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43236-2023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43236-2023
中文名称:城市生态风险评价技术指南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Technical guideline for urban ecological risk evaluation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23-09-07
实施日期:2024-01-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下载大小:13318269
相关标签:
城市
生态
风险
评价
技术
指南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环保、保健与安全>>环境保护>>13.020.20环境经济
中标分类号:环境保护>>环境保护综合>>Z00标准化、质量管理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28页
标准价格:49.0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唐立娜、钱瑶、[赵景柱]、欧阳志云、张妍、张逦嘉、任玉芬、李倩瑜、陈彬、黄进、王恒、陈丁楷、邱全毅、石龙宇、赵洋、王璐妍、丁海芳、侯姗、刘冬梅、李翠
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
归口单位:全国环境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07)
提出单位:全国环境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07)
发布部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文件提供了城市生态风险评价流程、指标体系、评价方法与评价结果应用的指南。
本文件适用于评价城市化建设开发过程中人类活动引起的生态风险。
标准内容
ICS13.020.20
CCSz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
GB/T43236—2023
城市生态风险评价技术指南
Technical guideline for urban ecological riskevaluation2023-09-07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24-01-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城市生态风险评价流程
城市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城市生态风险评价方法
评价结果的应用
附录A(资料性)
参考文献
单因素生态风险的计算方法
GB/T43236—2023
GB/T43236—2023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全国环境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07)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唐立娜、钱瑶、赵景柱、欧阳志云、张妍、张通嘉、任玉芬、李倩瑜、陈彬、黄进、王恒、陈丁楷、邱全毅、石龙宇、赵洋、王璐妍、丁海芳、侯姗、刘冬梅、李翠。GB/T43236—2023
城市面临的生态风险不仅仅来源于自然灾害或者有毒污染物泄漏等突发性环境事件。在快速、大规模城市化背景下,人口增长、产业发展和建设用地扩张等人为风险源对城市生态系统造成的干扰正在不断加剧,逐步导致我国大多数城市面临生态系统结构退化、生态系统稳定性下降,最终反映于城市生态系统服务质量的下降或丧失。如何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防范城市化建设等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产生的生态风险,保持并提升城市生态系统服务,日益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本文件的制定旨在为各省、市、区在编制生态保护规划时提供城市生态风险评价和防控等技术流程与重要依据,为我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撑。1范围
城市生态风险评价技术指南
GB/T43236-2023
本文件提供了城市生态风险评价流程、指标体系、评价方法与评价结果应用的指南。本文件适用于评价城市化建设开发过程中人类活动引起的生态风险。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GB/T14848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15618
GB16889
GB18599
GB36600
3术语和定义
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土壤环境质量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ecologicalrisk
生态风险
具有不确定性的事件对生态系统及其组分可能产生的损害。3.2
stressor
由风险源产生的可造成负面生态效应的物理、化学或生物实体及过程。3.3
胁迫因子
stressorfactor
对胁迫的定量描述。
注,能直接量化的胁追,
风险受体
本riskreceptor
风险的承担者,
注:指暴露于胁迫下的个体、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1
GB/T43236—2023
评价终点evaluationendpoint
能有效表达生态环境价值且暴露于胁迫下的生态实体的某种属性。[来源,SL/Z467—2009,3.7,有修改]3.6
