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43937-2024岩溶区水土资源开发利用规范
GB/T 43937-2024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43937-2024

中文名称:岩溶区水土资源开发利用规范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Specification for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water and soil resources in karst areas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24-04-25

实施日期:2024-08-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下载大小:5052118

相关标签: 岩溶 规范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数学、自然科学>>07.060地质学、气象学、水文学

中标分类号:综合>>基础学科>>A44地球科学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24页

标准价格:43.0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蒋忠诚、罗为群、覃小群、胡兆鑫、涂纯、劳文科、杨德生、吴泽燕、刘绍华、汤庆佳、章程、张谭锋、牛勇、陆树华、李航、陈雅祺、吴华英

起草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

归口单位:全国自然资源与国土空间规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93)

提出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发布部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岩溶区的水资源开发、水资源高效利用、土地整理、土壤改良、水土保持、内涝防治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我国南方典型岩溶发育地区水土资源开发利用、国土整治、石漠化综合治理、生态修复、水土保持等工作,其他岩溶发育地区可参照使用。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07.060
CCSA 4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39372024
岩溶区水土资源开发利用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water and soil resourcesinkarstareas
2024-04-25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24-08-01实施
1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总体要求
岩溶区水资源开发利用
岩溶区水资源高效利用
岩溶区土地整理
岩溶土壤改良
岩溶区水土保持
岩溶洼地内涝防治
附录A(资料性)岩溶区微地貌单元水土流失过程及水土保持措施剖面参考文献
GB/T43937—2024
GB/T43937—2024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提出。本文件由全国自然资源与国土空间规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93)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将忠诚、罗为群、覃小群、胡兆鑫、涂纯、劳文科、杨德生、吴泽燕、刘绍华、汤庆佳章程、张谭锋、牛勇、陆树华、李航、陈雅祺、吴华英。m
