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43934-2024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43934-2024
中文名称:煤矿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技术规范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land reclamation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coal mines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24-04-25
实施日期:2024-08-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下载大小:8687121
相关标签:
煤矿
土地
复垦
生态
修复
技术规范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环保、保健与安全>>13.020环境保护
中标分类号:环境保护>>环境保护综合>>Z06自然资源环境保护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24页
标准价格:43.0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卢丽华、白中科、庞剑波、周伟、罗明、王金满、赵中秋、曹银贵、冯宇、杨婧、鞠正山、李红举、祝怡斌、张世文、黄元仿、王敬、周妍、刘永兵、杜亚敏、李树志、张进德、张德强、周平、余振国、贺振伟、尹建平、杨红云、裴圣良
起草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安徽理工大学、中煤科工集团唐山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
归口单位:全国自然资源与国土空间规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93)
提出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发布部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生产煤矿山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的总体要求与基本原则、技术路径、基础调查与问题识别诊断、可行性分析、方案编制、工程实施、管理维护、监测评价与适应性管理。
本文件主要适用于煤炭资源开采过程中的矿山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技术工作。
标准内容
ICS13.020
CCSZ 0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3934—2024
煤矿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land reclamation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coal mines2024-04-25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24-08-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总体要求与基本原则
总体要求
基本原则
技术路径
基础调查与问题识别诊断
基础调查
问题识别诊断
可行性分析
参照生态系统确定
地质环境稳定性评估
复垦修复适宜性评价
生态恢复力分析
复垦修复方向、目标和标准的确定复垦修复单元划分
方案编制
总体安排
阶段方案
工程设计
年度计划
工程实施
保护措施
预防控制措施
复垦修复措施
管理维护、监测评价与适应性管理·10.1
基础设施维护
土地质量与植被管护
生态系统功能维持
监测评价与适应性管理
参考文献
GB/T43934—2024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起草。
GB/T43934—2024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提出。本文件由全国自然资源与国土空间规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93)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安徽理工大学、中煤科工集团唐山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卢丽华、白中科、庞剑波、周伟、罗明、王金满、赵中秋、曹银贵、冯宇、杨婧、翰正山、李红举、祝怡斌、张世文、黄元仿、王敬、周妍、刘永兵、杜亚敏、李树志、张进德、张德强、周平、余振国、贺振伟、尹建平、杨红云、裴圣良m
1范围
煤矿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技术规范GB/T43934—2024
本文件规定了生产煤矿山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的总体要求与基本原则、技术路径、基础调查与问题识别诊断、可行性分析、方案编制、工程实施、管理维护、监测评价与适应性管理。本文件主要适用于煤炭资源开采过程中的矿山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技术工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838
