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44150-2024金属及其他无机覆盖层 锌与镍、钴或铁合金电镀层
GB/T 44150-2024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44150-2024

中文名称:金属及其他无机覆盖层 锌与镍、钴或铁合金电镀层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Metallic and other inorganic coatings—Electrodeposited zinc alloys with nickel,cobalt or iron

标准状态:即将实施

发布日期:2024-06-29

实施日期:2025-01-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下载大小:4441495

相关标签: 金属 无机 覆盖层 铁合金 电镀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机械制造>>表面处理和涂覆>>25.220.40金属镀层

中标分类号:综合>>基础标准>>A29材料防护

关联标准

采标情况:ISO 15726:2009,MOD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20页

标准价格:38.0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黄平、黄兴林、赖奂汶、朱国朝、范梅梅、叶金堆、范文学、潘勇、王池、崔廷昌、肖超贤、林云峰、易娟、刘玲、顾斌杰、陈学根、王朋举、段金弟

起草单位: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机械总院集团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有限公司、广州超邦化工有限公司、纳狮新材料有限公司、宏正(福建)化学品有限公司、安徽鼎旺环保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湖南永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武汉风帆电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昆山钴瓷金属科技有限公司等

归口单位:全国金属与非金属覆盖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7)

提出单位: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发布部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含镍、钴或铁的锌合金电镀层的要求,包括标识、铬酸盐钝化层和其他镀后处理的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含镍、钴或铁的锌合金电镀层。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25.220.40
CCS A2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4150—2024
金属及其他无机覆盖层
锌与镍、钴或铁合金电镀层
MetallicandotherinorganiccoatingsElectrodeposited zinc alloys with nickel,cobalt or iron(ISO15726:2009.MOD)
2024-06-29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25-01-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需方应向供方提供的信息
测试报告
附录A(规范性)
附录B(规范性)
厚度、附着力和孔隙率试验
钢基体上含铬酸盐钝化及其他镀后处理的锌合金镀层在中性盐雾中的耐蚀性
参考文献
GB/T44150—2024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起草。
GB/T44150—2024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本文件修改采用IS015726:2009金属及其他无机覆盖层本文件与ISO15726:2009的技术差异及其原因如下:锌与镍、钻或铁合金电镀层》。用规范性引用的GB/T3138替换了ISO2080(见第3章);用规范性引用的GB/T5270替换了ISO2819(见A.2);用规范性引用的GB/T6463替换了ISO3882(见A.1);用规范性引用的GB/T12334替换了ISO2064(见第3章):用规范性引用的GB/T12609替换了ISO4519(见第7章):用规范性引用的GB/T17720替换了IS010308(见A.3);用规范性引用的GB/T17721替换了ISO10309(见A.3)用规范性引用的GB/T19349替换了ISO9587(见第3章和6.7);用规范性引用的GB/T19350替换了ISO9588(见第3章和6.8),以适用我国技术条件,提高可操作性;
