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T 32001-2012
基本信息
标准号:
NB/T 32001-2012
中文名称:光伏发电站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标准类别:能源标准(NB)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3530657
相关标签:
光伏
发电站
环境影响
评价
技术规范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NB/T 32001-2012.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photovoltaic power station.
1范围
NB/T 32001规定了光伏发电站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内容、工作程序、方法和要求。
NB/T 32001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光伏发电站建设工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HJ2.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
HJ 1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
HJT 10.3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环境 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
3总则
3.1基本任务
光伏发电站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任务包括:进行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预测和评价光伏发电站对环境可能造成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提出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为光伏发电站选址决策、工程设计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2工作程序
光伏发电站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可划分为前期准备、调研和编制工作方案阶段,分析论证和预测评价阶段,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阶段。
3.2.1前期准备、 调研和编制工作方案阶段
搜集和研究相关资料、法规文件;了解光伏发电站建设概况;进行初步工程分析;踏勘现场,对环境状况进行初步调查;初步分析光伏发电站建设对环境的影响,确定评价重点,并在此基础,上编制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方案。
标准内容
ICS27.160
备案号:37401-2012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NB/T32001—2012
光伏发电站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photovoltaicpowerstation
2012-08-23发布
国家能源局
2012-12-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公众参与.
8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
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
附录A(资料性附录)光伏发电站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要求NB/T320012012
NB/T32001—2012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并归口。标准主要编写单位: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标准参加编写单位:新疆电力设计院。言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编写。标准主要起草人:朱庚富、申家慧、尤一安、邹宗宪、吴菲。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一号,100761)。
HiiKAoNiKAca
1范围
光伏发电站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NB/T32001—2012
本标准规定了光伏发电站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内容、工作程序、方法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光伏发电站建设工程。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HJ2.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1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T10.3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3总则
3.1基本任务
光伏发电站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任务包括:进行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预测和评价光伏发电站对环境可能造成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提出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为光伏发电站选址决策、工程设计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2工作程序
