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43933-2024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43933-2024
中文名称:金属矿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技术规范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land reclamation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metal mine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24-04-25
实施日期:2024-08-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下载大小:4966153
相关标签:
土地
复垦
生态
修复
技术规范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环保、保健与安全>>13.020环境保护
中标分类号:环境保护>>环境保护综合>>Z06自然资源环境保护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24页
标准价格:43.0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卢丽华、祝怡斌、罗明、白中科、陈斌、鞠丽萍、陈玉福、李红举、张世文、周伟、黄元仿、周连碧、刘子齐、周士捷、李昉泽、张德强、刘向敏、陈谦、朱晓华、翟紫含、王议、杨婧
起草单位: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安徽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
归口单位:全国自然资源与国土空间规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93)
提出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发布部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生产金属矿山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的总体要求与基本原则、技术路径、基础调查与问题识别诊断、可行性分析、方案编制、工程实施、管理维护、监测评价与适应性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金属矿(放射性矿种除外)开采过程中的矿山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工作。
标准内容
ICS13.020
cCS Z 0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國
43933—2024
金属矿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land reclamation and ecologicalrestoration of metal mine
2024-04-25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24-08-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4总体要求与基本原则
4.1总体要求
基本原则
5技术路径
基础调查与问题识别诊断bzxZ.net
基础调查
问题识别与诊断
可行性分析
参照生态系统确立
地质环境稳定性评估
复垦修复适宜性评价
生态系统恢复力分析
复垦修复方向确定
复垦修复单元划分
复垦修复标准设定
8方案编制
总体安排
阶段方案
工程设计
年度计划
工程实施
保护措施
预防控制措施
复垦修复措施
管理维护、监测评价与适应性管理10.1
基础设施维护
土地质量与植被管护
生态系统功能维持
监测评价与适应性管理
参考文献
GB/T43933—2024
GB/T43933—2024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提出。本文件由全国自然资源与国土空间规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93)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安徽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卢丽华、祝怡斌、罗明、白中科、陈斌、瀚丽萍、陈玉福、李红举、张世文、周伟、黄元仿、周连碧、刘子齐、周士捷、李防泽、张德强、刘向敏、陈谦、朱晓华、翟紫含、王议、杨婧。Ⅲ
1范围
金属矿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技术规范GB/T43933—2024
本文件规定了生产金属矿山土地复与生态修复的总体要求与基本原则、技术路径、基础调查与问题识别诊断、可行性分析、方案编制、工程实施、管理维护、监测评价与适应性管理。本文件适用于金属矿(放射性矿种除外)开采过程中的矿山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工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5618
GB/T15776
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造林技术规程
GB/T16453.3
GB/T16453.6
GB18598
GB18599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沟治理技术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崩岗治理技术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T21010
GB/T33469
GB/T38360
GB/T38509
GB/T40112
GB/T43935
GB51018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耕地质量等级
裸露坡面植被恢复技术规范
滑坡防治设计规范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
矿山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监测评价技术规范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规范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0223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监测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166
NY/T1342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人工草地建设技术规程
TD/T1031.1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第1部分:通则TD/T1036
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
TD/T1048
TD/T1049
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技术规范
矿山土地复垦基础信息调查规程TD/T1055—2019
TD/T1068
TD/T1070.1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技术规程
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方案编制规程第1部分:通则
矿山生态修复技术规范
GB/T43933—2024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矿山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minelandreclamationandecologicalrestoration对矿产资源开采造成的地质环境破坏、土地损毁和植被破坏等问题,依靠人工支持引导和自然恢复力,采取预防和修复措施,使矿山地质环境达到安全稳定、损毁土地得到复垦利用、生态系统功能得到恢复或改善的活动。