GB/T43937—2024
为贯彻执行国家在岩溶区实施水资源开发、水资源高效利用、土地整理、土壤改良、水土保持、内涝防治有关规定和政策,提高岩溶地区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的科学性和效率,制定本文件。V
1范围
岩溶区水土资源开发利用规范
GB/T43937-2024
本文件规定了岩溶区的水资源开发、水资源高效利用、土地整理、土壤改良、水土保持、内涝防治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我国南方典型岩溶发育地区水土资源开发利用、国土整治、石漠化综合治理、生态修复、水土保持等工作,其他岩溶发育地区可参照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表层岩溶带
epikarstzone
岩溶地区包气带上部岩溶化程度高、岩溶裂隙强烈发育的地带。3.2
landarrangement
土地整理
将高低不平和零碎不规整的土地或被破坏的土地清除石牙、平整土地、充填客土等,使土地重新配置、耕地面积和质量不断改善的过程。3.3
蓄水构造waterstoragestructure由含水层和隔水层相互结合而形成的能够积蓄地下水的地质构造3.4
water-richsection
富水块段
水文地质单元内,含水层富水性较强、储水构造及地貌形态组合有利于地下水富集的局部块段。3.5
石漠化rockydesertificatian
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和岩溶极其发育的自然背景下,受人为活动干扰,地表植被造受破坏,造成土壤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土地退化的极端表现形式。4总体要求
4.1岩溶区水土资源开发利用应在水文地质调查和土地调查基础上实施,查明工程区岩溶地质条件、岩溶地貌特点、水循环规律和土地现状。4.2岩溶区水土资源开发利用应将水土资源的合理开发与高效利用相结合,提高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
GB/T43937—2024
4.3岩溶区水土资源开发利用应根据当地水土资源条件、存在的问题和区域发展需求,因地制宜选取岩溶地区水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方式。4.4岩溶区水土资源开发利用应根据岩溶地区地质地貌特点,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结合,加强岩溶地区有限水土资源的保护,防止水土流失和漏失5岩溶区水资源开发利用
5.1一般要求
5.1.1宜根据岩溶区水赋存类型及其水文地质条件,分析总结前期工程经验,采取适宜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
5.1.2应在1:50000水文地质调查基础上,开展工程区大比例尺(1:5000或1:10000)水文地质调查,进一步查明岩溶区水系统特征、岩溶发育规律、岩溶区水资源潜力和开发利用条件。5.1.3对于隐伏或埋藏的地下河、蓄水构造(或富水块段)等岩溶地下水资源,宜通过洞穴探测、地球物理综合探测和工程钻探等措施确定工程靶区或井位。5.2岩溶地下河水开发利用
5.2.1地下河出口引水
5.2.1.1对于高于供水目的地的地下河出口,宜在地下河出口处筑滚水坝形成局部积水,利用天然落差进行自流引水,用于居民饮用水、发电及农田灌溉。5.2.1.2对于地下河出口位置与供水区相当的地区,应选择具有隔水层等有利的地质部位,构筑水坝,提升地下水位3m5m实现自流引水。5.2.2地下河天窗提水
5.2.2.1在地下河天窗附近,宜在地下河工程靶区建设滚水坝和有一定扬程的提水泵站,抽取地下河水至地表。
5.2.2.2在比供水区位置高的地表部位修建300m左右的蓄水池,并配套输水管、渠系统,利用蓄水池与供水区的高差实现自流引水和供水。5.2.3地下河堵洞成库
5.2.3.1在具有地质地貌蓄水条件的地下河流域,宜在地下河相对狭窄的洞道且具有隔水层的工程靶区建地下坝(堵体),堵截地下河水,使地表封闭性好的岩溶注地(盆地)蓄水或抬高水位成库,用于发电或供水。