—增加了“白锈”和\红锈”的术语和定义(见3.1和3.2),以界定腐蚀类型;删除了规范性引用ASTMB117(见6.6、附录B),以适应我国技术条件:一增加了规范性引用GB/T10125(见6.6、附录B),以适应我国技术条件:一增加了规范性引用GB/T41950(见6.8),以明确电镀后驱氢热处理的指导值;增加了降低氢脆的热处理要求(见6.8),为了适应我国技术条件;增加了第8章\测试报告”。
本文件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调整了表2结构,将ZnNi、ZnCo和ZnFe的厚度由竖排调整为横排,以适应我国的标准使用习惯;
将表3中的“描述”改为颜色,表面外观”,在表3中增加了“类型”及“备注”说明;一增加了抗拉强度符号R.及符号的说明;在表B.1中,增加了“合金镀层符号”,对调了表中“锌合金镀层腐蚀的最短时间(无白锈)”和“基体金属腐蚀的最短时间(无红锈)”的顺序,以适应我国的标准使用习惯。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文件由全国金属与非金属覆盖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7)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机械总院集团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有限公司、广州超邦化工有限公司、纳狮新材料有限公司、宏正(福建)化学品有限公司、安徽鼎旺环保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湖南永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武汉风帆电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昆山钻瓷金属科技有限公司、东莞金鎏五金制品有限公司、苏州宝成汽车冲压有限公司、常州市蓝托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江苏铭丰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黄平、黄兴林、赖免汶、朱国朝、范梅梅、叶金堆、范文学、潘勇、王池、崔廷昌、肖超贤、林云峰、易娟、刘玲、顾斌杰、陈学根、王朋举、段金弟。GB/T44150—2024
锌合金电镀层对钢铁基体是阳极性镀层,含镍、钻或铁的锌合金电镀层的耐蚀性明显高于同等镀层厚度的锌电镀层。
对于锌镍合金,存在专有的酸性和碱性电镀工艺,可产生镍含量可控的镀层。含镍8%或12%的锌镍镀层应用最为广泛,也可作为镉镀层的替代镀层。锌镍合金镀层也可采用电剧镀工艺锌合金电镀层与铬酸盐钝化层、有机密封剂和其他镀后处理结合使用,以进一步提高耐蚀性;锌合金电镀层也可作为有机覆盖层的底镀层。N
金属及其他无机覆盖层
锌与镍、钴或铁合金电镀层
GB/T44150—2024
警告一一本文件要求使用的一些物质和工艺,如果不采取合适的措施,会对健康产生危害。本文件没有讨论文件使用过程中涉及的任何危害健康、安全或环境的事项和法规。本文件使用者有责任建立合适可行的健康、安全和环境条例,并采取适当措施,使其符合国蒙相关法规的规定。遵从本文件不意味着免除法律义务。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含镍、钻或铁的锌合金电镀层的要求,包括标识、铬酸盐钝化层和其他镀后处理的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含镍、钻或铁的锌合金电镀层。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138
GB/T5270
金属及其他无机覆盖层
表面处理术语(GB/T3138—2015,ISO2080:2008,IDT)金属基体上的金属覆盖层电沉积和化学沉积层附着强度试验方法评述(GB/T5270—2005,ISO2819:1980,IDT)GB/T6463
GB/T 10125
GB/T12334
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
人造气氛腐蚀试验
厚度测量方法评述(GB/T6463—2005,ISO3882:2003,盐雾试验(GB/T10125—2021,ISO9227:2017,MOD)金属和其他非有机覆盖层
具关于厚度测量的定义和一般规则(GB/T12334-2001,ISO2064:1996,IDT)
GB/T12609
