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8591-2020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38591-2020
中文名称:建筑抗震韧性评价标准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3768620
相关标签:
建筑
抗震
韧性
评价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GB/T 38591-2020.Standard for seismic resilience assessment of buildings.
1范围
GB/T 38591规定了建筑抗震韧性评价的要求、建筑损伤状态判定、建筑修复费用计算、建筑修复时间计算、人员伤亡计算、建筑抗震韧性等级评价。
GB/T 38591适用于新建和既有建筑的抗震韧性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009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10混凝 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建筑抗震韧性 seismic resilience of building
建筑在设定水准地震作用后,维持与恢复原有建筑功能的能力。
3.2
建筑抗震安全功能 seismic safety function of building
建筑在设定水准地震作用下,保障人员生命安全的性能。
3.3
建筑基本功能 fundamental function of building
满足建筑使用要求、维持其正常运行所必需的建筑性能。
注:包括建筑空间正常使用,结构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转。
3.4
建筑综合功能 comprehensive function of building
建筑维持其基本功能,并保持外观和内部装饰、装修完好的性能。
3.5
安全性恢复 safety recovery
建筑经修复后,其抗震安全功能得以复原。
3.6
功能性恢复 functional recovery
建筑经修复后,其基本功能得以复原。
3.7
综合性恢复 comprehensive recovery
建筑经修复后,其综合功能得以复原。
标准内容
ICS91.120.2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8591—2020
建筑抗震韧性评价标准
Standard for seismic resilience assessment of buildings2020-03-31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21-02-01实施
GB/T38591—2020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评价的主要内容
评价的原则和方法
评价的结论
5建筑损伤状态判定
一般要求
结构构件损伤状态
非结构构件损伤状态
6建筑修复费用计算
一般要求
构件修复费用计算
建筑修复费用计算
建筑修复费用评价指标
建筑修复时间计算
-般要求
7.2计算方法
8人员伤亡计算
伤亡人数计算方法
计算参数取值
人员伤亡评价指标
9°建筑抗震韧性等级评价
修复费用评级
修复时间评级
人员伤亡评级
建筑抗震韧性等级
附录A(规范性附录)
附录B(规范性附录)
附录C(规范性附录)
附录D(资料性附录)
附录E(规范性附录)
附录F(资料性附录)
附录G(规范性附录)
建筑抗震韧性评级流程
弹塑性时程分析的模型及方法
结构构件易损性信息
常规结构构件的工程需求参数建议值非结构构件易损性信息
非结构构件的工程需求参数建议值构件损伤状态判定方法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并归口。GB/T38591—2020
