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42513.7-2024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42513.7-2024
中文名称:镍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7部分:钴、铬、铜、铁和锰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nickel alloys—Part 7:Determination of cobalt,chromium,copper,iron and manganese contents—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24-04-25
实施日期:2024-11-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下载大小:8344709
相关标签:
镍合金
化学分析
方法
含量
测定
火焰
原子
吸收光谱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冶金>>有色金属>>77.120.40镍、铬及其合金
中标分类号:冶金>>金属化学分析方法>>H13重金属极其合金分析方法
关联标准
采标情况:ISO 7530-1:2015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28页
标准价格:49.0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张涛 胡永玫 陈桂鸾 罗轶 左鸿毅 陈芳 韦刚 韦莉 黄基宁 黄肇敏 朱雪妍 李梁军 卢超培 孙计先 祝建伟 张硕 仲媛媛 施意华 梁裕铿 李锋 聂云青 吴滋舜 黄文禾 黄殿贵 黄一帆 徐明 雷黎 钟贵远 康开斌 张宇鑫 朱国忠 谢柏华 廖云安 刘志鹏 代晗月
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冶金产品质量检验站、广西壮族自治区分析测试研究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药品检验所、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万泽中南研究院有限公司、桂林理工大学、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广西有限公司、广东省科学院工业分析检测中心等
归口单位: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43)
提出单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发布部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文件描述了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镍合金中钴、铬、铜、铁和锰含量的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镍合金中钴、铬、铜、铁和锰含量的测定。方法1钴、铜、铁和锰含量的测定范围(质量分数)为0.01%~4.00%;方法2铬含量的测定范围(质量分数)为0.01%~4%。镍合金中铬含量的测定也能按照附录C的方法进行。
标准内容
ICS 77.120.40
cCS H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國
GB/T 42513.7—2024
镍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7部分:钴、铬、铜、铁和锰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nickel alloysPart 7:Determination ofcobalt,chromium, copper, iron and manganese contents-Flame atomicabsorption spectrometry
(ISO 7530-1 :2015, Nickel alloys—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icanalysisPart 1: Determination of cobalt, chromium, copper, iron andmanganese,MOD)
2024-04-25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24-11-01实施
GB/T42513.7—2024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GB/T42513《镍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的第7部分。GB/T42513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第1部分:铬含量的测定硫酸亚铁铵电位滴定法;第2部分:磷含量的测定钼蓝分光光度法;一第3部分:铝含量的测定一氧化二氮-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一第4部分:硅含量的测定一氧化二氮-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钼蓝分光光度法;一第5部分:钒含量的测定一氧化二氮-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一第6部分:钼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一第7部分:钻、铬、铜、铁和锰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本文件修改采用ISO7530-1:2015《镍合金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第1部分:钻、铬、铜、铁和锰含量的测定》。
本文件与ISO7530-1:2015相比,在结构上有较多调整,两个文件之间的结构编号对照一览表见附录A。