evaluation endpoint indicator评价终点指标
表征评价终点状态的可度量指标。3.7
暴露exposure
胁迫与风险受体之间现存或潜在的接触或共现。[来源:SL/Z4672009,3.2,有修改]3.8
生态效应ecologicaleffects
风险受体暴露于胁迫之后表现在评价终点上的效应特征。3.9
单因素生态风险评价
ecologicalriskevaluationofsinglefactor评价风险源所释放的单个胁迫对风险受体的评价终点可能发生不良生态效应的过程。3.10
生态风险综合评价comprehensiveecologicalriskevaluation综合风险受体的单胁迫评价结果,对风险受体的总体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的过程。4城市生态风险评价流程
4.1城市生态风险评价流程见图1,主要包括风险组分辨识、指标体系构建和生态风险评价等。4.2风险组分辨识是确定城市生态风险的来源,查找和描述风险要素的过程,具体包括人为风险源、胁迫、风险受体以及评价终点等。4.3指标体系构建是基于暴露-响应关系,确定各组分具体的表征指标,4.4生态风险评价是定量评价风险源对风险受体产生的负面生态效应,主要包括单因素生态风险评价以及生态风险综合评价等。wwW.bzxz.Net
外境行柴累积
人为风险源
胁迫类型
自然资源消粒
主态空间占用
衬染物浓皮
静迫因子
资激耗垫
空间占用面积
单因素生态风险评价
风险组分辨识
导露-响应关系
评价终点
评价终点指标
柯染指数
指标体系构建
生态风险评价
损失指数
千扰强度指数
生态风险综合评价
图1城市生态风险评价流程
5城市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5.1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GB/T43236—2023
风险受体
城市生态系统
评价终点
5.1.1城市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宜由具有代表性的胁迫、可量化的胁迫因子,及对应的评价终点指标等组成。
5.1.2在构建指标体系的过程中,宜全面梳理在城市化过程中面临的所有胁迫,尽可能保证所列迫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根据自然资源烹赋、面临的生境情况、城市发展定位等城市特征因素,筛选重要的胁迫因子。
5.1.3具有代表性的胁迫包括环境污染累积、自然资源消耗、生态空间占用,其中:a)环境污染果积胁迫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物、噪声污染、光污染以及热污染等:
自然资源消耗胁迫包括水资源消耗、生物资源消耗以及生物多样性损失等;生态空间占用胁迫包括重要生态功能区占用、生态安全网络破坏以及围填海(湖)等。5.1.4用户可根据评价目的,单独或并用3种胁迫类型的指标体系。5.2
环境污染累积胁迫的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环境污染累积胁迫的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3
GB/T43236—2023
大气污染
水污染
土壤污染
固体废物
噪声污染
光污染
热污染
表1环境污染累积胁追的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胁迫因子
环境空气污染物基本指标
区域特征空气污染物指标
地表水环境污染物指标
地下水环境污染物指标
区域特征水污染物指标
农用地土填污染风险的茄本指标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的基本指标区域特征土壤污染物指标
暴露于生活垃圾渗滤液和生活垃圾填埋场周边地下水中的污染物指标
工业固体度物渗滤液及其处理后排放水中的污染物指标
工业固体废物无组织气体中的
污染物指标
危险废物在填埋和荧烧的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指标
噪声指标
城市夜景照明辐照度指标
城市不透水面像元的比辐射率指数自然资源消耗胁迫的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自然资源消耗胁迫的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见表2。表2
水资源消耗
生物资源
评价终点指标
大气环境污染
水环境污染指数
土填环境污染指数
生活垃圾危害指数
工业固体废物
污染指数
危险废物污染指数
声环境污染指数
动植物生活生长
干扰度指数
1)地表热环境指数
自然资源消耗胁追的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胁追因子
工业生产用水量
农业灌溉用水量
居民生活用水量
生态需水量
林业资源消耗量
农业资源消耗量
牧业资源消耗量
渔业资源消耗量
评价终点指标
生产生活供水
保障率指数
农林牧渔资源
保障率指数
评价终点
1)维护空气质量;
2)调节气候:
3)控制侵蚀
1)净化水质和处理废
弃物;
2)养分循环
1)土壤形成:
2)提供栖息地:
3)供给食物;
4)初级生产
1)土壤形成;
2)净化水质和处理废
弃物:
3)养分循环
调节噪声
调节疾病、病虫害;
提供栖息地
2)调节气候
评价终点
供给淡水
1)供给木材和纤维:
2)供给燃料:
3)供给食物
生物多样性损失
自然资源消耗胁追的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续)胁迫因子
重点保护生物指数
指示生物类群生命力指数
原生功能群种占比指数
生态空间占用胁追的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生态空间占用胁迫的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见表3。评价终点指标
生物多样性
损失指数
表3生态空间占用胁追的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胁迫
