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1397-2023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21397-2023
中文名称:棉花收获机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Cotton harvesters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23-11-27
实施日期:2024-06-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下载大小:4180314
相关标签:
棉花
收获机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农业>>农业机械、工具和设备>>65.060.50收获设备
中标分类号:农业、林业>>农、林机械与设备>>B91农机具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28页
标准价格:49.0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韩增德、丁志欣、裴新民、雷振华、王祥明、王勇、张虎、蒋智超、王玉刚、章如权、林育、赵玉仙、蒋永新、蔡永晖、程敬春、金永逊、张琦
起草单位: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牧业机械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机械化发展中心、铁建重工新疆有限公司、山东天鹅棉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机技术推广总站、新疆新研牧神科技有限公司等
归口单位:全国农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01)
提出单位: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发布部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文件界定了棉花收获机的术语和定义,规定了技术要求、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等,描述了相应的试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摘锭滚筒式棉花收获机,其他型式棉花收获机参照使用。
标准内容
ICS65.060.50
CCS B 9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21397—2023
代替GB/T21397—2008
棉花收获机
Cotton harvesters
2023-11-27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24-06-01实施
GB/T21397—2023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21397—2008《棉花收获机》,与GB/T21397—2008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删除了3个术语及定义,即开裂棉铃、遗留棉、含杂率(见2008年版的3.4、3.9、3.11);b)更改了5个术语及定义,即吐絮棉、脱叶率、自然落地棉、挂枝棉、撞落棉(见3.3、3.5、3.6、3.8、3.102008年版的3.1、3.63.8、3.10);c)增加了棉花收获机、漏采棉、籽棉含杂率、自走式棉花收获机、采棉装置、集棉装置、打包装置、箱式棉花收获机、打包式棉花收获机、合格棉包、成包率、棉包密度的术语及定义(见3.1、3.9、3.11~3.20);
更改了作业条件(见4.1,2008年版的4.2);d)
更改了作业性能指标(见表1,2008年版的表1);e)
更改了可靠性指标(见4.3,2008年版的4.4);更改了安全要求(见4.4,2008年版的4.5);增加了环保要求和试验方法(见4.5、5.5);h)
更改了柴油机、采棉装置、液压系统、润滑系统、电气信息系统的相关要求(见4.6.1~4.6.5,2008年版的4.6.1~4.6.5);
增加了集棉装置、打包装置、棉包、号牌座的相关要求(见4.6.6~4.6.9);j)