本文件与ISO7530-1:2015相比,存在较多技术性差异,在所涉及的条款的外侧页边空白位置用垂直单线(I)进行了标示。这些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的一览表见附录B。本文件做了下列编辑性改动:
为与现有标准协调,将标准名称改为《镍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7部分:钻、铬、铜、铁和锰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一4.5.4.1试料溶解中增加关于样品溶解的注;增加了附录A(资料性)“本文件与ISO11435:2011结构编号对照一览表”;-增加了附录B(资料性)“本文件与ISO11435:2011的技术差异及其原因”;增加了附录D资料性)“试验用样品信息”;——增加了附录E(资料性)“方法1精密度统计数据”;一增加了附录F(资料性)“方法2验证试验原始数据”:增加了附录G(资料性)“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精密度统计数据”。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本文件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冶金产品质量检验站、广西壮族自治区分析测试研究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药品检验所、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方泽中南研究院有限公司、桂林理工大学、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广西有限公司、广东省科学院工业分析检测中心、北矿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标(北京)检验认证有限公司、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有色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华友钻业股份有限公司、荆门I
GB/T42513.7—2024
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涛、胡永玫、陈桂鸾、罗轶、左鸿毅、陈芳、韦刚、韦莉、黄基宁、黄肇敏、朱雪妍、李梁军、卢超培、孙计先、祝建伟、张硕、仲媛媛、施意华、梁裕铿、李锋、聂云青、吴滋舜、黄文禾、黄殿贵、黄一帆、徐明、雷黎、钟贵远、康开斌、张宇鑫、朱国忠、谢柏华、廖云安、刘志鹏、代晗月。引言
GB/T42513.7—2024
镍合金普遍用于仪器仪表、电子通讯、压力容器、耐蚀装置,广泛用于航天航空以及高端特殊用途的机器设备制造等工业,是工业发展重要的金属原料之一。镍合金化学分析方法国际标准已经发布数十年,随着我国工业进步,对高端镍合金材料的生产和进出口需求增大,为此,将国际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对助力有色工业发展升级和国内制造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GB/T42513《镍合金化学分析方法》旨在建立一套完整且切实可行的检验镍合金中铬、磷、锯、钼、铝、钒、硅、钻钴、铜等元素的标准方法,转化以下国际标准: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ISO7592:2017
ISO9388:1992
硫酸亚铁铵电位滴定法;
镍合金
铬含量的测定石
镍合金
ISO7530-7:1992
ISO7530-8:1992
ISO7530-9:1993
ISO11435:2011
ISO7530-1:2015
测定;
ISO22033:2011
ISO11436:1993
ISO23166:2018
磷含量的测定
钼蓝分光光度法;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第7部分:铝含量的测定;镍合金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第8部分:硅含量的测定;镍合金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第9部分:钒含量的测定;镍合金
镍合金
钼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镍合金火焰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第1部分:钻、铬、铜、铁和锰含量的镍合金
锯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镍和镍合金总硼含量的测定姜黄素分光光度法;镍合金钼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GB/T42513拟由13个部分组成:
第1部分:铬含量的测定
第2部分:磷含量的测定
一第3部分:铝含量的测定
谱法;
第4部分:硅含量的测定
硫酸亚铁铵电位滴定法;
钼蓝分光光度法;
一氧化二氮-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一氧化二氮-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钼蓝分光光度法;一氧化二氮-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一第5部分:钒含量的测定
谱法;
第6部分:钼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一第7部分:钻、铬、铜、铁和锰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第8部分:锯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第9部分:总硼含量的测定姜黄素分光光度法;第10部分:痕量元素含量的测定辉光放电质谱法;一第11部分:硅、锰、磷、铬、镍、铜、钼、钻、铁、铝、钒、钛、钨和含量的测定X射线荧光光谱法;
