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5314-2024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5314-2024
中文名称:精密工程测量规范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Specifications for precise engineering survey
标准状态:即将实施
发布日期:2024-05-28
实施日期:2024-12-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下载大小:21612553
相关标签:
精密
工程
测量
规范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数学、自然科学>>07.040天文学、大地测量学、地理学
中标分类号:综合>>测绘>>A78精密工程与地籍测绘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88页【胶订-大印张】
标准价格:130.0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肖学年、张坤、赵鑫、黄文元、尹彤、马全明、刘东庆、吴桐、任晓春、王树东、刘春、徐亚明、严竞新、曾旭平、贾光军、张凤录、张鹏、张胜书、张庆兰、刘小强、许双安、薛贵东、许正文、万军、刘站科、喻捷钦、周海平、孙泽宇
起草单位:自然资源部测绘标准化研究所、自然资源部第二地形测量队、自然资源部第一大地测量队、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自然资源部四川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
归口单位:全国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30)
提出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发布部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精密工程测量控制网、测量标志建造、精密角度测量、精密距离测量、精密高程测量、精密准直测量、精密垂准测量、精密三维测量,以及数据处理、质量控制与成果管理等技术内容和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各种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放样、安装调试、变形监测等各阶段的精密测量工作。
标准内容
ICS07.040
CCSA 7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5314—2024
代替GB/T15314—1994
精密工程测量规范
Specifications for precise engineering survey2024-05-28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24-12-01实施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要求.
5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5.1基本要求
5.2精度等级
5.3控制网设计
6测量标志建造,
6.1基本要求
6.2平面点标志
6.3高程点标志
6.4平高点标志
6.5上交资料
7精密角度测量,
7.1基本要求
7.2精密测角仪器的类型及检验项目7.3平面控制网角度观测技术要求7.4精密定向测量
上交资料.
精密距离测量,
基本要求..
嵌合尺测距
杆尺测距
自动测距仪测距
24m因瓦线尺测距
光电测距仪测距
p-base测距仪测距.
成果记录和整理
上交资料.
精密高程测量,
基本要求,
几何水准测量
静力水准测量,
GB/T 153142024
GB/T153142024
精密三角高程测量
精密竖直传递高程测量
上交资料.
精密准直测量bZxz.net
基本要求
小角度测量法
活动靓牌法
引张线法
衍射法
激光准直测量
波带板激光准直测量
上交资料
精密垂准测量
基本要求
正垂法
倒垂法
光学垂准仪器法
激光垂准仪器法
上交资料
12精密三维测量
基本要求
全站仪测量法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测量法
视觉测量法,
激光跟踪仪测量法
GNSS测量法...
地基雷达干涉测量法
上交资料
精密工程测量数据处理
基本要求
平差计算与验后统计分析
精密工程测量数据管理系统
质量控制与成果管理
基本要求
质量控制
成果管理
附录A(资料性)平面基准点标志
机械传递式倒锤装置
光线传递式标志
刚体支架式标志
附录B(资料性)观测墩标志
附录C(资料性)平面点照准标志
C.1旋入式杆标照准标志
C.2重力平衡球式照准标志,
C.3直插式规牌标志
C.4埋入式照准标志,
附录D(资料性)高程基准点标志
双金属丝标志
双金属管标志
钢管标志
附录E(资料性)高程控制点标志
岩层标志
浅埋式钢管标志
混凝土水准标石
附录F(资料性)高程照准点标志
墙上标志..
基础上标志,
设备上标志
附录G(资料性)深埋式平高点标志附录H(资料性)精密距离测量仪器设备略图与测量方法H.1嵌合尺
H.2杆尺
H,3自动测距仪
H.4p-base测距仪测距方法
附录I(资料性)精密准直测量的仪器检验和偏离值计算1.1精密准直测量仪器的检验.