5.2.3.2应防止因堵截地下河而引发附近人类活动区的内涝灾害。5.2.4地表与地下联合水库蓄水
5.2.4.1在由地下河补给的河流,尤其是在明暗交替的伏流中,宜在河流或地下河相对狭窄的洞道且具有隔水层的工程靶区建水坝,抬高河水水位,使上游的地表河槽、谷地及伏流管道等地表地下空间作库容蓄水构建地表与地下联合水库。5.2.4.2可通过隧道或管道引水发电或供水。5.2.5地下河上中下游水资源联合开发在大中型地下河,可实施上中下游水资源联合开发。上游段宜采用天窗提水,中下游段宜采用建坝2
GB/T 43937—2024
引水或泵站提水,在地下河出口附近宜采用筑坝引水。兼顾地下河上中下游水资源的合理分配的同时,应保障整个流域生态用水。5.3岩溶蓄水构造及富水块段水资源开发利用5.3.1钻井提水
在地下水位埋藏深20m~300m的岩溶蓄水构造或富水块段,宜在井位采用打井加提水的配套方式开采岩溶地下水,地下水开采量以50m3/h~100m/h为宜。5.3.2开挖大口井提水
在地下水位埋藏20m以内而地表又没有地下水露头的岩溶蓄水构造或富水块段,宜采用开挖大口并开发浅理的岩溶地下水资源,并安装大流量、低扬程的提水设备或采用人工直接提水,并口直径3m~10m,深至地下水位。
5.3.3溶潭直接抽提水
在地下水位埋藏接近地表且发育分布有天窗、竖井、溶潭等现象的岩溶蓄水构造或富水块段,宜在岩溶蓄水构造或富水块段内的落潭、竖井等地下水天然露头点,依据需水量大小修建提水站,将地下水提到高处储蓄,并修建多个联接的蓄水水柜,提水站通过引水管道直接与主水柜(500m左右)相连,而主水柜通过引水管道与各分支水柜(60m3左右)连接,实现多级供水或自流灌溉。5.4表层岩溶水资源开发bZxz.net
5.4.1洼地水柜山塘蓄水
在洼地周边山坡或坡脚地带表层岩溶带厚度较大并有表层岩溶泉出露的地区,宜依据泉水流量和当地居民饮用和耕地灌溉的需水量,筑建60m3~200m左右的水柜,或在洼地底部的低洼处修筑山塘,以蓄积出露于洼地周边山坡或坡脚地带的表层岩溶带水,再通过配套的管渠引水,用于峰丛洼地区居民的分散供水和农业灌溉。
5.4.2山腰水柜蓄水
在山腰中上部发育有表层岩溶泉的地段,宜在表层岩溶泉附近修建100m3~200m3的水柜蓄积表层岩落泉域的水资源,再通过配套水管供水。5.4.3山麓截水
5.4.3.1在无表层岩溶带泉出露且地下河深埋的地区,宜采取开挖截水槽聚积山体坡麓散流状的表层岩溶水资源,同时修建60m3水柜或小型山塘进行蓄水。5.4.3.2在表层岩溶带水流量较少的地区,可修建集雨水柜、坡面流或路面径流蓄水池,供农田灌溉。5.4.3.3应在坡面和路面径流进入蓄水池之前布设沉沙池,使水先进入沉沙池沉淀后排入蓄水池。5.4.4泉口围堰
在泉域范围内植被土壤覆盖好、流量动态变化较小、出露位置较高的表层岩溶泉口,宜采取在泉口附近围堰的方式开发表层岩溶水资源。围堰的规模依表层岩溶泉水出露的范围和水流量而定,堰应尽量包围住泉的所有出水点,堰的高度应高出泉最大流量处0.5m。5.4.5注洼地底部人工浅井提水
在宽缓洼地(或谷地)边缘地底部、表层岩溶带发育较均匀且表层岩溶水资源较丰富的部位,宜采用3
GB/T 43937—2024
人工开挖浅井配套小型提水设备开发表层岩溶水资源。浅井深度宜10m以内,可用浆砌式对井壁加固。
6岩溶区水资源高效利用
6.1农艺节水
在水资源不足的岩溶山区,宜通过种植结构优化、抗旱品种的筛选与引进、覆盖保摘、使用保水剂等措施,实现农艺节水。
6.2节水灌溉
6.2.1滴灌
在岩溶旱地,宜在供水管上安装滴头、孔口或滴灌带等灌水器,将水均匀而又缓慢地滴入作物根区土壤中。
6.2.2微喷灌
在需水量相对较小的灌区,宜采用低压管道将水送到作物根部附近,通过流量为50Lh~200Lh、工作压力为100kPa~150kPa的微喷头将水喷酒在土壤表面进行灌溉。6.2.3涌泉灌
在果树或作物需水量相对较大的灌区,宜在供水管上安装涌水器或微管,使水流以涌泉方式涌出地面进行灌溉,但应在涌水器附近的地表挖小穴坑或绕树环沟暂时储水。6.2.4地下渗灌
对于特色经济作物区的局部灌溉,宜在地表土下埋设管网和灌水器进行灌溉,水在土壤中缓慢地浸润和扩散湿润部分土休。
6.2.5滴灌施肥
6.2.5.1应利用地形条件依山建造蓄水池,同时将山脚的泉水抽到蓄水池,使水池与灌区高差在10m左右,在蓄水池顶部或比蓄水池高的位置建一混肥池(见图1),并将两者出口管道连接。0.5m
