
SY/T 6414全岩光片 显微组分鉴定及统计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页岩 shale
一种具有页状或片状层理,粒径小于0.0625mm的细粒沉积岩。
3.2
页岩油 shale oil
赋存于富有机质页岩层系中的石油。富含有机质页岩层系烃源岩内粉砂岩、细砂岩、碳酸盐岩单层.厚度不大于5 m,累计厚度占页岩层系总厚度比例小于30%。无自然产能或低于工业石油产量下限,需采用特殊工艺技术措施才能获得工业石油产量。
3.3
页岩油聚集区 shale oil accumulation area
成因上有联系的连续页岩油富集区域,具有相似的烃源岩、储集层、储盖组合与保存条件,具有明确的地质界线。
标准内容
ICS.75.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8718—2020
页岩油地质评价方法
Geological evaluating methods for shale oil2020-03-31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20-10-01实施
GB/T38718—2020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页岩油地质指标测定及评价
页岩油综合评价
页岩油“甜点段”“甜点区”评价产能预测
提交主要成果
附录A(资料性附录)
iiiKaeeiKAca
页岩油地质评价要素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全国石油天然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55)提出并归口。GB/T38718—2020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分公司、中国石化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分公司、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中国石油大庆油田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分公司、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邹才能、赵贤正、杜金虎、朱如凯、付金华、支东明、李国欣、唐勇、吴松涛、高波、刘雅利、唐振兴、冯子辉、蒲秀刚、许长福、蒋启贵。-ii Kaeer KAca
GB/T38718—2020
页岩油是非常规石油勘探开发的重要领域。我国页岩油资源潜力大,为适应页岩油发展需要,特制定本标准,以规范和指导我国页岩油勘探开发,为政策制定、科研工作、成果评价提供依据。iiiKaeeiKAca
1范围
页岩油地质评价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页岩油的定义和地质评价内容、方法与参数。本标准适用于页岩油地质评价。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38718—2020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8602
岩石热解分析
GB/T19143
GB/T19145
GB/T29172
SY/T5118
SY/T5124
SY/T5125
SY/T5163
SY/T5368
SY/T5408
SY/T6385
SY/T6414
术语和定义
岩石有机质中碳、氢、氧、氮元素分析方法沉积岩中总有机碳的测定
岩心分析方法
岩石中氯仿沥青的测定
沉积岩中镜质体反射率测定方法Aca
透射光-荧光干酪根显微组分鉴定及类型划分方法沉积岩中黏土矿物和常见非黏土矿物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岩石薄片鉴定
沉积岩中黏土颗粒含量测定
覆压下岩石孔隙度和渗透率测定方法全岩光片显微组分鉴定及统计方法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页岩shale
一种具有页状或片状层理,粒径小于0.0625mm的细粒沉积岩。3.2
页岩油shaleoil
赋存于富有机质页岩层系中的石油。富含有机质页岩层系烃源岩内粉砂岩、细砂岩、碳酸盐岩单层厚度不大于5m,累计厚度占页岩层系总厚度比例小于30%。无自然产能或低于工业石油产量下限,需采用特殊工艺技术措施才能获得工业石油产量。3.3