一第12部分: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第13部分:氧、氮和氢含量的测定惰性气体熔融-热导法/红外吸收法GB/T42513.7将填补我国镍合金中钻、铬、铜、铁和锰含量测定方法的国家标准空白,促进我国镍合金检测技术的进步,保证行业从业人员在生产、应用、科研、检测过程中有标准可依。镍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7部分:钴、铬、铜、铁和锰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42513.72024
警示一一使用本文件的人员需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文件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1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镍合金中钻、铬、铜、铁和锰含量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镍合金中钻、铬、铜、铁和锰含量的测定。方法1钻、铜、铁和锰含量的测定范围(质量分数)为0.01%~4.00%;方法2铬含量的测定范围(质量分数)为0.01%~4%。镍合金中铬含量的测定也能按照附录C的方法进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方法1:钻、铜、铁和锰含量的测定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4
4.1原理
试料用硝酸-盐酸混合酸溶解,蒸干,用盐酸反复蒸干赶尽硝酸后,加人盐酸溶解盐类。在稀盐酸介质中,加人电离抑制剂(必要时),于原子吸收光谱仪相应波长处,用空气-乙炔火焰测定钻、铜、铁和锰的吸光度,于标准工作曲线查得相应浓度。4.2试剂
警示一一硝酸盐酸混合酸(4.2.4)性质不稳定且具有高腐蚀性。静置时会释放有毒气体(氯气),需在通风橱内配制和使用,且不准许购存于密闭容器中。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蒸馏水或相当纯度的水。4.2.1硝酸(p=1.41g/mL)。
4.2.2盐酸(p=1.18g/mL)。
4.2.3过氧化氢:质量分数为30%4.2.4硝酸-盐酸混合酸:将1份硝酸(4.2.1)和3份盐酸(4.2.2)小心混合。混合酸不稳定,用时现配。4.2.5硝酸溶液(1+1)。
:盐酸溶液(1+1)。
GB/T42513.7—2024
4.2.7氯化锶溶液。
称取113.5g六水氯化锶(SrCl2·6Hz0)置于600mL烧杯中,用400mL50℃~60℃的热水溶解。冷却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4.2.8钻标准贮存溶液(1mg/mL)。称取1.000g金属钻(wco99.9%)(精确至0.0001g),置于400mL烧杯中。加人30mL盐酸溶液(4.2.6),盖上表面皿,低温加热至钻完全溶解。冷却至室温,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加入35mL盐酸(4.2.2),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1mg钴。4.2.9钻标准溶液(25μg/mL)。移取5.00mL钻标准贮存溶液(4.2.8)置于200mL容量瓶中,加入10mL盐酸(4.2.2)。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用时现配。此溶液1mL含25ug钻。4.2.10铜标准贮存溶液(1mg/mL)。称取1.000g金属铜(wcu≥99.9%)(精确至0.0001g),置于400mL烧杯中。加人50mL硝酸溶液(4.2.5),盖上表面皿,静置至反应停止。低温加热至完全溶解,煮沸驱除氮的氧化物,加热蒸干。冷却后,加人25mL盐酸(4.2.2),加热蒸干。再加入25mL盐酸(4.2.2),重复蒸干。加入50mL盐酸(4.2.2)加热溶解盐类。冷却后,将溶液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1mg铜。
4.2.11铜标准溶液(25μg/mL)。移取5.00mL铜标准贮存溶液(4.2.10)置于200mL容量瓶中,加人10mL盐酸(4.2.2)。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用时现配。此溶液1mL含25ug铜。4.2.12铁标准贮存溶液(1mg/mL)。称取1.000g金属铁(wre≥99.9%)(精确至0.0001g),置于400mL烧杯中。加人30mL盐酸溶液(4.2.6),盖上表面皿。加热使铁完全溶解。将溶液冷却至约50℃,小心地加入1mL过氧化氢(4.2.3),煮沸使铁氧化。冷却后,将溶液移人1000mL容量瓶中,加入35mL盐酸(4.2.2)。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1mg铁。4.2.13铁标准溶液(25μg/mL)。移取5.00mL铁标准贮存溶液(4.2.12)置于200mL容量瓶中,加人10mL盐酸(4.2.2)。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用时现配。此溶液1mL含25μg铁。4.2.14锰标准贮存溶液(1mg/mL)。称取1.000g金属锰(wM≥99.9%)(精确至0.0001g),置于400mL烧杯中。加人30mL盐酸溶液(4.2.6)和2mL硝酸(4.2.1)。盖上表面皿,加热至完全溶解。加人0.5mL过氧化氢(4.2.3)。冷却后,将溶液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加人50mL盐酸(4.2.2)。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1mg锰。
4.2.15锰标准溶液(25ug/mL)。移取5.00mL锰标准贮存溶液(4.2.14)置于200mL容量瓶中,加人10mL盐酸(4.2.2)。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勾。用时现配。此溶液1mL含25uμg锰。4.3仪器
4.3.1原子吸收光谱仪,附钻、铜、铁、锰空心阴极灯。在仪器最佳工作条件下,凡能同时达到下列指标者均可使用:灵敏度:铜质量浓度2.0ug/mL标准溶液测量的吸光度不应小于0.200;精密度:用最高浓度标准溶液测量10次吸光度,其标准偏差应不超过最高浓度标准溶液吸光度平均值的1.0%;用最低浓度标准溶液(不是“零浓度”标准溶液)测量10次吸光度,其标准偏差应不超过最高浓度标准溶液吸光度平均值的0.5%;GB/T42513.7—2024