GB5084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14848地下水质量标准
GB15618
上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T15776造林技术规程
GB/T16453(所有部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8337.3
GB18599
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T21010
GB/T26424
GB/T30600
GB/T33469
GB36600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
耕地质量等级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土壤环境质量
GB/T38360
GB/T43935
GB50197
GB50433
裸露坡而植被恢复技术规范
矿山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监测评价技术规范煤炭工业露天矿设计规范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GB/T50434
GB51018
GB51044
GB51114
GB51287
DZ/T0219
DZ/T0223
DZ/T0287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规范
煤矿采空区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露天煤矿施工组织设计规范
煤炭工业露天矿土地复垦工程设计标准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技术规程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监测技术导则HJ/T166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GB/T43934—2024
HJ1167
HJ1168
HJ1169
HJ1170
全国生态状况调查评估技术规范森林生态系统野外观测
全国生态状况调查评估技术规范--草地生态系统野外观测全国生态状况调查评估技术规范--湿地生态系统野外观测全国生态状况调查评估技术规范--—-荒漠生态系统野外观测
I.Y/T2356
矿山废弃地植被恢复技术规程
NY/T1121(所有部分)土壤检测NY/T1342人工草地建设技术规程SI.190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
TD/T 1031.1
TD/T1031.2
TD/T 1031.3
TD/T1036
TD/T1048
TD/T1049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
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
第1部分:通则
第2部分:露天煤矿
第3部分:井工煤矿
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技术规范
矿山土地复垦基础信息调查规程TD/T1055—2019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技术规程
TD/T1068
TD/T1070.1
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方案编制规程矿山生态修复技术规范第1部分:通则TD/T1070.2
SC3术语和定义
矿山生态修复技术规范第2部分:煤炭矿山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矿山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
minelandreclamationandecologicalrestoration对矿产资源开采造成的地质环境破坏、土地损毁和生态系统破坏(退化)等问题.依靠人工支持引导和自然恢复力采取预防和修复措施.使矿山地质环境达到安全稳定、损毁土地得到复垦利用、生态系统功能得到恢复或改善的活动。
注:简称\复垦修复”。
landdestruction
土地损毁
矿山生产建设活动造成土地原有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的过程和状况。[来源:TD/T1036—2013,3.5.有修改]3.3
塌陷地
suhsidedland
矿产地下开采引起上覆岩层移动及地表变形,造成土地资源、生态系统受损的区域[[来源:TD/T1070.2—2022,3.2,有修改]3.4
5dumpingsite
排士场
露天采矿剥离物集中堆放的场所。注:在露天采场以内的称内排土场.在露天采场以外的称外排土场。[米源:TD/T1070.2—2022.3.4]3.5
露天采场
5open-pitfield
露关开采形成的采坑、台阶及沟道的总称。[来源:TD/T1070.2—2022.3.5]2
工业场地mineyard
GB/T43934—2024
并口、地面生产系统、辅助生产设施、加工和运输系统、生活服务设施等占用的场地。[来源:TD/T1070.2—2022,3.6]landform reshaping
地貌重塑
根据矿山地形地貌破坏方式与损毁程度,结合原有地形地貌特点·在消除地质安全隐患和水土流失隐忠基础上.通过有序排弃、回填和土地整形等措施,形成与周边地貌景观相协调的新地貌。[来源:TD/T1070.1一2022.3.5.有修改3.8
土壤重构
gsoilreconstruction
对矿山损毁土地采用工程、物理、化学、生物等措施.重新构造土壤基质.形成适宜植被生长的土壤剖面构型与肥力等条件。