进水口
蓄水池
混肥池
图1滴灌施肥系统示意图
GB/T439372024
6.2.5.2当需要施肥时,先打开蓄水池阀门,再打开混肥池阀门,肥料则被带入管道。施肥时先计算好每个轮灌区需要的肥料总量,倒入肥料池,加水溶解,或落解好直接倒入。6.2.5.3打开主管道的阀门,开始灌溉,然后打开肥料池的管道,肥液即被主管道的水流稀释带入灌溉系统,通过调节球阀的开关位置控制施肥速度6.2.5.4滴灌施肥应注意采用相互间没有反应的肥料进行同时施肥,以保证不发生化学沉淀。6.2.5.5施肥后保证足够时间冲洗管道,冲洗时间与灌溉区的大小有关,滴灌一般为15min~30min。7岩溶区土地整理
7.1一般要求
7.1.1应以岩溶流域为单元,以生态土地优化配置为目的,系统性开展岩溶山区的土地整理7.1.2应从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次建立生态土地优化配置整理模式。7.1.3应在土地资源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土地整理区生态土地优化配置评价分区,将土地划分成生态用地和农用地,农用地主要涉及耕地、园地、牧草地和生产性林地。7.2土地整理模式
7.2.1宏观模式
应涵盖整个岩溶流域,实现上、中、下游差异性士地整理。重点把握:a)上游土地整理区,着重建设水源涵养生态型土地利用方式;b)中游土地整理区,在优先保障水源、石漠化及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的生态用地的基础上,依据区域土地资源特点,优化配置耕地、牧草地、园地、生产性林地等,适度发展经济,建设生态经济型土地利用方式:
c)下游土地整理区,应在做好石漠化及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保证生态系统不退化的前提下发展生态防护经济型土地利用方式。
7.2.2中观模式
应实现流域内生态用地和农用地优化配置,宜依据不同地貌类型区光、温、水、土等资源的分异规律和石漠化及水土流失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行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及农用地内部耕地、园地、牧草地、生产性林地适宜性评价,优化配置区内生态用地和农用地,在农用地内部优化配置耕地、园地、牧草地和生产性林地。
7.2.3微观模式
7.23.1应促进农用地高效利用,宜利用岩溶区土面、石面、石窝、石沟等组合的多样性小生境,配置不同生态位植物群落结构组合,在水平和垂直空间上构建多格局和多层次的生态系统,提升生态系统生产力。
7.2.3.2可根据土壤空间分布与岩石空间组合特征以及小生境特点,充分利用水、土、光、温等小生境资源,因地制宜地设计多熟制作物、林果药草等生态立体种植模式。7.3不同地貌部位的士土地整理
7.3.1上坡部位
宜配置为生态用地,主要措施包括:a)石缝(石窝)造林,首先采用浆砌块石或混凝土料石混合物堵住土壤可能流失的岩石裂缝或缺GB/T439372024
口,砌体厚5cm10cm,在有明显岩面产流冲蚀的岩面砌筑小型截水沟,截留岩面产流;b)
造林时尽量少扰动原位土壤,种树浇水后即采用草、圈肥、秸秆等有机肥覆盖5cm厚:无土的裸露基岩地段,采用客土填充溶窝、溶槽、岩石裂缝等溶蚀空间,或者爆破坑填充客土c)
造林;
宜采用小规模爆破,并在所有造林整地工作之前完成爆破;d)
在填充客土之前,采用浆砌石堵住坑内大的裂缝和缺口,采用碎石堵塞细小裂缝,底层垫上草、e)
秸秆、圈肥等有机肥后,填充客土,土层厚大于20cm,植树后用有机肥覆盖。7.3.2中坡部位
宜优化配置为生态用地或农用地。7.3.2.1
7.3.2.2对石漠化程度为中度的土地:a)可沿坡面向下,每间隔5m~8m沿等高线方向修建梯形地地埋,地高约50cm~100cm,建成坡式梯地,在地埋内侧种植宽50cm左右的牧草、灌木、藤本植物,打造植物离笋待植物篱色基本形成后,爆破清除地块内的石牙、碎石,依据地形起伏特点,归并地块,分段求b)
平采用浆砌石建设梯形地,回填客土,平整土地)回填客土前,用碎石垫底,铺上秸秆等有机肥7.3.2.3对岩右裸露率高,难以客土整地的石缝地地段,应采用浆砌石堵塞大的裂缝及缺口后,种植金银花或类似的藤本植物覆盖裸岩。7.3.3下坡部位