本标准起草单位:清华大学、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地展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同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奥雅纳工程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华诚博远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筑信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建筑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北京欣兴奥建筑结构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筑福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浙江建科减震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建筑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潘鹏、主涛、陆新征、王啸霆、周颖、张令心、王昌兴、纪晓东、刘鹏、董有、解琳琳马东辉、王载、王立军、王志涛、王家祥、方东平、冯远、吕大刚、朱岩、杨涛、张鑫、苏宇坤、李楠、李全旺、李楚舒、陈曦、陈瑞金、余红霞、苗启松、罗开海、赵霞、郝江婷、赵森林、聂鑫、黄世敏、翟长海,HiiKaeeiKAca
1范围
建筑抗震韧性评价标准
GB/T38591—2020
本标准规定了建筑抗震韧性评价的要求、建筑损伤状态判定、建筑修复费用计算、建筑修复时间计算、人员伤亡计算、建筑抗震韧性等级评价。本标准适用于新建和既有建筑的抗震韧性评价。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50009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1
术语和定义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WaeeiKAca
建筑抗震韧性
seismicresilienceofbuilding
建筑在设定水准地震作用后,维持与恢复原有建筑功能的能力。3.2
seismic safety function of building建筑抗震安全功能
建筑在设定水准地震作用下,保障人员生命安全的性能。3.3
fundamental function of building建筑基本功能
满足建筑使用要求、维持其正常运行所必需的建筑性能。注:包括建筑空间正常使用,结构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转。3.4
comprehensive function of building建筑综合功能
建筑维持其基本功能,并保持外观和内部装饰、装修完好的性能。3.5
安全性恢复
safety recovery
建筑经修复后,其抗震安全功能得以复原。3.6
功能性恢复
functional recovery
建筑经修复后,其基本功能得以复原。3.7
综合性恢复
comprehensiverecovery
建筑经修复后,其综合功能得以复原GB/T38591—2020
engineering demand parameter工程需求参数
建筑抗震韧性评价所需的表征建筑抗震性能的参数。注:通常包括建筑层间位移角、楼面加速度等。3.9
建筑修复费用restorationcostofbuilding建筑恢复其综合功能所需要的直接费用。3.10
repairtimeofbuilding
建筑修复时间
在修复工作所需材料、人员、设备齐全的条件下,建筑恢复其基本功能所需要的时间。4要求
评价的主要内容
建筑抗震韧性评价应包括下列内容:4.1.1
集成评价对象的有效建筑信息,应包括建筑物各个楼层的面积、层高、房间功能,人员分布,建筑结构构件和非结构构件的种类、数量、材料、几何尺寸安装方式等;建立评价对象的结构模型,对于既有建筑,宜进行振动测试,依据测试结果进行模型修正,并应b)
进行在设定水准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应由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中提取工程需求参数;d)应根据工程需求参数,结合结构构件和非结构构件的易损性数据库,确定评价对象所包含的全部构件的损伤状态;
应根据评价对象全部构件的损伤状态,计算其在设定水准地震作用下的修复费用、修复时间和e)
人员伤亡:
f)应根据评价对象在设定水准地震作用下的修复费用、修复时间和人员伤亡指标,综合评价其抗震韧性等级
建筑抗震韧性评价流程见图1。
建筑信总集成
结构模型建文
及外塑性时程分析
工程需求零数提项