1.2精密准直测量观测偏移值的计算附录(资料性)引张线装置结构示意图附录K(资料性)引张线测线工作拉力(即重锤质量)计算参考文献
GB/T153142024
GB/T15314—2024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15314—1994《精密工程测量规范》。与GB/T15314—1994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a)增加了“术语和定义”一章(见第3章);将“第4章精密水平控制网”更改为“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并将1994年版第5章的内b)
容纳入(见第5章,1994年版的第4章、第5章):更改了“坐标基准”的内容(见4.1、4.2,1994年版的3.2):e)
删除了“精度等级”(见1994年版的3.3);更改了“仪器检定”的描述(见4.7.1994年版的3.7);更改了“提交成果”的描述(见4.9,1994年版的3.8);更改了“设计原则”的内容(见5.1.1994年版的4.1、4.2、4.5、5.1、5.2);更改了“技术设计程序”的内容(见5.3.1994年版的4.4、4.5、4.6、5.4、5.5);更改了“平面点标志“强制对中装置的精度指标(见6.2,1994年版的6.2.6);增加了“平高点标志”的精度内容(见6.4.4);更改了“精密角度测量”的测角中误差(见7.1.1,1994年版的7,1.1):更改了“精密测角仪器的检验项目”(见7.2.2.1994年版的7.2.2);删除了“精密测角仪器的检验项目”的具体检验项目内容(见1994年版的7.2.2、7.2.4、7.2.5):增加了“精密定向测量”的具体内容(见7.4.1994年版的7.4);删除了\ME5.000精密测距仪测距“的内容(见1994年版的8,9.6);增加了“μ-base测距仪测距”一节(见8.7);更改了“几何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和技术要求”的表格内容(见9.2.2.1,1994年版的9.2.2.1);增加了“精密三角高程测量”一节(见9.4):删除了“几何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和技术要求”的辅助测量内容(见1994年版的9.2.2.6):更改了“引张线法”的内容,补充了引张线装置规格和主要部件规格(见10.4,1994年版的10.6.2);
增加了“激光准直测量”一节(见10.6):删除了“光学垂准仪的检验”一节(见1994年版的11.3,4);增加了“激光垂准仪器法”一节(见11.5);w)
增加了“精密三维测量“一章(见第12章);更改了“精密工程测量数据处理”的内容(见第13章,1994年版的第12章);增加了“质量控制与成果管理”一章(见第14章):z)
更改了“附录B、附录C、附录E、附录F”的标志图(见附录B的图B.1和图B.2、附录C的图aa)!
C.3、附录E、附录F,1994年版的附录B的图B.1和图B,2、附录C的图C.3、附录E、附录F)bb)增加了“引张线装置结构示意图”附录(见附录):ce)删除了“附录1、附录K、附录L、附录M、附录N\(见1994年版的附录1、附录K、附录L、附录M、附录N),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V
GB/T153142024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提出。本文件由全国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30)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自然资源部测绘标准化研究所、自然资源部第二地形测量队、自然资源部第一大地测量队、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自然资源部四川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武汉大学、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广州长地空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天津市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肖学年、张坤、赵鑫、黄文元、尹彤、马全明、刘东庆、吴桐、任晓春、王树东、刘春、徐亚明、严竞新、曾旭平、贾光军、张风录、张鹏、张胜书、张庆兰、刘小强、许双安、薛贵东、许正文、万军、刘站科、喻捷钦、周海平、孙泽宇。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一1994年首次发布为GB/T
153141994;
一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GB/T153142024
精密工程测量是采用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和专用设备,利用相应的测量方法和数据处理手段,使测量的绝对精度达到毫米量级及以上或相对精度达到10-以上要求的工程测量工作。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工程、科学研究和设施安装等提供上述精度等级的测量服务的工程控制测量和精密角度、精密距离精密高程、精密准直、精密垂准、精密,均属精密工程测量范畴。精密工程测量用于维测量等相关测量,