光伏发电站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可划分为前期准备、调研和编制工作方案阶段,分析论证和预测评价阶段,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阶段,3.2.1前期准备、调研和编制工作方案阶段搜集和研究相关资料、法规文件:了解光伏发电站建设概况;进行初步工程分析:踏勘现场,对环境状况进行初步调查;初步分析光伏发电站建设对环境的影响,确定评价重点,并在此基础上编制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方案。
3.2.2分析论证和预测评价阶段
开展现场调查、资料分析等,进行现状评价工作。根据现状评价和工程分析结果,进行环境影响预测;依据国家、地方有关环境管理的法规、标准及行政规章,进行影响范围和程度的评价。3.2.3报告编制阶段
综合分析各阶段成果,提出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光伏发电站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框图见图1。3.3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3.3.1环境影响因素识别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应在初步工程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方案编制阶段完成。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应明确建设工程在不同阶段的各种行为与可能受影响的环境要素间的作用效应关系,影响性质,影响范围、影响程度等,定性分析建设工程对各环境要素可能产生的污染影响与生态影响,包括有利与不利影响、长期与短期影响、可逆与不可逆影响、直接与间接影响、累积与非累积影响等。
iiKANiKAca
NB/T32001—2012
搜集相关资料,了解工程概况
识别环境影响、确定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重点环境影响预测
模型概化及参数确定
图1光伏发电站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框图第
光伏发电站建设期可能涉及的环境影响因素包括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环境、固体废物、生态环境及水土流失等:运行期可能涉及的环境影响因素包括声环境、固体废物、地表水、光环境、电磁环境等:光伏发电站在服务期满后可能涉及的环境影响因素包括固体废物、生态环境等。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可采用专家评判法、矩阵法和其他定性分析方法。3.3.2评价因子筛选
依据环境影响因素识别结果,结合区域环境功能要求及所确定的环境保护目标,筛选确定评价因子。评价因子应重点关注环境制约因素。3.4环境影响评价规模与评价时段3.4.1评价规模
新建光伏发电站的评价规模以本期容量为主,同时说明其规划容量。对扩建、改建光伏发电站,应按扩建、改建完成后的规模进行。3.4.2评价时段
包括建设期、运行期及服务期满后三个时段。2
HiiKAoNiKAca
3.5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评价范围与执行标准3.5.1评价工作等级划分
NB/T32001-2012
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等环境要素可只进行简要分析:声环境、生态环境等环境要素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由HJ2.4、HJ19确定。3.5.2评价范围
声环境、生态环境等环境要素的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由相应的评价工作等级确定。3.5.3环境功能区划与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已确定环境功能区划的区域,执行相应级别的环境质量标准及相应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尚未确定环境功能区划的区域,按照相关法规确定的原则执行相应级别的环境质量标准及相应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功能和所对应的环境质量标准及污染物排放标准存在不确定性的区域,应征求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并获得书面确认。
3.6环境影响评价内容
3.6.1一般要求
光伏发电站环境影响评价应包括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产业政策分析、环境损益分析、结论与建议等内容。3.6.2专项环境影响评价
对于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的光伏发电站工程,应开展工程建设环境可行性专项评价。从环保角度分析,给出工程建设是否可行的明确结论。
对位于以居住为主要功能的区域内的光伏发电站工程,应设立公众参与专题并开展相应工作,给出公众是否同意工程建设的明确结论。4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
4.1工程概况
4.1.1建设工程地理位置;占地概要;工程建设的必要性;本期容量及规划容量;工程组成、设备概况、工艺流程、总平面布置:用水水源:拆迁安置;技术经济指标;设计服务年限等。4.1.2施工期施工“三场”(取土场、弃土场、材料堆放及组装场)、主要施工材料、施工方式、土石方量等。
4.1.3运行期运行人员数量、运行维护方式等。4.1.4对于扩建、改建工程,应给出现有工程的容量、设备概况、工艺流程、总平面布置等基本情况。4.2工程分析
4.2.1分析建设工程施工期、运行期、服务期满后主要产污环节。对于能够量化的环境影响因素,应估算其污染源强度。
4.2.2对于扩建、改建工程,应说明现有工程的污染排放及达标情况、存在的环境保护问题及拟采取的整改措施等。
5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5.1调查与评价原则
5.1.1光伏发电站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工作应遵循资料搜集与现场调查相结合的原则。5.1.2光伏发电站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工作的深度应满足相应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要求。当现有资料不能满足要求时,应组织现场监测。5.2调查范围
5.2.1基本要求
光伏发电站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范围以能说明光伏发电站周围环境的基本状况为原则,并应满3