更改了卸棉性能的要求(见4.6.6.3,2008年版的4.7);k)
更改了外观要求(见4.7,2008年版的4.8);m)更改了测区长度(见5.3.1.3、5.3.3.1,2008年版的5.3.1.3、5.3.3.1),更改了作业性能指标测定中作业速度和籽棉含杂率测定的要求(见5.3.3.1、5.3.3.3,2008年版的5.3.3.1、5.3.3.3),增加了籽棉含水率增加值测定、棉包密度测定和成包率测定的要求(见5.3.3.4~5.3.3.6);增加了卸包性能试验要求(见5.3.10);n)
更改了致命故障、严重故障、一般故障的要求(见5.7.2.1~5.7.2.3,2008年版的5.6.2.1~5.6.2.3);
更改了检验项目分类表、抽样判定表(见表2、表3,2008年版的表2、表3);p)
更改了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的内容(见第7章,2008版的第7章);更改了棉花收获机安全结构要求、被测参数准确度要求及产品规格确认表(见附录A附录r)
C,2008年版的附录A~附录C);
s)增加了籽棉含杂率试验方法(见附录D)。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文件由全国农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01)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牧业机械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机械化发展中心、铁建重工新疆有限公司、山东天鹅棉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机技术推广总站、新疆新研牧神科技有限公司、新疆农业科学院GB/T 21397—2023
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新疆钵施然智能农机股份有限公司、成都锐来宝科技有限公司、国家农机具质量检验检测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韩增德、丁志欣、裴新民、雷振华、王祥明、王勇、张虎、蒋智超、王玉刚、章如权、林育、赵玉仙、蒋永新、蔡永晖、程敬春、金永逊、张琦。本文件于2008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1范围
棉花收获机
GB/T 21397—2023
本文件界定了棉花收获机的术语和定义,规定了技术要求、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等,描述了相应的试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摘锭滚筒式棉花收获机,其他型式棉花收获机参照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269.1农林拖拉机和机械、草坪和园艺动力机械操作者操纵机构和其他显示装置用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
GB/T4269.2农林拖拉机和机械、草坪和园艺动力机械操作者操纵机构和其他显示装置用符第2部分:农用拖拉机和机械用符号号
农业机械生产试验方法
GB/T5667
GB/T9480农林拖拉机和机械、草坪和园艺动力机械使用说明书编写规则GB9656机动车玻璃安全技术规范GB10395.7农林拖拉机和机械安全技术要求第7部分:联合收割机、饲料和棉花收获机GB10396农林拖拉机和机械、草坪和园艺动力机械安全标志和危险图形总则GB/T13306标牌
GB/T14039一2002液压传动油液固体颗粒污染等级代号GB/T14248收获机械制动性能测定方法GB20891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三、四阶段)GB/T21398农林机械电磁兼容性试验方法和验收规则GB/T23821一2022机械安全防止上下肢触及危险区的安全距离HJ1014非道路柴油移动机械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要求自走式收获机械噪声测定方法
JB/T6268