[来源:TD/T1070.1—2022,3.6,有修改]3.9
植被重建
vegetation reconstruction
综合考虑气候、海拔、玻度、坡向、地表物质组成和有效土层厚度等条件.选择先锋、适地植物物种.实施植被配置、栽植及管护,重新构建持续稳定的植物群落。[[来源:TD/T1070.1—2022,3.73.10
景观营建
landscapeconsiruction
从流域水文地貌尺度.遵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充分考矿区“点一线一面一网”景观破碎与景观整合过程中,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人居环境等的结构调整和优化配置,营建一个与周边景观相协调的生态系统。3.11
natural restoration
自然恢复
对生态系统停止人为干扰,以减轻负荷压力.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自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自然演替和更新恢复
[[来源:TD/T1070.1-2022,3.2]3.12
辅助再生
Eassisted restoration
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辅以人工促进措施使退化、受损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并进人良性循环,
[[来源:TD/T1070.1-2022,3.3]3.13
ecological reconstruction
生态重建
对因自然灾害或人为破坏导致生态功能受损、生态系统自我恢复能力丧失或发生不可逆变化的矿区,以人工措施为主.通过生物、物理、化学、生态或工程技术方法,围绕修复生境、恢复植被、重组生物多样性等过程.重构生态系统并使生态系统进入良性循环。[[来源:TD/T1070.1-2022,3.4]3.14
里adaptivemanagement
适应性管理
基于生态系统的不确定性和对生态系统认识的时限性,通过监测评估过去采取的管理措施和实践措施来获得经验,并根据生态系统变化情况,修正、改进管理措施和实践措施的方法和过程。[来源:TD/T1068—2022,3.9]
GB/T43934—2024
4总体要求与基本原则
总体要求
应遵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应规范生产煤炭矿山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工作,通过采取减缓保护、预防控制与复垦修复多种措施.推动复垦修复与矿产资源开采统一规划、统筹实施.及时复垦利用损毁土地.恢复并提升矿区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协同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4.2基本原则
4.2.1保护优先与源头防控
遵循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开发理念.优化矿山用地选址选线和生产工艺系统设计.在开采源头上减少利减轻对矿区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基本草原、重点保护物种、公益林、自然保护地、水源地、文物等敏感目标的影响:采用科学合理的预防控制措施.实时消除地质环境隐患、预防控制环境污染与水土流失,达到安全、稳定利无污染状况;对煤矿生产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产生的生态问题.采取工程、生物、化学等综合措施,恢复受损生态系统。4.2.2统一规划与统筹实施
复垦修复自标、方向、标准、措施等与国土空间规划、矿产资源规划、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煤炭矿区总体规划、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等相衔接.实现与土地利用现状、周边景观相协调;复垦修复规划设计与矿山开采设计相统一,复垦修复技术措施、时序安排与开采工艺充分结合.在矿山开采全生命周期实现边开采、边复垦修复;复垦修复与绿色矿山建设同步推进.同步采取减缓保护、预防控制与复垦修复等多种措施.使地质环境及时得到修复治理、损毁土地得到复垦利用、生态系统功能得到恢复或改善.力争达到并取得最好修复效果和最佳的利用状态4.2.3人工引导和自然恢复相结合根据矿山地质环境稳定性、复垦适宜性、生态恢复力,坚持“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湿则湿、宜建则建”原则.通过工程、生物、化学等人工支持手段.使受损的土地达到可供利用状态.恢复生态系统功能;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充分发挥自然恢复力的作用.逐步恢复本地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组成和结构,使修复生态系统达到自我维持、自我调节.实现良性循环。4.2.4系统治理与功能提升
综合煤矿地质条件、自然地理、土地利用等要素与复垦修复目标.结合煤矿开采工艺、时序.对损毁生态系统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使地质环境达到稳定.损毁土地复垦利用,生态系统功能得以恢复或提升;按照生物多样性保护要求进行规划设计与实施.通过地貌重塑、土壤重构、植被重建、景观营建等阶段,将生物多样性保护贯穿于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的全过程,实现生态系统功能提升。