TKAoNiKAca
NB/T32001—2012
足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的要求。5.2.2现状调查范围
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做简要调查;声环境、生态环境等环境要素的现状调查范围由相应环境要素的评价技术导则对应的评价工作等级确定:社会环境调查范围以工程所在的县级行政区划范围为宜。5.3调查内容与要求
5.3.1地形地貌调查
简述光伏发电站所在区域的地形、地貌特征及地层岩性等5.3.2水文条件调查
简述光伏发电站所在区域的水文状况(含水源分布)及地下水状况等。5.3.3气象资料调查
气象资料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a)年平均气温和最高、最低气温:b)日照时数、最长连续阴雨天数:c)年主导风向、年均风速;
最大风速、极大风速及其发生的时间及风向、冻土深度、积雪深度、雷暴日数、冰看日数、do
沙尘暴日数等特殊气象情况。
5.3.4工程影响区环境空气、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搜集工程所在的县级行政区内环境空气,地表水的常规监测资料,以反映工程所在地区环境空气、地表水环境质量的一般情况。5.3.5声环境现状调查
开展站址四周及评价范围内环境保护目标声环境现状监测工作。5.3.6生态环境及水土流失现状调查5.3.6.1搜集工程所在区域土地性质、植被种类及分布、动物物种等资料,了解有无需要特别保护的动植物。如有必要,进行现场调查。5.3.6.2工程所在区域水王流失现状。5.3.7电磁环境现状监测
输出电压等级在110kV及以上的光伏发电站应开展站址四周及评价范围内环境保护目标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等因子的现状监测工作。5.3.8社会环境调查
搜集工程所在县级行政区内的社会、经济、文化等资料。5.3.9环境保护目标调查
调查评价范围内的环境敏感区,说明环境保护目标的具体情况及与本工程的距离、方位等相对位置关系。
5.4环境现状评价
5.4.1声环境现状评价
根据现状监测结果,采用与评价标准直接比较的方法(单因子法),分析站址四周及评价范围内环境保护自标噪声水平是否满足相应标准要求,说明站址所在地的声环境功能区受到现有主要声源的影响状况。
5.4.2电磁环境现状评价
根据现状监测结果,采用与评价标准直接比较的方法(单因子法),分析站址四周及评价范围内环境保护目标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是否满足相应标准要求,说明其受到现有电磁干扰源的影响状况。5.4.3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根据资料搜集和现状调查,说明工程所在区域的生态环境现状和敏感程度以及水土流失现状。HiiKAoNiKAca
6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6.1环境影响预测
6.1.1预测范围
光伏发电站环境影响预测范围一般不大于现状调查范围。6.1.2预测时段
NB/T32001—2012
光伏发电站环境影响预测时段包括光伏发电站建设期、运行期和服务期满后三个时段,应重点关注建设期、运行期对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6.1.3预测因子
6.1.3.1建设期
建设期预测因子应选取与施工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有关的特征因子,选取重点应包括施工噪声,施工扬尘、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生活废水、施工废水、地表植被损失、水土流失增量等。6.1.3.2运行期
运行期预测因子应选取与光伏发电站运行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有关的特征因子,选取重点应包括噪声,废污水,废旧蓄电池处置等,对于输出电压等级在110kV及以上的光伏发电站,需增加电磁环境影响预测内容。
6.1.3.3光伏发电站服务期满后
光伏发电站服务期满后预测因子应选取与光伏发电站服务期满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有关的特征因子,选取重点应包括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及升压站变压器等固体废物的回收处置、建筑基础的处置以及生态恢复等。
6.1.4预测方法
6.1.4.1对施工期土方挖填、地基基础施工等可能造成的地表植被损失进行简要分析;水土流失采用模式定量预测。
6.1.4.2生态影响根据评价工作等级采用定性或定量预测。6.1.4.3噪声影响采用HJ2.4预测模式计算。根据计算结果预测光伏发电站建成后站界噪声排放和环境保护目标的声环境是否符合相应标准限值。6.1.4.4电磁环境影响采用HJ/T10.3类比预测方法。类比的升压站(变电站)与建设工程的升压站各类参数尽量一致,根据类比监测结果预测光伏发电站建成后站界和环境保护目标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是否符合相应标准限值。
6.1.4.5生活污水、工业废污水采用定量预测。6.1.4.6生活垃圾、废旧蓄电池等固体废物采用定量预测。6.2环境影响评价
6.2.1评价原则
以环境现状调查结果和环境影响预测结果为依据,对光伏发电站不同选址方案、各评价时段(建设期、运行期和服务期满后)不同保护措施下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并通过评价结果的对比,推荐对环境影响最小的方案。
6.2.2评价范围
评价范围同6.1.1预测范围。
6.2.3评价因子
评价因子同6.1.3预测因子。
6.2.4评价方法
光伏发电站的噪声影响评价采用HJ2.4中的方法;电磁影响评价采用HJ/T10.3中的方法;生态环境影响评价采用HJ19中的方法。5
HiiKAoNniKAca
NB/T32001—2012
6.2.5评价要求
对于预测结果不能满足相应的环境保护要求的评价因子,应说明具体原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在此基础上,重新进行相应评价因子的预测评价,直至满足相应的环境保护要求。
7公众参与
7.1公众参与原则
7.1.1位于以居住为主要功能的区域内的光伏发电站的建设应征询和反映受影响地区的公众和有关社会团体对建设光伏发电站的意愿。7.1.2公众参与应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应有少数民族代表参与。7.2公众参与形式
公众参与可采用上门走访并发放公众意见调查表,听取团体意见,召开听证会、座谈会、协调会等方式。
7.3公众参与范围