一工作曲线线性:将工作曲线按浓度等分成5段,最高段的吸光度差值与最低段的吸光度差值之比应不小于0.7。
警示一一需严格遵循制造商的建议,并需特别注意以下安全点。乙炔的爆炸性性质及其使用规定。a)
佩戴有色玻璃来保护操作者的眼睛免受紫外线辐射。b)
保持燃烧器无沉积物
确保水封器充满水
在测试溶液、空白溶液和校准溶液之间吸入蒸馏水进行清洗4.3.2仪器校准。将待测元素的空心阴极灯安装到原子吸收光谱仪(4.3.1)上,接通电流,使其稳定在以下所示波区域内调节到最大能量值:钻,240.7nm;
铜,324.8nm;
铁,248.3nm;
锰,279.5nm。
按照制造商的说明,安装用于钻、铜、铁和锰测定的空气-乙炔燃烧器。点燃原子吸收光谱仪(4.3.1)火焰,使燃烧器温度稳定。选择积分时间,使信号足够稳定,仪器的性能指标满足4.3.1规定的要求,确保仪器适合于待测元素。
必要时,使用量程扩展获得所需的可读性4.4样品
4.4.1样品的取样和制备应按照正常的商定程序进行,如有争议,应按相应的国家或国际标准进行。4.4.2样品通常以铣或钻加工而成,不需要进一步的制备4.4.3若样品在铣或钻屑过程中被油或油脂污染,应用高纯度丙酮清洗,然后在空气中干燥。4.4.4若样品中含有颗粒或颗粒大小相差较大的碎片,则测试样品宜采用随机分样器分取。4.5试验步骤
4.5.1试料
称取0.25g样品(4.4),精确至0.0001g4.5.2平行试验
平行做2份试验,取其平均值。
4.5.3空白试验
随同试料做空白试验。
4.5.4测定
4.5.4.1试料溶解:将试料(4.5.1)置于300mL烧杯中。加人20mL硝酸-盐酸混合酸(4.2.4),盖上表面皿。加热至试料完全溶解。如果合金难溶,可能需要对混合酸进行一些调整。反复加入1mL盐酸(4.2.2),继续加热直至试料溶解完全。低温蒸至近干,取下稍冷。加人5mL盐酸(4.2.2),蒸发至干。再加入5mL盐酸(4.2.2),继续蒸十。稍冷,加入5mL盐酸(4.2.2)和20mL水,加热溶解盐类。冷却至室温。
GB/T42513.7—2024
注1:一些铜含量高的合金易溶于硝酸溶液(4.2.5)。对于某些合金,用30mL盐酸(4.2.2)和2mL硝酸(4.2.1)的混合酸更有效。
注2:如果样品中含高含量钼和铬等难溶于硝酸-盐酸混合酸(4.2.4)的元素,则重新称取样品,加10mL盐酸(4.2.2),5mL过氧化氢(4.2.3).在室温下溶解至剧烈反应停止,如样品没有溶解完全需低温加热溶液至5mL,取下冷却。继续加10mL盐酸(4.2.2).5mL过氧化氢(4.2.3),在室温下溶解至剧烈反应停止,如此反复操作,直至试料溶解完全。
如果怀疑样品的均勾性,则称取较大质量的样品进行分析。并从该测试溶液中移取与0.25g样品量相对应的试液量,并按照给定的试验步骤进行处理。4.5.4.2将试液(4.5.4.1)移人100mL容量瓶中,加入4mL氯化锶溶液(4.2.7)(必要时),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通过沉降和干过滤或离心去除水解产物。4.5.4.3按表1分取试液(4.5.4.2)置于100mL容量瓶中,补加盐酸溶液(4.2.6)和氯化锶溶液(4.2.7)(必要时),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表1
分取体积与定容体积
待测元素质量分数(w)
0.01~0.10
注:“一”表示“无”。
分体积
盐酸溶液(4.2.6)
氯化锶溶液(4.2.7)
定容体积
4.5.4.4将试液(4.5.4.3)及空白溶液(4.5.3)置于原子吸收光谱仪上,用空气-乙炔火焰,于待测元素波长处,以水调零,与系列标准溶液同步测定待测元素的吸光度,从工作曲线上查出相应的待测元素的浓度。
4.6工作曲线的绘制
4.6.1分别移取0mL、1.00mL2.00mL4.00mL、6.00mL、8.00mL、10.00mL钻标准溶液(4.2.9)铜标准溶液(4.2.11)、铁标准溶液(4.2.13)和锰标准溶液(4.2.15)于一组100mL容量瓶中,加人10mL盐酸溶液(4.2.6)和4mL氯化锶溶液(4.2.7)(必要时)。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4.6.2用空气-乙炔火焰,于原子吸收光谱仪待测元素波长处,以水调零,测定待测元素的吸光度,以待测元素的质量浓度为横坐标,减去零浓度溶液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7试验数据处理
待测元素含量以待测元素的质量分数()计.按公式(1)计算:x
式中:
(px-po).V。.V,X10-6
自工作曲线上查得的测定试液中各待测元素的质量浓度,单位为微克每毫升(μg/mL);自工作曲线上查得的空白溶液中各待测元素的质量浓度,单位为微克每毫升(μug/mL);试液初始体积,单位为毫升(mL);V
测定试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m。
试料的质量,单位为克(g);
分取试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V
GB/T42513.7—2024
当w<0.10%时.计算结果表示至小数点后三位,当Wx≥0.10%时,计算结果表示至小数点后两位。
4.8精密度
重复性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2次独立测试结果的测定值,在表2给出的平均值范围内,这2个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不超过重复性限(r),超过重复性限(r)情况不超过5%。重复性限(r)按表2数据采用线性内插法或外延法求得。试验用样品信息见附录D,精密度统计数据见附录E。表2
再现性
重复性限(r)
在再现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测定值,在表3给出的平均值范围内,这两个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不超过再现性限(R),超过再现性限(R)的情况不超过5%,再现性限(R)按表3数据采用线性内插法或外延法求得。试验用样品信息见附录D,精密度统计数据见附录E。5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