JB/T6287谷物联合收割机可靠性评定试验方法JB/T9832.2—1999农林拖拉机及机具漆膜附着性能测定方法压切法NY/T2188联合收割机号牌座设置技术要求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棉花收获机
cotton harvester
将籽棉从棉株上采摘分离的收获机械。1
GB/T21397—2023
天cottonplant
种植在地表的棉花整体植株。
帛opening of boll of cotton
吐絮棉
棉铃成熟开裂,棉絮绽放于棉铃外的籽棉。3.4
rate of boll opening
吐絮率
吐絮棉铃数占总棉铃数的百分比3.5
脱叶率defoliationrate
棉株上脱落到地面上的叶片数占总叶片数的百分比。3.6
自然落地棉
naturallandingcotton
棉花收获机采收前自然脱落在地面的籽棉3.7
采净率
collect rate
采收的籽棉质量占可收获吐絮棉质量的百分比。3.8
挂枝棉
cotton hung on plant
棉花收获机采收后脱开棉铃且挂在棉株上的籽棉3.9
漏采棉leaked cotton
采收后仍遗留在棉株铃壳上,机械漏采的籽棉。3.10
撞落棉
knockeddowncotton
采收时被棉花收获机撞落的籽棉。3.11
籽棉含杂率
percentageofimpuritiesonseedcotton采收的籽棉中所夹带的棉叶、叶屑、小棉枝、铃壳等杂质质量占籽棉质量的百分比。3.12
自走式棉花收获机selfpropelledcottonharvester具备动力及行走系统,由驾驶员或智能控制系统操控,实现自主行驶的棉花收获机。3.13
采棉装置
cottonpickdevice
将籽棉从棉株上采摘下来的装置。3.14
集棉装置
cotton collecting device
收获机上用于籽棉存储的装置Www.bzxZ.net
置deviceof packing
打包装置
将籽棉打成规定形状棉包的装置。2
箱式棉花收获机box-typecottonharvesterGB/T 21397—2023
将籽棉从棉株上分离,并将籽棉收集在集棉装置中,呈自然状态卸棉的棉花收获机,打包式棉花收获机
cottonharvesterandbaler
将籽棉从棉株上分离,并将籽棉收集在集棉装置中,经压缩成形,具有外部介质包裹,呈规则形状棉包卸棉的棉花收获机。
合格棉包
qualifiedcottonbale
形状规整、包膜覆盖处无明显外漏棉花的棉包。3.19
成包率rateof finishedqualifiedbale采收作业时,打出的合格棉包数量占取样棉包总数量的比例。3.20
cotton bale density
棉包密度
单位体积棉包的质量。
4技术要求
4.1作业条件
作业条件应符合下列要求:
棉花种植模式应符合棉花收获机采收的要求,待采棉田的地表应较平坦,无沟渠、较大田,无a
法清除的障碍物应做出明显标记;棉花需经脱叶催熟技术处理,脱叶率应在80%以上,棉铃的吐絮率应在80%以上,籽棉含水率b)
不大于12%,棉株上应无杂物,如塑料残物、化纤残条等:生长高度为65cm~140cm的棉株数量占比应大于95%,最低棉铃离地高度大于18cm的棉株数量占比应大于95%,无倒伏,籽棉产量在3750kg/hm2以上;打包膜的质量应符合棉花收获机使用说明书的要求。d)
作业性能指标
在使用说明书规定的作业速度并符合4.1规定的作业条件下,棉花收获机作业性能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作业性能指标
采净率/%
籽棉含杂率/%
撞落棉率/%
籽棉含水率增加值/%
成包率\/%
棉包密度\/(kg/m2)
适用于打包式棉花收获机
≥200
GB/T 21397—2023
4.3可靠性
4.3.1棉花收获机平均故障间隔时间:箱式棉花收获机不应小于80h,打包式棉花收获机不应小于50h。
4.3.2棉花收获机有效度不应小于93%。4.3.3棉花收获机摘锭使用寿命不应小于500h,脱棉盘、湿润板使用寿命不应小于300h。4.4安全要求
自走式棉花收获机安全结构要求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4.4.1
4.4.2自走式棉花收获机应有独立的行走制动装置,以75%最高行驶速度制动时,制动距离不大于10m,且后轮不应跳起
4.4.3自走式棉花收获机应有独立的驻车制动装置,驻车制动器锁定手柄(按钮)或踏板应可靠,没有外力不能松脱,并能可靠地停在坡度为20%(11°18')的干硬纵向坡道上。4.4.4驾驶室玻璃应采用符合GB9656的安全玻璃。4.4.5自走式棉花收获机动态环境噪声不应大于95dB(A),带密封驾驶室的操作者位置处噪声不应大于85dB(A),普通驾驶室的操作者位置处噪声不应大于93dB(A),无驾驶室或简易驾驶室操作者位置处噪声不应大于95dB(A)。