宜将土地整理为以耕地、园地、牧草地为主的农用地,具体措施见7.5和7.6。7.3.4洼地(谷地)
7.3.4.1宜以清除右雄、石牙,归并地块,平整土地,建设排灌渠系和由间道路等措施进行土地整理,7.3.4.2对一些因经常受水淹而荒废的耕地,可进行内涝防治。7.3.4.3短期内无法治理的低注部位,应整理为能避涝的园地和牧草地7.4坡改梯工程
主要措施包括:
对缓坡地应沿等高线修筑阶梯式梯地,按照地形变化,大弯就势,小弯取直,修筑各种类型的a)
梯地:
重度石漠化坡耕地采用牧草或饲料灌木建设坡式梯地,中度石漠化坡耕地改造成隔坡梯地,轻度石漠化坡耕地整理成水平梯地:水平梯田修建,宜设计梯级间高差1m~2m,梯地水平宽度可分为大于或等于2.5m和小于c)
2.5m两种,沿等高线分段修筑石坎梯地;d
对水平宽度小于2.5m的梯地或石者克地,清除地块内面积小于1.5m2的石牙及碎石,保留面积大于1.5m2的石牙,并在石牙四周种上类似金银花等藤本植物覆盖石牙:对梯地内宽度大于或等于2.5m的梯地,尽量清除地内碎石块和石牙,回填客土补坑,整理成e
水平梯地,宜作为旱作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梯地f
坡耕地梯化工程中:
1)整个坡面的梯地逐台从下向上修,先将地坎修好:2)在靠近梯埋内侧留出约10cm宽,梯埋内侧从下往上,沿等高线方向,随梯弯曲方向,结合分层挖沟法改良土壤:
GB/T43937—2024
3)去除碎石和石牙用作梯坎修筑材料,以3kg/m2的比例混硅质沙土,平整土地7.5平整土地工程
平整土地应在岩溶洼地或岩溶谷地中坡度小于6”的耕地、中轻度石漠化耕地实施,主要措施包括a)对洼地底坡度小于6°的耕地、乱石缝地,应去除碎石和石牙,回填客土,以3kg/m2的比例混硅质沙士平整士地,局部低洼地段以秸杆、绿肥、有机肥垫底,表层盖土,整理为高效旱地:b)
对于小型注地,应调整各地块的权属,尽量整理成单块面积大于670m的地,在条件充许的条件下将整个洼地底整理成一块土地,洼地四周沿山脚修建浆砌石排水沟,剖面宽深均为20cm左右;土地权属调整困难需分割成多个地块的,清除各地块间的石坎,以宽约20cm的牧草带分割各地块:
c)对于大中型洼地,除土地整理为单块面积大于670㎡的大块士地外,还应修建排水工程,尽量沿洼地中间修建联接落水洞与汇水沟的排水沟,排水沟剖面内径宽深均为50cm左右。7.6土地整理配套措施
7.6.1在进行土地整理时,可以利用客土增加土层厚度,并按1:3的比例混少量沙土,改善土壤质地。7.6.2梯地修平后,应在挖方部位多施有机肥和黏性土,施用适量的硅质沙土,促进生土熟化,改良土壤结构。
7.6.3可就地利用附近糖厂的滤泥、甘蔗渣或秸秆改良土壤。在土地整理时,将表层土壤翻到一边,挖沟约15cm~20cm,垫上甘蔗渣或秸秆,盖上底土与客土的混合土,施上其他有机肥料,再覆盖表层土壤,最后覆盖薄层甘蔗渣、秸秆或有机肥料。7.6.4土地整理应与水资源开发及水土保持工程结合进行,保障土地整理所需供水,防止土地整理过程中的水土流失。
7.7管理与维护
7.7.1施工期间,应注意混凝土、砂浆在规定养护期内的保温、保湿,以增强建筑物的结构强度,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年限。
7.7.2每年汛后和每次大雨后,要对梯地区进行巡查,发现地坎有缺口、穿洞等损坏现象,及时进行修补。
7.7.3梯地平整后,地中原有浅沟处,雨后产生不均匀沉陷,地面出现浅沟集流的,在作物收割后,应及时取土填平。
7.7.4坡式梯地的地埋,应随着后泥沙淤积情况,用土石加高地7.7.5隔坡式梯地的平台与斜坡交接处,如有泥沙淤积,应及时将泥沙均匀摊在水平地面,保持地面水平。
8岩溶土壤改良
8.1一般要求
8.1.1宜将岩溶土壤划分为荒地裸岩地、石旯地、坡耕地、梯形地、平地5种土类,应按各土类特点采用适宜的土壤改良措施。
8.1.2应与石漠化治理与水土保持措施结合,采用客土增加土壤层厚度的同时,还应加速植物的恢复和防止水土流失或漏失。
8.1.3应加强土壤周围的生态修复,提高植被覆盖度,涵养水源,以保持土壤水分含量。7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