电沉积金属覆盖层和相关精饰
ISO4519:1980,IDT)
GB/T 17720
GB/T17721
GB/T19349
计数检验抽样程序(GB/T12609一2005,孔隙率试验评述(GB/T17720—1999,ISO10308:1995,IDT)金属覆盖层
金属覆盖层孔隙率试验
铁试剂试验(GB/T17721—1999,ISO10309:1994,IDT)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
ISO 9587:2007,IDT)
GB/T19350
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
2012,ISO9588:2007,IDT)
GB/T26107金属与其他无机覆盖层为减少氢脆危险的钢铁预处理(GB/T19349一2012,为减少氢脆危险的涂覆后钢铁的处理(GB/T19350-镀覆和未镀覆金属的外螺纹和螺杆的残余氢脆试验斜
楔法(GB/T26107—2010,ISO10587:2000,IDT)GB/T41950
金属覆盖层
2022.ISO19598:2016,MOD)
ISO15724
钢铁上经过无六价铬处理的锌和锌合金电镀层(GB/T41950金属及其他无机覆盖层
钢铁内氢扩散化学测试
Barnacle电极法(Metallic and1
GB/T44150—2024
other inorganic coatingsElectrochemical measurement of diffusible hydrogen in steelsBarnacleelectrode method)
术语和定义
GB/T3138、GB/T12334、GB/T19349和GB/T1935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白锈
whiterust
在腐蚀介质作用下,镀层表面的钝化层十封闭层或表面涂膜层被破坏,镀层出现腐蚀生成的粉状白色腐蚀产物。
redrust
在腐蚀介质作用下,钢铁零部件表面镀层被破坏,基体出现腐蚀生成的斑(点)状红色腐蚀产物。需方应向供方提供的信息
必要信息
根据本文件订购工件时,需方应在合同、订购单或工程图纸上提供以下信息:a)
本文件编号GB/T44150和标识(见第5章);在工件的图纸上标明待电镀工件的主要表面以及任何不需要电镀的表面,或提供有适当标记的样品;
基体金属的性质、表面状态和精饰种类(当这些因素可能影响镀层的使用性能和/或外观时);表面允许的不可避免的缺陷(如夹具印)的位置、类型、尺寸和数量(见6.1);外观要求,例如电镀层、钝化层和/或其他镀后处理层(见第5章和6.1);此外,需方应提供符合外观要求的样品,供对比用(见6.1);f)
铬酸盐钝化层和/或其他镀后处理层的类型(见5.6和附录B);电镀零件后续还要进行其他表面处理的,应根据需方的具体要求,如:在电镀层上涂覆油漆涂层,应取消铬酸盐钝化层和/或封闭层(钝化或封闭层会影响油漆涂层的结合强度);g)
最小厚度要求、适用最小厚度要求的其他部分表面,结合强度试验和腐蚀试验及其性能等级(见6.2,6.3,6.6和附录B);
零部件的抗拉强度,及镀前消除应力和镀后降低氢脆的热处理要求(见6.7和6.8);孔隙率试验方法,及可接受孔隙的数量和位置(见6.4);抽样方法、验收水平或其他任何与规定不一致的检验要求(见第7章);任何其他相关信息,
附加信息
必要时,需方还应提供以下附加信息:a)
遵循的任何清洁预防措施(见6.1中的注);任何特殊的镀前和/或镀后处理(见6.1中的注)。b)
5标识
5.1通则
标识应出现在合同、订购单、工程图或详细的工件说明中。标识按以下顺序规定了基体材料、镀前2
GB/T44150—2024
消除应力的要求,锌合金镀层的成分和厚度、铬酸盐或其他饨化层的类型,其他镀后处理,以及降低氢脆敏感性的热处理类型。
标识规则
标识应包括以下内容,顺序如下:a)
术语“电镀层”;
本文件编号,GB/T44150;
连字符;
基体金属的化学符号;
斜线(/);
如相关,标明任何消除应力的热处理标识(SR)(见5.4);金属或合金或镀层的化学符号,圆括号内为其成分,厚度单位为m(见5.5),如果不止个,则按电镀层顺序的每个阶段用斜线(/)隔开:斜线(/);
如适用,标明任何附加覆盖层的类型的符号(见5.6),后跟斜线(/);如适用,标明任何镀后处理的符号(见5.6);降低氢脆的热处理标识(ER)(见5.7)。基体金属
基体金属应以其化学符号或其主要成分(如合金)来标识。例如:Fe代表钢和铁,Zn代表锌合金,Cu代表铜及铜合金,AI代表铝及铝合金。对于特殊合金,推荐用其标准牌号来标注,例如在<>符中填人UNS号,或者国家和地区的等效号。如Fe是一种高强钢的UNS号(见参考文献[19]。注:锌与镍、钻或铁合金电镀层最常用于钢基体.但也在其他金属基体上电镀。5.4
镀前消除应力的热处理
某些基材可能需要在镀前进行消除应力的热处理。应按字母SR、温度(单位为℃)和时间(单位为h)顺序标注在方括号内。温度应在字母SR后面的圆括号内,例如[SR(210)1]。锌合金镀层的类型和厚度