4.4.6发动机排气管道应加隔热装置,且应装有火星熄灭装置,排气管出口处离地面高度不应小于1.5m。
4.4.7自走式棉花收获机至少应安装上下部位前照灯、转向灯、示廓灯或标识、制动灯、倒车灯、警示灯、牌照灯、仪表灯、反光标志,且显示正常。其他灯系如棉箱灯、卸棉灯、平台灯、驾驶室顶灯、手持式工作灯等应工作正常。同时,可根据用户需要选装雾灯。4.4.8自走式棉花收获机各有关光、声信号指示、监视系统(包括转向灯、燃油表、水温表、电压表、机油压力警告灯、倒车声响装置、慢速标识、回复反射器)应齐全、反应灵敏、工作正常。4.4.9采棉装置、打包装置后仓、卸包架应设置机械锁止装置。4.5环保要求
棉花收获机污染物排放应符合HI1014的规定,4.6部件技术要求
4.6.1柴油机
4.6.1.1柴油机起动应顺利平稳,在气温一5℃~35℃下,每次起动时间不应大于30s。怠速和最高空转转速下,运转平稳,无异响,熄火彻底、可靠;在正常工作负荷下,排气烟色正常。4.6.1.2柴油机应具有GB20891规定的标签。4.6.2采棉装置
4.6.2.1在规定范围内机构调整应灵活可靠,并能可靠地固定在所需位置上。4.6.2.2采棉装置应做空运转试验,时间不少于30min,空运转期间应无异常。4.6.2.3仿形装置应灵活,无停顿、卡滞现象。4.6.2.4采棉装置升降应灵活、平稳、可靠,不应有卡阻等现象;提升速度不低于0.20m/s,下降速度不低于0.15m/s;静置30min后,静沉降量不大于10mm。在运输状态状况下,升降锁定装置应锁定牢固。
4.6.3液压系统
GB/T21397—2023
液压系统各机构应工作灵敏,在额定压力下,元件和管路联结处或机件和管路结合处均不应有4.6.3.1
泄漏现象,无异常噪声和管道振动。4.6.3.2液压转向、操纵系统的压力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要求,行走时无级变速应稳定。4.6.3.3液压系统油路油管应合理布置,避免因摩擦、接触尖锐部件、靠近高温部件而造成磨损或破坏,如因结构限制,应加装防护材料且固定。4.6.3.4液压系统油管、接头不应有渗、漏油现象。液压油固体污染度应符合GB/T14039—2002规定的污染等级代号21/19/164.6.3.5
4.6.4润滑系统
润滑系统油路应安装牢固,润滑油的注油口应方便接近,接口及管路无泄漏和阻塞现象。4.6.4.1
油泵压力、流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工作正常,应保证棉花收获机高速运转时的润滑油供应。4.6.4.2
4.6.4.3采棉装置应采用强制润滑。4.6.5电气系统
电气装置及线路应完整无损、安装牢固,不应因振动而松脱、损坏,不应产生短路或断路,4.6.5.1
4.6.5.2开关、按钮应动作灵活、定位可靠,不应因振动而自行接通或关闭。发电机技术性能应良好。蓄电池应能保持常态电压,导线应具有阻燃性能。所有导线均需捆4.6.5.3
扎成束、布置整齐、固定卡紧,接头牢靠并有绝缘套,在导线穿越孔洞时应设绝缘套管。4.6.5.4自走式棉花收获机应配备显示屏显示作业信息功能,系统文字应具备中文显示或中英文对照。如有打包装置,应具备打包过程动态显示功能,4.6.5.5自走式棉花收获机应具备故障自诊断功能,并用中文清晰显示于显示屏上。4.6.5.6自走式棉花收获机应具备倒车影像功能。箱式棉花收获机宜具备集棉箱视频监视功能,自走式棉花收获机应具备采收面积计量功能,计量误差不大于3%。4.6.5.7
4.6.5.8自走式棉花收获机应具备整机工作参数本地存储功能,并具备兼容北斗系统的远程通信模块和设备数据远程访间显示
4.6.5.9自走式棉花收获机电磁兼容性应符合GB/T21398的规定。4.6.61
集棉装置
压实搅龙应工作平稳可靠,不应有棉花缠绕现象。具有升降功能的集棉装置,升降时应平稳、4.6.6.1
无卡滞。
箱式棉花收获机应具有卸棉输送装置。卸棉时,卸棉输送装置应能顺畅转动、无卡滞,输送链4.6.6.2
条的张力应适中,工作时无碰擦声,卸棉高度不低于3.5m。4.6.6.3箱式棉花收获机卸棉输送装置与箱门开闭应连锁控制,箱门关闭状态下卸棉输送装置不能起动。
4.6.6.4打包式棉花收获机集棉装置应具有满仓监测装置。4.6.6.5打包式棉花收获机应具有输送喂人装置,输棉均匀且运转平稳4.6.7打包装置
打包装置主要结构件工作状态时不应出现明显的扭曲、变形。4.6.7.1
4.6.7.2打包装置的转动部件应转动灵活,无卡滞、干涉,运转平稳,无异常振动。4.6.7.3打包装置应安装可视化监测装置,具有打包状态显示或打包失败的报警功能。5