重要生态功能区占用
生态安全网络破坏
围填海(湖)
胁迫因子
土地利用变化后的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服务能力指数
土地利用变化后的生态系统水土保持服务能力指数
土地利用变化后的生态系统防风固沙服务能力指数
土地利用变化后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服务能力指数
土地利用变化后的生态系统水土流失敏感性指数
土地利用变化后的生态系统土壤沙化敏感性指数
路网铺装面积
(干线公路车道、铁路)
重要斑块面积与相间距离
填海(湖)造地面积、国海(湖)面积、构筑物用海(潮)面积
城市生态风险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选取原则
评价终点指标
水源涵养功能重要性
丧失指数
水土保持功能重要性
丧失指数
防风固沙功能重要性
丧失指数
生物多样性功能重要性
丧失指数
水土流失敏感性
增强指数
土沙化敏感性
增强指数
生境质量干扰强度
重要生态空间
连通度指数
海(水)域开发
强度指数
GB/T43236—2023
评价终点
1)供给遗传资源;
2)提供栖息地:
3)消遗与生态旅游
评价终点
1)提供栖息地;
2)控制侵蚀;
3)消遣与生态旅游;
4)调节水分:
5)净化水质和处理废
奔物;
6)控制自然灾害;
7)初级生产
1)提供栖息地:
2)消遗与生态旅游;
3)美学价值
1)提供栖息地;
2)消遣与生态旅游
生态风险评价时,宜采用单因素生态风险评价方法用于衡量单个胁迫对风险受体造成的不良生态效应,宜采用生态风险综合评价方法用于衡量城市整体的生态风险。5
GB/T43236—2023
6.2单因素生态风险评价方法
6.2.1环境污染累积胁追对应的评价终点指标及其生态风险评价方法6.2.1.1大气环境污染指数
大气环境污染指数反映城市大气环境的生态风险程度。大气环境污染指数越大,反映城市生态系统受大气污染的胁迫程度越高,生态风险越大。环境空气污染物的选择宜参照GB3095,宜采用环境空气污染物基本项目作为衡量大气环境污染的胁迫因子,包括二氧化硫(SO,)、二氧化氮(NO,)、一氧化碳(CO)、臭氧(O)、颗粒物粒径小于或等于10μm(PM)、颗粒物粒径小于或等于2.5μm(PMzs)。环境空气污染物的其他项目可作为区域特征指标,由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根据区域空气污染特点和生态环境管理需求进行选择,并的情纳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大气环境污染指数的计算公式见附录A中的公式(A,1)、公式(A,2)。6.2.1.2水环境污染指数
水环境污染指数反映城市地表水和/或地下水的生态风险程度,水环境污染指数越大,反映城市生态系统受水污染的胁道程度越高,生态风险越大。地表水环境污染物的选择宜参照GB3838,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自或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自作为衡量地表水环境污染的胁迫因子。地下水环境污染物的选择宜参照GB/T14848,以地下水质量的常规指标为主、地下水质量的非常规指标为辅作为衡量地下水环境污染的胁迫因子,包括一般化学指标、微生物指标、毒理学指标和放射性指标等。水环境污染物中的其他项目可作为区域特征指标,由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根据区域水污染特点和生态环境管理需求进行选择,并的情纳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水环境污染指数的计算公式见附录A中的公式(A,3)、公式(A.4)。6.2.1.3土壤环境污染指数
土壤环境污染指数反映城市土壤的生态风险程度。对单种土壤污染物的风险评价见附录A中的公式(A.5);对多种土壤污染物的综合评价可采用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具体评价方法见附录A中的公式(A.6)。土壤环境污染指数越大,反映城市生态系统受土壤污染的胁迫程度越高,生态风险越大。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物的选择宜参照GB36600,采用(Cd)、汞(Hg)、砷(As)、铅(Pb)、铬(Cr)、铜(Cu)、镍(Ni)7项重金属和无机物指标作为衡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物的胁迫因子:基本项目中的挥发性有机物和半挥发性有机物以及其他项目等可作为区域特征指标,由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根据区域土壤污染特点和生态环境管理需求进行选择,并的情纳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农用地土壤污染物的选择宜参照GB15618,采用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的基本项目作为衡量农用地土壤污染的胁迫因子,包括镉(Cd)、汞(Hg)、(As)、铅(Pb)、铬(Cr)、铜(Cu)、镍(Ni)、锌(Zn);其他项目可作为区域特征指标,由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根据区域土壤污染特点和生态环境管理需求进行选择,并情纳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土壤环境污染指数的计算公式见附录A中的公式(A.5)、公式(A,6)。6.2.1.4生活垃圾危害指数
生活垃圾危害指数反映由人类活动产生的生活垃圾对城市生态系统造成的风险程度,该指数越大,反映城市生态系统受生活垃圾污染的胁迫程度越高,生态风险越大。生活垃圾宜参照GB16889中规定的污染物项目作为胁迫因子,评价生活垃圾渗滤液和生活垃圾填理场周边地下水的风险程度。生活垃圾危害指数的计算公式见附录A中的公式(A.7),6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