锌合金电镀层应按表1中给出的化学符号进行标记,后面跟一对圆括号里的数字,它表示该合金的质量分数;再后跟一个数字,它表示最小局部镀层厚度,单位为μm。例如,ZnNi(12)5表示含有12%镍的锌合金镀层,厚度为5um。
合金镀层类型
锌镍合金
锌钻合金
锌铁合金
锌与镍、钻或铁合金电镀层符号典型成分w/%
12%的,其余为锌
8%的镍,其余为锌
1.0%的钻,其余为锌
0.5%的铁,其余为锌
表2给出了钢基体表面锌合金电镀层的典型厚度指导值。成分范围w/%
含镍质量分数6%18%,其余为锌
含钻质量分数0.3%~1.2%,其余为锌含铁质量分数0.3%~1.0%其余为锌3
GB/T44150—2024
合金镀层符号
钢基体表面锌合金电镀层的典型最小局部厚度厚度/μm
采用专有的酸性和碱性工艺,能电镀出镍质量分数为8%和12%的锌镍合金电镀层。供应商提供了如何控制镀层中镍含量的信息[见4.1k)]。5.6
铬酸盐钝化层和其他镀后处理
专有工艺的
铬酸盐钝化层(见GB/T9800)和其他镀后处理的类型应按表3中给出的符号进行标记。不含六价铬(如三价铬)或无铬的化学钝化层在市场上已广泛应用。所有类型的络酸盐钝化层、替代钝化层或替代品,磷酸盐膜层除外,耐蚀性要求应符合本文件。但是,这些替代钝化层的表面外观可能不同于六价铬饨化层。本文件中的表格反映了金属表面处理行业的供方、需方和用户几十年来在实践中普遍使用和接受的要求[见4.1f)]。表3
蓝白钝化
彩色饨化
黑色钝化
铬酸盐钝化层和其他镀后处理的符号颜色,表面外观
无色到蓝白色
彩色和彩虹色
通常指\薄膜钝化\
通常指“厚膜钝化”
A,C或F上使用的有机密封剂
注:专门为锌钻和锌镍合金镀层配制的铬酸盐钝化层已经开发出来,以实现黄色到青铜色的表面光洁度。5.7
镀后降低氢脆的热处理
在某些应用中,可能需要电镀后的热处理,以降低高强度钢对氢脆的敏感性。应按字母ER、温度(单位为℃)和时间(单位为h)顺序标注在方括弧内。温度应放在字母ER后面的圆括号中,例如[ER(200)12]。
当规定进行消除应力或降低氢脆的热处理时,应按5.8中示例3所示的标识进行要求。5.8
镀层标识示例
示例1:
钢基体(Fe),锌镍合金电镀层,镀层厚度8xm,含镍10%,镀后铬酸盐钝化层为彩色(C)的标识方法:电镀层GB/T44150-Fe/ZnNi(10)8/C示例2:
钢基体(Fe),锌镍合金电镀层,镀层厚度5m,含镍8%,镀后铬酸盐钝化层为无色(蓝白色),随后使用有机密封剂的标识方法:
电镀层GB/T44150-Fe/ZnNi(8)5/A/T2示例3:
GB/T44150—2024
高强度钢基体(Fe),电镀前在温度190℃下进行1h热处理消除应力,锌钻合金电镀层,镀层厚度5μm,含钻1.0%,镀后铬酸盐钝化层为黑色(F),镀后在温度200℃下进行6h热处理以将氢脆风险降至最低的标识方法:电镀层GB/T44150-Fe/LSR(190)1J/ZnCo(1)5/F/ER(200)6)6要求
6.1外观
工件主要表面的镀层应光滑,无可见缺陷,如起泡、麻点、粗糙、裂纹、剥落、烧焦和局部漏镀。任何不需要电镀的表面,接图纸提供标记电镀后,电镀层边界处应无颗粒、堆积、锯齿状边缘和其他有影响的不规则性。基体金属的性质、状态和精饰有缺陷,如划痕、气孔、滚痕、夹杂物等,按严格的工艺电镀后仍存在,不应被拒收。
应由需方提供并认可的符合外观要求的样品,供对比用,以控制镀层的最终外观[见4.1c)]。电镀前基体金属表面光滑且没有深划痕、撕裂、孔隙、夹杂物和其他缺陷时,电镀后成品外观更好基体金属表面整平通常可以通过特殊处理来去除缺陷,如研磨、抛光、喷砂和特殊化学处理。可由需方向供方提供附加信息[见4.2a)和4.2b)]来限制这些缺陷。注:锌合金电镀层常应用于汽车零部件,后续若进行成型、弯曲和压接等操作,可能会导致镀层表面开裂(降低镀层部分性能),但镀层剥落是不被接受的6.2厚度
工件标识中所指的镀层厚度应为最小局部厚度。除非另有规定,镀层的最小局部厚度应在工件主要表面(直径为20mm的球可以接触)的任何点进行测量。锌合金电镀层的最小局部厚度应根据附录A中A.1给出的方法之一进行测量。注;在一个生产批次中,从工件的一个点到另一个点,从一个工件到另一个工件的最小局部厚度的变化是电镀固有的。如果一个生产批次中的所有工件都满足最小局部厚度要求,那么整个生产批次的平均镀层厚度将大于规定的最小厚度。
6.3结合强度
镀层应能承受正常的搬运和存储条件,应无碎屑、剥落或其他镀层损坏,并应符合A.2中给出的最低要求。
基体金属的性质、状态和精饰可能影响镀层的结合强度时[见4.1c),供方可与需方商定电镀前采用表面预处理(见4.2)。
6.4孔隙率
应采用A,3中的方法之一测量孔隙率。需方应规定具体的试验方法以及可接受孔隙的数量和位置。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6.5镀层组成
镀层的组分应通过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直接耦合等离子体(DCP)测量,测量的不确定度应小于10%。也可采用经标准参考材料上测定的测量不确定度小于10%的其他方法。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