建效损伤状态划定
建筑修复费用计算
迷筑构件易摄性数据提取
连筑修复时间计境
建筑扰荒制性评级
人员恢亡计算
建筑抗震韧性评价流程图
4.1.2建筑抗震韧性评价的详细流程见附录A。4.2评价的原则和方法
GB/T38591—2020
4.2.1建筑抗震韧性评价应以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和结构构件、非结构构件易损性数据库为基础。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模型及方法见附录B,结构构件易损性数据库参见附录C和附录D,非结构构件易损性数据库参见附录E和附录F
4.2.2建立结构模型时,应符合工程实际情况,材料强度应取强度标准值。4.2.3建筑抗震韧性评价应采用设定水准地震作用下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所得出的工程需求参数作为依据。
4.2.4承担建筑抗震韧性评价工作的单位,应具备进行建筑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和概率分析的能力。4.3评价的结论
4.3.1建筑抗震韧性评价的结论应采用星级制进行表达,由一星至三星表示,抗震韧性等级逐级提高4.3.2建筑抗震韧性评价的结论应采用专用标牌在建筑物显要位置标示,标牌内容除应含有建筑工程抗震性能的基本信息外,尚应包括韧性等级、采用标准、评价单位、评价时间,SZAC
5建筑损伤状态判定
5.1一般要求
5.1.1建筑损伤状态判定应根据构件易损性数据库和工程需求参数确定结构构件和非结构构件的损伤状态。构件易损性数据采用随工程需求参数变化的概率分布表征。常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钢结构构件和建筑中非结构构件的工程需求参数取值参见附录D和附录F。5.1.2工程需求参数矩阵应根据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采用联合对数正态分布函数按附录G进行扩充。
5.1.3建筑损伤状态判定应考虑所有结构构件与非结构构件,并应根据构件的易损性、所在楼层和工程需求参数的类型进行构件分组。5.1.4构件的种类、数量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5.2结构构件损伤状态
结构构件的损伤状态宜分为5级,包括:a)完好(0级):不发生任何损伤:b)车
轻微(1级):仅发生影响外观的轻微损伤:c
轻度(2级):发生经简单修补后可恢复原有功能的一般损伤:d)中度(3级):发生经常规修复手段后可恢复原有功能的较严重损伤;重度(4级):发生影响构件承载能力、需要进行替换的严重损伤e)
5.3非结构构件损伤状态
非结构构件的损伤状态宜分为4级,包括:a)
完好(0级):不发生任何损伤;b)轻度(1级):发生经简单修补后可恢复原有功能的一般损伤;中度(2级):发生经常规修复手段后可完全恢复的较严重损伤:c
d):重度(3级):发生需要进行替换的严重损伤。3
GB/T38591—2020
6建筑修复费用计算
6.1一般要求
6.1.1应按所有震损构件综合性恢复进行评价,建筑修复费用由对震损构件进行修复、拆除和置换所产生的各项直接费用组成,包含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等,6.1.2计算时不考虑建筑物抗震韧性能力提升所产生的额外费用。6.1.3计算时应采用现行定额。
6.2构件修复费用计算
第尺层内处于损伤状态的第类构件的经济损失按式(1)计算:Lt.j.)=nug) XCajk)
式中:
第k层内处于损伤状态的第1类构件所对应的经济损失:分别代表构件种类、损伤状态和所在楼层的编号;第层内处于损伤状态的第i类构件的造价之和,采用现行定额计算;第i类构件处于损伤状态;时的损失系数,其取值见表C.7和表E.4。·(1)
6.2.2同层内所有构件的修复费用总和应考虑同类构件的修复土程量对修复费用的影响,进行折减,并按式(2)计算:
式中:
n2a)
第<层所有构件的修复费用总和;构件类别的数量;
第k层第i类构件的修复费用;
(n2n) XLuj)
考虑第i类构件修复工程量的修复费用折减系数,其取值见表C.10和表E.7;构件损伤状态类别的数量;
处于损伤状态j的第i类构件的修复系数,其取值见表C.8和表E.5。3建筑修复费用计算
建筑修复费用应为建筑所包含各类构件的修复费用的总和,并按式(3)计算:RT:
式中:
建筑物的建筑修复费用;
建筑物楼层总数;
(aceR)