4.2.5公众参与全程监测
在矿山开发利用、复垦修复的全生命周期中.持续保持与利益相关方的联系.为利益相关方提供积极和有实际意义的参与机会.使复垦修复方案的制定、实施、监测评价和适应性管理充分体现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并向更广泛的利益相关方通报和更新进展情况.确保整个项目的公平性和包容性。代表性的利益相关方包括矿区受影响的土地使用者、社区、政府、监管机构、企业,以及投资者、行业同行、学术界和媒体等。利益相关方的参与能尊重当地传统、习俗、社会期望和企业愿景.使当地社区、环境以及最终采矿业的利益最大化实现当地社会、环境和采矿业的利益最大化。4
技术路径
GB/T439342024
针对生产煤矿山的特点·选择科学规范的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技术路径:主要包括基础调查与间题识别诊断、可行性分析、方案编制、工程实施、管理维护、监测评价与适应性管理6个方面.具体技术路径见图1。
基础调查
蝴酰酮酸疆所
啊粉折
......
检鳞认坏发
现状问题分析
地质环境稳定性评估
抑护戳徽
抑蛎鹅
问题识别诊断
受损预测
参照生态系统确定
复厚修复适宜性评价
诊断评价
生态恢复力分析
复暴修复单元划分
复展修复方向、目标和标准的确定复虽修复方案
总体安排
阶段方案
工程设计
年度计划
保护措施
避止措施
碱缓拍施
重安物种与人文保护
基础设施维扩
团体废物综合利用
预防控制措施
物种采利印
衣利肉与植被移植利用
脚追闪子消除
上地质量与植被管护
复早修复措施
杭被重健
土燥重构
配套T程
观营健
生态系统功能维持
煤矿士地复垦与生态修复技术路径监测评价与适成性管理
GB/T43934—2024
6基础调查与问题识别诊断
基础调查
6.1.1基本要求
应在矿山基建和开采前开展基础调查·在规划设计、方案编制、复垦修复、闭矿后管理维护阶段开展持续跟踪调查监测评价。生产矿山应遂步建立完整的矿山基础调查监测数据库,掌握本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确定开采前生态状况。
6.1.2自然条件
6.1.2.1流域水文地貌调查。根据煤矿所在流域水文、地质与地貌类型特征.确定采煤影响范围、影响程度.调查地表水径流量、地下水埋深、水质特征等参数.按照GB33838、GB/T14848的相关要求执行。可通过查阅相关水文统计资料并结合实地调查获取水文状况参数。6.1.2.2矿区土壤状况调查。结合矿区实际情况,确定野外土样点选取布设和样品采集方法。调查内容包括土壤类型、土体构型、有效土层厚度、土壤质地、砾石含量、土壤有机质、土壤pH值、电导率、土壤环境质量、土壤侵蚀状况等。土壤理化指标测定,按照NY/T1121(所有部分)的相关要求执行。土壤侵蚀调查监测分类分级标准按照SI,190的相关要求执行。土壤环境调查监测方法,按照HJ/T166、HJ25.2的相关要求执行。6.1.2.3矿区植被状况调查。通过遥感调查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植被状况调查。植被覆盖度可采用样地实测法.按照GB/T26424的相关要求执行;也可用遥感影像提取归一化植被指数反映植被覆盖状况。郁闭度可采用目测法测得,也可利用分辨率<3m的遥感影像获取。6.1.2.4矿区景观状况调查。包括自然生境连通性、生境质量指数、景观破碎度、景观稳定性、景观丰富度等。可依据已有土地利用现状图、矿区遥感影像计算获取。6.1.3社会经济与人文环境
矿山开采所影响区域的社会经济调查包括矿山范围内乡镇所涉及的村庄利周边所影响的村庄近3年的人口、农业人口、人均耕地、生产状况等;人文环境调查包括地质遗迹、文物古迹、古村落、历史文化保护地、风景名胜区等。
6.1.4矿山生产建设情况
矿山生产建设情况调查包括生产规模与能力、采掘位置、开采方式、排弃堆存状况、生产服务年限或剩余使用年限等情况,按照TD/个1049、TD/个1031.1、TD/个1031.2、TD/个1031.3的相关要求执行。6.1.5矿山地质环境现状
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调查包括地质环境条件调查利地质环境问题调查。地质环境条件调查包括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矿山地质和不良地质现象等;地质环境问题调查包括类型、分布、规模、特征等,应重点围绕固废、煤堆周边土壤和地下水进行调查.按照DZ/T0223、DZ/T0287的相关要求执行。
6.1.6矿山土地利用现状
6.1.6.1调查类型。包括土地利用现状与权属调查、未损毁生态(参照系)调查、已损毁生态调查和已复垦修复现状调查。生态损毁特征应针对不同损毁类型选取特定的指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6
GB/T43934—2024
进行表征。损毁类型包括在矿山生产建设过程中造成的土地挖损、土地塌陷、土地压占、建设占用等。6.1.6.2土地利用现状与权属调查。明确矿区土地利用类型、数量和质量.以及土地利用权属状况;应说明因露天或井工开采造成土地损毁和复垦修复后权属变更和调整情况。按照GB/T21010、TD/T1031.1、TD/T1055一2019的相关要求执行。调查耕地与永久基本农田分布情况。6.1.6.3未损毁土地调查。应在矿山基建和开采前.完成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生产矿山应对周边未受损土地利用现状作为参照系.按照GB/下43935的相关要求执行。6.1.6.4已损毁土地调查。主要调查损毁土地范围、损毁类型、面积、程度等。露天煤矿土地损毁按照TID)/T1031.2的相关要求执行。井工煤矿主要调查土地塌陷、压占、占用范围、面积、程度等.以及地面建筑物(构筑物)变形、地表水、含水层的破坏等.按照TD/T1031.3、DZ/T0223、DZ/T0287、GB/T43935的相关要求执行。