页岩油聚集区shaleoilaccumulationarea成因上有联系的连续页岩油富集区域,具有相似的烃源岩、储集层、储盖组合与保存条件,具有明确的地质界线
GB/T38718—2020
甜点段sweetinterval
含油性好,储集条件优越,可改造性强,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页岩油层段,3.5
甜点区sweetspotarea
含油性好,储集条件优越,可改造性强,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页岩油聚集区。
4页岩油地质指标测定及评价
4.1生烃品质指标测定及评价
4.1.1生烃品质指标
生烃品质指标为:有机碳含量(TOC)、镜质体反射率(R。)或最高热解温度(Tmax)、氢指数(HI)、游离烃(S1)、热解烃(S,)、干酪根镜检、干酪根元素、有机显微组分。4.1.2生烃品质指标测定
4.1.2.1采样要求
每一富有机质页岩层系采样间距不大于0.5m。根据实际情况宜加密采样间距。4.1.2.2有机碳含量(TOC)测定
每一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样品分析不少于5个。按GB/T19145的规定执行。4.1.2.3
岩石热解分析
每一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样品分析不少于5个。按GB/T18602的规定执行。4.1.2.4镜质体反射率(R,)测定每一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样品分析不少于1个。按SY/T5124规定执行。4.1.2.5氯仿沥青\A”测定
每一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样品分析不少于5个。按SY/T5118的规定执行。4.1.2.6有机质类型鉴定
每一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样品分析不少于5个。干酪根镜检按SY/T5125的规定执行,干酪根元素分析按GB/T19143的规定执行,有机显微组分按SY/T6414的规定执行,4.1.3生烃品质评价
基于露头、岩心、实验分析、测井、地震资料,依据有机碳含量(TOC)、镜质体反射率(R。)或TmsHI、S.+S2、干酪根镜检参数,评价生油能力,确定富有机质页岩分布。4.2储层品质指标测定及评价
4.2.1储层品质指标
储层品质指标为:岩性、矿物组成、化学元素、孔隙结构、裂缝、孔隙度、覆压基质渗透率。2
4.2.2储层品质指标测定
4.2.2.1采样要求
GB/T38718—2020
每一富有机质页岩层系采样间距不大于0.5m。根据实际情况宜加密采样间距。4.2.2.2岩石薄片鉴定
每一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根据岩性变化选取样品不少于5个,应包括所有岩类,确定岩石矿物组成结构、纹层构造、裂缝分布,按SY/T5368的规定执行。4.2.2.3X射线-衍射测试
每一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根据岩性变化选取样品不少于5个,应包括所有岩类,确定岩石全岩矿物和黏土矿物含量。按SY/T5163、SY/T5408的规定执行。4.2.2.4化学元素测试
每一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根据岩性变化选取样品不少于5个,应包括所有岩类,测定岩石主量和微KAca
量元素组成。
4.2.2.5微观孔隙结构分析
每一富有机质页岩层系.选取不同岩石类型的样品,开展微观孔隙结构特征观察,确定孔隙类型、面Kaeer
孔率、孔隙直径、孔喉大小、比表面积参数。4.2.2.6基质孔隙度、有效孔隙度测定每一富有机质页岩层系,1m内至少应分析5块样品,根据岩性变化可增加分析样品数,测定基质孔隙度和有效孔隙度。按GB/T29172.SY/T6385的规定执行。4.2.2.7覆压基质渗透率测定
每一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根据岩性变化选取样品不少手5个,测定覆压渗透率,宜分别测定水平渗透率和垂直渗透率。按SY/T6385的规定执行4.2.3储层品质评价