楼层位置对构件修复费用的影响系数,按表C.9和表E.6取值。6.4建筑修复费用评价指标
应采用建筑修复费用与建造成本的比值作为建筑修复费用评价指标,并按式(4)计算6.4.1
k=Ri/CT
式中:
建筑修复费用评价指标;
...(2)
(3)
.(4)
CT一建筑物按照现行定额计算得到的建造成本GB/T38591—2020bZxz.net
6.4.2建筑物的建造成本应为建造目标建筑物所需的总费用,并应根据现行定额,按式(5)计算:Cr=ECes
式中:
C)按现行定额计算的第i类构件的建造成本。7建筑修复时间计算
7.1一般要求
7.1.1建筑修复时间应计人所有震损构件完成建筑功能性恢复所需的修复时间。.(5)
7.1.2建筑修复时间不宜计人建筑震损评估、修复方案制定、修复材料采购、施工设备租赁等各项开工前准备工作所耗费的时间,
7.2计算方法
7.2.1计算建筑修复时间时应考虑建筑物主要修复工作在层间和层内的先后次序,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建筑物的主要修复工作应包括结构构件修复、围护构件修复、隔断构件修复、吊顶及附属构件a)
修复、管线修复、大型设备修复、楼梯修复、电梯修复:b)不同楼层的修复工作可同时展开。同一层内,主要修复工作应按开工时间先后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修复工作为结构构件修c)
复和楼梯修复;第二阶段修复工作包括围护构件修复、隔断构件修复、吊顶及附属构件修复、管线修复、大型设备修复和电梯修复。第一阶段修复工作全部结束后方可开始第二阶段修复工作。
d)第一阶段的各主要修复工作宜同时开始。第二阶段修复工作中,除隔断构件修复和吊顶及附属构件修复外,各主要修复工作宜同时开始:管线修复、隔断构件修复和吊顶及附属构件修复应依次进行。
电梯的修复时间应根据最大楼面加速度响应进行评估,各层修复时间均宜考虑电梯修复时间。建筑震损的修复时间应按照主要修复工作的先后次序,取主要修复工作的最长时间组合作为f)
建筑修复时间的评价指标。
7.2.2各主要修复工作的修复时间应按下列原则和方法进行计算:a)不同损伤状态下的构件,实现功能性恢复目标所需时间应以单个工人完成此项工作的修复工时表达,其取值见表C.11和表E.8。b)同层内同类型震损构件的修复工时应根据其数量,考虑规模效应和效率提升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并应考虑楼层所在高度对修复时间的影响,按式(6)计算:Z(Qj)Xnj)XSTnXATk)
式中:
第k层第i类构件的修复工时总和,单位为人天(人:d):.(6)
第k层处于损伤状态的第i类构件的修复工时,单位为人天(人·d),按表C.11和表E.8取值;
第k层处于损伤状态的第i类构件数量;ST
考虑第i类震损构件修复工程量的修复工时折减系数,按表C.12和表E.9取值;GB/T38591—2020
入T()
考虑震损构件所在楼层位置k的楼层影响系数,按表C.13和表E.10取值。修复工时应按照单层面积或单位构件的工人数量需求和主要修复工作的工人单层最大容量,转化为修复时间。
单层内的工人数量需求应按式(7)或式(8)计算:d)
Nw.=q(r.w,)A()
式中:
Nw.-.=qr.w,nw,)
完成某类修复工作W,时,第k层内的工人数量需求,单位为人;楼层k的建筑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修复工作W,中包含的震损构件的数量;单层单位面积或单台震损设备的工人数量需求,其取值见表1。表1单层单位面积或单台震损设备的工人数量需求主要修复工作编号
修复工作内容
结构构件修复
楼梯修复
围护构件修复
隔断构件修复
吊顶及附属构件修复
詹线修复
大型设备修复
电梯修复
工人数量的需求
2人/100m
2人/个
1人/100m2
1人/100m
1人/100m
1人/100m2
3人/台
2人/台
(8)
建筑物单层内可同时容纳的工人总量不应超过按式(9)计算得到第层的单层工人最大容量。超出时,宜适当调整第k层主要修复工作的工人数量Nw,并应保证主要修复工作的先后次序仍符合7.2.1的规定。
N+.max=0.026Ag.k
式中:
第k层的建筑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第k层主要修复工作的修复时间按式(10)计算:f)
式中:
第k层主要修复工作W.的修复时间,单位为天(d);主要修复工作W,中所包含的构件类型数量:建筑物完成全部主要修复工作所需要的修复时间按式(11)~式(13)计算:g)
Th.51=max(Tw,,Tw)
