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43603.3-2024镍铂靶材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3部分:碳含量的测定 高频红外检测法
GB/T 43603.3-2024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43603.3-2024

中文名称:镍铂靶材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3部分:碳含量的测定 高频红外检测法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nickel-platinum target alloys—Part 3:Determination of carbon content—High frequency infrared detection method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24-03-15

实施日期:2024-10-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下载大小:1408505

相关标签: 靶材 合金 化学分析 方法 含量 测定 高频 红外 检测法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冶金>>金属材料试验>>77.040.30金属材料化学分析

中标分类号:冶金>>金属化学分析方法>>H15贵金属及其合金分析方法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12页

标准价格:29.0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孙祺 李秋莹 汪原伊 陈国华 朱武勋 王长华 刘朝方 徐钊 徐晓艳 左鸿毅 孔海英 李文英 朱云 张莹莹 江荆 刘含笑 白伟华 李娜 阮桂色 周科华 罗荣根 廖彬玲 吴魏成 史雅婷 吕超 黄勇彪

起草单位: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贵研检测科技(云南)有限公司、国标(北京)检验认证有限公司、有研亿金新材料有限公司、北京有色金属与稀土应用研究所有限公司、北矿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韶关冶炼厂、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

归口单位: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43)

提出单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发布部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文件描述了镍铂靶材合金中碳含量的测定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镍铂靶材合金中碳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质量分数):0.001%~0.10%。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77.040.30
ccs H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3603.3—2024
镍铂靶材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3部分:碳含量的测定
高频红外检测法
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nickel-platinum target alloys-Part 3:Determination of carbon content-High frequency infrared detection method2024-03-15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24-10-01实施
GB/T43603.3—2024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起草。
本文件是GB/T43603《镍铂靶材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的第3部分。GB/T43603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铂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一第2部分:镁、铝、钛、钒、铬、锰、铁、钻、铜、锌、锆、银、钯、锡、、铅、硅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第3部分:碳含量的测定高频红外检测法。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本文件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贵研检测科技(云南)有限公司、国标(北京)检验认证有限公司、有研亿金新材料有限公司、北京有色金属与稀土应用研究所有限公司、北矿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韶关冶炼厂、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紫金铜业有限公司、上海有色金属工业技术监测中心有限公司、中铝郑州有色金属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广西有限公司、国合通用(青岛)测试评价有限公司、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众诚达应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孙祺、李秋莹、汪原伊、陈国华、朱武勋、王长华、刘朝方、徐钊、徐晓艳、左鸿毅、孔海英、李文英、朱云、张莹莹、江荆、刘含笑、白伟华、李娜、阮桂色、周科华、罗荣根、廖彬玲、吴魏成、史雅婷、吕超、黄勇彪。
GB/T43603.3—2024