公众参与的范围应以评价范围内的公众和有关社会团体为重点。7.4公众意见统计及处理
对征询的公众及团体意见应进行汇总、统计。对公众和有关社会团体提出的环境问题及反对意见,应给予明确解答,并说明理由。8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
8.1基本要求
根据所在区域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结果及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
8.2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与投资估算依据所采取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分析其技术、经济可行性,给出各项具体措施的投资估算。
9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
报告表应全面、概括地反映光伏发电站环境影响评价的全部工作,文字应简洁、准确,同时辅以图表和照片,主要环境问题应阐述清楚,重点应突出,环境保护措施应可行、有效,评价结论应明确。
报告表的编制要求参见附录A。
iiiKAoNiKAca
A.1总则
A.1.1编制依据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光伏发电站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要求NB/T32001—2012
须包括光伏发电站应执行的相关法律法规、相关政策及规划、相关导则及技术规范、相关技术文件和工作文件,以及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中引用的资料等。A.1.2评价因子与评价标准
分列现状评价因子和预测评价因子,给出各评价因子所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排放标准、其他有关标准及具体限值。
A.1.3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重点
说明各专项评价工作等级,明确重点评价内容。A.1.4评价范围与环境敏感区
以图、表形式说明评价范围和各环境要素的环境功能类别或级别,各环境要素环境敏感区和功能及其与光伏发电站的相对位置关系等。A.2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
采用图表及文字结合方式,概要说明光伏发电站的基本情况、组成、工艺流程、工程布置及与原有、在建工程的关系。
对光伏发电站的全部组成和建设期、运行期及服务期满后所有时段的全部行为过程的环境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特征、程度、方式等进行分析与说明,突出重点,并从保护周围环境、景观及环境保护目标要求出发,分析总平面布置方案的合理性。A.3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根据当地环境特征、光伏发电站特点等情况,从所在地区域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环境质量及主要环境问题等方面选择相应内容进行现状调查与评价。A.4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给出预测时段、预测内容、预测范围、预测方法及预测结果,并根据环境质量标准或评价指标对光伏发电站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A.5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明确光伏发电站工程拟采取的具体环境保护措施。结合环境影响评价结果,论证光伏发电站拟采取环境保护措施的可行性、有效性。按光伏发电站工程实施不同时段,分别列出其环境保护投资额,并分析其合理性。给出各项措施及投资估算一览表。
A.6公众意见调查专题
位于以居住为主要功能的区域内的光伏发电站项目,给出采取的调查方式、调查对象、公众对环NB/T32001-2012
境保护的主要意见、公众意见的采纳情况等。A.7环境可行性专项评价
对手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的光伏发电站项目,应从是否与规划相协调、是否符合法规要求、是否满足环境功能区要求、对环境敏感区影响是否可以接受等方面进行环境可行性论证。A.8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一般应包括光伏发电站的建设概况、建设的必要性、环境现状与主要环境问题、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结论、建设的环境可行性、结论与建议等内容。环境可行性结论应从产业政策相符性、规划相符性、排放达标情况、是否满足环境功能区、生态功能区要求以及环境保护措施可行性和有效性等方面分析得出,对位于以居住为主要功能的区域内的光伏发电站项目,还需结合公众参与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A.9附件及附图
A.9.1附件
报告表至少应附以下附件:
a)项目立项文件;
b)其他与环评有关的行政管理文件。A.9.2附图
报告表应附必要的图和照片,包括光伏发电站所在区域地理位置图、环境保护目标分布图、总平面布置图、站址环境现状照片等。对于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在二级及以上的建设项目,还应附土地利用现状图等;对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在二级及以上的建设项目,还应附噪声预测等声级线图等。
155123.1278
上架建议:规程规范/
电力工程/新能源发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
能源行业标准免费标准bzxz.net
光伏发电站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NB/T32001—2012
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东城区北京站西街19号100005http://epp.sge.com.cn北京九天众诚印刷有限公司印刷*
2012年12月第一版
2012年12月北京第一次印刷
880毫米×1230毫米16开本0.75印张17千字
印数0001—3000册
统一书号155123·1278
敬告读者
本书封底贴有防伪标签,刮开涂层可查询真伪本书如有印装质量问题,我社发行部负贵退换版权专有
翻印必究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