各种工程中精度要求特别高、对于工程建设起关键作用的部分,测量对象的精度要求、几何形态、时空位且受具体工程的工作环境、施工条件的约束大,测量难度大,使置、材质、相互关系要求等常常千差万别,用的技术方法和测量设施多样,需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和工作环境来选择本文件规定的、适用的通用性测量方法和测量设施设备及其技术要求,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或根据具体工程相关的行业标准对相关方法进行补充完善。很多情况下,可能没有现成的方法可以采用,则需要根据测量原理进行特殊设计,甚至还需要研制专用的量测设备或配套装置。我国于1994年发布了GB/T15314一1994《精密工程测量规范》,该文件的发布实施已接近30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和技术的发展,标准编制要求和精密工程测量技术都发生了较大变化。鉴于此,确有必要修订和完善GB/T15314,以不断适应精密工程测量的新变化和新需求。本文件针对当前精密工程测量所涉及技术方法、内容和要求进行了修订和完善。M
1范围
精密工程测量规范
GB/T153142024
本文件规定了精密工程测量控制网、测量标志建造、精密角度测量、精密距离测量、精密高程测量、精密准直测量、精密垂准测量、精密三维测量,以及数据处理、质量控制与成果管理等技术内容和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各种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放样、安装调试、变形监测等各阶段的精密测量工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国家三角测量规范
大地天文测量规范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测量外业电子记录基本规定
JJG8水准标尺检定规程
JJG414
全站型电子速测仪检定规程
光学经纬仪
水准仪检定规程
JJG703光电测距仪检定规程
JJG(测绘)2101
数字水准仪检定规程
JJG(测绘)2102
2因瓦条码水准标尺检定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精密工程测量preciseengineeringsurvey采用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和专用设备,利用相应的测量方法和数据处理手段,使测量的绝对精度达到毫来量级及以上或相对精度达到10-以上要求的工程测量工作。3.2
精密准直测量precisecollimatingsurvey精确测定点位偏移固定方向上的距离和角度,并对点位进行反复、精确调整,使点位的距离和角度偏移量小于误差要求的测量方法。注:一般用于精密元器件按设计位置在空间的精确安装,可根据需要采用引张线法、光学测量法和光电测量法等方法。
GB/T153142024
精密垂准测量preciseplumbingsurvey利用正、倒垂固定或锚固位置作为基准点,或直接应用垂准仪器设备等方法建立或形成铅垂线,并以铅垂线作为竖直基准线,测定相对于竖直基准线水平偏差的测量方法。3.4
力高系统dynamicheightsystem
由静止水面构成重力位水准面,并使这一水准面成为等高面,即水准面上任一点具有相同的高程值而建立的高程系统称之为力高系统注:由于同一水准面上的各点在正高或正常高系统中的高程值不同,因面对于大规模的水利工程来说,使用很不方便。为了使同一水准面上各点有相同的高程值,可以采用力高系统。力高一般不作为国家的高程系统,只用于解决局部地区有关水利建设的问题。力高高程值等于某点的地球位数与大地纬度为45°处或测量区域平均大地纬度处的正常重力值之比值。根据特定条件,主要用于大型水库工程的区域高程系统建立。3.5
锚固点anchoragepoint
种精密工程测量标志,金属错块的固定位置通常称之为锚固点。3.6
p-base测距仪μ-baserangefinder一种新型测距仪,其采用偏振调制原理,可以直接测量与反射目标间的距离。注:pbase测距仪可配合RRR1,5\精密球校镜,直接精确测量出0m~200m的距离。当测量长度大于200m时,可在中间加设脚架,分段测量。3.7
结构光测量structuredlightmeasurement在一定的环境光条件下,运用投影仪将特定的光学信息投射至目标物的表面,通过摄像机从另一角度获取由目标物造成的光学信息变形的数字影像,利用计算机系统确定目标物的三维形状、颜色和空间位置等信息的全过程。
4基本要求
4.1精密工程测量的大地坐标系统应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平面坐标系统应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3°带平面直角坐标系统。当边长投影变形不满足精度要求时,可采用任意带平面直角坐标系统,以测区平均高程面、主体设备高程面或抵偿高程面为投影面,并应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建立联系。在工程设计基准下,可选用国家控制网(点)中一个点的坐标及一条边的方位角作为精密工程控制网的起算数据。
4.2精密工程测量的高程系统应采用正常高系统,高程基准应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当工程区域内同一水准面上各点的正常高差大于工程允许误差时,应采用区域力高系统,并进行专业技术设计,4.3精密工程测量以相邻点相对点位中误差或在特定方向上的相对位置精度作为精度指标。同一工程中不同的测量项目,可选用不同的精度指标,同类观测项目中若有不同精度要求的控制点,应采用最高精度指标布设统一的控制网。4.4精密工程测量技术应与工程总体设计协调统一。精密工程测量设计人员应同该项工程的其他专业人员密切配合,了解工程的用途、特点、总体布置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了解工程的分体结构、施工步骤、进度和方法;了解工程总体和局部对测量工作的要求(包括精度、时限等):收集分析已有的测绘资料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水文、气象资料。设计人员应采用优化规划方法结合现场踏勘,设计工程建设各个阶段的最佳测量技术方案。2