6.1.6.5已复垦修复土地调查。包括复垦修复措施、效果、投资标准等情况.自然恢复的现状主要是植被类型。可划分损毁类型、地类、复垦与修复单元开展调查,按照GB/T43935的相关要求执行。6.1.7矿山生态状况
矿山所在地的生态本底调查。包括生态系统状况、生态系统格局、生物多样性等.以及生态保6.1.7.1
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等情况.明确矿山所在区域的生态功能定位。6.1.7.2重点对矿区生物多样性进行调查.包括生态系统群落特征,如物种的多样性、样落结构、优势种、相对丰度、营养结构、丰富度等.以及关键物种及其生境、外米物种人侵情况等,森林、草地、混地利荒漠生态系统生态状况调查.尤其明确国象及地方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物种、数量、分布及生境等。接照HJ1167、HJ1168、HJ1169、HJ1170的相关要求执行。6.2问题识别诊断
6.2.1现状问题分析
分析煤矿建设、开采产生的矿山地质环境、土地资源和生态受损与退化问题。6.2.1.1
6.2.1.2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主要包括矿山不稳定地质体、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含水层破坏等。土地资源损毁问题主要是土地挖损、压占、塌陷损毁等问题。生态损毁问题主要包括植被损毁.以及支撑生态服务功能的土壤保持、地表水系、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动植物物种丧失等间题。按照TI)/T1031.1、TD/T1031.2、TD/T1031.3和DZ/T0223的相关要求执行。6.2.2受损预测
对将要开采的矿区范围的地质环境损毁、土地损毁、生态间题等进行预测分析.确定损毁类型、面积和程度,按照TD/T1031.1、TD/T1031.2、TD/T1031.3和DZ/T0223的相关要求执行。6.2.3诊断评价
6.2.3.1根据矿区地貌、土壤受损后调查评价结果,识别矿区土壤退化的原因、类型、过程、阶段利程度,重点识别与原地貌土壤退化的差异。6.2.3.2基于现状以及预测,综合诊断评价并确定损毁程度与生态影响等级.综合评价采矿引发的结构缺损、功能失调等退化的程度。露关煤矿应重点关注露关采场挖损和排弃物压占所造成的土地损毁及其产生的生态影响.井工煤矿应重点关注塌陷和煤研石压占造成的土地损毁以及产生的生态影响。按照TD/T1068的相关要求执行。
6.2.3.3综合评价借助人工支持和引导.对其组成、结构和功能进行超前性的计划、规划、安排和调控的路径.以及实现最终目标过程中匹配相应的技术经济措施的可行性。7
GB/T43934—2024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7可行性分析
参照生态系统确定
7.1.1从矿山自然地理条件、物种组成、生态系统结构、生态系统功能、生态胁迫、外部交换等方面设定参照生态系统关键属性指标,并削明参照生态系统关键属性指标的状态。7.1.2根据设定的参照生态系统关键指标,结合生态系统自然演替规律.同时考虑矿山环境的变化等,采取类比法、推演法等方法.为矿山受损生态系统修复确定适当的生态系统参照系。7.1.3对于历史监测资料齐全的煤矿区,直接参考受损生态系统历史状态设定参照生态系统。对于历史状况不清的煤矿区.可参照矿山周边未受损的本地原生生态系统,或类似生态系统作为参照生态系统。
7.2地质环境稳定性评估
7.2.1根据已产生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分布、规模、特征以及预测评估结果,分析地质环境损毁程度和危害.进行地质环境稳定性评估。7.2.2地质环境稳定性评估,按照GB50197、GB51114、DZ/T0219的相关要求执行7.3复垦修复适宜性评价
7.3.1根据对损毁土地与生态分析和预测结果划分评价单元。7.3.2评定各评价单元的复垦修复适宜性等级.明确其限制因素。7.3.3根据现状调查成果.选取合适的指标.建立复垦修复适宜性评价体系,选择极限条件法等进行复垦修复适宜性评价。
7.4生态恢复力分析
7.4.1综合考虑矿区自然条件、土地资源与生态损毁程度、水土资源状况等因素,开展生态恢复力评价,按照TD/T1068的相关要求执行。7.4.2根据煤矿生态受损与退化的程度.选择分析自然恢复、辅助再生、生态重建等模式前期人工支持引导后自然恢复的可行性
7.4.3从技术经济分析评价采用低成本、成熟度高的技术、工艺、设备以及生态型新材料等对提升生态恢复力的作用,进一步分析自然恢复、辅助再生、生态重建等不同人工支持引导模式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
7.5复垦修复方向、自标和标准的确定7.5.1在地质环境稳定性、复垦适宜性和生态恢复力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复垦修复方向确定。7.5.2依据国土空间规划和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充分尊重土地权益人意愿的前提下.根据原土地利用状况、参考本地原生态系统、土地损毁情况、公众参与意见等.在经济可行、技术合理的条件下,确定拟复垦修复土地的最佳利用方向(应明确至二级地类)和生态修复日标。按照TD/T1031.1的相关要求执行,
7.5.3结合不同复垦修复方向的参照生态系统,针对不同复垦修复方向提出不同土地复垦修复单元的复垦修复标准。按照TD/T1036的相关要求执行。7.5.4生态本底较好的森林矿区、草原矿区、草甸矿区、黄淮海平原矿区、东北平原矿区等.应恢复或重建与周边景观相协调的生态系统,最大限度地恢复来矿前原生态系统。生态本较差的黄土丘陵沟毂矿区、喀斯特地貌矿区、荒漠戈壁矿区等.应进行矿区生态系统的结构优化与功能提升。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