镍铂靶材合金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工业,是保证半导体器件性能和发展半导体技术的关键材料,不同铂含量的镍铂靶材合金具有特殊的组织和性能,在半导体制造工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镍铂靶材合金的杂质成分直接关系镍铂靶材合金的溅射性能。因此,镍铂靶材合金的化学成分分析显得尤为重要;GB/T43603根据检测对象和检测手段的不同,拟由以下三个部分构成。第1部分:铂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目的在于规定镍铂靶材合金中铂含量测定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及适用的测定范围:一一第2部分:镁、铝、钛、钒、铬、锰、铁、钻、铜、锌、锆、银、钯、锡、、铅、硅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目的在于规定镍铂靶材合金中镁、铝、钛、钒、铬、锰、铁、钻、铜、锌、锆、银、钯、锡、、铅、硅含量测定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及适用的测定范围;一第3部分:碳含量的测定高频红外检测法。目的在于规定镍铂靶材合金中碳含量测定的高频红外检测法及适用的测定范围。上述各部分文件通过明确适用范围、规范试剂、材料、试验设备和步骤,并经过多家实验室反复试验和验证给出精密度数据,增强了不同实验室之间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为检验镍铂靶材合金的品质建立严谨、规范的标准化基础。
镍铂靶材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3部分:碳含量的测定
高频红外检测法
GB/T43603.3—2024
警示一一使用本文件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文件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1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镍铂靶材合金中碳含量的测定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镍铂靶材合金中碳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质量分数):0.001%~0.10%。: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8170
GB/T17684贵金属及其合金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B/T17684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4原理
在助熔剂存在下,试料于高频感应炉的氧气气流中加热燃烧,碳与氧生成CO2,进入红外检测池测定CO2吸收峰,电脑自动计算出碳的质量分数,试剂及材料bzxZ.net
5.1高氯酸镁:无水,粒状或片状。5.2烧碱石棉:粒状。
5.3石英棉。
5.4三氧化硫吸收剂:脱脂棉
5.5丙酮(分析纯)。
5.6纯铁助熔剂:wF≥99.95%,wc≤0.0005%,粒度≤1.25mm。5.74
钨锡助熔剂:wc≤0.0005%,粒度≤1.4mm。5.8
陶瓷埚:1200℃灼烧2h至空白值恒定,冷却后保存在干燥器中备用。5.9标准物质:推荐标准物质YSBC21080-2—2008(wc=0.001%)、LECO502-809(wc=0.023%)、1
GB/T43603.3—2024
YSBC11111—2011(wc=0.188%)。5.10高纯氧气(体积分数≥99.995%)。6仪器及设备
6.1高频感应-红外吸收测定碳硫仪:包括高频感应炉、进气净化试剂管、检测气催化剂加热器、三氧化硫吸收管、红外检测器,计算机程序控制,在仪器最佳工作条件下凡是能达到下列指标者均可使用:碳检出限为0.1μg/g;
一仪器1h内稳定性(RSD)小于2.0%。6.2电子天平:感量0.1mg。
7试样
试样加工(钻屑或薄片)成碎屑,用丙酮(5.5)去除油污,用水洗净、烘干、混匀。8分析步骤
仪器预热
仪器分析前要充分预热2h,按仪器使用说明书调试检查仪器,使仪器处于正常稳定状态。8.2仪器检漏
利用仪器检漏程序或其他辅助设备确定仪器无漏气现象。8.3空白试验
依次称取0.50g纯铁助熔剂(5.6)和1.00g钨锡助熔剂(5.7)置于陶瓷埚(5.8)内,钳取置于炉台座上,按仪器说明书操作,开始分析并读取结果,重复测定至空白值稳定。8.4仪器校准
称取与待测试料质量和含碳量相近的标准物质(5.9)至少三份,置于预先盛有0.50g纯铁助熔剂(5.6)的陶瓷埚(5.8)内,覆盖1.00g钨锡助熔剂(5.7),钳取埚置于炉台座上,按仪器说明书操作,依次进行分析,测得结果的波动应在允许误差范围内,作单点曲线校正后,再称取一个标准物质(5.9)分析,以确认系统处于正常稳定状态8.5试样分析
8.5.1试料
称取0.2g试样,精确至0.1mg
8.5.2平行试验
平行做两份试验。
8.5.3测定
将称取的试料置于预先盛有0.50g纯铁助熔剂(5.6)的埚(5.8)内,覆盖1.00g钨锡助熔剂GB/T43603.3—2024
(5.7),钳取埚置于炉台座上,仪器自动扣除空白之后显示碳的百分含量,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有效数字。
9分析结果的计算
碳的百分含量以质量分数wc计,按公式(1)计算:c:
式中:
(ml -mo) .×100%
试料中碳元素的质量,单位为克(g);空白试料中碳元素的质量,单位为克(g);质量补偿参数;
试料的质量,单位为克(g)。
(1)
数据处理应符合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计算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有效数字。
注:由于大多数商业仪器直接计算百分含量,包括了对空白和试样重量的校正,因此分析者不进行此类计算。10精密度
10.1重复性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个独立测试结果的测定值,在表1给出的平均值范围内,这两个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不超过重复性限(r),超过重复性限(r)的情况不超过5%。重复性限(r)按表1数据采用线性内插法求得。精密度试验原始数据见附录A。表1重复性限
质量分数/%
再现性
在再现性条件下获得的两个独立测试结果的测定值,在表2给出的平均值范围内,这两个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不超过再现性限(R),超过再现性限(R)的情况不超过5%。再现性限(R)按表2采用线性内插法获得。精密度试验原始数据见附录A。表2再现性限
质量分数/%
11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至少应给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0.021
GB/T43603.3—2024
试样;
本文件编号;
分析结果及其表示;
一与基本分析步骤的差异;
—测定中观察到的异常现象;
试验日期。
附录A
(资料性)
精密度试验原始数据
GB/T43603.3—2024
每个实验室对每个碳含
精密度数据是由11家实验室对3个不同水平样品进行共同试验确定的。测量的原始数据见表A.1。
量在重复性条件下独立测定9次。表A.1
精密度试验原始数据
实验室
水平数
碳的质量分数wc
GB/T43603.3—2024
实验室
水平数
精密度试验原始数据(续)
碳的质量分数wc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