GB/T15314—2024
4.5工程放样和设备构件的安装定位,以精密工程测量控制点为基础。宜以最简单、最精确的方法将构件定位标志的设计位置与控制点相联系,若确有困难,宜使控制点靠近构件设计位置。可利用基准线法、弦线支距法、距离或方向交会等方法将构件安装到设计位置。根据放样方法、仪器设备情况,合理地确定放样测量的允许误差,确保目标点的要求精度。构件安装前,应进行控制点检核。最终安装后,应对全部构件进行峻工测量。
4.6精密工程建(构)筑物的变形测量,宜采用自动化监测系统连续进行,也可采用周期复测的方法进行监测。复测周期应根据建(构)筑物变形特征、速率、观测精度等因素综合确定。若用户对变形测量精度无特殊要求,可按有关专业的变形测量技术规范要求进行监测。4.7精密工程测量使用的测量杆尺、线尺、水准标尺、经纬仪、水准仪、全站仪、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仪器等测量仪器,应经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检定合格。辅助使用的物理、气象等计量仪器应按有关规程进行检定、检校,特殊测量设备应进行相关测试与验证。有条件的大型精密工程场所,宜建立基准检校场。
4.8精密工程测量应编制技术设计书,技术设计书应通过审查后方可实施。4.9精密工程测量工作结束后,应进行检查验收并编写技术总结和峻工报告,及时提交成果。有条件的精密工程测量项目,根据需要宜建立精密工程测量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4.10精密工程测量工作,应根据工程建设的要求和施工环境条件,采用本文件规定的测量方法,及其相应的精度等级与技术要求。
4.11当采用本文件未提出的测量方法,或精度要求超过本文件的指标时,在满足工程建设要求的原则下,可采用经过实践检验认可的其他方法和仪器施测,并应在技术设计书中予以明确。4.12在满足工程建设要求的原则下,鼓励采用成熟、满足技术要求的测量新技术和新方法,并应在技术设计书中予以明确。
5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5.1基本要求
5.1.1同一工程项目建设的不同建(构)筑物或同一建(构)筑物不同工程部位精密测量应建立统一的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5.1.2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布设宜采用固定基准下的独立网,其控制范围应与精密工程建设规模相适应。
5.1.3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的精度,应根据精密工程关键部位空间位置的允许误差要求、现有技术装备和实地环境条件等进行综合分析,合理确定。宜以相邻点相对点位中误差或相对变化量和测站高差中误差作为主要技术指标。5.1.4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的等级间可逐级布设或越级发展,各级控制网除要求点位配合外,同一控制网的相对点位精度不受等级约束。5.1.5依据精密工程对平面控制精度需求,可选用相应等级的控制网。平面控制网的图形应根据工程任务、精度要求和实地条件等进行确定,其几何关系应明确,且具有良好图形结构的网形。5.1.6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应与工程设计坐标系进行转换,转换时应保持精度一致。5.1.7平面控制网可采用GNSS测量、三角测量、边角网测量等方式布设,其技术要求应按照相关技术标准执行。
5.1.8高程控制网应计算关键部位特定点等测量对象的点间高差或高程的权倒数,按公式(1)求出测站高差中误差,按照表2选定高程控制网的等级。M
153142024
式中:
M—拟设高程控制网的测站高差中误差:△p—测量对象F的允许误差:
测量对象F的权倒数,以测站高差中误差作为单位权中误差。5.1.9高程控制网可采用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等方式布设,应布设为附合路线或由闭合环、附合路线构成的结点网,不应布设为支线。闭合环周长和结点间长度根据工程建设的需要确定,其技术要求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
5.1.10平面控制点、高程控制点和平高点应布设在稳定可靠、连测方便并能长期保存的地点,应避开地下管线、油井、气井、水井、地裂缝滑坡、振动剧烈及其他易遭破坏等地点。5.1.11露天埋设的平面控制点、高程控制点和平高点,应经过一个雨季,冻土地区应埋设在冻土线以下,还应经过一个冻解期。岩层或室内埋设的高程控制点,至少应经过一个月自然稳定后方可进行观测。
5.2精度等级
5.2.1平面控制网
平面控制网以相邻点相对点位中误差作为精度指标,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其精度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平面控制网精度等级
单位为毫米
相邻点相对点位中误差
5.2.2高程控制网
高程控制网以测站高差中误差作为精度指标,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其精度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2高程控制网精度等级
单位为毫米
测站高差中误差
测站高差中误差m按布网状况进行计算。a
当闭合环的个数超过20个时,按公式(2)计算。二级
式中:
测站高差中误差,单位为毫米(mm):环闭合差,单位为毫米(mm);
计算各w值相应的测站数;
闭合差个数。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