基于露头、岩心、实验分析、录井、测井、地震资料,依据岩性、岩相、孔隙类型和微观特征、孔隙度和渗透率参数,评价页岩层系储层质量,确定有利储层分布4.3工程力学品质指标测定及评价4.3.1工程力学品质指标
工程力学品质指标为:杨氏模量、泊松比、水平两向主应力差、孔隙压力系数。4.3.2工程力学品质指标测定
4.3.2.1采样要求
每一富有机质页岩层系,选不少于5个样品。GB/T38718—2020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4.3.2.2岩石力学参数测定
开展岩石密度测试、岩石劈裂实验、岩石三轴压缩及变形实验,测定杨氏模量、泊松比、水平两向主应力差、孔隙压力系数。
4.3.3工程力学品质评价
基于露头、岩心、实验分析、测井、地震资料,依据脆性指数、地应力、泊松比与杨氏模量参数,评价页岩层系可压性,确定有利区分布4.4含油性指标测定及评价
4.4.1含油性指标
含油性指标为:含油饱和度、原油密度和黏度、气油比、可动油饱和度。4.4.2含油性指标测定
4.4.2.1采样要求
宜采用井筒密闭取心,1m内至少应分析2块样品,根据岩性变化可增加分析样品数,含油饱和度测定
宜采用DeanStark方法、GRI方法和核磁共振方法测定岩心含油饱和度。aee
可动油饱和度测定
每一富有机质页岩层系内至少分析2块样品,宜采用核磁共振和其他适用性方法测定可动油饱和度。
4.4.2.4原油性质测定
每一富有机质页岩层系内至少分析2个原油样品,测定原油密度与黏度。4.4.2.5
气油比测定
每一富有机质页岩层系内至少分析2个原油样品,测定气油比。4.4.3含油性评价
基于岩心、实验分析、录井、测井、地震资料,依据含油饱和度、可动油饱和度、原始地层温度压力条件下原油黏度、气油比参数,评价页岩层系含油性,确定有利区分布5页岩油综合评价
5.1资源评价
5.1.1确定评价区面积、储层有效厚度、有效孔隙度、原油体积系数、含油饱和度、原油密度、井控面积。5.1.2宜采用容积法、类比法和质量含油率法评价资源潜力。5.1.3计算页岩油地质资源量和资源丰度。4
5.1.4对全区可能的页岩油有利区、潜力区和远景区进行系统评价,优选排队。5.2页岩油选区评价
GB/T38718—2020
根据生烃品质、储层品质、工程力学品质和含油性评价成果,综合优选有利页岩油聚集区。页岩油“甜点段”“甜点区”评价6
评价方法
6.1.1“甜点段”评价
基于岩心、录井、测井、测试资料,评价页岩层系生烃品质、储层品质、工程力学品质和含油性,综合确定页岩油“甜点段”。
6.1.2“甜点区”参数叠合综合评价6.1.2.1选取页岩层系生品质、储层品质、工程力学品质和含油性参数进行叠合成图6.1.2.2根据叠合区,确定页岩油“甜点区”分布。6.2
2评价标准
对生烃品质、储层品质、工程力学品质和含油性进行评价,评价参数参见附录A,根据本区条件,确iKaeei
定评价标准。
7产能预测
根据试油测试资料,确定试油试来产量及油井生产动态特征和递减规律,计算单井预测最终可采储量(EUR)。
提交主要成果
58.1数据报告包括:
a)页岩有机地球化学测试报告;b)页岩储层参数测试报告;
页岩油生产井试油测试报告。
成果图件包括:
富有机质页岩厚度等值线图;
富有机质页岩TOC分布图;
富有机质页岩成熟度分布图;
页岩储层岩性、物性及含油性关系图:储层厚度等值线图;
有效孔隙度等值线图;
储层含油饱和度等值线图;
储层气油比等值线图;
GB/T38718—2020
储层杨氏模量、泊松比、地应力、压力系数关系图;单井甜点段综合评价图;
页岩油甜点区分布图。
iiiKaeeiKAca
页岩油地质评价要素见表A.1
评价内容
生烃品质
粉、细砂岩
储层品质
碳酸盐岩
泥岩、页岩
工程力学品质
含油性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页岩油地质评价要素
表A.1页岩油地质评价要素
地质要素
有效厚度(m)
有机质类型
平均TOC(%)
镜质体反射率R。(%)
Si(mg/g岩石)
单层有效厚度(m)
点总地层比例(%)
孔隙度(%))
GB/T38718—2020
人覆压基质渗透率(10-μm)
单层有效厚度(m)
占总地层比例(%)
孔隙度(%)
覆压基质渗透率(10-3μm)
有效厚度(m)
孔隙度(%)
覆压基质渗透率(10-μm)
脆性矿物含量(%)
泊松比
杨氏模量(10*MPa)
水平两向主应力差(MPa)
孔隙压力系数
含油饱和度(%)
地面原油密度(g/cm2)
气油比
可动流体饱和度(%)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