Te.s2=max(Tws..,Tw-.+Tw,-.+Tws..,Twr.,Tws)T=max(T.st +T.s2) I\
(9))
.(10)
..(11)
·(12)
(13)
式中:
8人员伤亡计算
GB/T38591—2020
第k层完成第一阶段修复工作所需要的修复时间,单位为天(d);第k层完成第二阶段修复工作所需要的修复时间,单位为天(d):建筑修复时间,建筑物完成全部功能性修复工作所需要的修复时间,单位为天(d);楼层数。
伤亡人数计算方法
人员伤亡数可按式(14)和式(15)计算:MH
式中:
受伤人数:
死亡人数;
名义受伤率,r~r5,分别表示不同破坏等级的楼层对应的受伤率;名义死亡率,ral~r,分别表示不同破坏等级,的楼层对应的死亡率;第k层的室内人员密度:
楼层破坏等级为r级的第层的建筑面积。8.2计算参数取值
·(14)
·(15)
第层的室内人员密度,可根据被评价建筑的实际人员密度取值,或根据楼层内房屋的功能按8.2.1
表2和式(16)确定。
表2各类建筑用房的室内人员密度5m房间功能
大型场馆(影剧院、展览馆、体育馆等)教育用房(教室等)
商业用房(百货店、商场等)
办公用房(办公室等)
住宿用房(旅馆、住宅等)
食堂、餐厅等
式中:
建议取值/(人/m2)
·(16)
第m类功能的房间的人员密度,单位为人每平方米(人/m2);Am.一一第k层内第m类功能的房间的建筑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Ag.k
第k层房间的建筑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GB/T38591—2020
楼层破坏等级应根据下列方法判定:a)楼层破坏等级分为I~V级依次表示楼层处于完好、轻微破坏轻度破坏、中等破坏、严重破坏的状态;
建筑物各层依据层内结构构件或可致伤广的填充墙、吊顶等非结构构件处于特定损伤状态的数量占各自总量的比例按表3判定其破坏等级,判定结果取两者中较大的楼层破坏等级。表3楼层破坏等级判定标准
楼层破坏等级
结构构件
损伤状态不大于1级的构件数量占比等于100%
损伤状态为2级的构件占比不超过10%.且不出现损伤状态大于2级的构件
损伤状态为2级的构件占比不超过20%,且损伤状态为3级的构件占比不超过10%,且不出现损伤状态为4级的构件
损伤状态为2级的构件占比不超过50%,且损伤状态为3级的构件占比不超过20%,且损伤状态为4级的构件占比不超过10%损伤状态为2级的构件占比超过50%,或损伤状态为3级的构件占比20%,或损伤状态为4级的构件占比超过10%
8.2.3名义受伤率r和名义死亡率ra按表4取值。可致伤亡的非结构构件
损伤状态为1级的构件占比不超过10%,且不出现损伤状态超过1级的构件
损伤状态为1级的构件占比不超过30%,且不出现损伤状态大于1级的构件
震损构件占比不超过50%,且损伤状态为2级的构件占比不超过10%、且不出现损伤状态超过2级的构件
震损构件占比超过50%.且损伤状态为2级的构件占比不超过50%,且损伤状态为3级的构件占比不超过10%
损伤状态为2级的构件比例超过50%,或损伤状态为3级的构件占比超过10%
表4不同破坏等级楼层内人员的名义伤亡率楼层破坏等级
3人员伤亡评价指标
名义受伤率r
1/80000
1/20000
名义死亡率ra
1/80000
采用建筑中伤亡人数占全部人数的比例作为人员伤亡评价指标,其计算按式(17)和式(18):MH
式中:
受伤率;
(17)
+++++++.(18 )
死亡率;
建筑物内第m类功能的房间的建筑面积之和,单位为平方米(m)建筑抗震韧性等级评价
修复费用评级
建筑修复费用指标应按表5评定等级表5
建筑修复费用指标的等级
修复时间评级
地震水准
罕遇地震
罕遇地震
设防地震
建筑修复时间指标应按表6评定等级表6
人员伤亡评级
人员伤亡指标应按表7评定等级。建筑修复时间指标的等级
地震水准
罕遇地震
罕遇地震
设防地震
7人员伤亡指标的等级
9.4建筑抗震韧性等级
地震水准
罕遇地震
罕遇地震
设防地震
GB/T38591—2020
建筑修复费用指标k
5%≤10%
建筑修复时间指标Tiot
7dTm30d
Ta≤30d
人员伤亡指标Y和
≤1.0×10且≤1.0×10-
Y1.0×10*,≤1.0×10-4
1.0×1031.0×10-4
修复费用指标、修复时间指标和人员伤亡指标应采用由蒙特卡洛模拟计算得到的具有84%保证9.4.1
率的拟合值
9.4.2建筑的抗震韧性等级应综合考虑建筑修复费用、建筑修复时间和人员伤亡三项指标的等级进行评价,取三项评价指标的最低等级作为该建筑的抗震韧性等级。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