GB/T21397—2023
打包装置在打包过程中应具备机械锁止功能,锁止应牢固、可靠。4.6.7.5打包装置应开闭平稳,无明显的冲击和抖动。4.6.7.6
打包装置在正常采收作业过程中,后仓未完全闭合前,输送喂人装置不能起动。4.6.7.7打包装置应具有包膜存储装置,包膜储量应能满足8h以上工作需要。4.6.7.8打包装置应具有自动和手动打包、卸包功能4.6.7.9打包装置卸棉时,棉包能从打包装置中平稳地滚落到卸包架上,放包时棉包应能平稳放到地面,不应与卸包架发生异常刮擦、拖拽,4.6.8棉包
棉包包膜覆盖应均匀一致、形状规整,无明显外漏棉花。棉包端面应平整,棉包宽度、直径与设计值差值不应大于10%,翻边宽度不小于50mm。4.6.9号牌座
棉花收获机前部、后部应各设置一个号牌座。4.6.9.1
4.6.9.2号牌座在车辆运行时应保持竖直状态,其平面应垂直或近似垂直于棉花收获机纵向中心面。4.6.9.3号牌座设置应符合NY/T2188的规定。4.7外观
涂层外观应色泽鲜明、平整光滑,无漏底、花脸、流痕、起泡和起皱,涂层附着力不低于JB/T9832.21999中I级。
4.8使用说明书
使用说明书应按GB/T9480的规定编制。5试验方法
5.1被测参数准确度要求
仪器设备的测量范围、准确度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5.2技术参数核测
对样机的规格按附录C进行核对与测量,确定样机与技术文件规定的一致性。5.3性能试验
5.3.1试验条件
5.3.1.1试验地和作物的选择
试验地应符合被检机型的适用范围,地块长度不小于200m,宽度不小于50m。试验作业条件应符合4.1的要求,作物的品种、产量以及地块大小在当地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满足各检验项目的测定要求,试验地棉花种植模式应符合棉花收获机采收的技术要求。棉包密度和成包率的测定应与生产查定同时进行。5.3.1.2试验样机准备
试验样机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规定进行调整和保养,达到正常作业状态后方可进行测试。6
5.3.1.3测区选择
GB/T21397—2023
棉花收获机作业前后分别在试验地块中随机交错抽取3个测区,每测区长2m:宽为一个棉花收获机作业幅宽,每个测区横向、纵向之间的距离不少于10m。5.3.2作业条件测定
5.3.2.1地表条件:观测地表起伏情况、地势、地形、坡度,试验地面积及棉花种植方式。5.3.2.2棉株生长情况:在各测区内随机取10株棉株,测定棉株自然高度、自然宽度、棉株上最高棉铃高度、最低棉铃高度、棉株主径直径,计算平均最低、最高棉铃高度和棉株直径。5.3.2.3自然落地棉的测定:在各测区内分别收集自然落地的籽棉并称重,计算单位面积自然落地棉质量的平均值,
5.3.2.4棉铃吐絮率、脱叶率、单铃重和籽棉产量测定:在各测区内沿前进方向连续测20株棉株上的吐絮棉铃、总棉铃、已脱落的叶片、总叶片数量,计算平均吐絮率和脱叶率;采下吐絮棉并除杂称重,计算吐絮棉单铃重的平均值;测定测区内棉株数,计算应收籽棉产量,取3个测区的平均值。5.3.2.5行距测定:在各测区内连续测量相邻两行棉株之间的距离。同时在各测区依次连续测量10株棉花的行距,计算行距的平均值。5.3.2.6籽棉含水率的测定:用棉花水分速测仪或烘干称重法测定籽棉含水率。5.3.3作业性能指标测定
5.3.3.1作业速度
在测试区前后,应有20m的稳定区,棉花收获机按正常作业速度进行采收,作业速度保持一致,测定棉花收获机通过50m测区的时间,按公式(1)计算作业速度。=3.6×
式中:
棉花收获机作业速度,单位为千米每小时(km/h);L—测区长度,单位为米(m);棉花收获机通过测区的时间,单位为秒(s)。t
5.3.3.2采净率、撞落棉损失率测定·(1)
棉花收获机采收后,在各测区内分别收集漏采棉、挂枝棉和落在地上的籽棉,除杂并称重,分别按公式(2)和公式(3)计算采净率和撞落棉损失率。 -(1-G +G:G.+G) 100%
_GaG×100%
式中:
采净率;
测区内单位面积漏采棉质量,单位为克每平方米(g/m2);G2
测区内单位面积挂枝棉质量,单位为克每平方米(g/m2);G3
采收后测区内单位面积落在地上的籽棉质量,单位为克每平方米(g/m2);G4—采收前单位面积自然落地棉质量,单位为克每平方米(g/m2);—平均应收籽棉产量,单位为克每平方米(g/m2);G
+****(3)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