注:简称“复垦修复”。
参照生态系统
Ereferenceecosystem
个能够作为生态恢复目标或基准的生态系统、注:通常包括破坏前的生态系统、未因人类活动而退化的本地生态系统,以及能够适应正在发生的或可预测的生态环境变化的生态系统。
[来源:TD/T1068—2022,3.7,
landdestruction
土地损毁
有修改」
矿山生产建设活动造成土地原有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的过程与状态。[来源:TD/T1036—2013,3.5,
露天采场
openpit
有修改
将矿藏的上覆岩土剥离后,开采矿物的采矿场地。[来源:TD/T1031.4—2011,3.2,有修改]3.5
废石场
wastedump
矿山露天采矿剥离岩土、地下采矿采掘废石集中堆放的场地。注:又称排土场、排岩场。
[来源:TD/T1031.4—2011,3.4,有修改]3.6
tailingsreservoir
尾矿库
筑坝拦截谷口或围地构成的用以贮存矿石选矿后排放尾矿的场所。[来源:TD/T1031.4—2011,3.5,有修改】3.7
堆浸场heapleachingsite
矿物筑堆后采用溶液滴淋、喷淋方法提取低品位金属的场地。[来源:TD/T1031.4—2011,3.8,有修改]3.8
原地浸矿场
in-situleachingsite
采用原位地浸、地下钻孔原位浸矿等提取金属矿物的溶浸场地。3.9地表变形
groundsurfacemovementarea
金属矿地下开采形成的采空区引起地表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的影响范围。2
自然恢复naturalrestoration
GB/T43933—2024
对生态系统停止人为干扰,以减轻负荷压力,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自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自然演替和更新恢复。[来源:TD/T1070.1—2022,3.2,有修改
landformreshaping
地貌重塑
根据矿山地形地貌破坏方式与损毁程度,结合原地形地貌特点,在消除地质环境问题、控制潜在污染风险和水土流失隐患基础上,通过有序排弃和土地整形等措施,形成与周边地貌景观相协调的新地貌。
[来源:TD/T1070.1—2022,3.5,有修改]3.12
soilreconstruction
土壤重构
对矿山损毁土地采用工程、物理、化学、生物等措施,重新构造土壤基质,形成适宜植被生长的土壤剖面结构与肥力等条件。
[来源:TD/T1070.1—2022,3.6,有修改]3.13
植被重建
vegetation reconstruction
综合考虑气候、海拔、坡度、坡向、地表物质组成、有效土层厚度等条件,选择先锋、适地植物物种,实施植被配置、栽植及管护,重新构建持续稳定的植物群落。L来源:TD/T1070.1一2022,3.7,有修改3.14
景观营建landscapeconstruction遵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充分考虑矿区“点一线一面一网”景观整合过程中,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人居环境等的结构调整和优化配置,营建一个与周边景观相协调的生态系统,3.15
适应性管理adaptivemanagement基于生态系统的不确定性和对生态系统认识的时限性,通过监测评估已采取的管理措施和实践措施来获得经验,并根据生态系统变化情况,修正、改进管理措施和实践措施的方法和过程。[来源:TD/T1068—2022,3.9,有修改]4总体要求与基本原则
4.1总体要求
应将金属矿山场地和周边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依据矿山所在的生态系统功能重要性、人居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综合考虑自然条件、地形地貌条件、矿山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危害程度等,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理念,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应对矿山场地可修复区域及时进行复垦修复,遵循生态系统演替规律和内在机理,利用科学的复垦修复技术和模式,使可修复区域地质环境达到稳定、损毁土地得到复垦利用、生态系统功能得到恢复和提升,恢复矿区生物多样性,协同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3
GB/T43933—2024
4.2基本原则
4.2.1保护优先与源头防控
遵循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开发理念,优化金属矿山用地选址选线和生产工艺系统设计,在开采源头上减少和减轻对矿区基本农田、基本草原、重要保护物种、自然保护地、水源地、文物等敏感目标的影响;采用科学合理的源头防控措施,消除地质环境隐患、控制环境污染和水土流失,达到安全、稳定和无污染状态;采取工程、生物、化学等复垦修复措施,恢复受损生态系统。4.2.2统一规划与统筹实施
复垦修复目标、方向、标准、措施等与国土空间规划、矿产资源规划、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等相衔接,实现与土地利用现状、周边景观相协调;复垦修复规划设计与矿山开采设计相统一,复垦修复技术措施、时序安排与开采工艺充分结合,在矿山全生命周期实现边开采边复垦修复;复垦修复与绿色矿山建设同步推进,同步采取减缓保护、预防控制与复垦修复等多种措施,使地质环境及时得到修复治理、损毁土地得到复利用、生态系统功能得到恢复,并取得最优修复效果,力争达到最佳的利用状态。
4.2.3人工修复和自然恢复相结合根据矿山地质稳定性、复垦适宜性、生态恢复力,坚持“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湿则湿、宜荒则荒、宜沙则沙”原则,通过减缓保护、预防控制、复垦修复等人工措施修复受损的生态系统;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充分发挥自然恢复力的作用,逐步恢复本地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组成和结构,使修复生态系统达到自我维持、自我调节,实现良性循环。4.2.4系统治理与功能提升
复垦修复区的土地做到与国土空间规划、矿产资源规划、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等相衔接,通过整体保护、综合治理、系统修复,使地质环境达到稳定,损毁土地复垦利用,生态系统功能得以恢复;按照生物多样性保护要求进行规划设计与实施,通过地貌重塑、土壤重构、植被重建、景观营建等阶段,将生物多样性保护贯穿于矿山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的全过程,实现生态系统功能提升。4.2.5公众参与与全程监测
在矿山开发利用、复垦修复的全生命周期中,持续保持与利益相关方的联系,为利益相关方提供积极和有实际意义的参与机会,使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方案的制定、实施、监测评价和适应性管理充分体现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并向利益相关方通报和更新进展情况,确保公平性和包容性;利益相关方包括矿区范围内的土地使用者、社区、政府、监管机构、企业,以及投资者、行业同行、学术界和媒体等;尊重当地的传统、习俗、社会期望和企业愿景,实现当地社区、环境和采矿业的利益最大化。5技术路径
金属矿复垦修复技术路径包括基础调查与问题识别诊断、可行性分析、方案编制、工程实施、管理维护、监测评价与适应性管理,金属矿复垦修复技术路径见图1。4
社会经
济与人
文环境
现状间题分析
地质环境稳定性评估
复垦修复方向确定
总体安排
保护措施
要物种与人文保护一
基础设施维护
基础调查
间题识别与诊断
受损预测
参照生态系统确立
复修复适宜性评价
复垦修复单元划分
复果修复方案
阶段方案
预防控制措施
废物综合利
采集利
测离堆存利
工程设计
土地损
殿与复
皇修复
诊断评价
生态系统恢复力分析
复垦修复标准设定
年度计划
复屎修复措施
地翁承塑
迫因子消除
土地质最与植被管护
配套工程
生态系统功能维持
图1金属矿复垦修复技术路径
GB/T43933—2024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